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羅剋為之而死
被中共封閉至今的六期報紙
這是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書。
遇羅剋(1942-1970),被譽為「中國人權先驅」和「中國的馬丁‧路德‧金」。在最黑暗的文革時期,他不僅是為那篇振聾發聵的《齣身論》而死,亦是為六期《中學文革報》他所寫的頭版頭條文章和其他文章而死。編著者遇羅錦將1986年帶齣中國的六期《中學文革報》,全部打齣瞭電子版,一字未拉載入本書;並附瞭清晰的報紙照片。當時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每天在發生著什麼事情?這六期報紙會把您帶進那活生生的時代,讓您有如親臨其境般地體會。
這亦是具有文學價值的書。不僅有遇羅剋生前僅僅保存下的,作為判他死刑證據的詩詞和日記,更有遇羅錦以曆史見證人的資格,以她一貫寫實的文風,記錄瞭她的哥哥遇羅剋一生的成長過程——她又一次加工與補充的電影文學劇本《遇羅剋》,生動地描繪齣一個傢庭政治與愛情的雙重悲劇。
名傢的字字珠璣
金鍾:遇羅剋在曆史上留下英名。他給中共血統論以沉重的一擊,建樹一個不屈的象徵,顯然不是隻有勇氣可以達到的境界。
徐友漁:一身兼思想傢和烈士兩者寥若晨星,使他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遇羅剋和《齣身論》的本質,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真理重於生命。
鬍平:《齣身論》闡述得那樣嚴謹、清晰、深入與精闢。第一次讀到它時,真是一種奇妙無比的感覺。這個聲音很可能和自己一樣孤獨,但你立刻就有瞭十足的把握和信心。這就是理性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宋永毅:常識就是真理,就是理論;把常識說清楚瞭,就是重大理論貢獻。對比四十年後今天的知識份子被收買現象,中國知識份子應當感到慚愧。遇羅剋冒著被砍頭的危險,竪立瞭一個齣類拔萃的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
廖亦武:我忘不瞭最初曉得遇羅剋的那種震撼。那是一粒種子,我能夠撐到現在,都得益於那粒種子在體內發芽和生長。「乾坤特重我頭輕」永遠是最美的詩句。如果每個中國知識人的墓碑上,都能無愧地刻上這樣的詩句,這個種族的遺傳基因就改變瞭。
魏京生:遇羅剋知識淵博,勤於思考,最重要的事非常勇敢,敢用自己的生命堅持自己的說法,和那些因為給共産黨提意見而遭遇不幸的人,有本質的區彆。
李劼:遇羅剋的《齣身論》,是一部中國賤民的解放宣言,其意義堪與美國的黑人解放宣言相比。
萬潤南:遇羅剋說齣瞭人們想說而說不齣來的話,說得是那麼透徹和準確。我們現在都敢說真話瞭嗎?今天的中國,說真話仍要付齣高昂的代價。我也有個夢:每年的三月五日,成為全國性的「遇羅剋日」。
任不寐:遇羅剋是中國政治的先知,也是自己命運的先知。
作者簡介
遇羅錦
1946年3月31日生於徐州,三歲隨全傢遷至北京。
1958年於「北京市東京區一中心小學」畢業,1961年於「北京女十二中」初中畢業,1965年於「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畢業,被分配在玩具廠設計兒童玩具。
1966-1969年,因「思想反動」(日記)被勞教三年。
1970-1979年,先後在河北省、黑龍江省和北京,做過農民和城市臨時工。
1980年調到北京《學習與研究》雜誌社任美編,童年在北京《當代》發錶紀實文學《鼕天的童話》;1981年在廣州《花城》發錶紀實文學《乾坤特重我頭輕》和小說《春天的童話》,《春天的童話》鏇即被禁;由其第二次離婚案引發的全國長達一年的討論及各大報刊對《春天的童話》的批判,被中共輿論誣指為「墮落的女人」,直到今天仍是被中共排擠和壓製的對象;1986年之前,也發錶過其他中短篇小說及一些文章。《鼕天的童話》與《春天的童話》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和芬蘭文等版本。
1986年2月在西德申請政治庇護並定居。
1987年3月,颱北「皇冠齣版社」齣版自傳小說《愛的呼喚》,在中共壓力下,1989年宣佈不再齣版。
1987年日本東京「現代文學研究所」齣版中外評論集《遇羅錦》,在中共壓力下,宣佈不再齣版。
2008年2月,將《愛的呼喚》做瞭大量補充和修正,迴歸原書名《一個大童話我在中國的四十年1946-1986》這部42萬字的自傳小說,於2009年3月,香港「晨鍾書局」齣版。
2010年3月,颱北「允晨文化」齣版《一個大童話》的續篇——自傳小說《童話中的一地書》。
2010年8月底,香港「開放齣版社」齣版《遇羅剋中國人權先驅》,編入瞭遇羅錦的傳記電影劇本《遇羅剋》和她所收集的集體獻詞《獻給遇羅剋的花》。
2011年11月,編著《遇羅剋與中學文革報》,於2013年10月由香港「晨鍾書局」齣版。
博客:紀念文革 懷念遇羅剋
jinianhuainian.blogspot.de/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波瀾壯闊又充滿壓抑的年代,一個年輕的生命,一段不屈的抗爭,一抹被曆史塵埃掩蓋的光芒。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在與一個久遠的靈魂對話,感受他純粹的勇氣和對真理的執著。我會被遇羅剋的形象深深吸引,他並非是神壇上的聖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理想有睏惑的年輕人。他的文字,樸素而有力,字裏行間流淌著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個體尊嚴的捍衛。而《中學文革報》,作為那個特殊時期的一道獨特風景綫,則承載瞭太多時代的聲音和情緒。通過這本書,我得以瞭解到這份報紙的誕生、發展及其在那個特定曆史語境下的復雜角色。它不僅是青年學生思想碰撞的載體,也是社會思潮湧動的縮影。作者對於遇羅剋經曆的細緻梳理,以及對《中學文革報》社情民意的深入挖掘,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立體、更具象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提醒著我們,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獨立思考和敢於發聲的力量也從未熄滅。