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建立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李世民有勇有谋,手下有一批人才,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着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于是李世民玄武门发动一次流血政变,杀死自己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成为皇太子并掌握实权,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本书特色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帝王,文治武功超越前代,缔造傲人的「贞观之治」。
他,一生铁马金戈,战功无数。虚怀纳谏,雄才大略,历史上几无人能出其右。这样一位伟大皇帝的盛世天下竟是以威胁父皇、杀兄弒弟而展开序幕……
这场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宫廷恩怨,布局完备,过程惊险,管家琪透过简易流畅的文字,以故事情节带出历史事件,举重若轻,生动描述这场帝位争夺的尔虞我诈与剑拔弩张的气氛,让读者看出兴味,不再觉得历史枯躁乏味,值得儿少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管家琪
华文世界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1960年出生于台湾台北,祖籍江苏盐城。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七年,1991年5月底辞掉记者工作之后,即在家专职写作至今,一直在少年儿童文学领域努力耕耘,着作甚丰。目前在台湾已出版创作、翻译和改写的作品三百余册,在大陆、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几十册至一百多册作品出版。经常至各地中小学与孩子们交流,引领孩子阅读与写作,广受欢迎。曾多次得奖,譬如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金鼎奖等。
作者的话/宫廷版的「豪门恩怨」
1 手足相残的血腥政变
2 「太子」之位谁不动心?
3 晋阳起兵─李世民计诱父亲造反
4 霍邑之战─奇兵逆转胜
5 隋炀帝挟着尾巴窜逃
6 亲手把王朝送上末路的皇帝
7 浅水原之战─「拖」字诀击垮敌军
8 太子对秦王吃味
9 虎牢关之役─以寡敌众智取胜
10 李渊轻信谗言叱秦王
11 嫔妃嚼舌根,秦王吃暗亏
12 东宫设宴毒害秦王
13 魏征为东宫出谋划策
14 李渊偏心─手足相残的导火线
15 兄弟反目,李世民先发制人
16 李世民吸纳东宫阵营
17 李渊让出皇位
18 唐太宗×魏征─君臣联手共创盛世
19 君臣情谊千古美谈
20 唐太宗轶事二三
作者的话
宫廷版的「豪门恩怨」/管家琪(儿童文学作家)
在一个家庭之中,如果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不够公允,子女的关系不免就会因陷入竞争而很难期待会有多么的亲近。再比方说,当父母过世之后,长辈尸骨未寒,做子女的为了争夺家产就已经不惜撕破脸闹上法庭的事也时有所闻。似乎只要面临利益冲突,人性中那些不好的一面就很容易自然而然的表现了出来。这样的事,在皇家里头当然也会发生,从古至今,所有的宫廷斗争不都是被巨大的利益所驱使的吗?
《玄武门之变》就是宫廷版的「豪门恩怨」,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由于争夺天下,明争暗斗,导致兄弟阋墙,最后竟然以流血事件结束。当然,三兄弟之所以会有这么深的矛盾,跟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也脱不了关系;宗法制度规定一切的荣誉和利益都归于嫡长子,只要是嫡长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保障了日后将继承包揽所有的好处。这样的制度大体上来讲并不是一无可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然而当几个儿子的能力有明显的差别,而且能力最强的并不是嫡长子的时候,想要让手足之间毫无心结,就非常困难了。
《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发生的。论能力,排行老二的李世民肯定是兄弟中最强的一个,父亲李渊的江山可以说一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但是由于身分地位的不可撼动,兄弟之间不免产生许多矛盾。就算亲兄弟之间奇蹟般的毫无芥蒂,跟随在他们身边的人有的为了逢迎拍马,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在他们兄弟的跟前,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自从建立唐朝以后,做父亲的李渊只顾忙着自己享受,对于几个儿子之间愈来愈剑拔弩张的关系,採取视而不见的消极回避态度,导致悲剧的发生最终无法完全避免。
此外,皇家的手足相残不仅是一家人的事,也是国家大事,因此,如果要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列一张表,《玄武门之变》肯定榜上有名,以影响程度来看,恐怕排名还会在相当前面。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只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帝,在五十二岁那年就与世长辞,可是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大唐难得的盛世,当他在位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风气,唐太宗以强有力的事实告诉世人,开明的政治风气是国家繁荣强盛的重要因素。
以版图来说,唐代的版图大于秦汉,因此一般学者都认为,如果是以武功来说,唐太宗的成就与秦始皇、汉武帝相比都毫不逊色;如果要论文治,则比他们两位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只要一想到如此优秀的皇帝,当初竟然是靠着除掉亲手足才能坐上帝位的,怎不令人欷歔呢?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这本书的。我对历史向来兴趣缺缺,觉得那些朝代更迭、人物兴衰离自己太遥远了。但这本书却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即使是对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轻松读懂。他善于运用各种叙事技巧,比如悬念、对比、伏笔等等,让故事充满了吸引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比如服饰、饮食、建筑等等,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衰落。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历史事件,它还探讨了人性的善与恶、权力的诱惑、以及命运的无常。这些思考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这本书就是一面能够照见人心的镜子。
评分读完这本历史书,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时空旅行,回到了那个波谲云诡的唐朝。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没有单纯地堆砌史实,而是将那些冰冷的文字转化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及充满张力的场景。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摩,比如李世民的雄心壮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优柔寡断,以及长孙无忌的深谋远虑,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权力斗争和人性的复杂。书里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的描写也相当细致,让我对唐朝的了解更加深入。读完之后,我忍不住去查阅了更多的相关资料,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人生教科书。它让我思考权力、欲望、忠诚、背叛等永恒的主题,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宁。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相信你们也会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真的很有味道,作者的文字像老酒一样,越品越香。他没有刻意去渲染历史的悲壮和残酷,而是用一种平淡的口吻讲述故事,这种平淡反而更显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他没有一味地褒扬或贬低,而是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比如,对于李世民,他既肯定了他的功绩,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既同情他们的遭遇,也理解他们的选择。这种客观的态度让我感觉作者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历史学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思考。它让我明白,历史是由无数个个体共同塑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弱点。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相当巧妙,作者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条,让读者能够轻松地把握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他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不同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比较,从而凸显主题。比如,他将李世民和李建成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异和政治理念的冲突。他将玄武门之变前后的社会状况进行对比,突出了这场事件对唐朝历史的影响。这种对比的手法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不过,我个人觉得作者对于一些细节的描写不够深入,有些地方显得有些笼统。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略显学术化,对于那些对历史不太熟悉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难以理解。但总的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历史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朝历史的全新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用心,古朴典雅,很有历史感。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让人感觉很舒服。内容方面,作者的考证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的史料,确保了历史的真实性。但是,我个人觉得作者的叙述方式略显平淡,缺乏一些生动性和趣味性。虽然他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比较细致,但总感觉缺少了一些灵魂。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只是了解了历史事件的经过,而没有真正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且,这本书的篇幅略长,有些地方的描写过于冗长,让人感觉有些疲惫。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历史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朝历史的窗口。对于那些对历史研究比较深入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更有价值。但对于那些只是想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花费一些耐心才能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