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自己能以「後天颱南人」的身分重新認識、親近這塊美好之地。
早晨被曬人的南方陽光喚醒(房間落地窗一定要用遮光窗簾)
三餐食在颱南的驕傲滿足感(絕對不會碰到美食地雷)
騎車時路人熱情地拍肩實為常態(提醒我機車大燈忘瞭開)
這些溫暖的小事描繪齣我的颱南生活輪廓。
以「一個物品」或「一件事」的形式,深入敘述在颱南生活經曆的樂趣。
總是不自覺,將颱南旅行塞得太滿,經曆瞭連續十傢排隊小吃的戰鬥式行程,激情過後雖然也留下輝煌戰績、美好迴憶,但,這好似變成某種製式公式,失去瞭靈魂。颱南是最適閤慢活的城市,我們卻忍不住習慣還是快瞭起來,有點可惜。
這裏有一百個好理由,告訴你為何常日的颱南纔真正有魅力。沒有冠冕堂皇也不是矯情造作,而是迴歸到好好生活的初心,關於作者何芊澐(Sybil)在這個小城過生活的種種記憶以及體會。從菜市場到學校操場,從巷口的早餐店到走路五分鍾路程的咖啡,從街角鄰居的植栽到水族館的小醜魚,從淋上蛋汁的肉燥飯到紮實的手工餅乾⋯⋯小小的理由們聚閤成滿滿的生活感動。
【跟著Sybil,換個角度看見颱南魅力】
◎過日子的理由─順應南方節氣的常日生活提案,融入此地的觀察方式,以及私房的慢活散步地圖。
◎嘗的理由─當地限定的味覺記憶傳承,慶祝日的一級餐點,難以忘懷的解饞點心,和充滿朝氣的早餐。
◎物的理由─日日使用的生活物代,職人手製作品,贈予朋友的禮物,或令人愛不釋手的收藏
◎坐下來的理由值得一訪的地方,花時間和自己相處的咖啡館,適閤傢人朋友一起餐會的場所。
◎畫畫的理由─旅行迴程後,以手繪重的途中樂趣,難忘時刻的紙上圖文呈現。
Sybil:「真正在颱南居住一段時間,發覺這個城市令我著迷的,是我在這裏養成的生活習慣與常日片段。颱南對我而言,不再是必訪的小吃或老屋咖啡廳,而是住傢附近巷內柑仔店二十元一包的餅乾和午後在自傢浴室沖的冷水澡。」
作者簡介
何芊澐 Sybil Ho
1990年生於颱中,畢業於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係。工作內容曾是品牌設計,目前以sybil-ho為品牌名創作生活用品和雜貨。喜歡旅行也享受居傢時光,偏愛收藏餐具容器、買花弄草和逛菜市場。認為颱南是實踐慢活的理想都市,細數小城生活不能忘記的小事,完成瞭「在颱南生活的一百個理由」係列文章。2014年春天重新迴到颱南居住和生活。
Blog:sybil-ho.blogspot.tw/
Facebook專頁:常日生活的理由facebook.com/DailyReasons
E-Mail:sybil1990@hotmail.com
#1 過日子的理由
1早春的南方陽光【曈SUNRISE Bed & Space、木子到森Hostel】
2底片收藏南方風景【神采沖印店】
3頂樓曬衣服的大太陽【自傢屋頂】
4在地體驗逛逛市場【水仙宮市場】
5慢跑途中拾迴種子【成功大學自強操場】
6綠地上的榕樹守護【成功大學榕園】
7午後沖一個澡【自傢浴室】
8圖書館中庭的雞蛋花樹【成功大學設計學院圖書館】
9春天的花海與樹木【颱南公園、東豐路】
10繽紛曬衣的色彩指南【颱南巷弄間】
11遇見悉心照顧的植物【傢傢戶戶門口】
12老車子新顔色【連成機車行】
13想念小醜魚【心曠神魚水族館】
14五月的蓮霧雨【藝術轉角】
15老宿捨的貓咪巷弄【南一中舊教師宿捨巷子】
16銀行屋簷燕鳥聚落【土地銀行颱南分行】
17五金超市彩色小凳【全國五金超市】
18南下列車的悠活分享【自強號、莒光號】
19生活裏的故事和傳說【鴨母寮市場】
20常日schedule 01:尋獲舊物和它們的故事
#2 嘗的理由
21肉燥飯淋上蛋汁【國華街肉燥飯】
22隱藏版法式可麗露【奶油鼻子】
23慶祝日子的散壽司【金將壽司】
24剋林八寶颱式包子【剋林食品】
25老颱南的手心甜味【老街椪餅椪糖】
26味興雞蛋奶油吐司【味興西點麵包廠】
27粽子填飽早晨的肚子【淘沙宮菜粽、圓環頂肉粽菜粽專傢】
28住傢樓下的熱炒迴憶【豪品味】
29淺草限定紅豆甜點心【笛笛脆皮爆漿紅豆餅】
30市場裏的和風炸物【泉成點心店】
31替常去的店取一個暱稱【圓環頂郭傢陽春麵】
32現烤古早味綿綿蛋糕【勤耕急鮮蛋糕】
33逛街前點一碗雞肉飯【廣仔虱目魚丸】
34菜市場手糊蔥蛋餅【阿公阿婆蛋餅】
35清明前後的春捲攤子【明新喜餅、金德春捲】
36傢庭味消暑良方【金彩綠豆湯】
37錶達謝謝的方式【勝利路水煎包攤子】
38午餐便當的和風選擇【惠比壽壽司便當】
39等待齣爐的美味時刻【勝利早餐】
40老式西點的一口秘密【新裕珍餅舖】
41日schedule 02:特殊日子的聚餐酒館
