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过生活

台南过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南
  • 生活
  • 旅行
  • 文化
  • 美食
  • 慢活
  • 台湾
  • 城市
  • 风物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最温柔的台南通──《台南的样子》王美霞最新力作!
  ★    府城四大市场:东市场、鸭母寮、水仙宫、西门市场走逛祕密大公开!


  「台南是温润如玉的古都,只有柔美的心才能为她作传。
  美霞女士对古都的描述,是恋人脚步式的,
  穿街走巷,三分痴七分着迷,谈的都是心心相印的家常故事。
  那些新玩意、老店铺,在恋人的轻声细语中,都成了传奇。」

 

—简媜(作家)


  这是一个好所在,日日微光里,一切都是如此地有滋有味、美感独具,等着你来认认真真地过生活。

  是一种价值也好,是一种本分也罢,他们在喧嚣之后沉淀,如实展现其美丽;从日落到日升,从天光到暗暝,他们在素朴的丰腴里,留下踏实的影迹……

  ※一切从种子开始──千畦种子博物馆
  千畦种子博物馆谨守不破坏自然、尊重生态的环保原则,令人敬叹其尊重天地自然的用心。

  ※因为「两包」,所以分享──连得堂
  来到连得堂,即使家财万贯,也只能买两包饼,来这里不仅是享受饼香,更是学习「舍得」。

  ※男子汉的木屐店──振行木屐店
  振行木屐店以「人」为思考创发,也让人看到在这样幻谬无常的人生中,一个很有骨气的生命。

  ※背着你的爱,走天涯──合成帆布行
  合成帆布行实在且勤奋,在日常生活中,造次于是,颠沛于是,用老实诚恳的生命样态过日子。

  ※十二位客人,不翻桌──旨味
  旨味以一生一作的敬谨心款待来客。当大家努力量产、倾售时,旨味却坚持:「这样,就可以了。」

  ※不想做大,只想做好──小西脚碗粿
  小西脚碗粿坚持「真材实料」,那个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味觉关键,让传统的好滋味永留存。

  在《台南过生活》里,王美霞以如实之笔,记录在日光行遍,月光照遍的每一日,台南人过生活的哲学;方姿文透过镜头,捕捉台南如实生活的本分,以及光影节奏的流转。
  
  书中的人们,不求做大,只求做好,用爱耕耘对老城的理念;书中的文字,忠于本心,照见情味,识别出属于老城的记忆符码。

名人推荐

  赖清德(台南市长)、叶泽山(台南市文化局局长)、郑邦镇(台南市教育局局长)、赖明亮(成功大学医学院神经部主治医师)郝誉翔(作家)

  专文推荐

  蒋勋(美学大师)、简媜(作家)、黎燕玉(台南市中西区区长)、李皇兴(台南市善化区区长)、林国明(台南市安平区区长)

  真心推荐

  本书所书写的对象,无论所从事的行业,以本分而务实的态度,为自己生命的理想踏出每一步。许多人本着一生一作的匠心,或守一个百年家业的祈愿,或写意一个宁静淡泊的生命理念,「心诚则灵」,默默在岗位上,演绎着个人的文化,让生命的灵气,自然显现出来。──赖清德(台南市长)

  读王美霞老师的《台南过生活》,就像是一本日记本,写满了台南生活中既平实,却又处处充满感动……生活中舍不得稍有遗漏的深深感动。──叶泽山(台南市文化局局长)

  字里行间记录百年传承的生活美学、一生一作的敬业精神,也写出台南人如何在多元创新的时代潮流中,走出踏实本分与自在悠然的步伐,这是一部学习生活与品味生命的书。──郑邦镇(台南市教育局局长)

  美霞老师文笔幽雅,考据详实;而本书以万物为经,生活为纬,编织成一幅府城平易近人的唐卡;不仅在地人的灵性受到昇华,外来者之视野更为宽广。──赖明亮(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神经部主治医师)

  台南是温润如玉的古都,只有柔美的心才能为她作传。美霞女士对古都的描述,是恋人脚步式的,穿街走巷,三分痴七分着迷,谈的都是心心相印的家常故事。那些新玩意、老店铺,在恋人的轻声细语中,都成了传奇。——简媜(作家)

