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煌诗文集

吴坤煌诗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坤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位曾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台湾诗人与文人 一段儿子寻找谜样父亲的动人故事 一段研究者探访被遗忘作家的故事 带领读者进入诗文谱下的跨时代文学与历史世界 在那波澜壮阔的一九三○年代,在东京街头一隅,一个殖民地台湾南投山城之子,献身红色马克思,用诗文谱下生命的希望,与燃烧的痛苦。 他的诗洋溢着南国情热,以水牛、乌秋、白鹭鸶与苦苓树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满怀对不义政体的控诉,从街头浪人、工厂劳动者、客死异乡的艺术家到被俘囚的异议分子。他的诗铭刻着殖民地与现代性的伤痕,即便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许久,仍旧如此深刻而令人动容。 他是吴坤煌(1909-89),少时因发起学运遭台中师范学校退学,后负笈东京留学,前后肄业于日本大学艺术专门科及明治大学文科等。1933年同张文环、王白渊、刘捷、苏维熊、施学习、巫永福等人组织了「台湾艺术研究会」,并发行「福尔摩沙」文学杂志,是东京台湾艺术研究会发起人及负责台湾文艺联盟东京支部,参与杂志《福尔摩沙》及《台湾文艺》的组织运作。他才华洋溢而风流倜傥,文友知己遍及台湾、日本、中国及朝鲜,透过诗文写作与戏剧演出进行东亚左翼文艺社团的跨国连结,谱出殖民地文学史上传奇而炫目的一页。 他为反殖民运动付出两度身陷囹圄的代价,依然天真浪漫不改革命热情。祖国接收后经历二二八与白色恐怖,十年牢狱之灾让他噤声与辍笔。他在国民政府的「心牢」中自囚封笔三十年,再出发已距离风云叱咤的东京时期半世纪久远。 他在晚年仍不忘以「诗人梧叶」自居,整理旧作成为遗愿。这个愿望在二十年后由他的长子吴燕和与一个年轻的台湾文学研究者陈淑容共同完成。两位编辑获得海内外诸多人士协助,用数年时光拼凑出这块台湾文学史上瑰丽而陌生的版图。 《吴坤煌诗文集》收录的吴坤煌日文诗文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此次首度中译并公开出版。这是包括《□□□□》、《生□□新闻》、《诗歌》、《诗精神》、《诗人》、《台湾文艺》、《台湾新民报》、《台湾新闻》等报刊上的珍贵文献;编辑者也致力蒐罗战后作品,以全面呈现作家横跨半个世纪的写作为目标。 《吴坤煌诗文集》的展开,隐藏着儿子寻找父亲、研究者探访被遗忘作家的一段动人故事。编辑更透过年表、家族世系表、着作目录、媒体报导及研究文献等资料汇编,让读者得以掌握相关研究动态。书前并附丛书主编梅家玲及主编吴燕和、陈淑容序。 希望透过这些作品展演吴坤煌的文艺美学、思想转折与行动演练。扩大来说,他的生命历程与书写,能够成为跨时代知识人的缩影,填补不为人知的台湾历史与政治。 作者简介 吴坤煌(1909–1989) 笔名「梧叶生」、「北村敏夫」、「誉烔煌生」,台湾南投人。少时因发起学运遭台中师范学校退学,后前往东京留学,成为东京台湾艺术研究会及台湾文艺联盟东京支部的发起人,参与杂志《福尔摩沙》及《台湾文艺》的组织运作。才华洋溢的吴坤煌,文友知己遍及台湾、日本、中国及朝鲜,透过诗文写作与戏剧演出进行东亚左翼文艺社团的跨国连结,谱出一九三○ 年代殖民地文学史上传奇而炫目的一页。战时旅居北平,结婚成家后返台,后因白色恐怖系狱十年,与文坛隔绝三十年而于晚年再出发。吴坤煌的生命及书写是二十世纪台湾历史的重要见证与缩影。 编者简介 吴燕和 吴坤煌的长子,一九四○年生于北京,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硕士,澳洲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曾任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研究员兼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为夏威夷大学教授,东西中心资深研究员,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员。五十多年在南太平洋、东南亚、中、日、台作田野调查。发表专书十余种,论文百篇。 陈淑容 成功大学台湾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专长领域为现代文学、殖民地文学及报刊文艺研究。着有《一九三○年代乡土文学∕台湾话文论争及其余波》、《「曙光」初现:台湾新文学的萌芽时期(1920-1930)》等书及研究论文多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