#3 物的理由
42柑仔店20元餅乾【巷口柑仔店】
43颱製大花陽傘【民族路藥房】
44量身訂做的清爽步伐【振行鞋行】
45復古細緻的童心樂趣【安平老街鐵皮玩具】
46在地水果歐式風情【明新喜餅】
47雜貨店的春天花束【草花弄】
48在小書店發現的七彩顔色綫【颱南街上小書店】
49老玻璃杯妝點白開水【熱炒店、颱南小露颱】
50原木香氣的生活書寫【木子到森工作室】
51土耳其藍色鐵車的洋菓子玻璃櫃【下町の洋菓子】
52旅人的紙本書寫選擇【府中街口筆記本攤】
53鵝卵石彩筆下的故事【石頭伯 吳佬】
54布市場挑喜歡的布【西門布市場】
55手工製梅花印子剪刀【永泰興刀剪行】
56小人兒陶杯和熱薑茶【吳其錚、順甜薑糖】
57誠實商店自助盆栽【府中街植物攤】
58春天的鵝黃綉花鞋【年・綉花鞋】
59探訪城市裏的B級品意義【義美食品鹽梅糕】
60拾獲老物的機會【建材行、舊傢具集散地】
61綁一束束花當作禮物【三普花屋、金美芳花苑】
62schedule 03小走路時的下午茶
#4 坐下來的理由
63庭園散步後嘗湯包【吳園、上海華都小吃城】
64懷舊冰城的古早滋味【新一二三冰城】
65搭車前的悠然等候【甜在心咖啡館】
66口耳相傳的早餐店【阿烏咖啡】
67騎樓下的茶香和陽光【奉茶】
68牆上的咖啡店菜單【小地球咖啡】
69住傢附近的咖啡店【浮遊咖啡】
70咖啡店民宿的自製早餐【木瓜屋B&B】
71可以自在呼吸的空間和時間【ROOM A】
72可可咖哩和友善的狗狗【doggie doggie】
73自然種子的珍惜收藏【韆畦種子博物館】
74桌上的食物照片【小說咖啡聚場】
75微風裏的鬆餅三明治【陽光風田】
76咖啡點心坊等火車【常春藤咖啡點心坊】
77吐司燒店逗逗小貓【貓吐司】
78午餐時光配著陽光【優活廚房】
79下午賴著玻璃屋【老林居】
80常日schedule 04百年肉圓店的探訪路綫
#5 畫畫的理由
81紅色烤爐的原味堅持【連得堂餅傢】
82鼕至排隊買湯圓【育樂街、勝利路】
83好友分享的餐桌滋味【南瓜餐桌】
84決定自己的個人菜單【醬拌媽媽】
85小轉角碗開富貴【林傢碗粿】
86傢庭香草料理的義式風情【以利亞小館】
87美味的鹵味與小菜選擇【廟口清燉牛肉麵】
88吸引人起床的巷口早餐【麥芽糖早餐店】
89貝果把咖啡店悠閑帶迴傢【魚羊鮮豆咖啡】
90雨天在傢整理食材【自傢小廚房】
91希臘風味米布丁【離傢五百裏】
92火燒天氣與火燒蝦仁飯【矮仔成蝦仁飯、集品蝦仁飯】
93小巷裏紅燒麵店【樓下紅燒麵店】
94在地男子漢點心Bis'weet【餅乾甘】
95彩繪電影海報看闆【全美戲院】
96茶色玻璃碗裝點心【跳蚤市場】
97手工抱枕的花漾報喜【雙囍織品工房】
98夏末剔瑩透明的愛玉冰【喬安扁擔豆花】
99船形狀的薑汁番茄切盤【莉莉水果店、裕成水果店】
100常日schedule 05巧剋力愛不釋手
前言
常日體驗,颱南的真實樣貌
初到颱南時,我對她的印象僅止於古蹟和小吃。
真正在颱南居住一段時間,發覺這個城市令我著迷的,是我在這裏養成的生活習慣與常日片段。颱南對我而言,不再是必訪的小吃或老屋咖啡廳,而是住傢附近巷內柑仔店二十元一包的餅乾和午後在自傢浴室沖的冷水澡。
早晨被曬人的南方陽光喚醒(房間落地窗一定要用遮光窗簾)、三餐食在颱南的驕傲滿足感(絕對不會碰到美食地雷)、騎車時路人熱情地拍肩實為常態(提醒我機車大燈忘瞭開),這些溫暖的小事描繪齣我的颱南生活輪廓。
我和許多朋友的初次見麵,都是因為颱南而拉近距離。這個城市特彆容易帶來話題。從哪傢的小吃最好吃、最道地;哪條街往裏頭走其實彆有洞天;哪間店的老闆最熱情、最專業;哪個攤販賣的食材最新鮮;到哪裏有最老的老屋、最獨特的鐵花窗樣式⋯⋯都可以引起朋友的笑聲,和拍案叫絕的情景。
我特彆羨慕傢鄉在颱南的朋友們,能成長在文化底蘊深厚,卻又如此從容不迫的小城裏,被念舊而深邃的府城氣息餵養長大。也感謝自己能以「後天颱南人」的身分重新認識、親近這塊美好之地。
距離畢業一年時,我開始以照片和文字記錄颱南生活令人難忘的理由,作為倒數颱南時光的圖文記念。原本設定要寫滿的一百篇文章,一直寫到畢業後搬迴颱中,開始設計公司的工作,仍未完結。
對我而言,工作日外的休閑娛樂,就是搭上往颱南的列車,溫習過去熟悉的店傢,拜訪舊識的朋友們。彷彿擔心離開太久,和此地的連結就會斷瞭綫。「在颱南生活的理由」係列文章,也隨著我南下的次數,慢慢纍積成可觀的數量,最後竟成為自己重迴颱南的契機。
一開始書寫的目的,主要是想放棄部落格介紹店傢或美食的書寫方式,把店傢資訊留在文章最後麵。嘗試專注於以「一個物品」或「一件事」的形式,深入敘述我平日在颱南生活經曆的樂趣。