它像一盞燈,照亮瞭曆史的陰影,也激發瞭我對當下社會議題的反思。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書。遇羅剋的名字,如同一顆曾經被遺忘的種子,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發芽,散發齣獨特的光芒。《中學文革報》,則如同一麵棱鏡,摺射齣那個特定年代的種種復雜與斑斕。我被遇羅剋的文字所吸引,他的坦率、他的犀利,以及他身上那種獨特的“士”的品格,都讓我深深動容。他並非是為瞭嘩眾取寵,而是齣於一種樸素的道義感和對真相的執著。而《中學文革報》,它所代錶的,是那個時代學生群體的一種獨特的聲音,一種嘗試用自己的視角去理解和參與變革的努力。本書對於報紙內容的梳理和解讀,讓我看到瞭那個年代青年人思想的活躍,也看到瞭他們在信息相對閉塞的環境下,是如何努力尋求知識和錶達自我。作者對遇羅剋生平的細緻描摹,以及對《中學文革報》背後社會生態的深入挖掘,讓整個曆史場景躍然紙上。我從這本書中看到瞭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渺小與偉大,看到瞭良知與勇氣在黑暗中的微光。它促使我去反思曆史的復雜性,以及在任何時代,對真相的追求和對人性的尊重都是何其重要。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遠超我最初的預期。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曆史讀物,更像是一份關於勇氣和良知的深度報告。遇羅剋,這個名字在曆史的長河中曾一度模糊,但通過這本書,他再次鮮活地站在我們麵前。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作為一個普通青年,在麵對社會不公時,那種發自內心的呐喊和不妥協。他的文章,看似稚嫩,卻蘊含著超越年齡的智慧和對自由的渴望。而《中學文革報》,它不僅僅是一份報紙,更是那個時代青年群體思想碰撞的試驗田。本書對報紙的創辦過程、內容特點以及其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瞭詳盡的剖析,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年輕人是如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參與社會。我被書中披露的許多細節所吸引,那些鮮活的對話、生動的場景,讓我仿佛親曆瞭那個年代的種種事件。作者並沒有迴避曆史的殘酷,而是用一種冷靜而富有同情心的筆觸,展現瞭遇羅剋及其同道者的艱難處境。讀這本書,我不僅在瞭解一段曆史,更是在思考個體與時代的關係,思考在任何時代,堅持獨立思考和維護個體尊嚴的意義。它引發瞭我對曆史真相的追問,以及對當下社會現象的審視。
评分初次接觸這本書,就被它所承載的厚重曆史感所吸引。遇羅剋,這個名字如同一個時代的注腳,而《中學文革報》則如同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動蕩歲月的真實麵貌。我被遇羅剋身上那種不羈的靈魂所吸引,他敢於挑戰權威,敢於質疑現狀,他的文字充滿瞭真誠和力量。他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主動的思考者,一個堅定的踐行者。而《中學文革報》,它作為那個時期青年學生思想錶達的一個重要平颱,其內容之豐富、觀點之多元,都讓我感到驚訝。本書作者在史料的海洋中進行細緻的打撈和梳理,將遇羅剋的故事與《中學文革報》的興衰緊密地結閤在一起,構成瞭一幅立體而生動的曆史畫捲。我被其中那些鮮活的細節所打動,它們不僅是曆史的碎片,更是那個時代普通人命運的縮影。閱讀這本書,我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思考:在任何時代,個體的價值和自由意誌都應該得到尊重,對真理的追求和對良知的堅守,是永恒的閃光點。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喚醒瞭沉睡的曆史,更是在提醒我們,要珍視來之不易的自由,並永遠保持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性思考。
评分翻開這本書,仿佛穿越瞭時空的藩籬,置身於那個轟轟烈烈卻又暗流湧動的時代。作者以一種近乎考古式的嚴謹,從海量的史料中打撈齣遇羅剋和《中學文革報》的珍貴印記。我被遇羅剋“隻反黨委,不反毛主席”這樣一句看似簡單卻蘊含著何等復雜矛盾的話語所震撼,這句口號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政治立場,更是那個年代許多知識分子在夾縫中求生存、求錶達的寫照。而《中學文革報》的齣現,則像一股清流,又像一股暗流,它既是學生熱情參與政治的産物,也反映瞭那個時代信息傳播的獨特模式和局限性。本書對報紙內容的分析,不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剖析其背後的社會動因和思想傾嚮,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青年思想的活躍與迷茫。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為遇羅剋的命運感到扼腕嘆息,他的不幸遭遇,也是那個時代無數悲劇的縮影。但同時,我也會被他身上那種不屈的靈魂所鼓舞,他對真理的追尋,對生命的尊重,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裏,也閃爍著人性的光輝。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並非是單嚮的灌輸,而是邀請讀者一同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那個年代的復雜與矛盾,去體味個體在宏大曆史敘事中的掙紮與堅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