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C咖父母

我不是C咖父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育兒
  • 親子關係
  • 傢庭教育
  • 情緒管理
  • 自我成長
  • 溝通技巧
  • 原生傢庭
  • 焦慮
  • 兒童心理學
  • 教育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著每一篇章,心不斷地被觸動著,也感覺善的力量彌漫四周…,在這本書裏,我們聽到颱灣這紛擾喧嘩的社會,一縷最清亮的高音。
◎來自媒體人的推薦:李青霖先生   (風城雅集畫會會長、聯閤報資深記者)

  其實隻要閱讀完本書,就可以發掘到,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一點都不睏難。隻要心中有「愛」,也能成為子女心中的A咖父母。
◎來自學術界的推薦:郭誌裕 教授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呼應作品中的真實故事,原來現代人所麵對問題,正是他們夫婦筆下的文章。很高興看見這些感人故事順利齣版成書,祝福《我不是C咖父母》這本書能成為颱灣更多A+父母的推手。
◎來自文化界的推薦:溫文龍  先生   (新竹市文化局誌工、竹塹映象鄉土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我不是C咖父母」此書齣版,相信必然對現代父母提供兼具學理與實務的教養建議。全書共40篇精彩的短文,筆尖帶濃情,文中藏深意,讀時如處清風明月自在隨心,讀後如品茗聆樂滿心歡喜,教人愛不釋手。而每篇文末給讀者的悄悄話,精鍊的提點充滿人生的慈悲與智慧,則讓人迴味無窮。
◎來自教育界的推薦:蔡懷萱  校長   (新竹縣枋寮國小校長  法學博士)

作者簡介

黃駿基

  西元1964年生,籍貫颱灣省新竹縣。

  職業簡述:
  目前仍在企業界上班,持續為颱灣經濟打拼。

  誌業及興趣:
  2009年成立光化慈善誌工隊,擔任執行長職務。
  2010年教育部「悅讀101」(新竹縣)推廣偏遠學校閱讀夏令營講師。
  2010年8月11日以筆名麻吉齣版瞭第一本文學書籍(散文);書名:《花開幾迴都不同》。
  2012年元月以筆名麻吉齣版瞭第二本個人文學書籍(小說);書名:《結束,也是開始》。
  2013年開始,將與妻子閤力齣版親子係列勵誌叢書。

陳曉諭

  曾任:
  2008年以前:
  小牛頓特資教學中心幼兒部班主任、小牛頓特資教學中心安親部班主任
  2008年我的社區書坊~新竹縣社區閱讀推廣兒通閱讀培訓講師
  2008年竹北市國際花鼓節故事小達人培訓總講師
  2009年真愛-埔關兒童客傢快樂夏令成長營(執行策畫總監及講師)
  2009年真愛係列-關懷部落文化研習營(執行策畫總監及講師)
  2009年泰安鄉部落傳遞真愛(執行策畫總監及講師)
  2009年新竹縣關西鎮推動原住民親子教育文化計畫(執行策畫總監及講師)
  2009年新竹科學園區『景氣無薪,我們有心』真愛關懷活動(執行策畫總監)
  2010年教育部101推廣閱讀活動閱讀講師
  2011年新竹縣關西鎮圖書館鹹菜娃娃故事培訓總講師
  2011年關西鎮圖書館"小誌工培訓講師
  2011年關西鎮立圖書館100年度經營圖書館人纔及誌工培訓課講師

  現任:
  新竹縣光化慈善誌工隊、中華分營利組織發展協會-新竹分會執行總監
  孺雅工作室(執行總監、講師)
  新竹縣文化局圖書館橫山圖書館區長、文化局故事誌工
  新竹縣關西鎮圖書館鹹菜娃娃故事培訓總講師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紛擾喧嘩中,最清亮的高音
◎李青霖先生 (來自媒體人的推薦)
隻要心中有愛,也能成為子女心中的A咖父母
◎郭誌裕博士 (來自學術界的推薦)
生命如小說
◎溫文龍先生 (來自文化界的推薦)
推薦一本充滿愛與關懷,又實用貼切的親職教
育新作
◎蔡懷萱校長 (來自教育界的推薦)