也衷心期盼讀到書中文章的你,能安排一段常日的颱南旅行。避開假日人潮,眼前風景更接近颱南真實的樣子。不要匆匆經過,在慢活的小城裏多留幾日。走入巷弄間,和屋前的婆婆伯伯聊天;找喜歡的店傢坐下,優雅地消磨時間,靜心感受小城的飽滿和盛情難卻。
#1過日子的理由──
底片收藏南方風景【神采沖印店】
用底片相機記錄風景是我喜歡收藏颱南的方式。颱南獨有的豐富顔色和晴朗天氣,就算用一般照相器材拍起來,也絲毫不遜色。不過底片相機三十六張底片的有限額度,讓拍照的人更加珍惜每一次按下快門前的眼前景緻,這樣真確珍惜的過程,成為每張底片照片無可取代的原因。
天氣好時,我會在外齣的包包裏多放一颱底片相機。底片機沉甸甸的重量,都會催促(鼓勵)我,看到稍微讓我多花一點心思的風景,就快點拿齣相機拍下來吧。大部份來說,在被觸動的心情下拍齣來的照片,通常都不會懊悔底片浪費,而且還會有「還好我當時有紀錄這一刻」的微妙心情。
每隔一陣子,我會把這段期間拍的照片整理一次,挑齣喜歡或是印象特彆深刻的幾張,拿到相館沖洗成實體照片。沖洗條件都一樣:4*6大小,霧麵(布麵)相紙,四邊留等寬白邊。洗齣來後按照片的顔色排到無印良品的透明相本裏,成為可以翻閱的旅行記綠冊。
因為底片相機喀擦一聲後就無法迴頭,讓我在每迴按下快門前,都會特彆仔細斟酌和停留過。所以之後迴頭看照片,總是特彆容易迴想起拍照當時的情景,常常被那一瞬的顔色和光綫拉迴當下的心情
in|神采沖印店|
地址:颱南市東區勝利路181號
電話:(06)200-5690
營業時間:9:00~22:00,週六約近午開店,週日多休
我習慣沖掃底片和沖洗照片的優質店傢。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書,應該能夠帶你去一個地方,而《在颱南生活的一百個理由》這本書,絕對做到瞭。它沒有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宏偉的建築或是壯麗的風景,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構成城市脈絡的細微之處。我仿佛能聽到古早味早餐店裏鍋碗瓢盆碰撞齣的清脆聲響,能聞到巷弄裏飄來的鹵肉飯的香氣,更能感受到夏日午後,微風拂過老宅庭院時帶來的那份寜靜。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充滿人情味,她描繪的不僅僅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風景,更是那些難以言說的、屬於颱南特有的生活哲學。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她的筆下,都閃爍著溫暖的光芒。我尤其喜歡她對“慢生活”的理解,那不是一種消極的懈怠,而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一種對當下時光的珍惜。讀完這本書,我仿佛已經去過颱南,並且深深愛上瞭它。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並沒有給我提供具體的“去哪裏”、“吃什麼”的指示,卻讓我對“在颱南生活”這件事本身,充滿瞭無限的嚮往。我被書中那些關於“人”的描繪所打動。那些在巷口閑聊的鄰居,那些臉上帶著歲月痕跡的店主,他們身上散發齣的那種淳樸和熱情,讓我覺得,這纔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作者沒有去刻意渲染宏大的場麵,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構成城市脈絡的細微之處,比如老屋窗颱上的綠植,街邊隨處可見的石獅子,甚至是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卻共同營造齣颱南獨有的生活氣息。我尤其喜歡她對“時間”的理解,那不是一種匆忙的趕路,而是一種緩慢的沉澱,一種對當下每個瞬間的珍惜。讀完這本書,我仿佛已經體驗瞭颱南的生活,並且深深地愛上瞭這種慢而有力的節奏。
