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在日出的海边
踩踏过露水晶莹的草地,我登上望海的小丘。一小块水泥平台的地面上,隽刻着四方景观的指称。
眼前汩汩流入太平洋的是卑南溪,左手边沿着海岸横卧的是都兰山,右前方浮显在海面上的是绿岛,身后是倒映着朝霞的活水湖和层层叠叠的海岸山脉。
破晓时分。发丝间,有薄荷凉的清风穿过。
在有名字的高山、大海、溪流、湖泊环抱间,在没有名字的云朵、分秒变换色泽的苍穹下,我坐了下来。
夏蝉未醒,仍在梦中。嘶嘶铃铃在草丛间合唱的,不知是纺织娘还是蟋蟀?树林间传来鸟啼,几声吱啾,俐落的划破轻凝的空气。就这样,大地甦醒,彷彿吹弹开来的蒲公英棉絮,一发难收,只管四散奔、飞。
我闭上眼睛,聆听着万物骚动中,依旧稳稳、规律的浪涛声。风微微温热起来,草香舒漫。原本靛暗的眼帘,突然浮耀过橘红的光影。我张开眼睛,海平面上集结的灰暗云朵,已经镶上了金红色的边。
二○一三年七月二日。今天的太阳,出来了!
刚刚浮跃出海面的太阳,像是羞赧的少年,不经意打开大宅院的大门,好奇又小心翼翼的探头张望。但,不一会儿,海面的云朵就散溶开来,原本晕红可人的圆球,开始金光四射,快速爬升,在汪汪大洋上,开辟出一条金色大道。短短的几分钟内,温厚的少年转眼变身成不容逼视的太阳神……。
我再度闭上双眼,静静感受旭日的金光在体内漫流。
十二年前的夏天,离开居住了十一年的日本,回台湾,到台东任教。这一本诗集中的小诗,大部份是我在日出的海边—— 台东—— 生活的所见所感。
大概从七年前开始吧!为了在两个小孩起床之前,出门去散步,回家后再张罗孩子们吃早餐、准备上学,因而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刚开始,我只在住家附近的太平溪河堤和海边漫步,后来开始开车到海滨公园,在黎明时分走入黑森林,吸取芬多精。近两、三年,我经常驱车到离家十一公里远的伽路兰看都兰湾的日出。最近,则是到卑南溪口的活水湖健走。
看日出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只是元旦的节目,庆祝一年之始的仪式。对我而言,那是一天之中光影、云朵、天空的色泽变幻更迭最精彩的时刻,也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与大自然交融的美丽时光。
在晨光里,我有时候变成风,有时候羽化成蜻蜓,有时候想像自己是绽放一日的仙人掌花……,有时候,我又回到那个抛不掉贪、嗔、痴,有喜怒哀乐、平凡的我。
生活中,有甜美也有苦涩,生命里,有欢庆也有悲凉。然而,在黑夜与白天交接的黎明,凝视着变幻多端的云彩时,如果你愿意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你会知道,每个日出,都不一样。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凌晨,我散步到住家后面的海滩,看着朝阳冉冉从海面升起,忍不住脱掉鞋子,赤足踏浪,那天早上,我写了一首诗。
我听见祂说
我听见祂说:
「走出来,
走到我的光里。」
于是 我赤裸着脚
踩在沙滩上
沉浸在光里
我听见祂说:
「就在这里,
妳在我的光里。」
于是
和风一起
和浪一起
和细沙一起
和小石头一起
和云和天空一起
和树和鸟和地球一起
我在祂的光里
我在光里……
和树和鸟和地球一起
和云和天空一起
和小石头一起
和细沙一起
和浪一起
和风一起
还有
和
你
一起
我听见祂说:
「走出来,
走到我的光里,
充充电。」
我听见祂说:
「不要忘记,
妳的心里也有我,
有一颗
闪亮亮 的
小 太 阳。」
是的,不要忘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闪亮亮的小太阳!