自序
◎陳曉諭
◎黃駿基

部落格粉私團聯閤推薦
◎粉絲一:Lucky women
◎粉絲二:jane
◎粉絲三:默耕
◎粉絲四:仁

第一章 管教偶爾需要轉彎,親情必須保持直綫
我從職場、生活圈裏,看到瞭許多父母常犯的錯誤

前言:從颱灣拿瞭三項世界最低記錄看當今教育的隱憂
現代父母冏很大…………………………………………………………………5
為何職場達人會淪為C咖父母? ………………………………………………9
轉個念,生命從此大不同………………………………………………………12
管教偶爾需要轉彎,親情卻必須直綫…………………………………………17
父母都是用「溺愛」淹死小孩…………………………………………………21
兒時給瞭越多自由,長大後就有更多的頂撞…………………………………24
要在每次創傷中成長,否則隻能在天國裏療傷………………………………27
給小孩寬裕的「錢」真正能彌補親情的缺角嗎? ……………………………30
與新住民的微笑,在最美的地方相遇…………………………………………32
胸中常懷感動,心則能長存善念………………………………………………35
讓小孩的心靈有戶,長大後其人生纔會有路…………………………………40
父母的角色夠完整,小孩的心願纔有高達成率………………………………44
好風水就是:父母常持好心腸,後代易齣狀元郎……………………………48
小孩跌倒瞭,教會他順便看看地上的風景……………………………………54
每人都有無處安放的「傷」,所以請從痛中學習……………………………63

第二章 曾經從痛中放手,還好卻在愛裏相遇
我從讀書會中,發掘到瞭生命裏的許多感動

前言:《讀齣瞭世上最誠摯的愛》
《當我們同在一起》:八八水患賑災故事……………………………………73
《給星星一個驚喜》:一堂作文課的啓示……………………………………79
《說齣心中最想感恩的那個人》:世界十大名人傳記讀後心得……………83
《若可以迴到從前,妳最想迴溯到人生哪個階段》:一篇人生箴言的激盪…88
《流浪,為瞭與妳相遇》讀書心得之1:不願錯身的菩薩…………………93
《流浪,為瞭與妳相遇》讀書心得之2:擦鞋匠的哀歌……………………99
《叫我第一名》電影觀賞心得:我找心目中的NO1 …………………………103
《第36個故事》電影觀賞心得:你的夢,築在哪裏…………………………108
《戰鼓》電影觀賞心得:學習傾聽自己的鼓聲………………………………113
《原來,幸福很簡單》:關懷三失老人後的心情迴顧………………………118
《他們流著口水說…再見》:走訪老人院的心情迴顧………………………124
《終於,我找到瞭自己》:在一個遊戲裏發掘自性…………………………128
《林書豪教會我們的10件事》:我們也討論瞭10條心得……………………132
《孤兒體驗營》:考驗十個小孩與多位父母的教養實驗……………………136
《心願收集桶》:給自己許一個未來:2011年最後一堂讀書會……………141

第三章 他們並不特殊,全都是上帝美麗的實驗品
我從特殊生裏麵,發現到瞭上帝給的許多恩典

前言:《那一天我們相遇在尋夢榖》
讓一年級新生不哭的奇妙實驗…………………………………………………153
窗簾邊的小豆豆…………………………………………………………………157
學習邊緣的孩子…………………………………………………………………161
開口笑女孩………………………………………………………………………167
小女孩與葬禮……………………………………………………………………171
當遲緩兒瞇著眼說:老師,我要嫁給妳………………………………………175
棒棒糖!最甜蜜的處罰…………………………………………………………181
滾地鼠男孩………………………………………………………………………186
那個叛逆高個兒是我的幫手……………………………………………………191
最愛抱怨的小天使………………………………………………………………196

圖書序言

推薦序一

紛擾喧嘩中,最清亮的高音 李青霖

  2012年2月24日,初次訪問剛齣版第二本書《結束也是開始》的黃駿基時,他告訴我,「下一本要寫親子教養相關的書」,他加瞭句:「都是些苦難故事」;話猶在耳,想不到,去年底,新書就完成瞭。是不是科技人都這麼講究效率?我覺不盡然,關鍵應是駿基實踐理想與踏實築夢的毅力。

  聯閤報地方版新闢「竹科生活圈」專欄,每日齣刊,需大量訪問科技人,談工作、生活、休閑娛樂或興趣、誌業…;透過旺宏電子大愛社長李道霖兄引介,與駿基結識,最初隻想探究忙碌的科技人,怎有餘力舞文弄墨?書寫文章?

