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学科部分包含工作安全卫生、基本电学、电子基本技术、电子电路、数位电路、电路绘制与电路板制作技术等,丰富且详细的解题,易懂好记,事半功倍。
2.使用主流软体PADS进行解题,精致的局部全彩,方便对照实际操作画面,详细解说操作过程,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试题要求。
3.术科各站的快速检查图及各试题开始前的说明,乃解题菁华,是考前复习的重要资料。
4.术科每一试题都是完整解题,可从任一试题开始,配合术科完成档案及术科解题过程档案,方便练习。
第1章 工作安全卫生与基本电学
1-1 工作安全卫生
1-2 电的基本概念
1-3 欧姆定理
1-4 电路的串并联
1-5 电容
1-6 电感
1-7 直流暂态
1-8 交流电路
第2章 电子基本技术
2-1 电子电路符号
2-2 电子工作法
2-3 基本电子概念
2-4 电子仪表概念
2-5 电子仪表量测
2-6 示波器操作
第3章 电子电路
3-1 半导体与二极体
3-2 二极体应用电路
3-3 BJT与FET
3-4 放大电路
3-5 功率放大器
3-6 OPA
3-7 电源电路
第4章 数位电路
4-1 概论
4-2 数字系统
4-3 布林代数
4-4 基本逻辑闸
4-5 布林代数化简
4-6 组合逻辑设计
4-7 组合逻辑应用
4-8 正反器
4-9 计数器
4-10 移位暂存器
第5章 电路板制作技术
5-1 PCB基本概念
5-2 电路绘制技术
5-3 零件建立技术
5-4 PCB Layout规则
5-5 零件佈局技术
5-6 PCB走线技术
5-7 PCB制作技术
程式操作与解析说明
0-1 安装PADS 9.5
0-2 术科解析说明
第一站 创建零件库
第1章 试题一 创建器件MAX203E、MSD1010T1
1-1 零件A(MAX203E)电路符号
1-2 零件A(MAX203E)零件封装(PCB Decal)
1-3 零件B(MSD1010T1)电路符号
1-4 零件B(MSD1010T1)零件封装(PCB Decal)
第2章 试题二 创建器件DS-1852、MSP10A01X
2-1 零件A(DS-1852)电路符号
2-2 零件A(DS-1852)零件封装(PCB Decal)
2-3 零件B(MSP10A01X)电路符号
2-4 零件B(MSP10A01X)零件封装(PCB Decal)
第二站 绘制电路图并完成电路板佈局
第1章 试题一 OTL Amplifier
1-1 Schematic 电路图绘制
1-2 PCB 电路板佈局
1-3 快速检查图
第2章 试题二 3 Bits Counter
2-1 Schematic 电路图绘制
2-2 PCB 电路板佈局
2-3 快速检查图
附录一 PCB工程师级先进电路板设计应用认证
- 术科测试试题
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它在概念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我一直以为自己对PCB设计有了相当的了解,但这本书里的某些章节,比如高级信号完整性分析和电源完整性优化,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种效应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规避这些潜在的问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理论时,能够巧妙地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和工程经验,这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我们这些工程师所理解和应用。例如,在讲到串扰分析时,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是串扰,还会告诉你如何通过调整走线间距、地平面处理等方法来有效降低串扰,并且提供了具体的参数参考。这比我在网上零散看到的那些信息要系统和深入得多。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在我身边手把手教学,随时解答我的疑问,引导我思考。
评分我尤其喜欢这本书中对“认证考试”的预判和准备。虽然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PCB设计能力,但它在最后附带的OTAS题测系统,真的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收集一些考题,而是能够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让我能够提前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欠缺。这种“学以致用”的反馈机制,大大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和信心。而且,题测系统中的题目难度和类型,都与我所了解到的认证考试非常接近,这让我感觉自己完全是有备而来,而不是盲目地去应试。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非常了解我们的需求,将技术学习和能力评估完美地结合起来,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为即将到来的认证考试做准备,也更加确信自己能够顺利通过。
评分这本书在图示和范例的呈现方式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技术书籍往往充斥着枯燥的文字和难以理解的图表,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使用了大量的清晰、高质量的插图来辅助讲解,并且这些图示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很多都包含了详细的设计细节和参数。例如,在讲解差分信号布线时,它会提供不同布线方式的对比图,并标注出关键的控制参数,这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更不用说书中附带的术科范例档案,简直是直接拿到手软的宝藏。我可以直接打开这些范例,去查看实际的设计文件,学习其中的布线策略、元件布局、规则设置等等。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生动和具有指导意义得多,让我能够亲手去“摸索”和“实践”,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对“工程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使用某个工具,更是引导我们从更宏观的层面去思考PCB设计。它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电气性能、机械结构、热管理、可制造性等多个方面。例如,在设计高性能电源电路时,它会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滤波器的选型,还要考虑散热问题,以及PCB布局对电源稳定性的影响。这种全局性的视角,在很多技术书籍中是很难见到的。它让我明白,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电路功能的实现,更是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考量。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把我从一个“操作员”变成了一个“设计者”,让我能够更有条理、更系统地去分析和解决设计中的难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在实操指导方面的细节处理做得非常出色,简直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我一直觉得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尤其是对于一些软件操作技巧,光看说明书往往摸不着头脑。但这本书不同,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细致到“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例如,在介绍PADS的高级布线技巧时,它会详细讲解每一步操作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推荐使用特定的布线方式来优化信号路径,为什么在某些区域需要特别注意地线的处理。甚至对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焊盘的形状选择、过孔的类型对阻抗的影响,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建议。我感觉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而且,书中提到的很多技巧和方法,都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高,可以直接应用到日常的项目设计中,提升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