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书+2CD不分售)

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书+2CD不分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茂仁
图书标签:
  • 台湾文学
  • 传统诗歌
  • 吟诗
  • 诗词
  • 文化
  • 学习
  • 入门
  • CD
  • 台湾文化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吟诗是体会诗歌兴发感动与美感的一项媒介。本书首由流传古调介绍起,进而谈闽南语与唐诗的关系、闽南语八音七调、连音变调、运用切音以确立文读音、出口发音与收音归韵、吟式变化、诗作文读变调以确认吟音及吟诗示范等。全书除文本的解析外,每一单元都由作者亲自录音演示。为求如实地传达字音,因此所录制的CD不配制任何背景音乐,以求其真纯。借由此声文合一的搭配,学习者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优良的传统吟诗方法。 作者简介 陈茂仁 台湾嘉义县人,1968年生。国立中正大学文学博士,国立嘉义大学中文系教授,着有:《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台湾传统吟诗研究》、《古典诗歌初阶》、《小品文选读》、《文字学概论》、《楚帛书研究》、《新序校证》、《亢仓子校证》、《王士源亢仓子研究》、《大学文选》(合编)、《嘉大中文应用文》(合编)及期刊论文等二十余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艺文的风韵,大约是从国中开始吧!对于古典诗有着莫名的喜好,而吟诗则是其中一种令人神往的世外佳境。

  这种神往的境界,只憾不是出身僻壤穷乡的小孩所能享用,虽然如此,当时半大不小的我,倒也学会用朗诵的方式,拉长声音,闭门造车式的「鬼哭」几声,那天地简直是一个「惨不忍闻」可形容。及至家父阐发文字的祕妙,并正式接受民间诗社的洗礼,以及耄耋吟家的不吝赐教,渐长之后,再加以蒐阅历来相关吟诗的文献,无意间发现,原本像「鬼哭」的吟音,正慢慢往「神号」的境界走去……这一切都得感谢在传统吟诗路上无怨悔前进与提携后进的前辈们!

  现在吟诗的录音林林总总,有出版的;有挂置网路的;有录置以赠友人的;有私录以作留念回忆的。不管何者,吟咏的方式倒是多样,有套用流传古调;有套用时曲;有自作新曲;有自拟吟调。这般各吹各的号,倒也各有各的特色。只是在这么多的吟咏资源中,就实实在在的缺少那么一份一步步教人以传统方式来吟诗的着作。

  吟诗是体会诗歌兴发感动与美感的一项媒介,但历来谈古典诗的人,却鲜有过渡到这上头来的,叶嘉莹教授也深以自己传授古典诗词数十年,而不能教学生以传统方式来吟诗而引为憾事,这是发自一位诗词桂冠深沈的喟叹!有感于这项优良的吟诗传统,正面临灭绝不继之秋,再不好好爱惜保护,恐不久的将来,「吟诗」一词将归入历史名词,这将是文化的悲歌,且将是难以复原的缺角!有鑑于此,笔者遂于系上开设「诗歌吟唱与欣赏」选修课程,以薪传此优良的吟诗传统,直至今日勐一回首,才恍觉已倏忽过了十个年头了。就因坊间仍未见一份如实教人传统吟诗的着作,所以在骚坛前辈的精神支持、鼓励与督促下,笔者秉怀着半瓶酱油的姿态写下了这本小书,希望借此,能播下更多传统吟诗的种子,也冀望社会各处能浸润着声情满溢的吟诗声。

  本书主要分作九个单元,首由流传古调介绍起(仅拣择常听闻的古调,以为练习之用),进而谈闽南语与唐诗的关系、闽南语八音七调、连音变调、运用切音以确立文读音、出口发音与收音归韵、吟式变化、诗作文读变调以确认吟音及最末的吟诗示范。全书除文本的解析外,每一单元都由笔者亲自录音演示。为求如实地传达字音,因此所录制的CD不配制任何背景音乐,以求其真纯。相信借由此声文合一的搭配,学习者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优良的传统吟诗法!以此,除能提昇自身心灵层次以及生活情趣外,也希望对日渐衰颓的传统吟诗,能有一丝丝助益而免于灭绝的境地。

  最末,因笔者所习所见难免有囿限或曲解不明的地方,在此谨怀着戒慎恐惧与受教的心,祈请骚坛 前辈以及读者 大家,不吝来函教正,这是笔者内心深切的恳盼!期望各位的教正,能使传统吟诗,益加的活络、发扬与更具生命力!

