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开始蛇的旅程。
美洲豹的旅程在西方。
在北方展现巨龙的决心。
东方大鹰翱翔至太阳圣殿,回到自己的家园。
据说,真正完成这趟启蒙旅程的人并不多。
只有少数真正的萨满、部分的真知者完满了这趟浩瀚之旅。
│印加萨满李育青推荐│
「萨满世界有个习惯,」莫拉里斯教授一边说一边盯着这本尚未被装订,还未被印上指纹的日志,「萨满会对一个展现澄净意图、目的纯粹的追寻者,无私地分享他或她的知识。你可以依此判断你眼前的这位萨满是不是一位『哈顿拉依卡』(hatun laika)──真正的萨满大师,或只是一个单纯的巫士。假若你有意进入另一个世界──萨满的世界,若你想要走完整个医药之轮,你需要找到一个『哈顿拉依卡』,而且你必须准备好自己,以一个纯净的初学者身分……」
一九七三年,为开出一条深究心灵治疗的蹊径,还是心理研究所博士生的阿贝托毅然深入祕鲁山区和巴西亚马逊雨林;据说当地的基丘亚族大师使用丛林药物艾亚华司卡,依循医药之轮的四条道路,促进心灵意识的开展。一次因缘际会下,阿贝托认识安东尼欧‧莫拉里斯‧巴卡教授,这个在大学任教的哲学系教授,还是个老印第安人,他对阿贝托想探寻的巫医世界果然无所不知,先是介绍他去丛林,成功找到会使用祕药之人,带阿贝托初尝死亡经验,接着又为他引见一位可以看见光之流的祕传治疗师,最后安东尼欧还邀阿贝托一同徒步旅行,期间他又多认识了一位占卜灵疗师。
为寻找传说中的哈顿拉依卡‧萨满大师,这趟结伴横越冻原之旅令阿贝托着实雀跃不已,但没想到自己绕了一大圈,在历经许多巧妙事件之后,渐渐地他发现,那位大名鼎鼎的萨满大师原来近在眼前!而所谓神圣药轮四方的内在旅途,也早在他初识安东尼欧的那一刻起,就已展开。
透过阿贝托的旅程,你将进入神祕巫士与力量动物图腾的奇幻畛域,一窥萨满世界的丰富美丽。然而这都只是一个开端,对阿贝托来说,长达二十余年的萨满学习之路至今永无间断,对所有听闻过阿贝托事蹟的人们而言,他们也开始了自己的旅程,随着四方的轮盘继续转动生命的蜕变……
作者简介
阿贝托‧维洛多博士Alberto Villoldo, Ph.D.
心理学和医学人类学博士,曾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创立「生物自制实验室」,研究心理如何引发身心症与健康问题。他跟随亚马逊及安地斯山的当地萨满,研习巫术治疗的技巧超过二十五年,并整理出印加人传统的灵魂治疗术──能量医术。
阿贝托目前在犹他州公园城主持「四风协会」,训练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萨满能量疗癒的技巧。他也是「光体能量疗癒学校」的创立者,并带领四风协会与智利的能量医学中心,考察与实践神经科学的启蒙之道。
着有《当萨满巫士遇上脑神经医学》、《印加能量疗法》、《印加巫士的智慧洞见》、《印加灵魂复元疗法》、《印加大梦》(均由生命潜能出版)等十余本书。
他的网址:www.thefourwinds.com
艾瑞克‧简卓森Erik Jendresen
剧作家与电影编剧。一九七九年认识阿贝托‧维洛多;一九八二年搬至墨西哥从事写作,当中的这段时间,阿贝托一个人继续他在祕鲁的探险,而艾瑞克则持续创作舞台剧和电影剧本。一九八七年春天,两人一起旅行至巴西,花了三个礼拜的时间交谈、阅读阿贝托的日志、回顾这趟四风旅程。
