过去的几年里,两岸民间交流日益热络,乐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于是,作者整理一周里回到台湾时的日记,将他充实,让他丰满,用心灵之笔将作者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情景用文字再现出来,与更多的人们一道来分享作者那份幸福与欢乐。于是便有了写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所记录下来的就是作者在一周时间里,考察、观光和探访台湾的全部经历过程。
用旅行日记的笔触,描述作者作为一名在大陆的台湾人和在台湾的大陆人回家之路,力求将美丽宝岛的无限风光尽收笔下,让没有机会或少有机会的大陆同胞与作者一道领略万种台湾风情,也让大家了解今日台湾同胞所思所想。
作者简介
刘智伦
儿时总以为月亮一定会是从大海那边的台湾来。成人后,「大海生明月」的思絮儿不时萦绕在内心深处。再后来,每当想起故乡台湾的时候,就会去小城郊外空旷地上看月亮。这已经是作者多年习惯了,不知道父亲是怎么做的,因他早年从月亮的故乡──台湾来。作者猜想,父亲对于从大海那边升上来的月亮,对月亮下面东南方那个遥远的大海之岛,思乡思家之情必定更浓烈。
我于台湾飞翔:台湾周行漫记
◆1、引子
◆ 前一天 ◆ 飞 往 台 湾 之 旅
2、父亲的身世
3、兰州飞抵深圳
4、通关在香港
5、入夜抵台湾
6、亲友台北相聚
◆ 第一天 ◆ 行 访 台 北 市
7、阳明山与江浙儒学
8、草山行馆往事如烟
9、台北故宫赏瑰宝
10、心赏兰亭序定武本
11、士林公园赏兰花
12、拜谒中山纪念堂
13、唐红色的圆山饭店
14、台北文化广场行
15、步入新光三越
16、约见台北文化人
17、夜话叙说乡愁
18、共议西部开发事
19、畅谈大陆和平崛起
20、续说历史比今昔
21、相识三约六安聆
22、初入台北夜市
23、华西夜市观奇
◆ 第二天 ◆ 台 北 寄 情 深
24、清晨去安坑墓地
25、姑侄相见在北京
26、追忆祖父刘进通
27、看望墓地里的姑妈
28、蛋糕香飘万里乡
29、红毛城揽旧景
30、好爱的淡水河入海口
31、莫忘淡水简大狮
32、淡水海中天美食
33、天水籍台胞今安好
34、至金宝山安乐园
35、筠园追思邓丽君
36、不朽的丽君音乐文化
37、走访台北世贸
38、中国元素与101大楼
39、乡音未改的毛邓夫人
40、探访基隆堂叔一家人
41、洒泪取祭土
42、入夜的基隆港湾
◆ 第三天 ◆ 回 到 宜 兰 罗 东「家」
43、行驶在北横公路上
44、回家的小小海龟
45、大里小镇怀古
46、宜兰中道中学考察
47、宜兰亲友同相聚
48、泪雨之中姑侄相见
49、姑侄倾诉家常话
50、家叙如烟往事
51、企盼和平民安保
52、商定父亲骨灰回家
53、两岸朋友宜兰夜话
54、畅叙回乡真情意
55、夜探姑姑一家人
56、深夜回到自己「家」
57、「家」中祭祀祖灵
◆ 第四天 ◆ 太 平 山 下 祭 祖
58、宜兰街头候车
59、去狮子山墓地
60、挥泪祭奠祖父祖母
61、泪飞化作倾时雨
62、带走芬香祭祀品
63、又将离「家」远去
64、品尝「农会加渔会」
65、再见‧我的宜兰
66、美哉‧太鲁阁
67、阿美族歌舞真美啊
◆ 第五天 ◆ 南 下 花 东 之 行
68、花莲出好石和美玉
69、亘古不变的花东纵谷
70、知本小镇遇故知
71、安澜的恆春半岛
72、垦丁公园捡「宝贝」
73、风吹沙与落山风
74、壮丽的绿岛和飞鱼故乡兰屿
75、永不熄灭的山野火
76、台湾最南端的垦丁夜市
◆ 第六天 ◆ 在 高 雄 市 的 一 天
77、海洋馆里「游弋」
78、「槟榔西施屋」考
79、85摩天大楼与小沙棘
80、高雄市卫兵──旗津岛
81、莲池潭「虎口脱险」
82、夜幕之下的澄清湖
83、六合夜市品尝美食
84、笑歪嘴的阿六仔
85、好馨香的珍珠奶茶
86、无眠的爱河之畔
87、好客的资深青商总会朋友
◆ 第七天 ◆ 壮美的阿里山‧秀美的日月潭
88、好繁忙的台南经济带
89、好山好茶好诗句
90、阿里山高山铁道
91、阿里山神木群
92、云水雾与阿里山恋情
93、台湾林木滥伐历史
94、美丽富饶的嘉义县
95、嘉义一段难忘的痛心往事
96、夜游玄光寺
97、美妙的邵族歌舞表演
98、「毛王爷」人家与小小古玩店
◆ 第八天 ◆ 处 处「小 城 故 事 多」
99、日月潭「三色湖光」
100、高崃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101、拉鲁岛──神圣之岛
102、雨中的三义乡小镇
103、一风荡尽双桨船
104、桃园酒店会故人
105、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
106、关切台湾精致农业话题
107、两岸情谊交流刚刚开始
◆ 后一天 ◆ 飞 翔 于 台 湾
108、三份早餐盒饭
109、令人敬重的台湾导游
110、我飞翔于台湾
◆111、后记
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了,《我于台湾飞翔:台湾周行漫记》。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想象,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台湾上空自由翱翔,俯瞰山海的壮阔与细腻。我一直对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充满好奇,而“周行漫记”这个词,则暗示着一种不疾不徐、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我非常期待能够跟随作者的笔触,从高处领略台湾的辽阔,再到地面感受它的温度。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描绘出宝岛层叠的山峦,蜿蜒的海岸线,以及那些藏在巷弄间的古老故事。我猜想,作者的“飞翔”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精神上的探索,是对台湾多元文化、历史沉淀的一种深刻体验。我期望书中能有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风景描绘,那些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以及那些关于台湾人生活点滴的生动记录。我个人尤其偏爱那些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文字,那些让你在阅读时感觉仿佛置身其中的描写。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次精神上的“飞翔”,一次对台湾全方位的认识与感悟。