  台南有传承,有来历,有典故,还有穿越了时间长河考验遂点滴荟萃下来的,一套对于生活乃至生命几近顽固的,认真且执着的美学,甚而信仰。──郝誉翔(作家、国立中正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台南过生活》书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台南的爱与骄傲,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台南真实美好的生活模样,以及台南人生活的价值与品味。——黎燕玉(台南市中西区区长)

  美霞老师用自身的台南体验,透过她委婉温润的笔触,引领我们在《台南过生活》中,细细品味出专属台南的味道,感受台南的温度,找回匆匆过活中忽略的美好。——李皇兴(台南市善化区区长)

  欣见王美霞老师为文,唤醒我们应回归生活的本质来保存台南原有的样子,期待在保存传统与发展观光并重下,台南没有质胜文的野,也没有文胜质的史,且能够文质彬彬,然后幸福!——林国明(台南市安平区区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文字╱王美霞


  演绎过许多角色,无论是国文老师、学务主任、台南市国文科辅导员、《南市青年》主编、「南方讲堂」创办人,写过《台南的样子》等等,一切有为,只是尽心尽力。而最自在安然身分是在文字里唿吸,因为,她深信前世的出身,不过是一只在扉页里憨梦的书蠹。

摄影╱方姿文

  土生土长的台南人。低彩度的重度迷恋者,主张乘风追逐青春的漂泊足以忘忧,倚赖直觉且对完美有点小偏执的天蝎座。从「南方讲堂」开始做城市观察,喜欢用镜头记录身边景物的美好,一幅一幅的窗景慢慢地累积成为《台南的样子》,在My Camera课程中带学生透过相机看台南,并深信,故乡职人们的执着与坚持是城市最美丽的风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就是过生活  王美霞
生活显影  方姿文

辑一‧日出照天光
果子的力量:莉莉水果文化馆
一切从种子开始:千畦种子博物馆
五栈楼仔的流金岁月:林百货传奇
在土地上舞蹈:鸡屎藤新民族舞团
你的芬芳,是我最想去的地方
洋溢A cappella的春天

辑二‧日头赤艳艳
深夜食堂的老菜餚:小满食堂
漏网之鱼的写意人生:白荷陶坊
因为「两包」,所以分享:连得堂饼铺
织得彩衣翩翩舞:彩虹来了
莲波里,有夏天的微笑
日头请阮一杯茶

辑三‧日斜染夕影
背着你的爱,走天涯:合成帆布行
男子汉的木屐店:振行木屐店
十二位客人,不翻桌:旨味
额娘教的宝岛船:金奶奶的纸艺
老爷爷千岁千千岁的美丽心愿
我会永远记得你的样子

辑四‧日入月光暝
不想做大,只想做好:小西脚碗粿
快墨写意悟达摩:怀墨斋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一家:一家摄影
只有加蛋,没有马上:阿芬工作室
咱ㄟ溪水,咱ㄟ故事
封藏,那岁月的梦与期待

辑五‧生活ㄟ模样
那一个小孩
台上完全犯规的完美演出
大哥
彩色苹果的黑箱忧郁
永远可敬的后台
太阳妹妹的花

辑六‧生活ㄟ灶脚
迎春迎喜迎东风:东市场
却买鲜鱼饲花鸭:鸭母寮市场
绕得水仙营生计:水仙宫市场
布与布的曼波:西门市场
店家索引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珍爱斯土,认真过活


  教育是百年大计,文化是千秋事业。必须靠有心人贡献心力、智慧,一点一滴地累积、投入,始见成效。过去为教育界的尖兵,退休后自诩为文化志工的王美霞老师,是关心斯土文化的践履者,其在艺文界或教育界,不遗余力地钻研与推广。继《台南的样子》之后,再度挥笔写作,依着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与热爱,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用真情去了解他们,用忠实去描绘他们,组合起来,让我们清楚看到,数十年来台南城市脉搏的颤动,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痕迹。