仅将这本小小的诗集,分享给有缘的你。
《我听见日出的声音》以一种极其诗意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他没有直接去描绘日出时的壮丽景象,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日出之前和过程中的那些细微的、听得见的“声音”。这些声音,或微弱,或遥远,或转瞬即逝,却都被作者捕捉并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我尤其惊叹于他对听觉感受的细致描绘,仿佛我真的能听到清晨的第一声鸟鸣,能感受到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甚至能“听见”阳光穿透黑暗的那种无声的呐喊。这种对声音的极致运用,让整本书充满了灵动感和想象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阅读的仪式,让我学会去放慢节奏,去用心倾听,去感受生命中那些被我们日常所忽略的美好。作者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张力,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与自然建立了一种更深的连接,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敬畏和感激。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蕴藏着无限的诗意和哲学。
评分阅读《我听见日出的声音》,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以一种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引领我重新审视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并非直接歌颂日出的壮丽,而是巧妙地通过描绘日出前后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但又并非直接指向视觉的“声音”,来构建起一种关于黎明、关于希望的氛围。那些细微之处,比如“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远方传来的第一声犬吠”、“被露水浸润的泥土散发出的气息”,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我尤其赞赏他对听觉体验的精妙刻画,那些微弱而转瞬即逝的声音,在他的笔下变得鲜活而富有感染力。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过于依赖视觉,而忽略了其他感官的重要性。这本书鼓励我去放慢脚步,去用心倾听,去感受生命中那些被我们日常所忽略的美好。作者的文字风格冷静而富有哲学意味,没有激烈的辞藻,却能触及人心最深处的思考。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迷茫,也启发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我听见日出的声音》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以一种极其诗意且充满哲思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本源的探索。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声音”,来描绘日出的到来。那些在黎明前最先苏醒的、最微弱的声音,都被作者捕捉并赋予了生命力。我仿佛能听到露珠滑落的轻响,能感受到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甚至能“听见”黑暗褪去时,空气中微妙的变化。这种对听觉的极致运用,让日出的到来充满了神秘感和生命力,也让我对“倾听”这个动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张力,没有冗余的修饰,却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忽略了周围世界那些细微而重要的声音。这本书鼓励我去放慢脚步,去用心感受,去倾听生命本身的律动。它像是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分享着他对生命、对世界的深刻洞察,引导我去发现隐藏在平凡之下的深刻意义。
评分《我听见日出的声音》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阅读旅程。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瞬间将读者带入他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他对于“日出”这个意象的描绘,并非仅仅停留在视觉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听觉、触觉,甚至是心灵的感受。我尤其着迷于他如何通过“声音”来暗示和烘托日出的到来。那些细微的变化,那些从无声到有声的过渡,都被他描绘得如此生动而富有层次。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听到风在耳边低语,能感受到第一缕阳光的温度,能体会到生命在黎明前的那种悸动。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纯粹,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哲理。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我们与内心深处的联系。它教会我,在喧嚣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安静的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聆听那些不为人知的声音。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每次都是一次心灵的重塑。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能够拓宽读者的视野,而《我听见日出的声音》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日出是美好的”,而是通过描绘那些与日出相关的,但又并非直接指向日出本身的感知,来层层递进地构建起一种关于“黎明”和“希望”的氛围。他对于细节的刻画,尤其是那些听觉上的描述,简直是出神入化。比如,他如何捕捉到“第一缕阳光触碰露珠时发出的微弱叹息”,或者“远处第一声鸟鸣如何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寂静”。这些描绘,充满了画面感和想象力,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诗意的图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倾听”这个动作的意义。我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或是被外界的嘈杂所淹没,而忽略了周围世界那些细微而重要的信息。《我听见日出的声音》提醒我,要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去倾听那些被忽略的声音。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声的倾听,更是对生命本身律动的体悟。我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我所处的世界,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的深刻意义。
