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 少一点 差一点 差很大
东一点 西一点 整理好 不漏点
学文法学半套?
Little和Small都是形容词「小的」,你知道little money和small money意思大不同吗?
When和While都是连接词「当…的时候」,你知道连接它们连接的子句,有「干扰事件」和「背景事件」之分吗?
每次考每次错!
不是看到ly结尾的字就是副词
不是动词之后动词就一定是加to或-ing
本书特色
1. 目录直接罗列常错的文法问题 一目了然 即查即看
2. 解析力求减少专有名词的使用 简单扼要 一针见血
3. 每单元附大小考试必考题型: 填充、选择、翻译加详解 重点练习 突破盲点
《英文文法一点灵》专治英语学习者最容易混淆以及大小考试每次考每次错的文法。目录直接罗列常考常错的文法问题,解析力求减少专有名词的使用,每单元并附大小考试必考的题型加详解,帮助读者击破发霉文法盲点,搞定陈年文法病痛。
作者简介
苏莹珊
毕业于英国Newcastle大学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系,曾于台湾大专院校担任英语讲师与华语教师等职。目前于上海从事教学、翻译等工作。
Unit 1 名词前面到底要不要加“the” 或 “a”呢? 008
Unit 2 动词后面可再直接加动词,不加 to 吗? 016
Unit 3 介系词+关系代名词一起用时,是否可省略介系词呢? 022
Unit 4 Taste “good”, “good”为何不是副词? 028
Unit 5 Seldom, rarely, hardly 的用法 034
Unit 6 Late vs. Lately 042
Unit 7 Near vs. Nearly 048
Unit 8 High vs. Highly 058
Unit 9 Friendly 和 Lovely 是形容词还是副词? 064
Unit 10 Worthy vs. Worth 的用法 070
Unit 11 Little vs. Small 078
Unit 12 Some vs. Any 086
Unit 13 Other vs. Another 092
Unit 14 Above vs. On 100
Unit 15 Below vs. Under 108
Unit 16 In, inward, inside 116
Unit 17 Out, outward, outside 124
Unit 18 No... but... 134
Unit 19 Whoever, whichever,whatever, whomever 的用法 142
Unit 20 By+交通工具=in, on+冠词+交通工具 152
Unit 21 动词和副词怎么放在一起,位置才对? 158
Unit 22 We stayed in or at+地名-有何不同? 166
Unit 23 动名词 V-ing 到底当动词还是名词? 172
Unit 24 Little vs. Few 一样不一样? 182
Unit 25 I’m coming , I come, I will come 差别在哪里? 188
Unit 26 Be made+with or by 差别在哪里? 198
Unit 27 Remember, forget,stop+V-ing or to V 各有何不同? 204
Unit 28 Until (till) 的用法 212
Unit 29 介系词 by 的用法 222
Unit 30 Or so, etc., and so on, and so force 的用法 228
Unit 31 So, for 的用法 236
Unit 32 Find vs. Find out 用法差在哪? 244
Unit 33 While vs. When 用法差在哪? 250
Unit 34 Though, although, even though 256
Unit 35 As soon as 怎么用? 262
Unit 36 关系代名词 Who vs. Whom 的用法 268
Unit 37 关系代名词 Which vs. That 的用法 276
Unit 38 什么时候关系子句要逗号? 284
Unit 39 Know, understand , acknowledge, realize 的用法 292
Unit 40 I don’t know who she is. 还是I don’t know who is she. 300
Unit 41 Wish 的用法 308
Unit 42 使役动词的用法 316
Unit 43 What 和Which的用法 322
Unit 44 Before vs. By的用法 330
Unit 45 At first, first, firstly的用法 338
Unit 46 Where vs. In which vs. Which 344
Unit 47 单位量词有哪些? 308
Unit 48 Old vs. Senior 可否一起用? 差别在哪里? 308
导读
虽然现在从事英语教职,但在高中时期,也曾经历过英语学习的「撞墙期」。当时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亦买过相关的英语参考书籍,希望能釐清一些学习上的盲点。然而,可能是资质驽钝之故,被书上「完全及物」、「不完全及物」等一大堆专有名词以及复杂的文法规则阐述弄得一个头两个大,而原本的不明白的地方则还是不明白。
有幸出国唸书后,发现文法的学习可以不需使用层层叠叠的文字结构来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阅读大量文章后,由其中发现语言规则,再进而归纳掌握;此时再回头阅读当年的文法书,便觉得豁然开朗。
有鑑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本书在编写时尽可能减少文法专有名词的使用,期望以例句和简明易懂的语言来帮助读者理解文法的规则。此外,书中的48个单元多为易出错混淆的文法概念,希望读者在阅读后,对于这些文法的要点使用能更为得心应手,未来在使用该文法时,准确度也能因此有所提升。
最后,本书的完成有赖于倍斯特出版编辑们的协助和包涵、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并特别感谢外籍友人Camelia Panitcherska担任本书的顾问,在此谨致谢忱。
苏莹珊
第3单元
介系词 + 关系代名词一起用时,是否可省略介系词呢?
