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拼图

夜光拼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禹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是比较快乐一点的 那种悲剧。 生活碎片,微光青春, 城市的喧譁沉默,尽皆成金 ☆收录杨佳娴与林禹瑄纸上密谈! 世界分作两堤,我们对坐 逐日摆渡小小的死亡和梦 那时屋檐对坐屋檐,窗对坐窗 没有暴雨穿行而过,一双眼睛 看见了彼此,始终没有拥抱 ──时报文学奖新诗评审奖作品〈对坐〉 翻开《夜光拼图》,也走进了所有无人窥视的生活场景。里头记录了流动而恍惚的时光,以及城市最安静喧嚣的转角中,每张无心或有意的侧脸。 在林禹瑄笔下,诗如同一则又一则的无声预言,揭示人心的向光面与阴暗面。 2009年,林禹瑄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那些我们名之为岛的》。在《夜光拼图》中,诗人蒐集随处散落的日常,拼贴出人们方格般的居所,透过林禹瑄的诗,城市与人彷彿一片片拼图,被捡拾,被小心安置,并还原到初始的模样。 本书特色 ※ 收录第34届时报文学奖新诗评审奖作品〈对坐〉,第8届宗教文学奖首奖作品〈夜中病房〉。 ※ 收录杨佳娴与林禹瑄纸上密谈! 作者简介 林禹瑄 1989年生,台南人。曾获时报文学奖、宗教文学奖、台积电青年学生文学奖等。第一本诗集《那些我们名之为岛的》2009年角立出版。 部落格【此来】www.wretch.cc/blog/mulings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一〉
内敛的青春旗手/陈芳明


她是我所认识最年轻也最早慧的诗人。七年级后段班,一九八九年出生。今年二十三岁,诗龄已近九年。害羞,腼腆,却充满自信,这是林禹瑄给人的最初印象。

她善于静静观察外面那世界,借着外物反射她内在的风景。骚动的灵魂,飘摇不定,浮现于诗句时,则凝止如一瓶静物。她唱出的歌,低调,知性,疏离,淡漠。

意象不停替换,让读者以为已经捉住,瞬间立即又熘走。她不是抒情歌手,但肯定是青春旗手。对于情爱,从不炽热拥抱,而是独自在心灵底层细细反刍咀嚼。

她吞噬忧愁,吐出的则是明亮心情。对于她所生存的时代,不发一语。写诗时,则勇敢以笔干涉。她很少喧譁,只是用锐利眼光扫射粗砺现实。

她这个世代,往往被诟病没有特色与风格。这种评语,完全是因为我们品诗的脾性已经受制于前行代美学。台湾新诗的现代主义运动始于一九五○年代,到达林禹瑄时,半世纪已经过去。累积起来的艺术成就,足以睥睨汉语诗的世界。这个运动投射下来的长影,遮蔽了后来的多少诗人。文学史也许证明,后来的创作者并不必然就比前人优秀。或者说,影响焦虑往往使年轻诗人走投无路。

长期生活在这传统下,读诗似乎也养成了一套既定的欣赏标准。林禹瑄受到议论,说她颇像某一诗人,却又无法指出如何相似。对于新世纪的台湾新世代,不宜这样遽下论断。他们毕竟才出发不久,还在寻找自己的语言,还在确认自己的节奏,也还在学习如何挣脱前世代的阴影。如果以较为宽松的态度看待,应该是观察他们现阶段具备怎样的创作潜能,无须性急地以既定标准给予苛求。

七年级的她,能够被看到,并不是获奖无数,而是她辛勤书写,毫不间断。十七岁就以〈那些我们名之为岛的〉一诗获得台积电首奖,但那才正要预告她后来创作的起点。得奖作品,便成为她第一册诗集的书名。辛勤,不是抽象的形容词,她总是专注于一个主题,反覆求索,渲染成为巨幅连作。收入第一本诗集的「写给钢琴」系列诗作,利用声音演奏,敲打出幽微的情绪。现在这第二册诗集《夜光拼图》,也是密集营造与书名同题的诗作,连续二十二首,分布在书中四辑。

像是练习曲,又像是舞曲,在篇幅有限的诗行里,掌握一定的感觉,顺利完成简单或复杂的素描。她不贪多,却维持不灭的火苗,等待恰当时机星火燎原。写诗已经不纯然是仰赖才情,她具有一份傲慢的意志,坚决抵抗时间,让意念转化成意象,终于酿造成诗句。在年轻世代的行列里,她是卓然成家的罕见少数。

正在出发的这位年轻诗人,令人特别重视的理由,就在于她孜孜不倦尝试翻新各种句式与语法。她可能在夏宇那边获得些微启悟,但又不尽然相同。夏宇的诗行有些狡黠,文字尽量切断,造成巧思,引起联想。禹瑄也是该断则断,把不同意象罗列起来,制造语义上的冲突,简洁而耐人寻味。「夜光拼图」系列,以都市为中心,以青春为主轴,环环相扣,描绘着踌躇不安的寄居场景。如果年龄是流离失所的象征,青春就是无可驻足的驿站。在启蒙岁月中,有太多的惆怅,也有过剩的忐忑。在不断告别过去时,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未来,而且无法遁逃。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