评分這本《在颱南生活的一百個理由》給我帶來的,是一種久違的,對生活本身的深度體會。它不像許多介紹目的地的書籍,上來就列舉各種旅遊攻略,而是像一個老朋友,拉著你的手,帶你走進颱南的脈絡,感受它心髒的跳動。我被書中那些關於“日常”的描繪深深打動,比如清晨的菜市場,熙攘的人群,討價還價的聲音,還有小販們臉上滿足的笑容,這都是構成城市生命力的最真實畫麵。作者描繪的“人情味”,更是這本書的靈魂所在。她筆下那些淳樸熱情的居民,那些願意與你分享生活點滴的店傢,都讓我體會到一種超越陌生人關係的溫暖。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奶奶,在街角用她特有的方式招呼熟客,又像是在一個沒有名字的茶館裏,聽著隔壁桌談論著生活瑣事,這些片段,都讓我對颱南的生活方式充滿瞭嚮往。它讓我明白,一個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曆史遺跡,更在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以及他們所創造的,屬於這座城市的獨特氛圍。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讓我“偷”到瞭颱南的時光。不是說它提供瞭多少具體的旅遊建議,而是作者以一種旁觀者又沉浸其中的視角,為我展現瞭一個我從未真正認識過的颱南。我被那些關於“味道”的描寫所吸引,不是直接的味蕾刺激,而是通過對食物背後故事的講述,讓我仿佛嘗到瞭那份古早的香甜,那份傳承的滋味。書中對“日常”的捕捉,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她沒有去刻意渲染宏大的場麵,而是聚焦於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巷口玩耍的孩子,傍晚收攤的老人,甚至是晾曬在屋簷下的衣物,這些平凡的畫麵,卻組閤成瞭颱南最動人的風景。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座城市的愛,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贊美,而是滲透到骨子裏的懂得。她讓“慢”成為一種生活哲學,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一種對周遭環境的溫柔迴應。
评分這本《在颱南生活的一百個理由》給我帶來的,是一種非常獨特且深刻的體驗。它不像一本旅遊指南,告訴你“去這裏,做那個”,反而更像是一本讓你在字裏行間“品味”颱南的書。我被書中那些關於“聲音”的描寫所吸引,不是直接描繪音樂,而是通過對生活場景的刻畫,讓我仿佛能聽到老街的腳步聲,小吃攤的叫賣聲,甚至是清晨鳥兒的鳴叫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瞭颱南獨有的城市交響樂。作者的筆觸充滿溫情,她沒有去描繪那些浮於錶麵的光鮮亮麗,而是聚焦於那些構成城市靈魂的細微之處,比如人們臉上的笑容,巷弄裏的燈火,以及那些默默堅持的小手藝。我尤其喜歡她對“日常”的描繪,那不是一種平淡的重復,而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一種對當下小確幸的發現。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把颱南僅僅看作一個旅遊目的地,而是一個充滿溫情和故事的生活傢園。
评分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充滿魔力的盒子,每一次翻開,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驚喜。它並沒有像一般的旅遊指南那樣,列齣“必去景點”或是“必吃美食”的清單,卻以一種更深入、更細膩的方式,展現瞭颱南的靈魂。我尤其欣賞作者對“人”的描繪。那些在巷口聊天曬太陽的老人,那些熱心指路的陌生人,那些認真經營著自己小店的店主,他們共同構成瞭颱南最鮮活的圖景。他們的生活態度,那種從容不迫,那種對當下的小確幸的滿足,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匆忙的生活節奏。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真摯的情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颱南的眷戀,那種將這座城市視為傢園的歸屬感。讀完這本書,我不再覺得颱南隻是一個地圖上的標記,而是一個充滿溫情、值得細細品味的生活空間。
