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不涨、物价狂飙,很多人都想利用投资帮自己加薪,但真相是:买股票有赚的只有1%;买基金五年有赚的不到一成!
◎银行高层Johnny在他历经过国际银行、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十多年经验后,他决心要揭开金融界背后的黑幕,银行如何玩弄你的辛苦钱?为什么你的投资总是赚少赔多?
◎唯有了解金融界的游戏规则,改变你对投资理财的观念,你就能当个聪明自主的投资人!
◎财富管理逐日衰败:
过去仅为大客户服务,仅收好标的的转介费,以减轻银行的利息压力,随着台湾经济成长,银行闲钱愈来愈多,业务压力日增,遂开始仿效国外大型商业银行,成立财富管理的单位,但出现了各种一般人不知的内幕:
‧客户不过是条鱼:虱目鱼(白目鱼)、吴郭鱼(吾刮鱼)、大鲸鱼(有钱不动)、鲨鱼(精明谨慎应对)、章鱼(很会凹),普通理专一个月业绩要几百万,资深理专要达两千万,一位大咖客户强过好几位小咖客户,小咖客户能得到什么待遇,不言自明。
‧专业是装出来的:一流人才做交易和併购,二流人才做企业金融,服务企业客户,三流人才才轮到一般客户。理专考不上金融证照,会借同事执照签署。
‧小客户只能搭末班车:看到广告的基金都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国际行投资银行都已经大赚200%,等到一般客户进场报酬率只剩20%,已经看涨很久、风向球随时有反转的可能,风险也最大。像是原物料基金、黄金基金、新兴市场基金。
‧「这是给信用卡的优质客户」→不过是行销话术,银行的优质客户是有钱赔又听话,要你买什么就买什么,有事没事就换一换投资标的,才能赚饱手续费。
‧五十三十话术:一个理专对150~200位客户,要尽快建立双方关系。5分钟聊天10展现专业30分钟的交流,让客户记住你。
‧产品名称感觉很赚钱:高收益债→垃圾债券(公司都快还不起钱了,风险高得吓死人);双元双利(外汇选择权)→不是赔汇差就是赔利差
‧定期定额好储蓄:其实是「定期」让银行赚手续费,真正的投资应该要「定期不定额」。
‧客诉银行不管用:一般客户赔大钱就会找上门,基本三步骤安抚客户、答应会妥善处理上报(派出其他专员假冒分行经理去安抚)、告诉客户我们也是受害者(手续费绝不吐回),让客诉不了了之。真正有用是要投宿到媒体和金管会!
◎企业金融内幕:
‧客户关系部门真实上演半泽直树情节!既然要贷款就多贷一点,冒贷、超贷的钱,经手人、银行老板、企业主和股东,大家分一分,掏空银行!中兴银行董事长曾结合台凤集团总裁,利用人头户、假公司,掏空八百多亿台币。
‧呆帐也能赚钱!呆帐就是银行借给企业的钱要不回来,银行称为「不良债权」,可以将债权以债务金额的两三成卖出,买下的人只要讨债讨回超过两三成,剩下全都是净赚!那么呆帐债权的买主是谁?就是银行老板和股东自己开的资产管理公司!
‧银行自己也投资,输了要你赔!每家银行都有投资部门,称为「交易室」或「金融市场事业处」,向投资银行买些产品来卖,老板股东也下场玩一玩想赚点钱,有时有大客户要投入大单,交易室就会先帮老板大股东先买进,再用大客户的单拉抬价格,最后再卖给小客户,赚取价差。若是不小心买错赔钱,也可以偷偷倒货转卖给客户,减少损失,客户就成了垫背!
‧午妻午男,嘘,不要多问。同事之间发展出暧昧的情愫,每天都乔时间一起吃饭,那个女的就成了另一个男的「午妻」,反之则称为「午男」。银行业往往是女多男少,一个主管级「午男」可能有好几个「午妻」,最受宠的那一位就能够顺势往上爬。
作者简介
Johnny
美国顶尖名校金融学博士、会计师、理财规划师,担任过商业银行分行长、私人银行主管、理财顾问、投资银行金融分析师等职务,目前为中国银行业顾问、金融专业项目培训讲师、企业顾问、私人理财顾问。
在金融业看尽人生百态后,决心写这本书,让你了解台湾金融业的黑把戏,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金融业比你想像中的还要黑!
大纲
前 言 一个银行家的真心告白
第一章 你的财富怎么愈管理愈少!
第二章 商业银行惊人的背后
第三章 投资基金,究竟谁真正赚到了?
第四章 你买的保险真的能保障你吗?