  生活是牵系你我最直接的文化脉动,许多文化现象都是由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乐而衍生。单以唯物的观点来看表象的世界,的确多采多姿,撩人心眼,但时代的递嬗过程中,唯有一代传一代的文化让人不易迷失。台南这座被称誉为台湾文化首都的城市,其城市价值是由所有人们同心协力、众愿而成。因为长期传承的文化积累,让台南人得以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未来该往什么方向,走得理直气壮、步步踏实。

  生活,当不只是安身立命而已,也该创造个人文化,为生命做交代。从事文化工作,当然也并非仅只办展览、活动就结束,更如同王老师所做的,能透过纪录,留下可久可远的文化轨迹。本书所书写的对象,无论所从事的行业,以本分而务实的态度,为自己生命的理想踏出每一步。许多人本着一生一作的匠心,或守一个百年家业的祈愿,或写意一个宁静淡泊的生命理念,「心诚则灵」,默默在岗位上,演绎着个人的文化,让生命的灵气,自然显现出来。他们的故事一样精采,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或生活态度,一样令人激赏。这些,让今天的台南,成为国人熟悉的人文荟萃的原乡。

  深懂得「人,是城市中最美丽风景」的王老师,以其温婉的笔触,写的是点滴的常民生活,却处处体现了温暖情爱,素朴却弥足珍贵。透过这本书,我们更加认识一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这些认真、诚恳地在各自领域投入,自得其乐拥有一片天,值得我们敬重的可爱人物。在这座城市里,当享用了别人用心提供的生活所需,若能懂得用心体会背后的坚持与价值,更能相互激盪,更加圆满。

  台南,拥有独树一格的城市内涵与生活厚度。读完这本书,欢迎你来台南,一起过生活,也用心了解这座认真过活的城市。


◎赖清德(台南市长)
 

推荐序2

祈愿再过三十载


  龙年岁末,偷得浮生半日闲,与友偕行白荷陶坊,对金木水火土石碣,印象甚深。今夜由美霞老师手中捧过《台南过生活》新稿,又见碣文:「金,明净温润,不利眼的光;木,木讷无言,不再察言观色的从容;水,流畅,洗刷偏执后的自在悠闲;火,激烈一切燃烧;土,厚实,不向周遭申告的大气,又不为难自己。」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今年来勤习钻石途径,知黄色主欢乐,绿色疗癒,白色坚持,红主能量,黑色尊贵;恰如碣文相辅相生,东西方对生命探索,竟是不谋而合。心头涌现兴奋,难道是年近花甲,仍在寻觅安身立命哲学的自己,再度受到点化?

  每回与美霞老师言谈,在行云流水的畅快中,总有浓郁得化不开的乡土味,以及对普罗众生憨直的关怀,一切都是那么纯朴而不造作。经典有云,直心是道场,那么和直心的作者餐叙就是修行,因此毫不犹豫答应为新书写序。何况在台南住了二十五年,不算府城一份子算啥?不想返家拜读,方知自恃过高。美霞老师文笔幽雅,考据详实;而本书以万物为经,生活为纬,编织成一幅府城平易近人的唐卡;不仅在地人的灵性受到昇华,外来者之视野更为宽广,这岂是我区区秃笔所能比拟,竟言作序,真是大胆!

  然而相遇即是有缘,只得拚命。书中所记,不论是提帆布、着木屐,午尝碗粿,暮啖旨味,夜深访小满;餐毕水果一拼盘,煎饼两包;或翩翩舞彩衣,夏日品莲香,或笑折千纸鹤,快墨书达摩;甚或倘佯市场间,笑聆爷爷千岁愿;皆道尽小市民乐天知命,不求名利,但做自己的本质,讨了生活,也利益众生。更难得的是求完美的用心,纵知人世之梦幻泡影,仍然活得多采多姿,是真正地活在当下。