陈茂仁 谨 志 2013.01.10于朴仔脚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了。作为一名长期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我对台湾的传统文化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吟诗,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几首诗,而是从吟诗的基础知识,如声韵、节奏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讲解,并且都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这让我感觉非常亲切和实用。书中的例子都非常贴切,而且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让我觉得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吟诗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而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附带了两张CD,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一直很想学习如何“吟”出诗的韵味,但光看书上的文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CD里的吟诵,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情感,仿佛亲临现场,让我受益匪浅。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书,跟着CD,开始我的吟诗之旅,感受那份属于台湾的独特韵味。

评分

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在地文化,但对于“吟诗”这个词,却一直停留在比较模糊的认识层面。总觉得那是书本里、电视里才会出现的东西,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拿到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后,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用心,它没有一开始就讲什么理论,而是从大家最熟悉、最有共鸣的诗歌入手,一点点地引导我们去感受“吟”的魅力。我尤其喜欢它里面穿插的一些台湾地方故事和风土人情,让我觉得这些古老的诗歌仿佛就在我身边,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书中的讲解语言非常亲切,就像一位长辈在耐心教导你一样,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它把一些听起来很复杂的“平仄”、“押韵”之类的概念,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清楚,甚至还给了很多练习的例子,让我觉得“原来吟诗也可以这么玩”。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两张CD,简直是神器!我一直对吟诗的“唱”很感兴趣,但又不知道该怎么下手。CD里的录音,有男有女,有不同的风格,让我听到了吟诗的多种可能性。我一边跟着CD模仿,一边看着书上的注解,感觉真的太棒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打开我与台湾传统文化更深层连接的大门。

评分

老实说,我一直对古代诗歌的“吟诵”感到非常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入门途径。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来讲解“吟诗”这项技艺。比如,它会从诗歌的声韵入手,但不是枯燥地讲解平仄,而是通过实际的例子,让你体会到不同音调在吟诵时所产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附带的两张CD,简直是打开吟诗之门的金钥匙。我一直觉得,光看文字很难体会到“吟”的精髓,但听着CD里那些优美的吟诵,再对照书中的内容,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那种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语调,仿佛将我带入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自己去吟诵,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也非常详细,让我觉得不再是无从下手。这本书让我明白,吟诗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

评分

我一直对诗歌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种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性的表达方式。然而,“吟诗”这个词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知道它是一种古老的诗歌演绎方式;陌生的是,我从未真正理解过它的内涵,也从未尝试过。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不似市面上许多过于理论化的书籍,而是以一种非常友善、易于接受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吟诗的世界。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像是朋友在分享心得,而不是老师在授课。它将复杂的诗歌理论,例如“平仄”、“押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际的例子,变得浅显易懂。最令我兴奋的是,书中配套的两张CD,这绝对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我一直相信,诗歌的灵魂在于其声音,而CD则将这种灵魂具象化了。我反复聆听,感受吟诵者对诗句的拿捏,那种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演绎,让我对诗歌有了全新的体悟。这本书让我觉得,吟诗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美妙体验。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能激发人去尝试的“入门”书籍。我一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吟诗”这个词对我来说,总带着一种神秘感,觉得它离我非常遥远。然而,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它的编写方式非常巧妙,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一点点地引导读者去认识和理解吟诗。书中的语言非常平实,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他的经验,让你觉得学习吟诗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随书附带的两张CD。我一直认为,听觉是学习吟诗的关键,而CD则提供了最直接、最生动的学习范本。我反复聆听,感受吟诵者对诗句的演绎,那种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声音,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吟诗并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

