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跋
诗人札记(三十)
人类的意识,有三个状态,那就是:清醒状态、睡眠状态,以及冥想状态。一般人都知道前两个意识状态,但冥想状态是内在修练者才能掌握的境界。一般人在清醒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压抑下来的一些欲望、羞耻、罪恶、痛苦和各种情感,会变成潜意识隐藏起来。它隐藏得那么深,有时连自己都不愿意知道或羞于承认,以至于自己也不知道它的存在。其实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往往才是左右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好恶最大最真实的力量。但它却深深潜藏于意识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潜意识的冰山理论。或许是一种生命的设计,人类必须借着睡眠松懈情感和理智的压抑,让这些潜意识以各种合理或荒诞的梦境释放出来,才能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然而这些对自己影响最大,甚至于是最真实的自我,在睡眠中以梦的方式浮现时,人们往往无法在睡眠中察觉。即使睡醒时偶而记得一些梦的片段,大多也不能理解它对自己的意义,或因为觉得荒诞而不认真细究。
因此西方精神分析医师多数认为人没有办法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对一般人来说是这样没错,但是经过修练,一个人不但比较能察觉自己清醒状态下的意识,甚且还能发现捕捉自己的潜意识。我反而认为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精神分析师。因为只有自己才真正知道自己内心的种种隐私、欲念和情感。最能了解那些荒诞的梦真正的起因和纠葛,以及对自己真正意义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而不是医生。但是想要能够捕捉自己的潜意识,并对自己的梦加以分析无误,我们还需要某种程度的慧根和修练。除了极少数的天才,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平凡人,能够透过学习而得到这种能力,其实是一种幸福。我们从被生下来开始,就学习着各种知识和智慧。
但是对于影响我们最大的潜意识,我们反而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如何修练。借着修练而得以进入冥想状态,使我们能在维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同时,借着意识的松绑和自我的放空,让潜意识得以如在睡眠中一样被释放出来,而这个浮现的潜意识便得以被我们仍然清醒的意识所观照。我们还比较能够记住梦境或比较认真看待那些初看觉得没有意义的梦境,并且用心反省清洗那日久累积的潜意识黄金和垃圾,核对自己生命的情感、经历与梦境的虚实和关联。而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修练者可以在清醒状态中就掌握自己的起心动念,对自己的心念、行为做观照和控制。那么就不会累积潜意识,心地自然清净,自然也不劳日后再辛苦地清理了。
早期超现实主义者借着酒精或迷幻药来麻醉自己或释放自己,都只能算是一种病态的手段,得到的也只是短暂的放纵和虚幻,不是真实的潜意识,也不能真正分析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发现真实的自我。自从佛洛依德发表潜意识学说以来,作为影响现代艺术最深最广的超现实主义,已经将近九十年。虽然「超现实主义运动」在一九六九年宣告结束,但是或许由于不知道如何探索捕捉潜意识,不了解超现实主义追求的真正精神所在,台湾有蛮多人还在盲目做着超现实主义的摸索和玩弄。甚至于还东施效颦,否定内容的重要价值,而专学外在荒诞无厘头的拼贴。因为诗涉及语言和意义,这种枉然的实验和轻浮的玩弄,也就特别会显示出他的幼稚和虚假来。这是对诗的一种误解和亵渎。也是对自己和读者的大不敬。
读完《梦的三栖》,我才真正体会到,“想象力”的边界究竟有多宽广。这本书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告诉”,而是给我一个不断“引导”的过程,让我自己去填充,去理解,去构建。我喜欢作者在创造这个世界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受拘束的自由。他并没有被任何固有的规则所限制,而是凭借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潜意识”的深入挖掘。他将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我们自己都可能意识不到的欲望、恐惧和渴望,以一种极具艺术感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在阅读时,会有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仿佛作者揭示了我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书中对于“连接”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包括了时间、空间、甚至不同维度之间的某种神秘的、难以言喻的连接。我曾经因为书中某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而反复推敲,试图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这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说实话,读《梦的三栖》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我并非一开始就对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最初吸引我的,只是封面上那种莫名的吸引力,以及书名中“三栖”所带来的某种神秘感。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所触及的,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叙事,更像是在探索人类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角落,那些我们平时不愿触碰,却又真实存在的欲望、恐惧和渴望。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个角色都鲜活而立体,他们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拥有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的真实个体。我常常会在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在他们的选择中反思自己的决定。书中对于情感的描绘尤其细腻,那种隐忍的爱,那种压抑的恨,那种迷茫的失落,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感同身受,甚至会为之揪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上的复杂性,那种微妙的界限,那种难以言喻的牵绊,以及那些因为误解而产生的连锁反应,都显得格外真实。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分析某个角色的行为动机,试图理解他为何会做出那样看似不合常理的选择。而当我最终恍然大悟时,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不亚于解开了一个复杂的谜题。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思考在各种境遇下,我们是如何做出选择的,而这些选择又会如何塑造我们的命运。
评分我必须承认,《梦的三栖》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对“现实”的认知。我原本以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全部,然而,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完全理解我们所身处的现实。作者在构建世界观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他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我们熟悉的世界与一些奇特、甚至可以说是超现实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独特空间。我喜欢他对这种“陌生熟悉感”的营造,它能够轻易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并且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更多奥秘。书中对于“边界”的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实与虚幻的边界,清醒与梦境的边界,甚至个体与集体的边界,都被作者以一种极其富有创意的方式模糊化了。我常常会问自己,我所经历的一切,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我大脑的一场游戏?这种模糊性,反而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因为它迫使读者主动参与到叙事中,去辨别真伪,去寻找答案。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充满隐喻的段落,它们表面上可能只是对某个场景的描写,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甚至是宇宙的深刻洞察。
评分《梦的三栖》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故事,而是一个充满着复杂性和多义性的迷宫。我喜欢作者在叙事上的大胆创新,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运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将故事切割、重组,再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些困惑,但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就会发现,它能够带给你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就像是在玩一个大型的解谜游戏,你需要将散落的线索一一拾起,然后将它们拼凑起来,才能逐渐揭开故事的全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深度挖掘。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拥有着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行为动机,他们的情感变化,都显得那样真实而细腻。我常常会在某个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情感投射,或者在他们的困境中看到人生的缩影。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你一个是非对论,而是让你在理解人物的同时,去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我曾经因为某个角色的遭遇而感到愤怒,但随着故事的深入,我又开始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同情,甚至理解。这种情感上的转变,恰恰证明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