  看着〈大哥〉眼眶是含着泪水的,参加过多少次的公祭,落泪的不多,而平铺直述,更见真情,因有别离,才知恩爱。古人言,遥知兄弟登高后,遍插茱萸少一人;犹为生者相忆,而此文读来哀伤扑天盖地掩至。〈那一个小孩〉,则是另一番亲密,读来又把自己养儿育女的酸甜苦辣重新翻倒一回,不愧正中心坎一利箭,方显天地万般情。

  夜深,渐困,虽无因一字之吟,捻断数茎须之苦,却也觉赖郎才将尽,不如睡去。本书名《台南过生活》,想尚未挨家挨户临场品赏,是以朦胧间,祈上苍垂佑,愿于台南再渡三十年,则定不负此生,好好过生活。

  是为序。


◎赖明亮(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神经部主治医师)


推荐序3

台南生活好滋味


  读王美霞老师的《台南过生活》,就像是一本日记本,写满了台南生活中既平实,却又处处充满感动……生活中舍不得稍有遗漏的深深感动。

  王美霞老师,是一位感性、敏锐的作家,在她的笔下,生活在台南,就像是那误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每一道风景、每一丝气味,都是超脱凡俗、令人艳羡的生命经历。只是武陵人讲的桃花源,世人遍寻不可得,而王美霞老师告诉我们的《台南过生活》,却是可以邀请大家,分享你我的「人间仙境」。

  《台南过生活》所写的,是王美霞老师深刻的生活感动,有种看似平淡日常,却又蕴涵着无比优雅的况味。书中记载了在台南过生活的人、事、物,以及生活在台南所见、所闻、所感。透过《台南过生活》,你会窥见更美丽、有情的人间好风景。

  邀请您,细细品味《台南过生活》,您会发现,桃花源不在天边海角,而是时时刻刻,就在台南的生活中。


◎叶泽山(台南市文化局局长)


推荐序4

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从容


  这些年来,我移居台南,也可以算得上是半个台南人了,环绕生活周围的,大多是典型的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台南人,而如此的典型,在台北几乎不可寻。

  台北人大多是来自四面八方,流动不羁,身世背景混杂不纯,然而台南却大不相同,那是一种沁入土地,根深柢固了的台南性格。它有传承,有来历,有典故,还有穿越了时间长河考验遂点滴荟萃下来的,一套对于生活乃至生命几近顽固的,认真且执着的美学,甚而信仰。

  如果说,台北是一座被现代化所快速淘洗的失忆之城,那么,台南却恰恰相反,它处处都是记忆的符码,以及只有生活其中之人,才能够慧眼辨识得出的暗号。它们就埋藏在一条条看似平凡的巷弄之中,圆环边,日常的蔬果鱼肉市场,街头小贩与家庭的餐桌上。

  也因此,台南彷彿是台湾的记忆之林,走入其中,就走入了岛屿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生活,那是一种不为时间所摧毁,甚至近乎贵族般的,不肯轻易妥协的品味。

  台南,更彷彿是一本深邃丰美的大书,要人用自己的双脚去行走,去生活,用眼去阅读,用鼻,用舌,还要用心。

  然而,对于我这顶多只能算是半个台南人而言,竟从来不敢说自己已经懂得它。我依然还像是一个门外汉,或是尚未登门入室的学徒,总在它的堂外徘徊,偶尔踮起脚尖,睁眼偷窥其内,总要惊叹其中的奥妙,并且恍然惊觉,原来自己过去的生活是如此的粗疏乏味,浑浑噩噩,而如今来到了南方之都,才终于浑沌初开,照见了它精妙的细节。

  从此日常,也被施了魔法一般,忽然变得如此的不平常了,变得有滋且有味。

  所以我要特别感谢美霞的台南书写,对于门外汉而言,她总是最好的向导,一再耐心地引领我们走入台南人生活的底藴。如果不是出于一股热情与挚爱,又怎能化为如此醇美的文字呢?读《台南过生活》,我的眼前也总又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台南大街小巷的画面,那是我走了烂熟的角落:南门路、莉莉水果店、孔庙、合成帆布行(我甚而想起了帆布行旁的那间鸭肉冬粉,婆婆的最爱,然而想吃它还得要碰运气,因为老板总是非常有个性的想卖就卖,想关就关);富有浓厚庶民气息的水仙宫、东门圆环、鸭母寮、还有更远一些的,但外来旅人却非去不可的安平一带……。它们忽然全都在我的记忆中鲜活起来。