一般句中较常见到关系代名词和介系词合用的方式为关系代名词在前,介系词在后(关系代名词+介系词),如:
This is the movie theater I usually go to.
This movie theater is closed for decoration.
The movie theater which I usually go to is closed for decoration.
I was looking for the book.
I found the book.
I found the book that I was looking for.
※此类句子可以将其关系代名词省略,但不可省略介系词。
The restaurant (which) I usually go to is closed for decoration.
I found the book (that) I was looking for.
那么,如果是介系词在前,关系代名词在后(介系词+关系代名词)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B) 介系词在前,关系代名词在后的句型为正式的英语句型。句型结构请看以下:
I know the girl.
He is talking to the girl.
I know the girl whom he is talking to.
I know the girl he is talking to.
I know the girl to whom he is talking.
French is a language.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French.
French is a subject which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French is a subject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French is a subject about which I know very little.
※需特别注意的是,此种介系词+关系代名词句型在使用时,关系代名词一定仅能为which和whom,不可是that, who或空关代。
作为一个多年英语学习者,我可以说,我经历过的语法“坑”不计其数。《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在一片漆黑的夜晚,突然出现的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曾无数次因为语法问题而感到沮丧,背过的规则总是在实际运用中“失灵”,看过的例句也总是感觉离我的真实表达太远。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非常具有操作性的语法学习思路。它并没有一味地强调“记住规则”,而是更注重“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比如,在讲解虚拟语气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should have done, would have done这样的公式,而是通过“如果当初......,那么现在......”这样更贴近思维方式的描述,让我们理解虚拟语气是如何表达“与事实相反”的假设。这种“由内而外”的解释方式,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例句选择非常“接地气”,涵盖了日常交流、商务沟通、学术写作等各种场景,而且每个例句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能够恰当地展现所讲解的语法点。我经常会把书中的例句摘抄下来,反复琢磨,然后尝试着模仿和运用。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句子,不再是那种生硬的“中式英语”,而是更加地道、流畅,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非常人性化,重点内容醒目,排版清晰,阅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疲惫。它还包含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附录,比如常见易错词辨析、短语搭配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我觉得,《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真的是将“枯燥”的语法,变成了“有趣”的学习过程,让我重拾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无限的潜力。
评分在我看来,掌握英语语法,就如同在迷宫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指引方向的“罗盘”。它并没有直接给我地图,而是教会我如何“看地图”,如何理解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标记。这本书最令我赞叹的是,它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语法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地呈现出来。它从最基础的词语搭配,到句子成分的组合,再到复杂的句子嵌套,都遵循着一种清晰的逻辑脉络。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语序”的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主谓宾的顺序,而是通过分析不同语序所带来的意义上的细微变化,让我们深刻理解为什么英语要遵循特定的语序,以及打破语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例如,在讲解“强调句”时,书中就用了一些非常巧妙的例子,让我们体会到通过改变语序来达到强调目的的强大效果。而且,这本书的练习题设计也非常有针对性,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选择或填空,而是需要我们去分析语境、理解句意,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语法结构。做题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语法实战演练”,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我明白,语法不仅仅是规则,更是思考和表达的方式。它帮助我建立了对英语语言内在逻辑的深刻理解,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英语交流和写作。
评分我曾经买过无数本语法书,但说实话,真正让我觉得“有用”的,屈指可数。《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的问题。我曾经一直对“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这类话题感到非常头疼,总觉得它们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但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非常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破解。他并没有一味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场景,让我们去感受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含义。例如,在讲解“虚拟语气”时,书中就用了很多“如果当时……,那么现在……”这样的句式,搭配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核心意义。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活泼,不像一般的教材那样枯燥乏味。作者常常会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是一些有趣的“脑筋急转弯”,来引导我们思考,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法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一句话点破”的环节,它们总能将一个复杂的语法点,用最简洁、最精辟的语言概括出来,让我们豁然开朗。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英语语法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它让我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法,写出更地道、更自然的英语。
