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不倒翁?
簡而言之,肚子裏有重心,所以立足纔穩。
仕途的道理也是如此。
中國文化有陽的一麵,有陰的一麵。陽麵曰義理,所謂能說也能做是也;陰麵曰權謀,所謂能做不能說是也。前者,形成瞭官方的話語與製度體係;後者,則構成瞭中國古代官場的真實生態,是韆百年來聖人所撻伐、史書所諱言,卻綿延不絕、運行不息的一套東西。
因此可以說,這本書正是要揭揭權臣的老底,開開曆史的後門,從冠冕堂皇的正史背後翻撿齣三十四個具有代錶性的人物,講講關於權謀的原理和故事。
從陰謀到陽謀
權謀的三重境界
一、機遇
一個偶然的機遇,平步青雲、一步登天。機遇看似運氣,實則與「謀」難捨難分。對於無謀之人來講,機遇隻是偶然;對於能謀之人來講,機遇隻不過是化裝成偶然的必然。沒有機遇的時候如何創造機遇、機遇隱藏的時候如何瞄準機遇、機遇來臨的時候如何手不抖心不跳穩穩抓住機遇,都要靠謀的功夫。
二、持久
抓住一次機遇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在抓住機遇叩開仕途大門後,仍能如《菜根譚》所雲「風斜雨急時,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從第一重境界的流星進化到第二重境界的恆星。這就需要謹言慎行、持之以恆,於平淡處見真功夫。
三、返璞歸真
權謀的最高境界,並非熟練各種潛規則,到處鑽營投機,而是抱樸守拙,甚至於率性而為。唯有真正坦誠率性之人,猶如金剛,不害人,而亦百毒不侵、諸邪莫近,最是仁者無敵。權謀,體味到瞭這個份上,也許纔真正算得上達到瞭最高境界,體悟齣瞭「陽謀」的滋味。
作者簡介
秦濤
江蘇常州人,少好文史,小學二年級通讀《三國演義》及《新華字典》,至今引以為傲。現就讀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為博士研究生。主要學術論文有《蜀漢法製考略》、《名法之治三題:正統、思想與世傢》等,另在報刊發錶曆史散文多篇。2012年起擔任央視《法律講堂》主講人,口纔便給,每自以為「說的比唱的好聽」。作品有《權謀至尊司馬懿》、《聊公案》等。
□《實用曆史叢書》齣版緣起
□序:「謀」的境界
第一章 眼光:先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度
1 坐的沙發闆凳不一樣,人生也就不一樣
2 先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度,彆人纔會把你擺到那個高度
3 政治可靠,比業務過硬更重要
4 奇貨可居:把垃圾股變成潛力股
5 旁觀者清:把各方利害關係理清
6 自知之明:知其所長,用其所長
7 注意力資源:比官位更重要的潛在資源
第二章 有大臣之體,得上層之心
1 為領導服務,不把自己當作一個利益實體
2 靠山一定要靠泰山,而不能靠冰山
3 給自己添小麻煩,領導纔不會找你的麻煩
4 有大臣之體,得上層之心
5 來日方長,彆過把癮就死
6 傻子式忠心,比聰明人的忠心更讓人放心
7 不跟惡棍講道理,不嚮領導推薦自己人
第三章 做好左右逢源的中間人
1 既要潔身自好,又得委麯求全
2 有對手製約,保持權力的生態平衡
3 遊刃其中,做好左右逢源的中間人
4 選對人,找對一條好的退路
5 善待身邊人,不要小看小人物的力量
6 無法洗白的臥底,等於真正的壞蛋
第四章 感情好,還得先把事情辦好
1 胸有成竹,把假淡定玩成真的
2 關係搭颱是第一步,唱大戲還得靠實力
3 自我推銷:美譽度是第一品牌力
4 終南捷徑:保持最短最有效的隨駕距離
5 一步上道,步步都能高升
6 路子野,也離不開膽大心細
7 感情好,還得先把事情辦好
8 把愛好玩大,治大國如烹小鮮
第五章 為官之本:低調,還是低調
1 勉力而為,無論大體還是細節
2 忍人所不能忍,必能成人所不能成
3 謹慎當頭,苦勞大於功勞
4 轉移視綫,把走狗變成替罪羊來殺
5 為官之本:低調,還是低調
6 有多大能耐,坐多高的位置
序
「謀」的境界
中國文化有陽的一麵,有陰的一麵。陽麵曰義理,所謂能說也能做是也;陰麵曰權謀,所謂能做不能說是也。前者,形成瞭官方的話語與製度體係;後者,則構成瞭中國古代官場的真實生態,是韆百年來聖人所撻伐、史書所諱言,卻綿延不絕、運行不息的一套東西。
因此可以說,這本書正是要揭揭權臣的老底,開開曆史的後門,從冠冕堂皇的正史背後翻撿齣三十四個具有代錶性的人物,講講關於權謀的原理和故事。其實這三十四個人物,並非全是官場不倒翁。王國維《人間詞話》曾經引三句詩詞來形容「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的三種境界」,本書所錄的三十四個人物,恰好可以作這「三種境界」的詮釋與注腳。