评分這是一本能讓你在字裏行間“聞到”颱南的書。我不是說它寫得多麼細緻地描寫瞭香氣,而是作者捕捉到瞭一種獨屬於颱南的氣息,一種混閤瞭曆史沉澱、生活煙火和海洋微風的獨特味道。書中沒有直接告訴你“你應該去哪裏”,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讓你仿佛置身其中。我看到瞭老屋被歲月溫柔撫摸的痕跡,聽到瞭街頭巷尾傳來的親切交談,感受到瞭日落時分,整座城市染上橘黃色的溫暖。作者筆下的“生活”,不是流水賬式的記錄,而是充滿瞭詩意和哲學。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慢”的描繪,那不是一種消極的停滯,而是一種積極的享受,是對當下片刻的專注,是對身邊美好事物的發現。我開始想象,自己也曾在那樣的午後,坐在老街的榕樹下,看著陽光穿過葉隙灑下斑駁的光影,聽著遠處傳來的木魚聲。這本書讓我明白,旅行的意義,很多時候不在於看瞭多少風景,而在於感受到瞭多少生活。
评分這是一本讓人忍不住想立即打包行李,奔赴颱南的絕妙讀物!它沒有直接羅列景點或是美食清單,但讀完之後,你會驚嘆於作者是如何不動聲色地將這座城市的靈魂深深刻入你的心底。我仿佛能聞到老街巷弄裏那股濕潤的空氣,混閤著海風的鹹味和早點鋪飄齣的豆漿香氣。作者描繪的“慢”不是懶散,而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晨光灑在古厝窗欞上的溫柔,是午後茶館裏悠閑的時光,是黃昏時分,街邊小販收攤時那份滿足的笑意。書裏那些關於人情的片段尤其打動我,像是住在老巷口的阿婆,總是熱情地招呼路過的陌生人,又像是深夜裏,願意為你留一盞燈的小店老闆。這些細枝末節,構成瞭颱南最真實、最溫暖的底色,讓我明白,生活不僅僅是生存,更是一種感受,一種與周遭環境和諧共處的狀態。我曾以為颱南隻是地圖上的一個點,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它是一個活生生的、充滿故事的、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的寶藏。
评分我必須承認,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我對颱南的印象模糊且零碎,充其量是一些略顯陳舊的攻略裏關於古跡和小吃的片段。然而,《在颱南生活的一百個理由》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原有的認知。它更像是一封寫給颱南的情書,字裏行間流淌著作者對這座城市深沉而細膩的愛。我被書中那些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生活哲學深深吸引。比如,關於“吃”,它絕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是一種文化傳承,一種社區連接,一種對季節的尊重。書中沒有長篇大論地介紹菜肴,而是通過幾個小故事,讓我體會到食物背後蘊含的情感。一傢傳承三代的牛肉湯店,老闆娘在招呼客人時臉上那種淡然的驕傲;路邊攤的老爺爺,熟練地翻動著鍋裏的蚵仔煎,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傳統的珍視,讓我感受到瞭颱南獨特的魅力,一種超越物質、直達內心的富足。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關於“生活”的頓悟,而不僅僅是關於“颱南”的認知。它沒有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告訴你應該如何“玩轉”颱南,而是以一種平等而親切的姿態,邀請我一同去“感受”颱南。我被那些關於“人”的故事深深吸引。那些在街邊經營瞭幾十年的小店老闆,那些臉上刻著歲月痕跡的老人,他們身上的那種從容和淡定,讓我覺得,生活本就該如此。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真摯的情感,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與作者一同漫步在古老的街道,感受著微風的輕拂。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時間”的理解,那不是一種急促的流逝,而是一種緩慢的沉澱,一種對當下每個瞬間的珍惜。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旅行,是心靈的抵達,是與一座城市産生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