评分坦白讲,我曾经对英语语法充满了恐惧和抵触。各种语法书,我都尝试过,但结果总是让我更加迷茫。《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则彻底改变了我对语法学习的看法。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我的语法观念。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善于将复杂的语法知识,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模块,然后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我们逐步掌握。例如,在讲解“时态”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列举各种时态的定义和用法,而是通过“昨天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这样非常直观的时间轴,让我们去感受不同时态在描述时间上的差异。而且,这本书的例句选择非常贴近生活,真实而实用,这让我觉得,我学习的语法知识,真的能够应用到实际的交流中。我曾经为一些介词的用法纠结了很久,但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非常清晰、易于理解的解释。书中还包含了很多“语法小窍门”,这些窍门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和理解一些难以掌握的语法点。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英语语法的掌握,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它让我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重新找回了自信和乐趣。
评分我一直认为,掌握英语语法,就如同建筑的骨架,没有扎实的骨架,再华丽的辞藻也显得摇摇欲坠。然而,市面上很多语法书,要么过于学术化,公式堆砌,让人望而生畏;要么过于口语化,只讲解一些零散的短语和表达,根本无法构建起完整的语法体系。《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恰恰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放弃学术的严谨性,但又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词性”的讲解。作者并没有仅仅告诉你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什么,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们去体会它们在句子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更复杂的结构。例如,在讲解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时,书中就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一个**快速**的奔跑”和“他**快速地**奔跑”,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各自的功能。而且,这本书的讲解逻辑非常顺畅,从最基础的句子成分,到句子结构的变化,再到更复杂的从句和非谓语动词,层层递进,让人感觉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跳跃式的。书中穿插的大量练习题,也并非简单的填空题,而是更加注重语境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做题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巩固,更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我发现,通过做这些练习,我逐渐养成了分析句子结构、辨别语法现象的习惯,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用,而不是仅仅“怎样”去用。这种深层次的理解,让我在面对各种英语语境时,都能更加自信和从容。它真的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坚实的英语语法“地基”。
评分我一直觉得,英语学习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高山,而语法,就是那条决定我们能否登顶的关键路径。《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把最锋利的“登山杖”,它让我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攀登。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把语法当成一套死板的条条框框,而是把它看作一种“语言的逻辑”和“表达的艺术”。作者通过大量的生动案例,让我们去感受不同语法结构所带来的细微差别,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独特魅力。比如,在讲解“被动语态”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一些“谁做了什么”和“发生了什么”的对比,让我们理解被动语态是如何将焦点从施动者转移到动作本身。这种“重意境,轻形式”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每一种语法现象的内在逻辑。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幽默风趣,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作者常常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冷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抽象的语法概念。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语法侦探”的小提示,它们总能在不经意间点醒我,让我恍然大悟。通过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很多我曾经觉得难以理解的语法点,背后都隐藏着清晰的逻辑,只要找到了对的“钥匙”,就能轻松打开。它让我不再害怕遇到复杂的句子,反而开始享受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其精妙之处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对英语语法学习长久以来迷茫的救星。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英语语法像是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各种规则、时态、语态、从句,看得我头昏脑涨,背也背不住,用的时候更是错漏百出。买过不少语法书,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练习题枯燥乏味,读起来就犯困,效果甚微。直到我偶然翻到了《英文文法一点灵》,才像是找到了通往语法世界的“捷径”。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并没有一味地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原本抽象的语法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关于时态的讲解,作者并没有直接罗列过去式、现在进行时、过去完成时等等,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比如“昨天小明做了什么”、“现在小红正在做什么”、“明天他打算做什么”,引导读者去体会不同时态在描述时间上的细微差别。