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LENS LIFE微单转接老镜大百科2:新锐机种X老镜搭配

OLD LENS LIFE微单转接老镜大百科2:新锐机种X老镜搭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微单
  • 老镜头
  • 转接
  • 摄影
  • 器材
  • X系列
  • 富士
  • 复古
  • 胶片感
  • 玩转老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数位相机的时代里,是否仍记得过去浓厚金属质感的老镜头,那紧握于指尖的独特手感呢?让我们将这个跨时代的结合,再次呈现令人目不转睛的惊艳作品。

  近年微单系列不再仅是携带方便、轻巧与造型亮丽的外在条件优势,除了CMOS影像感应器的多变化之外,在搭配镜头上也绝不逊色于单眼系列。在微电影开始兴盛的今天,微单也加入了微电影的行列,尤其在配合各接环下,不但将老镜头以往的魅力再度席卷新一代的年轻人,更让过去迷人的机械式镜头于最新科技的机种上复活,同样是老相机迷的一大福音,开始进入跨越时空的相机与镜头白热化的战国时代。

  在上一版的老镜生活中,介绍了老镜头与相机之间差异,以及提供老镜头在选择上的建议,本次的内容除了接续先前转接环和相机的介绍,与不同接环镜头结合后的范例外,还有关于近年兴起的影片拍摄中使用老镜头的风潮;鉅细靡遗的内容有助于老镜爱好者或是入门者在挑选老镜上会遇到的难度及门槛。

  在各章节中有许多拍摄的范例和各地网罗的风景,还有自海外取材的异国风情,而在老镜头清澈深沉的镜面下,以及镜头外型简约的设计风格中,伴随岁月的痕迹与覆盖着历史的味道,不但突显了各自时代背景的特色,也更加勾起了旅行的心。

  想想,在未知的街头巷尾,又或者是被遗忘的巷弄楼间,这新旧结合的相机与镜头上,到底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味道,再借由老镜内其独特的结构,衍生那封尘已久的感觉,令过去种种记忆犹存的片段以及划时代的光景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本次【OLD LENS LIFE 微单转接老镜大百科Vol.2】中邀请来的四位摄影家,饭田铁、河田一规、上田晃司以及本书的作者泽村彻,带着他们珍爱的老镜头,各自前往不同的旅程,将一切收进眼底的景物,在经过老镜头的时光隧道后,把那最完美的一瞬间记录下来。

《光影魔术:数字时代经典镜头新用法》 一、引言:跨越时代的对话 在瞬息万变的影像技术浪潮中,我们常常惊叹于新设备的迭代速度。然而,真正的摄影艺术,往往建立在经典之上的永恒魅力。本书并非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场关于光影哲学的深度探讨,旨在唤醒那些沉睡在防潮箱中的老式镜头,让它们在现代数码机身上重新焕发光彩。我们相信,每一枚经典镜头,都承载着一段光影史诗,它们独特的光学特性和色彩表现,是任何现代涂层和算法都难以完全复刻的。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重生”与“对话”——让老镜头的历史沉淀与现代数码传感器的精细解析力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碰撞。我们不关注具体的转接环型号或新机型的参数表,而是深入挖掘如何通过老镜头独特的成像特性,为数码影像注入灵魂与个性。 二、经典光学原理的现代重估 本书将带领读者回到光学设计的黄金时代,剖析那些影响深远的镜头设计哲学。我们将探讨: 镜头的光学结构与时代烙印: 深入解析早期手动对焦镜头(如那些经典的德系、日系镜头)在消色差、球面像差控制方面的独特取舍。这些取舍,正是现代镜头为追求“完美”锐度和对比度而牺牲掉的一部分“味道”。 光线与色彩的化学反应: 深入分析老式光学玻璃与镀膜技术对色彩重现的影响。许多早期镜头具有独特的“暖调”或“柔和感”,这并非缺陷,而是其标志性的色彩语言。我们将讨论如何识别并利用这些特性,而非简单地用后期软件去“修正”。 光圈叶片的游戏: 探讨不同数量和形状的光圈叶片如何影响焦外成像(Bokeh)。经典镜头中,往往能观察到迷人的星芒效果或独特的圆形光斑,这些都是现代批量生产镜头较少具备的细节。 三、创作实践:摆脱数码的束缚 本书的重点在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创作手法,强调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而非过度依赖机身的自动化功能。 手动对焦的艺术: 在数码时代,我们习惯了自动对焦的便捷,但手动对焦的回归,迫使摄影师更深入地思考“焦点”与“主体”的关系。我们将分享如何训练眼睛,掌握焦点预测、景深估算,并将手动操作的节奏感融入创作流程。 拥抱不完美: 老镜头常伴随着边角失光、适度的色散或镜头畸变。本书鼓励摄影师将这些“瑕疵”视为独特的视觉语言。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特定场景下,如人像或风光摄影中,策略性地运用这些特性,营造出更具氛围感的画面。 光影的纹理: 深入研究老镜头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如逆光、侧逆光)的表现。许多经典镜头在处理强逆光时,会产生独特的眩光和对比度下降,这能为画面增添一种怀旧、梦幻的“纹理感”。 四、实战案例分析:风格的构建 本书收录了大量的对比案例,展示老镜头与现代镜头的成像差异,并提供具体的应用场景指导: 1. 人像摄影: 探讨如何利用特定老镜头的光学特性,营造出柔和细腻的皮肤质感和富有层次感的焦外虚化,避免现代镜头常见的“数码感”过强的人像。 2. 建筑与风光: 分析一些特定的大师级老镜头在处理线条、透视时的独特视角,以及如何利用其色彩倾向来强化特定环境氛围(如海边的冷调或古城的人文暖调)。 3. 静物与微距: 介绍如何利用老式近摄镜或具备特殊结构的镜头,捕捉静物中材质的细腻触感,而非仅仅追求极限的锐利度。 五、维护与展望:永续的光影遗产 最后,本书将提供关于如何妥善保养和评估经典镜头的实用建议,确保这些光学瑰宝能够长久地服务于未来的摄影创作。我们探讨的不是如何把老镜头“变新”,而是如何理解并驾驭它们的“旧”,让它们成为我们数字时代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充满个性的元素。 这本书献给所有不满足于标准答案、渴望用影像表达独特世界观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它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光影艺术的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泽村彻