境界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第一重境界的關鍵字是「機遇」。
一個偶然的機遇,平步青雲、一步登天,獨上高樓而望盡天涯之路。古往今來多少人物,朝為田捨郎、暮登天子堂,靠的正是機遇的魔力。機遇看似運氣,實則與「謀」難捨難分。對於無謀之人來講,機遇隻是偶然;對於能謀之人來講,機遇隻不過是化裝成偶然的必然。沒有機遇的時候如何創造機遇、機遇隱藏的時候如何瞄準機遇、機遇來臨的時候如何手不抖心不跳穩穩抓住機遇,都要靠謀的功夫。
但是第一重境界始終隻能成就暴發戶而已。譬如靠吮吸膿血起傢的鄧通,雖然一度富甲天下、財可敵國,但最終逃不過餓死街頭的宿命;而靠文字遊戲摘取狀元的龍汝言,也終於成也文字敗也文字,最後革職為民、永不敘用。像鄧通、龍汝言一樣,很多人的仕途在第一重境界的時候就中途腰斬。而隻有少數此道高手纔能夠披荊斬棘,進入第二重境界。
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第二重境界的關鍵字是「持久」。
抓住一次機遇並不難,愚者韆慮也必能有一得。關鍵是如何在抓住機遇叩開仕途大門後,仍能如《菜根譚》所雲「風斜雨急時,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從第一重境界的流星進化到第二重境界的恆星。這就需要謹言慎行、持之以恆,於平淡處見真功夫。比如西漢的萬石君一傢子,以謹慎到近乎神經質著稱於世,傢族裏前後齣瞭十八個省部級高官;再比如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以一個「熬」字訣解決瞭他的一切對手,笑到瞭最後。最典型的例子,則莫過於五代時的馮道。此翁曆事四朝五姓十位君主,政權如走馬燈般更換,他卻能穩居相位二十多年,堪稱政壇常青樹。
能夠到達第二重境界者,當然堪稱高手,但是如果吹毛求疵,則仍有一個緻命的缺陷:口碑不佳。萬石君一傢在司馬遷的筆下遭到調侃,司馬懿被後世罵為「狐媚」,馮道則更是成瞭文人無行、恬不知恥的代名詞。因此之故,真正的高人絕不肯停留在第二重境界而任人唾麵自乾,他們會繼續朝著第三重境界勇猛精進。
境界三: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第三重境界的關鍵字是「返璞歸真」,隻有抵達瞭這一層境界的人,纔能當得起「官場不倒翁」的稱號。
不倒翁的原理是什麼?簡單來講一句話:肚子裏有重心,所以立足纔穩。仕途的道理也是一樣。《三十六計》按語有雲:「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權謀並非義理的對立麵,而是蘊藏在義理之中。義理修養到瞭極緻,也就是權謀;權謀修煉到瞭極緻,也就是義理。換句話說,前兩重境界的人用陰謀,最高境界的人用陽謀。權謀的最高境界,並非熟練各種潛規則,到處鑽營投機。權謀的最高境界,乃是抱樸守拙,甚至於率性而為,這就是陽謀。
有小伎倆、小手腕,也許可以玩人,但玩人者終必被人玩之;胸中有大丘壑,固然城府深廣,能長保恩榮,但難免百密一疏、韆慮一失。唯有真正坦誠率性之人,猶如金剛,不害人,而亦百毒不侵、諸邪莫近,最是仁者無敵。權謀,體味到瞭這個份上,也許纔真正算得上達到瞭最高境界,體悟齣瞭「陽謀」的滋味。
聊公
壬辰歲末於五鬥齋
1既要潔身自好,又得委麯求全
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按照常理來講,新的君主上颱,都會帶來自己的親信和班底,而老君主留下的人馬往往難以得寵。因此,在古代官場,「三朝元老」就已經堪稱政壇常青樹瞭。不過也有例外,在五代十國這樣政權更迭如走馬燈般頻繁,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就有一位人物,能夠曆事四朝五姓十個君主,穩居相位二十餘年,堪稱不倒翁。
此人,就是馮道。
馮道,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臉譜式的符號。對於馮道的道德評價,自古以來正反雙方口水仗不斷。但是,如果跳開道德評價,從技術手段的角度分析一下馮道的成功秘訣,也許意義會更大。
誠然,馮道的成功有著很多因素的作用:時勢造「英雄」、圓滑處世、明哲保身、韜光養晦……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還是馮道自己所總結的一句樸實無華的詩句: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
馮道,字可道。他的祖上,有的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伯伯,有的是舞文弄墨的民辦教師。馮道齣身於這樣一個中國鄉土社會最普通的耕讀世傢,所以從小就是個謹慎踏實、孝順父母、熱愛學習的好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讀聖賢書和寫文章。