《四风之舞》是阿贝托与艾瑞克共同合作与友谊的成果,阿贝托的故事,艾瑞克的文字。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译者简介
周莉萍Shanti
对生命保持好奇、探险的态度,乐于体验多元化的经历。曾任专业经理人、大学推广部与社大讲师。深受赛斯、奥修、系统排列与萨满影响。
推荐序──泅泳于森之海,在神的原野漫舞 李育青
前言
四方药轮
第一部 南方
第二部 西方
第三部 北方
第四部 东方
推荐序
泅泳于森之海,在神的原野漫舞
「我有些担心,」驾驶嘟囔地说着,「我们可能无处可降落。」
「村落在哪儿?」探索者问道,「如果这是可以看见村子的区域,让我们尽可能地绕久一些,至少确定它还存在。」我们的西斯娜二○六型飞行艇以大约一百哩的时速在树顶盘旋。云层很低,大约只在丛林上方约三百呎左右,为了便于勘查地景,飞机保持在云层下低飞。从伊奎多斯(Iquitos)启程,虽多带了几桶备用燃油,滞空时间最多只约九小时,如今已过了四小时,为了安全返航,在一小时内如无法降落,就得放弃行程折返基地。亚马逊丛林像个巨大的绿色面具,藏起了许多地貌,这儿唯一可靠的地标只有曲折蜿蜒的河道。飞机此刻正沿着支流前进,在水位最低的此时,看起来就像充满着巨大鱼骨架的壕沟,杂乱横躺在深棕色河水上的倒木是骨头,而沙岸与泥滩就像腐败的鱼肉。驾驶正忙着在航迹图上标註每个estiron(河道中较直,可供飞行艇起降的延伸)的确切位置,我则在心中暗自嘀咕着,跨过大半个地球来到这不知乡关何处的地方,探寻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和所谓的「古老智慧」,是不是头烧坏了。但不知为什么,心中有种莫名的骚动,却久久无法平息……
《四风之舞》的中译本要出版了,不禁又勾起了深埋已久的回忆,这本阿贝托博士早期的着作是自己相当喜欢的一本札记。在艾瑞克‧简卓森先生洗鍊的文笔下,让我们看见阿贝托博士从生涩的局外人,历经冒险、矛盾挣扎、进退两难,到亲历那只能意会却无法言说的超凡经验,那充满戏剧张力的一段段追寻的故事,在在令人屏息与向往。我自忖不是被天启的人,也没任何天生异能,加上灵性经验的匮乏与追寻的疏懒,向来对此,多是冷眼旁观,避免被归类为异端。却因书中故事的吸引,兴起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望。不知不觉数年来,自己竟也踏上这无法回头的旅程。
日暮,就着透进林中的微光,选了两棵强壮地足以支撑吊床的树干──这是今夜的栖身处,小心地在小径旁的枝条上绑好彩带,回到宿营地,喝罐和周遭的丛林一样温暖的可口可乐,升起营火,遥望百码外的河岸,依稀可见「亚马逊河的灯塔与丛林之母」──Lupuna 树,兀自矗立在夜色中守护着我们。迷离似梦的丛林之夜,有着猫人与美洲豹的凝视……
世界变得过于快速与便捷,连追寻、启蒙甚或悟道,也只在弹指之间,不费吹灰之力。智慧与应许也变得过于光怪陆离,寻寻觅觅的人们因深陷其中,逐渐失去温暖,在虚幻的荣光中,漠视或逃开世界、自己、与他者的痛苦。也许真正的追寻,如同阿贝托博士书中所述说,那拥有许许多多面容的自己,只需一颗炽热的心,对苦痛阴影的感知与接纳,与对世界真挚的爱,方能成就吧!