  美霞用文字刻镂且再现了台南的街景,道路地图,树木花卉,市场,乃至生活其中的人,他们的情感与面孔,使得台南在旅人的眼中不再只是一张张风景明信片,以及停留在舌齿之间的小吃美食罢了,而是变得立体丰富,像是一部又一部优美从容,短短的电影,或是来自日常的小诗,耐人咀嚼的故事,甚至是一则则的传奇,点铁成金似的,焕发出不凡的光采。

  而这也是一本可以按图索骥的,实用的好书。

  虽然书中所记录的吃食,市场与店家,我大多造访过了,但读到《台南过生活》,美霞补足了它们该有的细节与故事,竟让又我忍不住想要旧地重游的冲动,后悔先前我原来是遗漏了太多。

  我这才知道,原来,台南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游,甚至驻足下来,就找个不起眼的巷子,好好生活。而原来,生活也居然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原来,这才是台湾土地所世代孕育出来的,特殊的风格。

  所以欢迎和我一样移民台南吧,在台南过生活。


◎郝誉翔(作家、国立中正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自序

就是过生活


  这本书依然写我台南,《台南的样子》是一朵花开,这个城市美丽展靥之后,让岛屿惊艳,人们以惊异的眼神、澎湃热情的心造访,这台南府城温煦保有的文化底蕴以及美好人文价值,让一波波涌来的浪,过度热情,也使得台南显得描线过红,脸颊过烫,渐渐有了一种失温的晕眩。该如何在这样华丽的晕眩中,仍然看见台南的美好?这是花开之后,弯下腰来谦虚地反思,苗而秀,秀而实,所有花的美丽,依然要在果实素朴的丰腴里,看见生命的证据。

  于是,我又拿起笔,书写一个沉淀过后的《台南过生活》。生活,是一粒种子,是一颗稻米,也是一碗饭,它回到生命最朴素的本分,才看见真实的价值。我但愿可以书写这些价值,让孩子们看见他们的父亲、祖父,以及历代先祖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那一碗饭。我也但愿可以在这个价值中,让喜爱台南的每一位朋友看见台南真实生活的样子。

  书中记录了许多店家在招牌之外的生活样貌,以及理念坚持,我所尝试叙述的是:台南不仅是观光与生意的场域,它更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搏感情的台南人,期待搏感情的尊重。书中许多店家,以无怨无悔的心,默默耕耘文化活动;书中的人们,不求做大,只求做好;书中的人文活动,只为让美学成为一种生活的可能。小小常民,大大用心,要你看见台南人认真过生活。

  台南的一天,从天光到暗暝,写着人们脚踏实地过生活的影迹,热滚滚的汤锅、车毂毂的行当,还有庙宇里袅袅翳入天听的香火,都诉说这城市里人们务实的信仰:「生活,就是顾好实实在在的饭碗。」先祖说的、圣贤教的那些不易的经典,这城市里的人,未曾忘却。所以,日日微光里,活得如此有声有色。

  我依然相信:「是人让风景美丽了,也是人让生活有滋有味了!」因此,在这本书中,我愿和各位一起品读那些人物的生活气味。写店家,不在于他们的货品菜色,在于他们坚持的理念;写生活中互动的人,不在于他们如何传奇,只在于他们曾以真心,温柔相待。书中的每一位朋友,都有故事,但是都是常民的故事,虽有苦楚劳累,然而,他们以感恩的心款待现实的风霜雨雪,最后化成一抹微笑说:「我是幸福富有的!」如此「素生活,行乎生活」的常民美德,使我在提笔书写这一段日子,心中常照如来光,他们的力量感动着我,使我对现实的坑坑洞洞,学习宽容地接纳,然后把这份宽舒化成温暖微光,放入世间微尘里共照灯烛光!