馮道在傢鄉聲名鵲起,他本人也懷抱著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美好夢想齣仕瞭。他的第一個老闆,叫劉守光。
劉守光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幽州軍閥,獨霸一方。此時已經是唐朝末年,做軍閥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但是做軍閥做到劉守光這個份上的,還是很罕見:他把自己的老爹非法拘禁,跟父親的二奶通姦,為瞭奪取地盤殺掉瞭親哥哥,總之專門對自己的傢裏人下死手。宋人洪邁寫《容齋隨筆》,用瞭八個字點評此人:「庸奴下纔,無足責者。」──平庸奴纔、下等之人,罵他都是浪費筆墨。
跟著這樣一個人渣中的極品,當然要處處小心。偏偏馮道當時年輕氣盛,古書看多瞭,立誌要做一個直言敢諫的忠臣。他多次直言不諱地勸諫劉守光不要不自量力地瘋狂擴張地盤,這就觸瞭劉守光的逆鱗。
劉守光一怒之下,把他投進瞭大牢。
馮道在暗無天日的牢獄之中,感受到一種無助。書上錶彰忠臣義士,可是事到臨頭纔深刻體會到「韆古艱難唯一死」。纔齣仕不久就遭遇到如此重大的挫摺,馮道開始反思自己的價值觀,重新審視這個已經禮崩樂壞,即將萬劫不復的混亂時代。
這是一本寫得相當有分量的書,作者功力深厚,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瞭長期的沉澱和考究。他筆下的曆史,不是冷冰冰的事件序列,而是充滿著溫度和生命力的畫捲。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部關於“堅持”的史詩,它展現瞭在風雲變幻的時代裏,那些即使麵對重重睏難、無數次跌倒,卻依然選擇站起來,繼續前行的精神。作者在處理曆史細節上顯得格外用心,無論是對於當時社會風貌的描摹,還是人物性格的刻畫,都力求真實與生動。你會發現,那些曾經在教科書上模糊不清的曆史人物,在這裏變得立體而鮮明,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掙紮,他們的每一次呼吸,仿佛都能被你捕捉到。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曆史人物神化,而是展現瞭他們作為普通人的脆弱與無奈,以及在睏境中爆發齣的驚人力量。讀這本書,你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在黑暗中不曾放棄?是什麼讓他們在逆境中迸發齣不滅的希望?這是一本能夠激發你思考、拓展你視野的書,它會讓你對曆史,對人性,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评分一本真正能讓你沉浸其中的書,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曆史洪流中那些不屈的靈魂。翻開書頁,仿佛穿越瞭時空,親眼目睹瞭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感受到瞭人物內心的掙紮與堅韌。書中對於曆史事件的描寫,並非枯燥的史實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時代感。你能感受到普通人在大時代變革中的無奈與抗爭,也能看到那些站在曆史舞颱中央的偉人,他們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凡人。尤其是作者對細節的捕捉,比如某個場景下的微風,一句不經意的對話,一段泛黃的書信,都如同點睛之筆,讓整個故事鮮活起來。讀這本書,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注,更需要一顆能夠感同身受的心。它會讓你思考,在曆史的長河中,個體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是否真的能激起漣漪?它不是一本簡單提供答案的書,而是一場邀請你共同探索的旅程。你會因為書中人物的命運而扼腕嘆息,也會因為他們的不屈而熱血沸騰。總而言之,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閱讀體驗,一次對曆史與人性的深刻審視。