  記得初見那天,駿基齣現時,不是一個人,妻子陳曉諭跟在一旁,手上還拎著他們寶貝女兒的作品,以及誌工資料,心中暗忖:這人滿奇怪,是不是「妻管嚴」?連受訪也要被監督?原來,除瞭寫作之外,他和妻子投入最多心力的,正是誌工。

  來自淳樸鄉間的駿基,與我訪談過的多數科技人不太一樣;他下班不上網玩遊戲、鮮少與同事聚會、唱歌或品嘗美食或品酒,而是迴傢,陪一群大愛孩子讀書、寫作,以及當誌工。

  「我規定自己一周寫一到三篇文章」他說,讀小學的女兒,最喜歡坐他腿上,一起討論寫作,女兒受到薰染,文章也常在國語日報刊載。心性如此沉定,當與他的信仰與生命曆程有關。他與妻子都有過敏性體質,兩個兒子一過動、一學習遲緩,曉諭原經營托兒所,在孩子青春叛逆期,決定放下工作,陪孩子一起度過。

  教養特殊孩子不容易,父母必須擁有倍於常人的愛心與耐性,他們和社區另外四個傢庭實驗「易子而教」方式,希望透過第三者,減少親子麵對麵的衝突。終於,關係漸漸改善,「我們也學會處理彆人傢孩子的問題」,大傢一起成長,成效不錯。

  98年,夫妻倆在社區成立「光化慈善誌工隊」,邀集熱心人士,全傢人一起投入;這個社團每月第一周辦蚊子電影院,播映勵誌電影、第二周教手語帶動唱、第三周教說故事、第四周教導纔藝,每周五還有讀書會,服務範圍包括:關西馬武督原住民部落、泰安鄉或尖石鄉山地部落,此外,還會帶孩子們探望獨居老人,以及課業輔導,不少大學生加入他們的行列。

  颱灣鄉村小鎮裏,單親、外配與隔代教養比例非常高,更多孩子生長在傢庭失能、傢暴的環境,承受壘壘苦厄;在「我不是C咖父母」新書中,隨手翻閱,盡是悲慘人生,讀之讓人忍不住心酸,可也感動於還有這麼一群人,長期默默付齣愛心,為孩子們掌一盞心燈,指引他們走嚮正途。

  讀著每一篇章,心不斷地被觸動著,也感覺善的力量彌漫四周,這也讓我想起已故新竹仁愛啓智中心創辦人、來自匈牙利的耶穌會神父葉由根,生前說過的一句話:「想自己愈少,就愈快樂」。

  相信透過這本書的遞傳,這份「善」念,會持續擴大影響力。盡管「光化誌工隊」不常發聲,能見度猶不高,不過,在這本書裏,我們聽到颱灣這紛擾喧嘩的社會,一縷最清亮的高音。

推薦序二

隻要心中有愛,也能成為子女心中的A咖父母 郭誌裕

  與作者駿基認識已經有三年多,他的為人,溫文儒雅,做事果敢,給我感覺一點也不像科技人,倒像是一位教授、學者或更像是諄諄教誨的牧師。當他傳給我這本「我不是C咖父母」的書並邀請我寫序時,起初真有點惶恐,但當我拜讀之後,真的是愛不釋手又相當感動,三天我就將這本書讀完。

  這本書是駿基賢伉儷親身體驗,每篇文章淺顯易懂,是每位為人父母,或者即將為人父母必讀的親子書籍。駿基賢伉儷除瞭是一對稱職父母親,他們對誌工事業的投入,更令我動容。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他們身上已完全展現齣來,他們夫妻可說是人世間活菩薩,在我個人感覺,有如此NICE的好朋友,實在與有榮焉。

  「父母」是相對於「孩子」的角色,因此生養教育之事自然成為父母的天職,然而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是每位父母人生中最大的難題!作者一針見血地點齣現代父母親的通病,因為忙碌而疏於管教,將孩子託付祖父母或是保母照顧,認為隻要給予足夠豐厚的物質生活,便是對孩子最好的補償;因此我們可以見到近日在社會版上喧騰一時的李XX事件,父母隻知用金錢滿足他在親情上的匱乏,長期的心靈閉塞使他成為金錢的奴隸,以緻鑄下大錯。之後即使父母老淚縱橫也喚不迴兒子真誠的悔悟,成為心中永遠的痛楚。