甚至连那些最让人头疼的虚拟语气,书中也用“如果当时......那么现在......”这样的句式,搭配一些有趣的“假如”情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用法和精髓。更难得的是,书中穿插的大量例句,都非常贴近实际生活,不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标准”句子,而是我们在日常交流、看美剧、读英文新闻时经常会遇到的表达方式。这让我觉得,学习语法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真正能提升我英语运用能力的实践过程。我开始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分析句子结构,去理解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表达,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个死板的规则。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再害怕遇到复杂的句子,甚至开始享受拆解句子、理解其内在逻辑的乐趣。这本书真的做到了“一点灵”,让我这个曾经对语法感到绝望的人,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希望,也让我对自己的英语进步充满了信心。
评分在我看来,学习英语语法,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思维方式”。《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则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引领我进入了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它并没有将语法视为一套死板的规则,而是把它看作一种“表达的艺术”和“逻辑的构建”。作者通过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案例,让我们去感受不同语法结构所带来的微妙之处,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句子结构”的讲解。它并没有仅仅告诉我们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是通过“句子就像是一幅画,词语是颜料,而语法就是构图”这样的比喻,让我们深刻理解句子结构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定语从句”时,书中就用了一个“附加信息”的概念,让我们理解定语从句是如何为句子添加更详细的描述,从而丰富句子的含义。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亲切感。作者常常会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解释抽象的语法概念,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语法误区”的提示,它们总能在我即将犯错的时候,及时“拉我一把”,让我避免走弯路。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英语语法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其内在的逻辑和精髓。它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市面上所谓的“语法神器”已经心灰意冷了,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结果往往是束之高阁,蒙尘落灰。《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则彻底颠覆了我这种负面认知。首先,它在内容编排上就充满了智慧,将复杂的语法体系化繁为简,各个章节之间衔接自然,逻辑清晰。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书,像是把语法知识打碎了,然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扔给你,让你无从下手。这本书会先从最基础的词类讲起,然后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句子结构、时态语态,最后再深入到那些更容易混淆的从句和特殊句式。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那些让大多数学习者头疼的难点,比如冠词的用法、介词的选择,甚至连那些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固定搭配,作者也都能通过一些巧妙的比喻或者联想,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例如,对于“in”和“on”这两个介词的区分,书中就用了一个“盒子”和“表面”的比喻,瞬间就化解了我多年来的困惑。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幽默和亲切。它不像教材那样一本正经,读起来有一种跟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交流的感觉,不让你觉得有压力,反而让你愿意主动去学习。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小贴士”和“常见误区”的板块,这些内容往往是很多语法书所忽略的,但却恰恰是我们学习者最容易犯错的地方。通过这些提示,我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避免走弯路。总而言之,《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点石成金”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本语法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征服英语语法的“高地”。
评分说实话,我曾经对英语语法彻底“放弃治疗”了。各种培训班、各种教材,我都尝试过,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语法规则记不住,记住了又用不好,甚至有时候自己写的句子,自己都觉得别扭。《英文文法一点灵》这本书,则完全刷新了我对语法学习的认知。它的讲解方式极其独特,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语法侦探”的游戏。作者善于将复杂的语法现象,拆解成一个个小线索,然后引导我们一步步去推理,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在讲解“定语从句”时,书中并没有上来就抛出“which, who, that”这些词,而是先通过一些“这个是……,那个也是……”的描述,让我们体会到“限制”和“补充”的概念,然后才自然而然地引入定语从句,让我们理解它为什么会出现,以及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这种“抽丝剥茧”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而且,这本书的例句设计非常巧妙,它们通常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歌曲片段,这大大增加了例句的亲切感和记忆点。我经常会在阅读例句的时候,联想到自己曾经听过的、看过的,这样就更加容易将语法规则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书中还特别设置了“疑难杂症”专栏,专门解答一些常见的、但又容易混淆的语法点,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为某些介词的用法困扰了很久,但在这本书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清晰的解答。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语法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场充满智慧和乐趣的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