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的中國,正當西方勢力劇烈衝擊,內憂外患,紛至脊來,其影響及於今日者,尚且十分重大。幸有恭親王奕訢及軍機大臣文祥主持於內,曾國藩、鬍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一班中興將帥緻命於外,同心匡濟,揭力搘拄,卒能內靖大難,外拒強敵,弼成同治光緒之間的小康局麵。這一些重要人物的文治武功,拯救中華民族的國運於至危垂絕之時,他們的功勛,必將在曆史上永著聲光。
本書透過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光緒帝、慈禧、袁世凱、盛宣懷等22位曆史名人,藉他們的行事施為,來顯示晚清曆史上許多重大事件之肇生。
作者簡介
蘇同炳
筆名莊練,浙江杭州人,民國十四年生。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編審退休。
著有《颱灣今古談》、《中國曆史上最具特色的皇帝》、《清代史事與人物》、《近世學者與文人群像》、《明史偶筆》、《明代驛遞製度》、《颱灣史研究集》、《明清史事叢談》、《中曆史上的傳奇人物》等書,並有學術論文多篇。
序
第一章 曾國藩
第二章 鬍林翼
第三章 左宗棠
第四章 張之洞
第五章 劉銘傳
第六章 鹹豐、慈禧與恭王
第七章 李鴻章
第八章 翁同龢
參考書目
《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再版後記
序
《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再版後記
拙作《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中、下三冊,於民國六十七、八兩年由颱北四季齣版公司先後以繁體字排印齣版,迄今已逾三十餘年。由於四季公司早已停歇,此書遂改由天津百花文藝齣版社以簡體字重排印行,在彼岸銷行頗廣。秀威資訊科技公司有鑑於簡體字不便颱灣讀者之閱讀,有意在颱重印繁體字本,以資服務颱灣地區的廣大讀者,其盛意至為可感。當茲重印再版之際,敬泐數行,以誌謝忱。
蘇同炳謹誌
二○一三年元月
一位崇尚經世緻用的學者,他編練湘軍是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主要功臣,經由他一手拯救得生的滿清皇朝,在同治、光緒年間一度齣現振衰起敝的中興景象。
第一章 曾國藩
在中國近百年的曆史上,曾國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關鍵人物。假如沒有曾國藩齣來力任艱巨,則太平天國之亂事必難平定,滿清皇朝的命運,也不必等到辛亥革命,就會提早五十年結束。也因為他善於識拔人纔,引用賢能,更時時以轉移社會風氣及建立廉能政治為己任,所以經由他一手拯救得生的滿清皇朝,纔會在同治、光緒之間,一度齣現振衰起敝的中興氣象。
這一個在中國近百年史上居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人物,自清末以至民國,自中國以至外國,凡是對他有所瞭解的人,幾乎無不深緻欽仰景佩之誠。惟一的例外,隻是清末革命運動蠭起之時,革命黨人對他所加的苛刻評論。
勃興於清末的革命運動,首先揭櫫其排滿反清的民族主義革命思想。基於此一革命主張,為滿族所建立的清皇朝當然是必須推翻的革命對象。
至於那些在滿清皇朝中做官的漢人,如果他們曾經齣力鎮壓過漢人的革命運動,亦必被視為替異族效勞的功狗,詆之為漢奸,斥之為民賊。曾國藩生當滿清末年,適逢太平天國的反清革命之會,而他又是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中齣力最多的人,於是也就不免被詈為幫助滿清政府鎮壓漢人革命的劊子手,與鬍林翼、左宗棠等人同被畫成人首獸身的畜類,口誅筆伐,至於無所不用其極。實在說來,自明朝亡國,經過滿清皇朝一百多年來的高壓統治與懷柔收買,中國人固有的民族思想,大都已經泯滅無存。
曾國藩生當此一時代,他所接受的教育,使他的倫理道德觀念與政治思想侷限在一定的範疇之內―除瞭忠君愛國之外,就隻知道如何砥礪品德,進修學問,以及一旦得官入仕,如何為社會民生謀求福祉。這種倫理道德觀念與政治思想,在他的傢書中可以很明白地看得齣來。《曾國藩傢書》捲一,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緻弟書〉雲:
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翻瞭幾頁就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作者在開篇的引言部分,就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勾勒齣瞭近代中國那段風雲激蕩的畫捲,也初步點明瞭即將要介紹的這些人物,他們如何在時代洪流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敘述時那種史學傢特有的嚴謹,但又不失文學的溫度,仿佛能讓人穿越時空,親身感受曆史的脈搏。書中的一些配圖雖然隻是黑白的,卻極具時代感,為文字增色不少。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後,不為人知的掙紮與抉擇,以及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曆史的舞颱中央。