然而,我无法入眠,在狂乱的思绪中不断提醒自己是谁?来这儿做什么?靠甚么营生。似乎这样就能获得些许力气,不让自己失控。最后却总是回到,我们将往何处去?到底会发生什么事……这些令人焦躁不安的想法。萨满让我待在林间小茅屋中,餵食,不时数次来来回回地,把邪灵从我的头部吸走,并按摩我的身体。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恍惚中瞥见过去的余烬勐烈地燃烧。今夜,静默,是最上乘的活动……
旅程在开始的时候结束,在结束的时候开始。当阿贝托博士把日志的最后一页投进神圣之火的那一刻,死神就放了长假,生命进入没有终局的循环中。唯一需要辛勤努力的工作,就是培育自己身、心、灵的沃土,好让智慧寻得我们时,种子得以萌芽、成长、茁壮。
亲爱的读者:准备好了吗?翻开书页,妳(你)私我的旅程即将展开……
前言
一九七三年,我投入了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为体验传奇魔药而开启的一场梦幻探索。因着年少轻狂的理想主义与医学博士学位(Ph.D.)的吸引,我旅行到了祕鲁,进入亚马逊丛林,发现了毕生所追寻的。这只是简单的部分。
十六年,出版三本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受到一种必须说出这段历程的强烈驱力,关于这些年的故事。
所有古老的传统,从犹太教的卡巴拉到印度的奥义书,那获得认可、辨识的真知,只能用心感受而无法言说。那无可撼动的感知经验,似是无法被真切而具体地描述。这些多数强烈而超凡的经验,恰是屡屡令我们难以言说的部分;与其拙劣地传达,不如放弃努力来得快。我所展开的冒险旅程是这样,因此两年前,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我必须讲述我的故事,传递我所通晓的古老智慧,却不知该如何把它们「说出」。
许多年前,一位半盲的预言者告诉我,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梦着的人,另一种是筑梦者。我需要能一起筑梦的人,一个我可以信任的人,他相信真理是可知而不可言明,并且愿意把它们写出来的人。
一九七九年,我认识了艾瑞克‧简卓森。他在一九八二年搬至墨西哥从事写作,虽然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耳闻彼此的生活,但直到一九八七年的春天,我们才又见到对方。当中的那段时间,我继续我在祕鲁的探险,艾瑞克则持续创作舞台剧和电影剧本。
一九八七年春天,我们一起旅行到巴西,花了三个礼拜的时间交谈、阅读我的日志、回顾我的旅程,并漫步在里约热内卢的海滩。《四风之舞》这本书是我们共同合作与友谊的成果,这是我的故事,他的文字。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序曲:四方药轮
我在移动,我在唿吸。
我穿越那层层堆叠的潮湿落叶。悬垂空中的藤蔓,红色、黄色、绿色皆被月色洗得灰白。我低着头贴近地面,急促地喘气。地上的落叶彷彿被我的肉爪踩压而轻微陷塌,是我的──手和脚?它们有韵律地移动着,与我胸口的悸动共振。我唿出的气息温热而潮湿;我的心急速地跳动,除了潮湿纷乱的丛林之外,我仍能嗅到自己的气味。
我待在一块空地上,盘腿坐着,全身赤裸,皮肤在月光闪耀下显得湿亮。我的头往后仰,喉咙拉紧,喉头暴露在外。手臂松软地放在身侧,双手搭在地上,掌心朝上。我自丛林的边缘处窥视我自己,除了唿吸以外动也不动。在我身后的丛林,正无止尽地鼓譟着。
我轻巧地随着影子移动,绕着空地边缘围捕我的猎物。
无声无息。却更接近。
现在,我们一起唿吸了。我的头前倾,下颔抵住胸口。我抬起头,睁开眼睛望入琥珀色的猫眼──我的眼睛,动物之眼。我屏息凝神,伸手碰触丛林大猫的脸。
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我在第三天回到丛林。花了三天的时间,等待拉蒙准备艾亚华司卡(ayahuasca,死藤水)。昨晚是月圆之夜,在他位于潟湖旁的茅草屋后方,拉蒙把调制好的恶臭汁液放在一个由树干挖空的容器中。
今天晚上,我要饮下艾亚华司卡,而拉蒙会指引我走过整个仪式,让我经历死亡。这一次,我已经有所准备,安东尼欧早就预视这一切,而且拉蒙也知道。不知不觉,我已经做足我的功课,完成了我在南方的工作,那是从──两年前开始的吗?是啊!拉丁人口中的「美式医生」,一个坐办公桌的心理学家、美国佬,为了一尝「死亡藤蔓」而现身在亚马逊丛林中部。
丛林彻底驯服了我,那远比热带稠密度更为黏稠的空气。没错,它饱含氧气、馥郁而且潮湿,但感觉像是能量,丛林的力量。对于能量的感知,我已日渐敏锐……
我是一名对精神探索和古老智慧充满好奇的学习者,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拓展我认知边界的书籍。偶然间,我被《四风之舞:印加药轮的奥祕》这个书名所吸引。它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又像是一次神秘的召唤。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印加文明那古老而又神秘的形象,以及他们与自然、宇宙之间深刻的联系。“四风之舞”这个意象,让我联想到宇宙中无形但强大的力量,它们如何影响着生命,又如何在印加人的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印加药轮的奥祕”则是一个更具体的指向,我非常好奇,这个“药轮”究竟是什么?它与印加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信仰体系,以及他们对健康和疗愈的理解有着怎样的关联?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了解印加人是如何通过观察和运用“四风”的力量,来达到身心平衡和精神觉醒的。这本书的封面也充满了视觉冲击力,深邃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都暗示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未知的领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印加文化深处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神秘学和古代文明的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自然、能量和精神世界相关的领域。