第五章 专为富豪阶级服务的私人银行
第六章 金融市场幕后的操盘手──投资银行
第七章 企管顾问公司
第八章 未上市股票的骗局
第九章 股市的真相
结语
一个银行家的真心告白
这实在是一本会让我被人痛恨的书!因为我即将在书中揭穿金融业背后的大黑幕,以及相关利益者惯用的骗局与手法。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代表我已经得罪一大票人金融界的朋有。未来,我大概也别想在金融业里安身立命了吧。但摸一摸良心,还是不吐不快。
财富管理──银行的摇钱树
「财富管理」这几年好热门,市面上一堆书告诉你「要理财、要投资」,;广告也不断催眠:要早点做好理财规划,才能幸福退休。而且不需要花大钱,人人几乎都可以成为银行的VIP,或享有专属的理财专员和保险业务员。大家对「理财」的认知,果真就如广告强力灌输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抗通膨」。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记得以前在一家大型国际银行做分行经理时,我们最重视的就是「财富管理」这块业务了。原因无他,实在是太好赚,靠着一张嘴巴就可以赚到钱。
银行内美轮美奂的装潢、员工的旅游基金、令人流口水的年终奖金……,这些全都是託「财富管理」的福。这块业务可以赚到钱的名目多达一、二十种,像是:手续费、基金公司退佣、通路折扣、保险费抽佣、基金转换费……等等,难怪广告一直怂恿你要定期定额买基金、要做保险规划,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辛苦血汗钱,可能就是银行拿去付给广告商的费用。
有银行统计过,财富管理达五年以上且真正赚钱的客户,根本不到十一○%。这个数据很真实,因为在股市真正赚到钱的人不到一%,巴菲特年平均报酬率也不过略多于二○%就可被称为「股神」。所以,财富管理每年真正可以获得两位数报酬的投资少之又少,也就不奇怪了。试想,如果财富管理真的可以让你财富大幅增值的话,在我底下任职的理专和销售主管应该早就发财成为爷们,也不用每天战战兢兢地不断打电话、盯数字、推销产品。
真正在「财富管理」上赚到钱的,是银行、理专和发行金融产品的公司,不是你。你只能赚到上述这些人瓜分后剩下来的零头。就如每件事情都有丑陋的一面,而你就是银行丑陋面目下的牺牲品。
不得不说,这个书名就像是直击了现代人最痛的几个点:“账户里的钱”、“为什么赚不到钱”。“谁A走你账户里的钱?”——这句话简直太有画面感了,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悄无声息消失的资金,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黑手”。而“银行高层大爆料!”更是吊足了胃口,你我他谁不想知道,在那些冰冷的账本和高科技的交易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会不会披露一些我们普通储户在不经意间就被“收割”的细节?比如说,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费,长期累积起来可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又或者是某些金融产品的设计,似乎总是倾向于让机构获利,而让个人承担更多的风险?“为什么你总是赚不到钱?”这个问题,就更是问到了点子上了。我一直认为自己工作努力,生活节俭,但为何财富增长总是那么缓慢,甚至原地踏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是我的理财观念有问题,还是市场的规则本身就存在某些不公平的地方?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明白,那些所谓的“一夜暴富”神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以及我们普通人如何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可持续的财富增长之路。
评分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脑海里立刻闪过了无数个问号。尤其是“银行高层大爆料!”这句话,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们普通人对银行的了解,往往停留在客户服务层面,对于其内部的运作机制、决策过程,甚至是那些影响我们钱袋子的“幕后推手”,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到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金融巨兽的内部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坦诚地告诉我,在银行体系中,是否存在一些设计,是故意让普通民众难以赚到钱的?例如,复杂的收费标准、诱导性的贷款产品,或者是一些让信息不对称变得更加严重的投资策略?“为什么你总是赚不到钱?”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扰的。我是否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还是被一些不实的宣传所蒙蔽?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帮助我理解市场背后的逻辑,并且识别出那些隐藏的风险?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能够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财务状况,并找到摆脱“穷忙”状态的突破口。
评分这个书名,坦白说,第一眼看上去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充满了现实的无奈。 “谁A走你账户里的钱?”——这简直就像是在对所有对自己的银行账户感到困惑的人们发出的一个挑战,一个邀请,去探寻那些我们可能忽略的、或者被刻意隐藏的真相。而“银行高层大爆料!”这几个字,更是让人产生了窥探欲,仿佛能看到那些在金融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金融界的“谍战片”,揭露一些我等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内部操作,以及这些操作是如何巧妙地影响到我们普通人存放在银行里的每一分钱的?“为什么你总是赚不到钱?”这个问题,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无数人的痛点。我一直认为自己足够努力,也尝试过各种理财方式,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普遍存在的、让我们“赚不到钱”的思维误区,或者是一些被金融机构用来“固化”贫富差距的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甚至有些颠覆性的视角,让我不再被动地接受现状,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金融世界的运行规律,并且找到突破现有困境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谁A走你账户里的钱?”——这简直是我一直以来心中最深的疑问!每次看到银行账户数字的变化,总会忍不住猜测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猫腻”在里面。而“银行高层大爆料!”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仿佛能窥探到这个神秘行业的幕后故事。再加上“为什么你总是赚不到钱?”这个直击灵魂的拷问,让这本书感觉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我视为“提款机”的银行,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会不会揭露那些让我们普通人难以察觉的“吸金”机制?比如,那些隐藏的费用、复杂的投资产品,亦或是银行为了自身利益而设计的种种策略?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一步步剖析这些问题,并且给出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的建议。毕竟,了解真相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这本书的书名就像是一个引爆点,点燃了我对金融世界的好奇心,也让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解答我的疑问,更能让我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从而在未来的理财道路上少走弯路,真正实现财富增值的目标。
评分说实话,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有点儿犹豫,太直接,甚至有点儿像那种“标题党”的书。但是,细细品味之后,却发现它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戳破了我们许多人对于金融世界的幻想,也直接指出了我们普遍存在的焦虑——为什么辛辛苦苦工作,钱却好像不听话一样,总是悄悄溜走?“银行高层大爆料”这几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有血有肉,有真实信息来源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那些在银行体系内工作过的人,用他们的视角来讲述那些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到的“游戏规则”。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银行内部的“潜规则”,或者是一些只有内部人士才知道的“赚钱秘籍”?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很美好的理财产品,最终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甚至可能是个“坑”。同时,“为什么你总是赚不到钱?”这个问题,也让我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理财误区。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理财上的不足,并且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改善方法?我不想再做那个傻傻的“送财童子”了,我渴望掌握自己财务命运的主动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