  元曲当行本色写道:「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他出一只鸡,我出一对鹅,闲快活。」台南人便如此地过日子,不论是春夏秋冬、日升日落,他们都可以在分享的喜悦中,如此快活!

  人说:「呷饭皇帝大。」呷饭,是常民生活里最重要,也最朴素的一件事。那碗大的世界,是天,是地,是生活的本分,请寻书中文字,去看台南人如何手捧一碗饭,认真过每一天的生活。


王美霞
 

自序

生活显影


  看完了台南如花般美丽的样子,也该回到如实生活的本分了。

  虽然外在环境渐渐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依然喜爱着曾经跟你们一起有过记忆的土地,为这里坚持本分的价值观感到骄傲。

  今年,我开始带着学生拿起相机一起记录生活,透过他们的镜头,再审视自己对摄影的初衷,是件有趣的事。

  也许偷窥是摄影者的本能之一,当观看的角落愈来愈小,感触也愈来愈深。我喜欢看这里的人们努力踏实的模样,听他们娓娓道着从生活中体会的各式哲学,也许不若诸子百家深奥,但实是精采绝伦。

  每个人都是一本咀嚼有味的好书,不论是守着厨房在舌尖上挑剔的师傅、悠然自得忠于本心的艺术家、坚持一针一线一钉一釦都不容疏忽的职人,或是在市场中卖力吸引任何一个婆婆妈妈的市井小民,皆在在令人动容。

  如果有缘来到台南,希望我们可以找到一扇窗,好好地享受花开花落的陪伴,看日出日落的变化,沏一壶茶,聊一个故事,然后一个再一个地聊下去。

  在台南,我相信这种再平凡也不过的生活,即是最出色的构图。


方姿文

图书试读

【内文节选一】(选自「辑二‧日头赤艳艳」)

因为「两包」,所以分享:连得堂饼铺


古老一条街

台南,古有八城门,镇北坊是是十字大街北向的动脉,区内聚落蓬勃,先民活动留下的古蹟,如开基玉皇宫、兴济宫、大观音亭、乌鬼井、元和宫、开基天后宫、县城隍庙等,仍屹立迄今。

现今的崇安街狭小曲仄,仅容小型车辆单向前行,两旁老屋或门扉深锁,或斑驳古旧,那是一条很安静的小巷,在城市里,远隔繁华的喧闹。然而,寻图认路,你会在总爷古街上证明崇安街的身世,它是三百年前,从北门入城的重要街道,挑担脚伕走过,銮轿、车舆走过,络绎不绝的人潮以及喧闹的脚印曾在里踏过。

而今,狭小的总爷古街,近几年较得人喜,时见找路而来的观光客,他们常在巷口问:「请问,卖饼的,置叨位?」精明的人都知道,要找饼店,不必以目指证,只要靠近崇安街口,浓浓的饼香就告诉你:「手工煎饼铺连得堂,到了!」

四代的经营

连得堂饼铺没有华丽的外观,店铺几坪大,大部分面积置放那座四十年的烤炉,店铺正面一座置物柜,老旧的隔板,零星的油盐酱醋,看得出当时杂货店的痕迹。右方才是简单的贩卖柜台,柜台上一张纸写着「每人限购两包」,那是来这里购买的默契,每人两包,不贪多,品尝即可,两包的限制让更多人有分享的机会。所以,来到这里不仅是享受饼香,更重要的是:两包的节制,是学习「舍得」,进而参与分享。

连得堂第一代是蔡清连、蔡清得兄弟向日本人学习做煎饼,才开始创业,店址在公园国小附近。当时物资缺乏,只有薄片切成块的味噌及海苔口味,偶尔还是要骑车沿街叫卖。第二代时才增加鸡蛋与花生煎饼,店铺迁移到现址。第三代老板蔡益胜早期做生意较辛苦,当时物资缺乏,零食很难得,糖柑仔和煎饼是最爱,所以老板还兼做柑仔店,卖一些杂货。第四代负责人蔡伟忠,大学毕业后在证券公司服务,前程看好,做得还不错,孰料父亲突然中风,为照顾家计以及父亲健康,只好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接手这家饼店。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