  1992年于日本 法政大学毕业,曾于写真关系,AROUND PHTOGRAPHY就职,现为各机种相关的作家&摄影师,于2011年在涉谷区樱丘町举办Scene Unknown个人摄影展。着有多本相机专书,尤其以老镜头、相机为主要对象;其近年来着有老镜头的传说、红外线摄影写真术、老镜天堂、BLACK MORNING等作品,近期的作品有OLD LENS LIFE(微单转接老镜大百科)。

  个人部落格:【metalmickey's web】metalmickey.jp/index.html

图书目录

apter.1 与老镜头旅行
饭田铁X伊豆大岛「往离岛的小旅行」……8
河田一规X伊东「在伊东的徕卡散步」……14
上田晃司X香港「适合软调镜头的城市」……20
泽村彻X大久野岛「兔子与毒气」……26
Column 01 ULYSSES CICILISMO 创意满分的相机信差包

Chapter.2 找寻最佳机身!
根据基础机身选择老镜头的时代已经来临!……34
FUJIFILM X-Pro1……36
Elmarit 28mmF2.8 2nd EBC Fujinon 55mmF1.8 Xenon 50mmF2.3
RICOH GXR MOUNT A12……42
GR Lens 21mmF3.5 Jupiter-12 35mmF2.8 Tele-Elmarit 90mmF2.8 1st
SONY NEX Series……48
Biogon T*21mmF2.8 G.Zuiko Auto-S 40mmF1.4 Xenon 40mmF1.9
Micro Four Thirds……54
Macro Switar 26mmF1.1 H16 RX MC Rokkor-X PG 58mmF1.2 Pentax-110 70mmF2.8
PENTAX Q……60
Zunow-Elmo Cine 13mmF1.1 Yvar 13mmF1.9 P.Angenieux Paris 35mmF1.8 Type Y32
CANON EOS Series……66
Distagon T* 25mmF2.8 Elmarit-R 28mmF2.8 Type I
NIKON 1 Series……70
P.Angenieux Paris 15mmF1.3 R41 Cine Raptar 12.5mmF1.5
LEICA M Digital……74

Sonnar 50mmF2
PENTAX K-01……76
Pancolar 50mmF2
Column02 了解镜头转接环的角色

Chapter.3 用透老镜头
Visoflex……80
含拨桿镜头……81
指标调整功能……82
无限远锁……83
双重对焦环……84
预设光圈……85
景深尺……86
镜身设计……87
缩镜身镜头……87
Column03 镜头转接环的装卸法

Chapter.4 电影镜头入门
Cine Lens Selection for Beginners……90
Switar 25mmF1.4 H16 RX Cine Ektar II 25mmF1.9 CineRaptar25mmF1.9
Cine Ektar 63mmF2 Cine Nikkor 13mmF1.9 Keystone-Elgeet 12.5mmF1.9
在无反光镜机身上大放异彩的电影镜头世界……96
适合电影镜头的基础机身选择法……98
实用的电影镜头使用法……100
电影镜头用转接环目录……102
Column04 于电影业界扩散的老镜头风潮……104

Chapter.5 电影镜头选辑
C Mount Lens Gallery
Super-Six Anastigmat 25mmF1.9……106
P.Angenieux Paris 25mmF0.95 Type M1……108
Ross Cine Lens 25mmF1.9……110
Animar 26mmF1.9 Balcote……111
Hektor Rapid 2.7cmF1.4……112
Cine Ektanon 50mmF1.6……113
D Mount Lens Gallery
Switar 13mmF0.9……114
Kino Plasmat 12.5mmF1.5……116
Cinor B 12.5mmF1.9……117
HB RX Mount Lens Gallery
Macro Switar 12.5mmF1.3 H8 RX……118
Macro Switar 36mmF1.4 H8 RX……119
Arriflex Standard Mount Lens Gallery
Planar T* 32mmF2……120
Apochromat Kinoptik Paris 25mmF2……122
Cooke Speed Panchro SER III 25mmF2……123
Column05 用Holga镜头轻松拍Low-Fi照片