评分《我于台湾飞翔:台湾周行漫记》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一种别样的旅行体验。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观光,而是带着一种“俯瞰”的视角,同时又深入到每一个细节的“漫记”。“飞翔”或许代表着一种自由洒脱的姿态,能够从容地欣赏台湾的全貌,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将这片土地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而“周行漫记”则透露着一种随性而为、细致观察的态度,不是机械的打卡,而是带着好奇心去发现那些隐藏在风景背后的故事,去感受那里的生活气息,去聆听那里的声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台湾丰富多样的地貌,从雄伟的山脉到迷人的海岸线,从古老的城市到静谧的乡村。我猜想,作者的笔触会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例如清晨的露珠,夕阳下的剪影,或是孩子们在街头玩耍的笑声。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台湾人民的淳朴善良,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的独特文化。这本书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次关于台湾的深度“云游”,一次心灵的旅行。
评分读到《我于台湾飞翔:台湾周行漫记》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幅画面:作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在台湾的天空中盘旋,用锐利的目光捕捉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精彩。这里的“飞翔”,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空间移动,更可能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对台湾的全新认识和感悟。“周行漫记”则预示着这本书会以一种轻松、自由、不设限的方式,记录下作者在台湾的所见所闻所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从怎样的角度来描绘台湾?是壮阔的自然风光,还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是历史的痕迹,还是现代的脉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包含那些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体验,那些能触动心灵的人文故事。我希望作者的文字能够带有独特的个人色彩,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绪,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台湾的魅力。这本书就像是一张充满惊喜的藏宝图,等待我去挖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宝藏,体验一次非同寻常的台湾之旅。
评分《我于台湾飞翔:台湾周行漫记》这个书名,瞬间就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旅行欲望。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让我想象作者仿佛拥有了一双翅膀,在台湾的上空自由自在地翱翔,将这片土地的壮丽与细腻尽收眼底。“周行漫记”四个字,又恰恰点明了这本书的特质——不是匆忙的打卡,而是悠闲的记录,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一种流水账般却又充满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我非常好奇,作者的“飞翔”会带来怎样独特的视角?会是那种从高处俯瞰的宏观景象,还是深入到街头巷尾的微观世界?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展现台湾不同地域的风貌,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脉,还是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抑或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古老城镇。我猜想,作者的“漫记”里,一定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或许是关于当地特产的介绍,或许是与当地居民的有趣互动,又或许是作者在某个宁静时刻的内心独白。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仿佛跟随作者一起,在台湾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体验那份独属于台湾的温度与色彩。
评分刚看到《我于台湾飞翔:台湾周行漫记》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标题!“飞翔”这个词,瞬间就点燃了我对探索未知和俯瞰风景的渴望,而“台湾周行漫记”则像一张邀请函,邀请我跟随作者的脚步,慢悠悠地走遍台湾的每一个角落,细细品味它的风土人情。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从高空俯瞰的台北盆地,夜市的灯火辉煌;穿越中央山脉的火车,窗外掠过的层层叠叠的绿意;或是海滨城市的阳光沙滩,海风吹拂着渔民的渔网。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点介绍,更希望它能捕捉到台湾独特的韵味,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中的生活哲学,那些淳朴热情的人们,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我猜想,作者的“漫记”一定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可能是关于一顿美味的台湾小吃,一次与当地人的有趣对话,或是在某个宁静的时刻,对周遭环境产生的独特感悟。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能对台湾有更深的了解,更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宝岛的温暖与活力,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台湾周行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