评分

刚拿到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心情真的非常激动!一直以来,我对传统诗词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它离我有些遥远,不知道如何下笔,更别提“吟”了。市面上这类入门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让我觉得亲切、易懂,又能激发我尝试的,却不多。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给我的感觉就完全不同。首先,它的书名就透着一种邀请感,“大家来吟诗”,仿佛在说,吟诗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参与。拿到手后,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的排版和设计吸引了。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理论堆砌,而是更注重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诗的世界。文字清晰,循序渐进,即便是初学者,也不会感到迷茫。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基本概念时,举的例子都非常贴切,而且很多都取材于台湾本土的文化和风景,这让我觉得非常有亲切感,也更容易代入。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没有过多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解释一些古老的诗歌规制,比如声韵、平仄这些,以前听到就头疼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变得生动有趣了。而且,书中还附带了CD,这对我这种“听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听那些优美的诗句是如何被吟诵出来的,希望能从中领略到“吟”的韵味。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学习传统诗歌,特别是吟诗,可以是一件如此快乐和轻松的事情,我充满了期待,希望很快就能开始我的吟诗之旅!

评分

我向来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但“吟诗”这个概念对我来说一直有些模糊。总觉得它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技艺,需要深厚的功底和特殊的嗓音才能掌握。直到我遇到了《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才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入门”性质,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部分讲起,比如什么是“吟”,它与朗诵的区别在哪里,以及它在台湾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生怕读者会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我特别欣赏它对“吟”的音韵和情感表达的阐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生动的实例,让我对“吟”的理解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更让我惊喜的是,随书附带的两张CD。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学习工具!我一直想知道,古人是如何将诗句唱出的,那种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吟诵是怎样的。CD里的录音清晰悦耳,由经验丰富的吟诗者示范,他们的声音富有感染力,能够将诗中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我反复听着,尝试模仿,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这本书不仅教会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怎么做”,让我觉得吟诗触手可及,不再遥不可及。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吟诗”的艺术。市面上关于诗词鉴赏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指导如何“吟”的却相对较少。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诗词知识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唱”出诗歌的实用指南。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从最基础的声韵知识讲起,到具体的吟诵技巧,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台湾传统吟诗特色的介绍,这让我对吟诗的地域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最让我惊喜的,是随书附带的两张CD。我一直觉得,吟诗的魅力在于其声音的艺术,光靠文字很难完全体会。CD中的录音,无论是诗句的吐字、发音,还是情感的表达,都做得非常到位,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诗歌的盛宴。我经常一边听CD,一边跟着书本练习,那种感觉非常奇妙,仿佛古人的声音就在耳边低语,指引我走向诗歌的深处。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入门”书籍。我之前对传统诗歌的了解仅限于阅读,对于“吟诗”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想象。而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则非常系统且有趣地将我带入了吟诗的世界。书本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诗歌的基本要素讲起,逐步深入到吟诗的技巧。它并没有把“平仄”、“押韵”这些概念讲得高深莫测,而是结合台湾的方言特点和实际的吟诵发声,让这些理论变得非常具象化,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最让我惊喜的是,随书附赠的两张CD,简直是学习吟诗的“秘密武器”。我喜欢在听CD的同时,翻阅书本,对比诗句和吟诵的发音,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任何文字描述都无法比拟的。CD中的吟诵者声音优美,情感充沛,能准确地传达出诗歌的韵味和意境,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觉得,吟诗不再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专利,而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感受,去尝试和体验的。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吟诗乐趣,并将其发扬光大。

评分

我一直对古诗词充满热爱,但对于“吟诗”却知之甚少,总觉得它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与我等普通人相去甚远。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台湾传统吟诗入门:大家来吟诗》,才让我对吟诗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接地气”,它并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吟诗的技巧娓娓道来。书中的内容循序渐进,从诗歌的声韵、节奏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掌握吟诵的要领,让我觉得学习吟诗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而更让我惊喜的是,随书附带的两张CD,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学习利器。我一直觉得,吟诗的精髓在于其声音的艺术,而CD的出现,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吟诵。我经常一边听CD,一边跟着书本模仿,仿佛真的能感受到诗歌的生命力在跃动。这本书让我觉得,吟诗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