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拟声语拟态语」、「惯用语」
拼上最后一块学习缺角,日检听解拿高分!
「拟声语拟态语」和「惯用语」在日文口语中使用频率高,但对日语学习者而言却相对地陌生。2010年改制后的日本语能力测验,听解的配分佔比加重。因此,听解的灵活口语用法就显得格外重用。要拿高分,就千万不能漏了学习「拟声语拟态语」和「惯用语」。
本书内容包含「拟声语拟态语」、「惯用语」和「其他实用表现」三大部分,附录则编入「成语、谚语」。一本书就囊括考试中口语部分的必背精髓,方便读者一次掌握。
为了让学习更添效率,本书依内容属性加以分类,收录约300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拟声拟态语」,以「动物发出的叫声、自然现象、物的样态性质、动作的状态声音、人体的动作声音」等项目分类。
另收录约400条使用频率最高的「惯用语」,以「头部、颈部、上半身、内脏、身体表面、四肢、人的动作感情、道具食品」等项目分类。
其余不能纳入「惯用语」的常用实用表现,则编入「其他实用表现」项目内。此外日文中「成语、谚语」虽不常在日检中出题,但与「惯用语」一起学习,能收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收录于附录中提供读者参考。
本书特色
分类收录:按属性内容分类编排,像是将「あつあつ、ほかほか、ぽかぽか…」编入「物的样态、性质」的「温度」项目中。将雷同的内容编在一起,方便读者比较分析及联想记忆,背诵起来更有效率。
练习题:每一单元后编入练习题,提供读者测试对内容的掌握度,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有声MP3:由专业的日籍老师录制,利用有声MP3 ,不用死背,随时随地听,内容自然进入脑海中。
成语、谚语:虽然日检中出题频率不高,但是在日语领队、导游等国内考试中仍有出题的机会。跟惯用语一同学习,对掌握「运用日语的沟通能力」,有加分作用。
要从新日检的灵活考题中漂亮胜出,就要一一拼上学习缺块,缺一不可。希望读者借由本书一举击出全垒打,顺利通过考试。
作者简介
藤本纪子(Hashimoto Noriko)
日本兵库县人,武库川女子大学文学部英美文学科学士、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硕士。
日本ARC ACADEMY日本语教师资格培训班结业,曾担任神户国际语学学院日语、大坂MERIC日本语学校的日语讲师。2005年来到台湾后,曾于许多学校及企业教授日文。
目前于何嘉仁国际教育学院、德霖技术学院、文化大学推广部担任日语讲师。
田中绫子(Tanaka Ayako)
日本京都人,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硕士。于日本及台湾均有日语教学实务经验。曾任科见日语教务主任,科见日语南京东路分校培训教师、关西外语专门学校日语讲师、大坂国际文化学校日语讲师。
译者简介
洪玉树 (Cedric Hung)
东吴大学日研所硕士,现从事日语教学工作。
译有《三天读懂日本史》、《三天读懂世界史》(大是文化出版),及《人人游日本:日光》、《人人游世界:澳洲》(人人出版)等系列多本作品。
一、拟声语拟态语
1.动物发出的叫声
2.自然现象
3.物的样态、性质
4.物体、空间、时间的状态或性质
5.动作的状态、声音
6.人体的动作、声音
7.人的动作状态
8.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状态
二、惯用句
1.头部
2.颈部、上半身
3.内脏、身体表面
4.四肢
5.人的动作、感情
6.道具、食品
7.自然、动物、植物
8.空间、时间、状态
9.生活、概念
三、其他实用表现
四、附录
熟语(四字、三字)
谚语
前言
2010年日本语能力测验改制后,测试的目标转为重视实际的日语沟通能力。因此日本人在日常会话中频繁使用的拟声语、拟态语,以及惯用表现,其出题的机率就提高许多,成为考生们不能逃避的学习项目。除了日本语能力测验之外,日语领队、导游考试,以及各级日语学系资格考试中,其比重都不轻。
「拟声语、拟态语」可以说是日本人一出生就开始注入他们血液中,是最贴近生活的日语表现,但却是非日文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难以克服的难关。
日文中将眼睛看到的状态、耳朵听到的声音,用单一个语词来形容,而单一语词之中,就深含浓厚的日本文化背景。像是「ころころ」,日本人一听到这个词,心中浮现的是滚动的画面,而且是小而轻的东西的滚动画面。如果加上浊音变成「ごろごろ」的话,画面就变成大而重的东西在滚动。
像这样的「拟声语、拟态语」中,有些改为浊音后,就呈现出「重、强、钝、厚、粗」的意象;改为半浊音后,就呈现出「尖锐、薄、细」的感觉。这种从小养成的语感,对非日文母语者来说,要体会其抽象意涵,进而融会贯通,然后在沟通上运用自如,真的具有相当高的困难度。特别是对过于依赖汉字学日文的汉语圈的学习者来说,又更为困难──「拟声语、拟态语」几乎全部用假名表记。
惯用语对非日文母语者来说,学起来同样是困难重重。惯用语由字汇原来意思延伸使用,进而变成惯常用法。若是没有对原来字汇的意涵,以及其背景文化有深入体会,就会出现误用的情形。另外,惯用语有许多雷同的外表,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本书为了让读者学习拟声语、拟态语、惯用语更为上手,依内容属性加以分类,方便读者有逻辑、有系统地学习。
拟声语、拟态语部分,以「动物发出的叫声、自然现象、物的样态性质、动作的状态声音、人体的动作声音……」等等项目分类。像是「ざあざあ/しとしと/ぱらぱら/ぽつぽつ……」就纳入「自然现象」的「雨」项目中。
惯用的部分,则以「头部、颈部、上半身、内脏、身体表面、四肢、人的动作感情、道具食品……」等等项目分类。像是「颜(かお)が利(き)く/颜(かお)がそろう/颜(かお)が広(ひろ)い/颜(かお)に泥(どろ)をぬる……」就纳入「头部」的「颜、面」项目中。
不管是要考日本语能力测验、日语领队导游考试,或是其他考试,相信本书的精心设计安排,一定可以帮助读者轻松挑战成功。
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语言,最能体现其“灵魂”的,往往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又不可或缺的细节,而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正是日语的“点睛之笔”。《新日检拟声拟态语&惯用语攻略》这本书,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并且做得相当出色。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反而更像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百科”。它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插图和漫画,来辅助说明拟声拟态语的含义,比如描绘“咚咚”(敲门声)时,会配上一幅小人敲门的图,非常形象,一下子就把声音和画面联系起来了。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让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对于惯用语,本书则采取了“溯源而上”的讲解方式,通过讲述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有趣的典故,让你在了解词语含义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种深度的解读,让我觉得学习语言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在教我如何使用这些词语,更是在帮助我理解和欣赏日语的魅力。读完它,我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表达,还对日语这门语言本身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热爱。
