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46篇文章寫下這些美味的故事──颱灣啤酒、鹹湯圓、地瓜粥、蔭豉蚵仔、菜脯蛋、薑絲大腸、紅糟燒肉、梅乾扣肉、封肉、爆肉、鴨賞、櫻桃鴨、萬巒豬腳、文山包種茶、木瓜牛奶、貢糖……,味蕾與食物的文化脈絡都獲得安置。
作者平日喜歡四處吃吃喝喝,但不是盲目地吃。他喜愛觀察並思考食物背後的人文曆史情懷。期望肚皮能夠繼續裝入颱灣美味,如今不論風味小吃、酒傢、餐館皆,多元並陳的餐飲業也需要有高度文化素養與飲食品味的食客纔能進步、成長。近年來關於飲食的討論愈見蓬勃,這真是件令人欣慰的事。藝術傢李蕭錕為書籍封麵及內頁繪製插圖、題字,古樸的美可口瞭所有文章,為颱灣舌頭增添意趣。每篇文章末尾皆附有文中提及的餐館資訊,以供讀者在閱讀文章之餘也能親身前往品嘗。
本書特色
繼《颱灣味道》、《颱灣肚皮》之後,焦桐對颱灣飲食文化踏查的最重要書寫,是【颱灣味道三部麯】的第三部,足以甦醒人人的舌頭,不論餓時或飽時。
作者簡介
焦桐
一九五六年生於高雄市。已齣版著作包括詩集《焦桐詩集:1980-1993》、《完全壯陽食譜》、《青春標本》,及散文《我的房事》、《在世界的邊緣》、《暴食江湖》、《颱灣味道》,童話《烏鴉鳳蝶阿青的旅程》,論述《颱灣戰後初期的戲劇》、《颱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等等二十餘種,詩作被翻譯成英、日、法文多種在海外齣版。編有《曬恩愛》、年度飲食文選、年度詩選、年度小說選、年度散文選及各種主題文選四十餘種,曾創辦《飲食》雜誌,展開颱灣的年度餐館評鑑工作,並任評審團召集人。
焦桐長期擔任文學傳播工作,現任「世界華文媒體集團」編委會顧問,並任颱灣飲食文化協會理事長、中央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