评分《我听见日出的声音》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分享着他对生命、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哲学思考,并非生硬的说教,而是巧妙地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他笔下的日出,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现象,更是象征着希望、新生与无限可能。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声音”这个意象的运用,那些由日出带来的,或是即将被日出唤醒的微弱声响,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他能够从最微小的细节中挖掘出宏大的主题,从最日常的场景中提炼出最深刻的哲理。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静心的冥想,跟随作者的文字,一步步深入自己的内心,去探索那些沉睡已久的情感和思考。我常常在读到某个段落时,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本书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寻找,去感受。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迷茫。我必须说,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但也极其 rewarding 的阅读经历,它迫使我去思考,去感受,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以及我自己。
评分这部《我听见日出的声音》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它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充满哲思的方式,探讨了“倾听”与“感知”的意义。作者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由声音构建的世界,尤其是在日出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时刻。他捕捉到的那些微弱的、转瞬即逝的声音,比如“晨露滑落的声音”、“远方传来的第一声犬吠”、“风在枯叶上拂过的低语”,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我仿佛能透过文字,听到那个即将苏醒的世界,感受到生命在黑暗中孕育的强大力量。这种对听觉的深入描绘,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日出”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场听觉的盛宴,一场关于生命复苏的交响曲。作者的文字冷静而富有诗意,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能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它鼓励我去关注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去倾听那些不为人知的声音,去感受生命最本真的律动。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倾听”的力量,以及它如何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自己。
评分初翻开《我听见日出的声音》,便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所笼罩,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黎明破晓前空气中蕴含的微妙变化。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他没有急于描绘日出的壮丽景象,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感知——清晨微凉的风如何轻拂过脸颊,带着露水和泥土的气息;远方传来模糊的虫鸣,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甚至连夜色褪去时,那一点点光线的渐变,也都能被他用文字精准地捕捉下来。读着读着,我仿佛也放慢了呼吸,闭上眼睛,去倾听那无声的黎明,去感受那潜藏在黑暗中的生命力。这本书并非只是关于日出,更像是关于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它教会我,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蕴含着不凡的美丽,等待我们用心去发现,用耳朵去聆听。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声音”的描绘,那些细微之处,那些不易察觉的声响,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秘密。这本书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暂时从喧嚣的世界中抽离,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纯粹。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上来就抛出惊涛骇浪,而是徐徐展开,如同晨曦一点点铺展,温暖而治愈。我甚至觉得,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官都变得更加敏锐了,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更多被忽视的美好。
评分《我听见日出的声音》是一本让我沉醉其中的书,它以一种极为独特而深刻的方式,触及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的文字如同溪流般潺潺流淌,将我带入了一个由声音编织而成的黎明世界。他对于“日出”的描绘,并非从视觉的冲击力出发,而是从听觉的细微之处着手,那些在破晓前最先苏醒的、最微弱的声音,被他捕捉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听到露珠在草叶上滑落的轻响,能听到第一声鸟鸣划破寂静的颤抖,甚至能“听见”黑暗褪去时,空气中微妙的变化。这种对听觉的着力描绘,不仅让日出的到来更加具象化,更赋予了它一种深沉的象征意义——关于新生、关于希望、关于生命的力量。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和诗意,能够触动人心最隐秘的情感。阅读这本书,让我仿佛也沉静了下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关注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它教会我,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去接收声音,更是用心去感受生命的律动。
评分我被《我听见日出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它如同一股清泉,涤荡了我内心深处的浮躁。作者对“日出”的描绘,并非是那种宏大叙事式的歌颂,而是从最微小的感官体验入手,一点点地铺陈开来。他善于捕捉那些常人容易忽视的细节,比如“黎明前空气中淡淡的青草味”,或者“远方模糊的犬吠声如何逐渐清晰”。而“声音”这个主题,更是贯穿始终,被赋予了极强的象征意义。他似乎能够听见万物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呼吸,听见生命最微弱的脉动。阅读这本书,我仿佛也随之沉静下来,放下了外界的纷扰,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所构建的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他笔下的文字,有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我开始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点滴,更加珍惜那些转瞬即逝的宁静时刻。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日出,更是关于一种与自然同频共振的生活方式,一种对生命本源的探索。它像是一位温柔的向导,带领我走入内心的花园,去发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