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不漲、物價狂飆,很多人都想利用投資幫自己加薪,但真相是:買股票有賺的隻有1%;買基金五年有賺的不到一成!
◎銀行高層Johnny在他曆經過國際銀行、私人銀行、投資銀行等十多年經驗後,他決心要揭開金融界背後的黑幕,銀行如何玩弄你的辛苦錢?為什麼你的投資總是賺少賠多?
◎唯有瞭解金融界的遊戲規則,改變你對投資理財的觀念,你就能當個聰明自主的投資人!
◎財富管理逐日衰敗:
過去僅為大客戶服務,僅收好標的的轉介費,以減輕銀行的利息壓力,隨著颱灣經濟成長,銀行閑錢愈來愈多,業務壓力日增,遂開始仿效國外大型商業銀行,成立財富管理的單位,但齣現瞭各種一般人不知的內幕:
‧客戶不過是條魚:虱目魚(白目魚)、吳郭魚(吾颳魚)、大鯨魚(有錢不動)、鯊魚(精明謹慎應對)、章魚(很會凹),普通理專一個月業績要幾百萬,資深理專要達兩韆萬,一位大咖客戶強過好幾位小咖客戶,小咖客戶能得到什麼待遇,不言自明。
‧專業是裝齣來的:一流人纔做交易和併購,二流人纔做企業金融,服務企業客戶,三流人纔纔輪到一般客戶。理專考不上金融證照,會藉同事執照簽署。
‧小客戶隻能搭末班車:看到廣告的基金都不會是什麼好東西,國際行投資銀行都已經大賺200%,等到一般客戶進場報酬率隻剩20%,已經看漲很久、風嚮球隨時有反轉的可能,風險也最大。像是原物料基金、黃金基金、新興市場基金。
‧「這是給信用卡的優質客戶」→不過是行銷話術,銀行的優質客戶是有錢賠又聽話,要你買什麼就買什麼,有事沒事就換一換投資標的,纔能賺飽手續費。
‧五十三十話術:一個理專對150~200位客戶,要盡快建立雙方關係。5分鍾聊天10展現專業30分鍾的交流,讓客戶記住你。
‧産品名稱感覺很賺錢:高收益債→垃圾債券(公司都快還不起錢瞭,風險高得嚇死人);雙元雙利(外匯選擇權)→不是賠匯差就是賠利差
‧定期定額好儲蓄:其實是「定期」讓銀行賺手續費,真正的投資應該要「定期不定額」。
‧客訴銀行不管用:一般客戶賠大錢就會找上門,基本三步驟安撫客戶、答應會妥善處理上報(派齣其他專員假冒分行經理去安撫)、告訴客戶我們也是受害者(手續費絕不吐迴),讓客訴不瞭瞭之。真正有用是要投宿到媒體和金管會!
◎企業金融內幕:
‧客戶關係部門真實上演半澤直樹情節!既然要貸款就多貸一點,冒貸、超貸的錢,經手人、銀行老闆、企業主和股東,大傢分一分,掏空銀行!中興銀行董事長曾結閤颱鳳集團總裁,利用人頭戶、假公司,掏空八百多億颱幣。
‧呆帳也能賺錢!呆帳就是銀行藉給企業的錢要不迴來,銀行稱為「不良債權」,可以將債權以債務金額的兩三成賣齣,買下的人隻要討債討迴超過兩三成,剩下全都是淨賺!那麼呆帳債權的買主是誰?就是銀行老闆和股東自己開的資産管理公司!
‧銀行自己也投資,輸瞭要你賠!每傢銀行都有投資部門,稱為「交易室」或「金融市場事業處」,嚮投資銀行買些産品來賣,老闆股東也下場玩一玩想賺點錢,有時有大客戶要投入大單,交易室就會先幫老闆大股東先買進,再用大客戶的單拉抬價格,最後再賣給小客戶,賺取價差。若是不小心買錯賠錢,也可以偷偷倒貨轉賣給客戶,減少損失,客戶就成瞭墊背!
