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抵达室内之后
几经辛苦,这本短诗集是出版计画C的成品。时过一年,这堆流浪的诗歌经过风风雨雨之后总算抵达一个完整的文本。原名本为《别无其他的》,意味着诗在不加润饰的情况下,以赤裸和直接了当的写法表达其意境;之后改成《向明天借来的室内诗》,后来为了配合下一本短诗集《室外之诗》(暂时确定已经夭折)又更名作《室内之诗》。书名灵感取自于爱尔兰诗人詹姆斯.乔伊丝,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 (1882-1941)在一九七○年出版的《室内乐》(Chamber Music)。
室内象征初期的感觉,拥有生物刚萌芽的念头,犹如我这些又嫩又年轻的诗,暂时还见不得光。作品创作期为二○一一年至二○一二年。集子内的短诗相较于我平常所写的中长诗,无论在风格、意象还是想法上,皆有迥异的部分,可说是在试验文字。
其实,读这本诗集有好几种方法,依个人兴致而决定。读者可以先读诗,然后再往下端看题目(像猜灯谜的玩法)。这样就可从产生的好奇心中再扩大想像空间。抑或,读者看了诗的题目,锁定某个思想,然后进入诗体,一边读诗一边思索,必定获得一些荒谬的惊喜。游戏归游戏,诗归诗。诗歌通常透过共鸣而自觉存在,所以诗集内的诗未必是大众的喜好,但绝对可以引起小众的爱戴。
我想,室外成形以前,这些零零散散的短诗是读者眼中努力发光的小太阳。一旦白昼升起,彷彿宇宙所有的行星都醒来了,陪伴孤独的诗人运行到天黑。每一个仰望都是诗的姿态;每一个俯首都是诗的自问。在此我要感谢苏绍连老师、李进文老师和木焱兄的推荐语,还有我的家人、文友以及秀威编辑团,不管何时何地你们都在用自身的曙光照亮我不想寄託的黑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