当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本书的信息时,它的名字便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了我。“四风之舞”,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诗意和动感,让我联想到自然界中风的力量,以及它们可能象征的意义。而“印加药轮的奥祕”,则直接指向了秘鲁那片神秘的土地和他们独特的文化体系。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印加文明的著作,对他们的建筑、社会结构以及神话传说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药轮”这个概念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阐释“四风”与“药轮”之间的联系,它们在印加人的宇宙观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它们是否代表了某种能量的流动,或者是某种疗愈的途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颇具特色,色彩运用大胆而又和谐,给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感觉,仿佛在向读者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探索印加民族的智慧,了解他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从中汲取对现代人有益的启示。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它。当时,我正漫无目的地浏览着,突然,那独特的书名吸引了我的目光。“四风之舞”,这四个字仿佛带着一阵微风拂过,带着某种故事感和神秘感。随之而来的“印加药轮的奥祕”,则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一个古老文明的想象。我一直对印加文明充满敬意,他们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建立起辉煌的帝国,他们的信仰体系,他们的天文历法,都让我着迷。而“药轮”,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治愈和疗养的意味,让我好奇它在印加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的装帧也显得十分精致,纸张的质感温润,仿佛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几页,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生命能量的理解,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去了解印加人是如何通过“四风”来理解世界,又是如何利用“药轮”来调和身心,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朝圣,一次对古老智慧的寻访。
评分当我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我不是印加文化的专家,也对“药轮”这个词的含义知之甚少,但“四风之舞”这个词组,却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仿佛在描绘一幅壮丽的景象,风在山谷间、在高原上自由地穿梭,而“舞”这个字,又增添了一层生命的活力和艺术感。紧接着的“印加药轮的奥祕”,则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风的书,而是与一个古老文明的神秘实践有关。我立刻向朋友借阅了这本书,并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涉及到印加人对风的理解,比如东南西北四方的风,是否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能量、元素或者生命阶段?而“药轮”又是指什么?它是否是印加人用来观察、理解和运用这些“风”的力量的工具或模型?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解释这些概念,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印加人的世界观和他们的疗愈智慧。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意境,色彩搭配和图案都显得十分别致,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以吸引我。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夜空,又像是神秘的印加古国高原的湛蓝天空。中央那象征着生命、能量与宇宙的旋转图案,色彩斑斓却又和谐统一,隐约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古老的力量在涌动。书名“四风之舞”四个字,用一种苍劲而又飘逸的字体呈现,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灵动。“印加药轮的奥祕”则更像是点睛之笔,瞬间勾起了我对遥远文明、神秘仪式和古老智慧的好奇心。我一直对古代文明,尤其是南美洲的印加文化情有独钟,而“药轮”这个词更是充满了疗愈、自然和精神层面的联想。我无法想象书中会如何描绘这四风的意象,它们是如何与印加人的生活、信仰和疗愈体系相结合的。或许,我会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穿越时空的阻隔,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安第斯山脉深处的古老智慧,去感受那些世代相传的生命哲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印加药轮的书,它更像是一扇门,一扇通往更深层自我认知和宇宙奥秘的门。它的设计语言传达了一种庄重而又充满活力的信息,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书页,去探寻那些未知的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