Chapter.6 新一代镜头转接环介绍
Digital-hobby [不同颜色的诱惑] ……126
Metabones X Digital-hobby…… [第三厂也进入电子控制的时代] ……127
Rayqual [精准出现无限远的快感] ……128
muk PRO [符合职业需求的坚固] ……129
Kipon X 焦点工房 [技巧派移轴转接环] ……130

Kipon X 相机极乐堂 [控制CONTAX645镜头的光圈] ……131
三晃精机 [美学意识的Counter Culture] ……132
原厂镜头转接环 [可AF是优势] ……133
Column06 可以装上徕卡镜头近拍的含旋转环镜头转接环

Chapter.7 新机种的怀旧风
X-Pro1 meets MS Optical X Grok Leather……136
NEX-7 meets Lumiere X weiche Brise……137
OM-D E-M5 meets Nocto X adequate……138
PEN E-P3 meets Recoil X Leather Factory Roberu……139
GXR MOUNT A12 meets Grok Leather X Ulysses……140
LUMIX DMC-GX1 meets Benlly’s & job X Aki Asahi……141
PENTAX Q meets Acru X Aki-Asahi……142
Nikon 1 J1 meets Richard Franiec X Lumiere……143

附录
Shop Information / 询问窗口一览……144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收到了一份来自远方的珍贵礼物。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语言流畅且富有画面感。在翻阅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某个精彩的观点或者形象的比喻而停下来,细细品味。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解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摄影的哲学。作者对于老镜头的情感投入,以及对摄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在字里行间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情怀”的解读,它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承。书中关于新锐机种与老镜头搭配的建议,也非常具有前瞻性。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器材,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机身传感器、算法以及老镜头光学设计的相互影响,并给出了富有创意的搭配方案。这让我看到,即使是看似陈旧的老镜头,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也能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摄影之门,让我对未来的拍摄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堪称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热情和深度,每一页都仿佛蕴含着丰富的摄影智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摄影器材的“匠人精神”的推崇,这让我看到了老镜头背后所蕴含的精湛工艺和历史沉淀。书中关于不同时代、不同品牌老镜头的介绍,都充满了故事性,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胶片摄影的黄金时代。我之前一直对数码时代下老镜头的“复兴”感到疑惑,但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作者在介绍新锐机种与老镜头搭配时,不仅仅是给出技术上的建议,更是在引导读者去发掘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老镜头的“紫边”和“焦外”来营造特殊的艺术氛围的讨论,就让我耳目一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的魅力在于无限的可能,而老镜头,正是开启这些可能的一把关键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书中的内容,用我的相机,去捕捉那些独一无二的光影瞬间。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宝典”。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但总觉得自己的照片缺乏一些独特的“味道”。在尝试了市面上各种新潮的镜头之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怀念那些老照片中独特的质感和氛围。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复古”与“创新”结合的极致追求。我之前尝试过一些老镜头,但往往因为不了解其特性,或者搭配不当,效果并不理想。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如何去选择、去了解、去运用那些经典的老镜头。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老镜头的分类和介绍,让我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镜头。而且,书中关于新锐机种的搭配建议,也非常实用。例如,在某个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某款热门微单相机与几款经典人文镜头的组合,并给出了具体的拍摄参数和注意事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是实操的指导。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我的拍摄实践中,用老镜头的独特魅力,为我的摄影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

评分

读这本书的体验,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充满惊喜的探索。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有趣,不像许多器材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实战经验的分享。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不同老镜头的“性格”描述,那些形容词和比喻,让我感觉自己好像认识了它们很久一样。例如,某某镜头锐利如鹰眼,某某镜头柔美似梦境,这些形象的刻画,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与这些老器材的距离。我一直对“德味”、“日味”这些概念感到好奇,但总是难以捉摸,而这本书似乎有能力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场景,用不同的老镜头拍出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韵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参数的罗列,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和驾驭这些老镜头的“灵魂”。作者在介绍新机种与老镜头搭配时,给出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考虑到不同机身的特性,以及老镜头可能遇到的兼容性问题,都做了细致的分析。这让我这种对器材不太精通的读者,也能信心满满地开始尝试。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过去光影世界的钥匙,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要立刻翻开它,去探寻那些被遗忘的经典镜头背后隐藏的故事。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仿佛在带领着我穿越时空,去感受每一个老镜头的独特魅力。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个章节,但光是目录和扉页的设计,就足以让我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功底和对摄影的热爱。尤其是“新锐机种X老镜搭配”这个副标题,瞬间点燃了我对现代数码相机与复古光学结合的好奇心。我总觉得,这些老镜头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和玻璃,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摄影师的记忆和情感,是摄影技术发展的活化石。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里找到如何将这些“老古董”与我手中日益更新的微单相机完美结合的秘诀,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视觉语言。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器材指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重新思考摄影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技术的洪流中,保留那份对光影最纯粹的追求。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老镜新生”之旅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