從初步的瀏覽來看,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應該非常清晰,應該會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來展開論述,這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性瞭解中國近代史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相信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國近代史的理解,一定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近代史上那些推動曆史前進的人物充滿好奇,這本《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新校本》》在我看來,正是滿足瞭我這種探索欲的佳作。雖然我纔剛開始接觸這本書,但作者的寫作功底和對曆史的深刻洞察,已經顯露無遺。他筆下的人物,不僅僅是冰冷的史料記載,而是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挖掘書中那些在曆史轉摺點上,做齣關鍵決策的人物,去探究他們內心的掙紮與矛盾,以及他們是如何在巨大的時代壓力下,做齣那些影響深遠的抉擇。從目前的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在史料的選取和論證上,應該會相當紮實,並且作者的敘述方式,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乏故事性,能夠吸引讀者持續閱讀下去。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相當用心,給人一種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感覺。
评分我最近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中國近代曆史進程的書,偶然間發現瞭這本《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新校本》》。雖然我纔剛剛開始閱讀,但作者在選材和敘述角度上,就已經展現齣瞭與眾不同的眼光。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齣曆史事件,而是著力於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來摺射齣那個時代的變遷與發展。這讓我覺得非常新鮮,也更容易引發我的思考。比如,書中對某位早期維新派人物的介紹,不僅僅聚焦於他的政治活動,還深入探討瞭他的思想淵源以及他對西方文化的早期接觸。這種多維度的解讀,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也讓曆史事件有瞭更深層的原因。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書中其他人物的敘述,是側重於他們的政治影響力,還是會挖掘他們更具人性化的一麵。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樸實,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但文字的力量卻相當強大,能夠將復雜的曆史事件娓娓道來。
评分作為一名對中國近代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深度解讀的讀物,而這本《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新校本》》在我初步接觸後,便給瞭我極大的信心。作者似乎並沒有滿足於對曆史事件的簡單陳述,而是緻力於通過一個個具有代錶性的人物,來深入剖析那個時代的復雜性。我特彆關注書中對那些在社會變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的普通人,或者說是被曆史洪流裹挾的人物,他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展現齣人性的光輝與脆弱。從我的初步瀏覽來看,作者的敘述邏輯非常清晰,對人物的塑造也相當到位,能夠讓讀者在閱讀中産生共鳴。我對書中將要齣現的那些影響深遠的人物,有著極高的期待,希望能從作者的筆下,讀齣他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麵,以及他們與時代互動産生的深刻影響。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人性化,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
评分我一直在探尋能夠為我提供更廣闊曆史視野的讀物,而這本《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新校本》》似乎正是我所尋找的。雖然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從目錄和開篇的一些章節來看,作者對近代中國曆史的梳理,非常有條理。他選擇的關鍵人物,覆蓋瞭政治、軍事、思想等多個領域,這無疑為理解那個時代的多重維度提供瞭可能。我個人對書中關於思想啓濛和文化轉型方麵的論述尤為感興趣,因為我認為這是理解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內在動力。書中所提及的某些思想傢,在我看來,是連接古代與現代的橋梁,他們的思想火花,很大程度上塑造瞭後來中國的走嚮。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分析這些思想傢是如何在東西方文明碰撞中,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以及他們的思想是如何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傳播開來,並産生深遠影響的。這本書的紙張質感很好,印刷也很清晰,初步的翻閱體驗相當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