评分《梦的三栖》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可能性”。它不是一个设定好的、一眼就能看穿的结局,而是一个充满着无数分支和走向的开放式空间。我喜欢作者在构建故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对“选择”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质疑,去思考,去权衡。书中对于“边界”的模糊化处理,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现实的边界、意识的边界、甚至存在的边界,都被作者以一种极具想象力的方式模糊化了。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产生一种晕眩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空间,不知道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虚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情感时的细腻。他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绪波动,并将它们以一种极其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曾经因为某个角色的绝望而感到心痛,也因为另一个角色的坚持而感到振奋。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而是在经历一段人生。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叫做《梦的三栖》的书,老实说,一开始我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觉得“三栖”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像标题党,总觉得会是那种故弄玄虚、内容空洞的作品。然而,这本书完完全全颠覆了我的预想。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种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氛围所包裹,仿佛置身于一个由作者精心编织的巨大迷宫之中。故事的展开方式非常巧妙,没有那种突兀的开场白,而是像一滴墨水滴入清水,缓缓晕染开来,层层递进地揭示着世界的肌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绘,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景物、人物的神态、甚至细微的声响,都仿佛蕴含着某种深意,等待着读者去挖掘。随着情节的推进,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浸其中,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观看一部极其出色的电影,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信息量,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我的心跳。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语言的运用既精准又富有诗意,常常能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最生动的场景,或者用最意想不到的比喻来阐释复杂的概念。最让我惊叹的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种体验。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让你亲身去感受,去思考,去质疑。那种深度的挖掘和多层次的解读空间,是很多同类作品所无法比拟的。我几乎每次读完一个章节,都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试图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揣摩他们的动机,以及预设接下来的走向。但往往作者总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的预测落空,却又觉得一切都合情合理,甚至更加精彩。
评分自从读完《梦的三栖》,我对“现实”这个词的定义,仿佛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这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描绘一个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世界,而是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全新维度。我喜欢作者对这种“非常规”的探索,他大胆地打破了我们对世界运作规律的固有认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一切。书中对于“连接”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包括了思想、情感、甚至物质之间的某种隐秘的、超越常规的连接。我常常会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共鸣,仿佛作者所描绘的那些场景,和我内心深处的某种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呼应。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他的文字,不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以一种朴实而富有力量的方式,直接触及读者的内心。他能够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或者用最意想不到的比喻,来阐释最深刻的道理。我曾经因为书中某个段落的描写而反复阅读,试图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很多作品所无法给予的。
评分《梦的三栖》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文学,而是一种能够长久地影响你的思考方式的作品。我曾经尝试着去预测故事的走向,试图猜到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但每一次的尝试,都被作者巧妙地打乱了。他总能在最出乎意料的地方,抛出一个惊雷,让整个故事的格局瞬间改变,却又显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这种叙事上的张力,让我欲罢不能。我喜欢作者对宏大命题的探讨,那些关于时间、空间、现实与虚幻的界限,都被他以一种极其个人化、极其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觉得,我不是在阅读一个故事,而是在参与一场盛大的思想实验。书中那些哲学性的思考,并没有显得枯燥乏味,反而与故事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在沉浸于故事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层反思。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个关于“选择”的章节,作者通过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场景,将不同选择所带来的可能命运一一展现。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平行世界的自己,每一个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故事。这种体验,让我对“命运”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悄无声息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宇宙。
评分《梦的三栖》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那种“不可预测性”。它不是那种按照既定模式推进的故事,而是一个充满了意外和惊喜的旅程。我喜欢作者在叙事上的大胆尝试,他并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叙事角度,而是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叙事方式,将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分析某个角色的行为动机,试图理解他为何会做出那样看似不合常理的选择。而当我最终恍然大悟时,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不亚于解开了一个复杂的谜题。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每一个角色都拥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他们不仅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拥有着复杂情感和独立思想的个体。我常常会在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在他们的选择中反思自己的决定。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上的复杂性。那种微妙的界限,那种难以言喻的牵绊,以及那些因为误解而产生的连锁反应,都显得格外真实。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思考在各种境遇下,我们是如何做出选择的,而这些选择又会如何塑造我们的命运。
评分说实话,《梦的三栖》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理解”的定义。它不是一个需要你费尽心思去“弄懂”的故事,而是一个需要你用心去“感受”的作品。我喜欢作者在构建世界观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视角。他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将我们熟悉的世界与一些奇特、甚至可以说是超现实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独特空间。我喜欢他对这种“陌生熟悉感”的营造,它能够轻易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并且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更多奥秘。书中对于“意义”的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追问,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时的细腻。他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绪波动,并将它们以一种极其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曾经因为某个角色的迷茫而感到揪心,也因为另一个角色的坚定而感到欣慰。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而是在经历一段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