  其實隻要閱讀完本書,就可以發掘到,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一點都不睏難。隻要心中有「愛」,從孩子的齣生到成長的每一個過程他都盡力參與,對待孩子如同親密摯友,和他們時常進行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貼近他們的心情,以同理心和無限的親情之愛,理解並包容他們;以身作則,全傢擔任誌工,讓孩子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從小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中,孩子自然健康成長,也成為懂得知恩惜福的人。教育孩子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富足;一株株生長在沃土的幼苗除瞭金錢上的養分滋養,更需要愛的時時澆灌,纔能成長、茁壯為蒼翠蓊鬱的大樹。

  對孩子付齣愛,一點都不難,如同麻吉所說:「記得那份孩子齣生剎那帶給你難以言喻的感動」。能帶給孩子滿足的不是一颱要價不斐的iphone、不是錦衣玉食,而是那份難以言喻,卻如呼吸般重要的親情之愛。一個長期浸潤在愛中的孩子,長大後必定會成為一個懂愛的人;一個懂愛的人懂得付齣、懂得珍惜,自然會以最大的努力迴饋給含辛茹苦哺育他們長大的父母,這份迴饋不會拘泥在成績單上分數的多寡,或是給予父母物質的豐厚與否,因為心中有愛的孩子如同一個個小太陽,不僅溫暖自己的父母,也會暖和他人;同樣地,每一位父母也會成為孩子心目中的「A咖父母」。

推薦序三

生命如小說 溫文龍

  生命如小說,不在長,在於好。啓開與駿基夫婦的緣,從閱讀《花開幾迴都不同》;《結束也是開始》;到《我不是C咖父母》,儼然是其每一年歲末分享的最珍貴的禮物。

  2011年,駿基兄邀我為他們夫妻共同寫作第三本書寫序,翻閱原稿,彷彿掉入深深的漩渦,自己原來是C咖父母!憶及陪伴三個小孩成長過程,許多往事曆曆在目!呼應作品中的真實故事,原來現代人所麵對問題,正是他們夫婦筆下的文章。

  本想再三欣賞之後再提筆寫序,駿基來電催稿,於是將心得簡述於下:

  工作之餘,他們投入瞭熱心、關心、愛心於生活週遭的親朋友好友,還將陪伴少年成長的心得與自己內在的感受化為一篇篇感動的文章。

  「熱心」是參予社區的心得,凡舉左鄰右捨的親朋好友,任何的事情,他們都能參與協助,甚至一杯茶都能體驗人生,在聞香之餘,更能增長智慧。

  「關心」是付齣的真情流露,不論是阿婆、是外籍媳婦,都是最好的傾聽對象,也讓人體會「生命,本來就是一連串難以掌握的變數」。

  「愛心」是從對自己小孩延伸到更多的小孩,這種深耕式的灌溉終究會看見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且用許許多多故事的分享,讓好多孩童都有機會築夢踏實。

  看完《我不是C咖父母》這本書之後,心想自己過去或許也是一位C咖父母,但我相信未來的我絕不會重蹈覆轍,願將此心情與大傢共勉,也很高興看見這對夫妻深耕教育的感人故事順利齣版成書,也祝福《我不是C咖父母》這本書能成為颱灣更多A+父母的推手。

推薦序四

推薦一本充滿愛與關懷,又實用貼切的親職教育新作 蔡懷萱

  駿基和曉諭賢伉儷是一對極為認真與用心的教育誌工,造福桑梓無數。此次欣聞兩人特彆將纍積數十年的教育誌工經驗,加上持續參加讀書會精進的學習體會,齣版「我不是C咖父母」一書,相信此書齣版必然對現代父母提供兼具學理與實務的教養建議。

  本書以親情與管教為主軸,分為三章,第一章從周遭親友的實際案例剖析現代父母常見的管教錯誤,並提齣積極有效的解決方法;第二章則從自己參加讀書會的閱讀經驗,發掘到生命中的許多感動,以案例敘說世界上最誠摯的愛;第三章並進一步將關懷觸角伸展到特殊生,從對待這些上帝美麗的實驗品互動中發現上帝的恩典。

  全書共40篇精彩的短文,筆尖帶濃情,文中藏深意,讀時如處清風明月自在隨心,讀後如品茗聆樂滿心歡喜,教人愛不釋手。而每篇文末給讀者的悄悄話,精鍊的提點充滿人生的慈悲與智慧,則讓人迴味無窮。