评分这本《新日检拟声拟态语&惯用语攻略》绝对是我近期日语学习中的一剂强心针!我之前一直觉得,虽然词汇和语法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总感觉自己的日语听起来不够地道、不够生动,尤其是在听日剧、动漫或者和日本人交流的时候,常常会被一些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搞得一头雾水。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首先,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不是那种枯燥的罗列,而是通过大量的例句和场景模拟,让你在实际语境中去理解和记忆这些表达。我特别喜欢它的分类方式,将同一类别的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放在一起讲解,这样不仅方便比较差异,也更容易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而且,每个词条都有详细的解释,包括意思、用法、搭配,甚至还有一些细微的感情色彩的区分,这一点对于我这种追求细节的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附带了一个MP3光盘,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音频材料。我经常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做家务的时候听,反复模仿发音和语调。听着原声朗读,感觉这些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也更容易记住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非常高,让我感觉离“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又近了一步。
评分对于我这种备考新日检的考生来说,效率至关重要,所以一本能够精准打击重点,节省我宝贵时间的学习材料是我的首选。《新日检拟声拟态语&惯用语攻略》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多余的废话,直奔主题,将考试中最常出现、最需要掌握的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进行了梳理和讲解。 这本书的内容安排非常有针对性,它根据新日检的考试大纲,提炼出了核心的表达。每个部分都力求精炼,但又保证了学习的深度。我特别喜欢它对于拟声拟态语的分类,按照声音的性质(如动物叫声、自然声音、人发出的声音等)和状态(如轻微、剧烈、持续等)来划分,这样在记忆和查找时就非常有条理,避免了混乱。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例句都非常贴合考试实际,涵盖了听力、阅读等不同题型可能出现的场景。通过这些例句,我不仅能学会如何使用这些词语,还能更直观地理解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作用。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对于我这样的考前冲刺阶段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让我在备考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并且显著提升了我应对这部分题型的信心。
评分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这本《新日检拟声拟态语&惯用语攻略》的,毕竟这部分的日语学习内容,在我看来一直是个比较边缘但又至关重要的部分。平时背单词、学语法,感觉像是打基础,而这些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则像是给建筑添砖加瓦,让它更加精致和有生命力。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单词和解释,而是将每一个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都置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比如,描述下雨的声音,它会给出“ザーザー”(大雨)、“ポツポツ”(小雨)等不同程度的拟声语,并配以相应的句子,让你在想象中感受雨滴落下时的不同音响效果。这种方法比单纯记忆词汇要有趣得多,也更容易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 而且,这本书的惯用语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会从词源或者故事背景来解释惯用语的由来,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很多惯用语的背后都有一些有趣的典故,了解这些典故,不仅能帮助记忆,还能让你对日本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我感觉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日语老师在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种学习体验非常棒,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评分老实说,我拿到这本《新日检拟声拟态语&惯用语攻略》之前,对这部分日语学习内容是有点头疼的。感觉它们就像日语里的“空气”,无处不在,但又很难捕捉。特别是拟声拟态语,很多时候光看文字很难体会那种声音和形态的逼真感,而惯用语则又是约定俗成的用法,完全脱离了字面意思。 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不会让你觉得信息量过大而不知所措。我最欣赏的是它引入的“联想记忆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故事,把那些抽象的拟声拟态语和惯用语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比如,书中解释“ゴゴゴ”这个声音时,就联想到了重物落地的声音,又或是那种低沉的、令人不安的预兆,这种联想方式非常形象,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并且附有详尽的答案解析。这让我能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在遇到错误时,能够明白错在哪里,从而加深理解。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让我在练习中不断巩固,也逐渐建立了对这些表达的自信。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听日语的时候,那些“噗通”、“沙沙”、“吱呀”之类的声音,还有那些“喝了西北风”、“眼珠子掉出来”之类的表达,都变得熟悉起来,不再是陌生的符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