‧午妻午男,噓,不要多問。同事之間發展齣曖昧的情愫,每天都喬時間一起吃飯,那個女的就成瞭另一個男的「午妻」,反之則稱為「午男」。銀行業往往是女多男少,一個主管級「午男」可能有好幾個「午妻」,最受寵的那一位就能夠順勢往上爬。
作者簡介
Johnny
美國頂尖名校金融學博士、會計師、理財規劃師,擔任過商業銀行分行長、私人銀行主管、理財顧問、投資銀行金融分析師等職務,目前為中國銀行業顧問、金融專業項目培訓講師、企業顧問、私人理財顧問。
在金融業看盡人生百態後,決心寫這本書,讓你瞭解颱灣金融業的黑把戲,以及一些不為人知的真相,金融業比你想像中的還要黑!
大綱
前 言 一個銀行傢的真心告白
第一章 你的財富怎麼愈管理愈少!
第二章 商業銀行驚人的背後
第三章 投資基金,究竟誰真正賺到瞭?
第四章 你買的保險真的能保障你嗎?
第五章 專為富豪階級服務的私人銀行
第六章 金融市場幕後的操盤手──投資銀行
第七章 企管顧問公司
第八章 未上市股票的騙局
第九章 股市的真相
結語
一個銀行傢的真心告白
這實在是一本會讓我被人痛恨的書!因為我即將在書中揭穿金融業背後的大黑幕,以及相關利益者慣用的騙局與手法。當你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代錶我已經得罪一大票人金融界的朋有。未來,我大概也彆想在金融業裏安身立命瞭吧。但摸一摸良心,還是不吐不快。
財富管理──銀行的搖錢樹
「財富管理」這幾年好熱門,市麵上一堆書告訴你「要理財、要投資」,;廣告也不斷催眠:要早點做好理財規劃,纔能幸福退休。而且不需要花大錢,人人幾乎都可以成為銀行的VIP,或享有專屬的理財專員和保險業務員。大傢對「理財」的認知,果真就如廣告強力灌輸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抗通膨」。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記得以前在一傢大型國際銀行做分行經理時,我們最重視的就是「財富管理」這塊業務瞭。原因無他,實在是太好賺,靠著一張嘴巴就可以賺到錢。
銀行內美輪美奐的裝潢、員工的旅遊基金、令人流口水的年終奬金……,這些全都是託「財富管理」的福。這塊業務可以賺到錢的名目多達一、二十種,像是:手續費、基金公司退傭、通路摺扣、保險費抽傭、基金轉換費……等等,難怪廣告一直慫恿你要定期定額買基金、要做保險規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辛苦血汗錢,可能就是銀行拿去付給廣告商的費用。
有銀行統計過,財富管理達五年以上且真正賺錢的客戶,根本不到十一○%。這個數據很真實,因為在股市真正賺到錢的人不到一%,巴菲特年平均報酬率也不過略多於二○%就可被稱為「股神」。所以,財富管理每年真正可以獲得兩位數報酬的投資少之又少,也就不奇怪瞭。試想,如果財富管理真的可以讓你財富大幅增值的話,在我底下任職的理專和銷售主管應該早就發財成為爺們,也不用每天戰戰兢兢地不斷打電話、盯數字、推銷産品。
真正在「財富管理」上賺到錢的,是銀行、理專和發行金融産品的公司,不是你。你隻能賺到上述這些人瓜分後剩下來的零頭。就如每件事情都有醜陋的一麵,而你就是銀行醜陋麵目下的犧牲品。
這個書名,坦白說,第一眼看上去就充滿瞭戲劇性,也充滿瞭現實的無奈。 “誰A走你賬戶裏的錢?”——這簡直就像是在對所有對自己的銀行賬戶感到睏惑的人們發齣的一個挑戰,一個邀請,去探尋那些我們可能忽略的、或者被刻意隱藏的真相。而“銀行高層大爆料!”這幾個字,更是讓人産生瞭窺探欲,仿佛能看到那些在金融領域叱吒風雲的人物,是如何思考和行動的。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部金融界的“諜戰片”,揭露一些我等普通人無法想象的內部操作,以及這些操作是如何巧妙地影響到我們普通人存放在銀行裏的每一分錢的?“為什麼你總是賺不到錢?”這個問題,更是精準地擊中瞭無數人的痛點。我一直認為自己足夠努力,也嘗試過各種理財方式,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這本書會不會揭示一些普遍存在的、讓我們“賺不到錢”的思維誤區,或者是一些被金融機構用來“固化”貧富差距的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甚至有些顛覆性的視角,讓我不再被動地接受現狀,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金融世界的運行規律,並且找到突破現有睏境的鑰匙。
评分說實話,這個書名一開始讓我有點兒猶豫,太直接,甚至有點兒像那種“標題黨”的書。但是,細細品味之後,卻發現它背後隱藏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它戳破瞭我們許多人對於金融世界的幻想,也直接指齣瞭我們普遍存在的焦慮——為什麼辛辛苦苦工作,錢卻好像不聽話一樣,總是悄悄溜走?“銀行高層大爆料”這幾個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有血有肉,有真實信息來源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那些在銀行體係內工作過的人,用他們的視角來講述那些我們普通人接觸不到的“遊戲規則”。這本書會不會揭示一些銀行內部的“潛規則”,或者是一些隻有內部人士纔知道的“賺錢秘籍”?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很多看起來很美好的理財産品,最終並沒有帶來預期的迴報,甚至可能是個“坑”。同時,“為什麼你總是賺不到錢?”這個問題,也讓我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理財誤區。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麵鏡子,照齣我理財上的不足,並且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改善方法?我不想再做那個傻傻的“送財童子”瞭,我渴望掌握自己財務命運的主動權。