  筆者從事教育及輔導工作多年,深知父母角色對孩子的深遠影響,感動於作者的用心投入與積極付齣,本次慶幸有機會對本書先睹為快,心中備感欣喜及佩服。謹以此序,嚮國人推薦此一充滿愛與關懷,又相當實用貼切的親職教育新作。

自序一

  記得在兒時的誌願裏從未齣現過「教師」這個選項,而我卻在45歲以前,一直緻力於教育相關的行業。宿命?說成「使命」更貼切!

  在從事教育行業的這段期間,曾在大學進修過相關學分,猶記得在那段煎熬但格外有意義的歲月裏,斯時適逢老大齣生,當時,白天不僅有忙不完的事物,晚上還常為自己的功課忙得不可開交,還好先生和婆婆一直從旁支持,得以讓我放心地在學程上不斷的嚮前衝刺。

  多年來從事過的事業很多,如托兒園所的園長、補習班的主任、作文班特約老師、數學班老師、學校故事媽媽…等等,多年來也承接許多教育部、縣市文化中心及鄉鎮圖書館的活動策劃,常感念自己雖不是正統的教育體係畢業生,卻在教育界服務瞭二十餘年,而且還在這段服務期間,得過新竹縣政府所頒發的「優良教師」奬項!

  我常常在想,「陪伴」是孩子成長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若隻是把自己的小孩教養成隻會讀書的考試達人那是不夠的,不夠之處在哪裏呢?在於「人格」仍不夠健全!一旦孩子進入瞭社會後,在這五濁的的社會裏,其實相當容易招受到汙染和失去自我,唯有帶著您的孩子以大愛之心,去帶動更多特殊的孩子,並以同理心來改變社會,陪著孩子們一同做誌工、一起為這個社會服務,也許這樣可以讓他們從知苦、瞭苦的體驗,進而懂得拔苦、脫苦的體悟。

  唯有如此,將來自我迷失的機率必會降低,而抗壓性、同理心相對提高之後,人際關係也會跟著變好,無形之中也增添瞭未來的個人競爭力。

  這次齣書,感謝外子駿基的鼓勵與邀約,讓我有機會再次去省思及迴想關於那些在教育過程中值得和大傢共同學習的個案。每每憶及個案中的那些孩子,就覺得他們對我來說如遇生命中的貴人一般,若沒有他們的特殊經曆與背景,又怎能輕易編齣關於他們既精采又令人感動的生命篇幅呢?

曉諭 寫於 2012年12月11日

自序二

  一場演講,能讓觀眾意猶未盡的要素除瞭講師個人魅力之外,其實最關鍵的手法在於講師的說故事能力!而一本好書,如何能激起讀者在看過以後還有一看再看的動機?關鍵處仍是在於作者的說故事功力。

  曉諭老師說故事時,一直擁有極佳的渲染力!感動時,常會見其聲淚俱下;真摯時,情感總是娓娓動人。她總是把一個故事說到入骨;也常把一個普通的案例導嚮生命的醒世處,她常跟其他老師這樣說:「這世界原本都存在著好孩子,隻因為有一些未盡責的父母與不夠用心的老師齣現,壞孩子也於焉産生瞭!」

  這本書,並未想強調太多關於成功教育的例子,卻寫瞭很多從「失敗中走過」的案例!往往「失敗」中存在瞭太多的痛;所以「失敗」中藏有更多的成長;往往「失敗」裏潛伏著許多的學習;所以「失敗」裏必有暗示更多嚮上的動力!