评分我最近讀到瞭一本讓我驚喜連連的書,作者的敘事方式真是太特彆瞭!它不像我以往讀過的任何一本曆史讀物。開頭就拋齣瞭一個引人入勝的懸念,讓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接著,故事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展現在你麵前,每一次揭開,都比前一次更加震撼。作者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鮮活的人物群像融閤在一起,讓你在瞭解曆史事件的同時,也能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那些在史書上可能隻是寥寥幾筆帶過的人物,在這裏卻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愛恨情仇,都觸動著讀者的神經。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也很是有趣,時而幽默,時而犀利,讓你在閱讀過程中絕不會感到枯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被書中人物的命運所牽引,為他們的遭遇而感到不平,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到振奮。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讓你不僅僅是在“讀”曆史,更是在“感受”曆史。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如果你想尋找一本能讓你耳目一新、意猶未盡的曆史讀物,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擁有。
评分如果說曆史是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那麼這本書就是河水深處那些閃閃發光的鵝卵石,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潮汐。作者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他不是從高處俯瞰,而是仿佛置身於曆史的塵埃之中,用一種近乎耳語的方式,嚮我們講述那些被遺忘或被忽視的故事。書中的人物,很多都不是名垂青史的偉人,而是那些在曆史洪流中努力生存、默默奮鬥的普通人。但正是這些普通人的故事,纔更顯齣曆史的真實與厚重。作者的文字極具畫麵感,你仿佛能看到他們臉上的皺紋,聽到他們粗糙的雙手敲擊著木桌的聲音,感受到他們眼中閃爍的希望與絕望。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曆史事件的解讀,常常帶著一種超越時代的洞察力,他能讓你看到事件背後更深層的邏輯,以及它對後來産生的影響。這本書不提供簡單的善惡評判,而是讓你去體會人性的復雜,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後,往往有著更深層的原因。它是一本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佳作,每一頁都蘊含著值得深思的內容。
评分我不得不說,這絕對是我近期讀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書之一。作者的敘事結構非常精巧,他似乎懂得如何運用時間這個元素,在不同的曆史節點之間穿梭,卻又能將它們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而引人入勝的畫捲。書中所描繪的人物,無論地位高低,都被賦予瞭極其飽滿的情感和鮮明的個性。你會在他們的經曆中找到共鳴,在他們的睏境中感受到無奈,在他們的堅持中獲得力量。作者的文字功底極佳,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能描繪齣波瀾壯闊的曆史場景。讀這本書,你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身經曆著那些事件,感受著那些人物的心情。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像是一次深刻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通過曆史的棱鏡,摺射齣人性的光輝與陰暗,以及社會發展的規律。它會讓你對人類的命運産生更深刻的思考,也會讓你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如果你對曆史的深度挖掘和對人性的細緻剖析感興趣,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