评分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腦海裏立刻閃過瞭無數個問號。尤其是“銀行高層大爆料!”這句話,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們普通人對銀行的瞭解,往往停留在客戶服務層麵,對於其內部的運作機製、決策過程,甚至是那些影響我們錢袋子的“幕後推手”,知之甚少。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們有機會窺探到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金融巨獸的內部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坦誠地告訴我,在銀行體係中,是否存在一些設計,是故意讓普通民眾難以賺到錢的?例如,復雜的收費標準、誘導性的貸款産品,或者是一些讓信息不對稱變得更加嚴重的投資策略?“為什麼你總是賺不到錢?”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以來非常睏擾的。我是否因為缺乏專業的知識,還是被一些不實的宣傳所濛蔽?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幫助我理解市場背後的邏輯,並且識彆齣那些隱藏的風險?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讓我能夠跳齣原有的思維定勢,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財務狀況,並找到擺脫“窮忙”狀態的突破口。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誰A走你賬戶裏的錢?”——這簡直是我一直以來心中最深的疑問!每次看到銀行賬戶數字的變化,總會忍不住猜測是不是有什麼我不知道的“貓膩”在裏麵。而“銀行高層大爆料!”更是讓人浮想聯翩,仿佛能窺探到這個神秘行業的幕後故事。再加上“為什麼你總是賺不到錢?”這個直擊靈魂的拷問,讓這本書感覺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我視為“提款機”的銀行,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本書會不會揭露那些讓我們普通人難以察覺的“吸金”機製?比如,那些隱藏的費用、復雜的投資産品,亦或是銀行為瞭自身利益而設計的種種策略?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一步步剖析這些問題,並且給齣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的建議。畢竟,瞭解真相是改變現狀的第一步。這本書的書名就像是一個引爆點,點燃瞭我對金融世界的好奇心,也讓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産生瞭更深刻的思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解答我的疑問,更能讓我學到一些實用的知識,從而在未來的理財道路上少走彎路,真正實現財富增值的目標。
评分不得不說,這個書名就像是直擊瞭現代人最痛的幾個點:“賬戶裏的錢”、“為什麼賺不到錢”。“誰A走你賬戶裏的錢?”——這句話簡直太有畫麵感瞭,讓人不禁聯想到那些悄無聲息消失的資金,以及背後可能存在的各種“黑手”。而“銀行高層大爆料!”更是吊足瞭胃口,你我他誰不想知道,在那些冰冷的賬本和高科技的交易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本書會不會披露一些我們普通儲戶在不經意間就被“收割”的細節?比如說,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務費,長期纍積起來可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又或者是某些金融産品的設計,似乎總是傾嚮於讓機構獲利,而讓個人承擔更多的風險?“為什麼你總是賺不到錢?”這個問題,就更是問到瞭點子上瞭。我一直認為自己工作努力,生活節儉,但為何財富增長總是那麼緩慢,甚至原地踏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全新的視角,幫助我理解,是我的理財觀念有問題,還是市場的規則本身就存在某些不公平的地方?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明白,那些所謂的“一夜暴富”神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以及我們普通人如何在復雜的金融環境中,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可持續的財富增長之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