  而我們夫妻對於自己小孩的管教,也是一路從「失敗」的陰影中漸漸蛻變重生的。

  這本書,我們分享瞭好多連自己都很感動的故事,冀盼它日後能成為讀者們親子教養時的參考書,也能成為老師們管教特殊生時可供參閱的工具書。

  這是專給現代父母醒思的管教書籍,也是一本透過反省、內化、心靈再造進而提升親子關係的難得力作,我準備瞭二年纔將此書完稿,但願我二年的努力,卻能帶給您一輩子的感動。

駿基 寫於 2012年12月12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育兒技巧。它更像是一次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尤其是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有能力。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溫柔但堅定的方式告訴我:你已經做得很好瞭,你不是“C咖”,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也是孩子最需要的你。作者在書裏分享的很多經曆,都讓我感同身受,那些小心翼翼地試探,那些偶爾的崩潰,那些想要放棄的瞬間,她都真實地記錄瞭下來。這讓我明白,原來即使是“不完美”的父母,也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愛。我最喜歡的是關於“接納”的部分,無論是接納孩子的不足,還是接納自己的不足。這是一種深刻的自我和解,也是對孩子最深的愛。它讓我不再糾結於那些錶麵的“成功”,而是更關注孩子內心的成長和幸福。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被注入瞭一股強大的力量,不再畏懼挑戰,而是帶著這份勇氣,繼續踏上屬於我們傢庭的獨特旅程。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那種能把孩子培養成“頂尖人纔”的父母,看到周圍的傢長們為瞭孩子補習班、特長班忙得團團轉,我心裏也泛著嘀咕,生怕自己“輸在起跑綫上”。但讀瞭這本書,我仿佛找到瞭心靈的港灣。它沒有給我灌輸那些高不可攀的育兒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充滿幽默感的方式,剖析瞭普通父母的焦慮與掙紮。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舉的那些生活化的例子,像是半夜起來給孩子衝奶粉的疲憊,孩子考試沒考好時的無奈,甚至是傢長群裏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討論,都讓我感覺“被理解”瞭。書中強調的“做自己就好”的理念,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被社會壓力綁架瞭,是不是忘記瞭育兒的初衷其實是愛和陪伴。它教會我如何放下不必要的比較,如何發現並肯定孩子自身的閃光點,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成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肩膀上的擔子輕瞭很多,甚至開始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不再總是想著“我能不能做得更好”。這本書不提供萬能藥,但它給予瞭我一種勇氣,一種接受平凡、擁抱真實的勇氣。

评分

這是一本能讓你捧腹大笑,又能讓你潸然淚下的書。作者的文筆非常有感染力,她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繪瞭一個普通傢庭的育兒畫捲。我尤其喜歡她對細節的捕捉,那些生活中的小插麯,孩子脫口而齣的童言童語,都充滿瞭智慧和溫情。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任何“秘籍”,它更多的是一種陪伴和啓發。它讓我明白,育兒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段充滿驚喜的旅程。我曾經因為孩子沒有達到我期望的標準而感到沮喪,但讀瞭這本書,我開始學會用更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去欣賞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哪怕隻是微小的進步。書中關於“放下期待”的論述,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醒。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抱有各種期待,而這本書告訴我,有時候,最好的愛就是不強求,就是讓他們自由地成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洗瞭一個精神上的“熱水澡”,所有的焦慮和不安都被衝刷乾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輕鬆和喜悅。

评分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釋然”。作為父母,我們總是不自覺地被社會上各種“成功育兒”的模闆所影響,好像不把孩子培養成學霸、藝術傢、運動員,就愧對瞭這個孩子。這本書卻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那些不安全感和自我懷疑。作者沒有居高臨下地教導,而是像一個過來人,分享瞭自己和孩子的點滴日常,那些看似瑣碎卻充滿溫情的故事,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不必追求完美,不必成為“彆人傢的父母”,也能擁有幸福的親子關係。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部分,以前我總是容易因為孩子的小錯誤而發脾氣,事後又懊悔不已。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幫助我認識到自己的情緒觸發點,並學會用更平和的方式去迴應孩子。而且,書中對孩子個性的尊重,也讓我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想把孩子塑造成我理想中的樣子,而忽略瞭他們本來的模樣。總之,這是一本能讓你卸下僞裝,迴歸真我的育兒讀物,它鼓勵你成為一個“不完美但充滿愛”的父母。

评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父母”這個角色。我曾經以為,成為一個好父母,就是要無所不能,要懂得一切育兒的“道道”。但這本書卻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她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做一個“不完美”的父母,同樣可以擁有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她分享的那些關於“犯錯”和“學習”的故事,讓我覺得無比真實和鼓舞人心。我開始意識到,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完美”,不如把這些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陪伴孩子上。這本書也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前我總是習慣性地去“糾正”和“指導”,而現在,我更願意去傾聽和支持。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塑造成什麼樣子,而是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卸下瞭沉重的包袱,內心充滿瞭平和與力量,準備好與我的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充滿未知但無比精彩的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