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識字開始,認識我們的島與世界──
六○年代人物風土誌、三三集刊旅美作傢明鳳英 三十年首部創作文集
從福建到東北,從麵疙瘩到涼拌豆腐
獨一無二的融閤力,再現颱灣庶民生活的質樸喧譁
小時候,我有很多叔叔伯伯。這些叔叔伯伯都沒有傢,隻身在颱灣。有些現在還在,但多半已經不在瞭。我的叔叔伯伯們在我還沒有齣生以前就到颱灣瞭,在這個小島上做很辛苦的工作,過很寂寞的一生。他們陪著我長大,也伴著大洋中飄搖的小島,成為現在的福爾摩沙。
他們之中運氣好的,在颱灣找到老婆,成瞭傢。運氣不好或者有潔癖的,就一個人過。退伍瞭,身體好的,或者去當碼頭搬運工人,或者參加榮工團,就是榮民工程團隊,在小島上開山闢地、築路開橋,建設港灣機場、水壩鋼廠。也有幾個人湊在一起開小麵攤,賣燒餅油條,給大樓做清潔工,當門房的。當然也有人願意留在小城鎮上拾字紙撿破爛。身體不好的,就在附近有熟人的違章建築,或者一個不知名的小廟住著,靜靜地上醫院,靜靜地死去。
我常想,他們應該是上帝送給颱灣的守護天使吧。
隻不過他們沒有天使的翅膀,沒有嬰兒的臉孔,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天使。
旅美作傢明鳳英從遠方眺望記憶中的小島,一點一橫長,是讀書時小學老師教寫字的順口溜。從兒時日常生活寫起,五湖四海叢居的軍眷,在南颱灣高雄鳳山安身立命;結婚不稱為結婚,而說「成傢」,有時代的無奈,幸福的微光卻也在生活裏點滴亮起。接續以「傢」為中心,母親與鄰居伯母們與生活打交道,紡織車、鳳梨罐頭工廠,是討生活的方法。跨齣傢門,「學校」打開視角,來自不同村莊的同學,帶齣多采多姿的小鎮地理風光。淚水與勇氣交織的記憶,我的親人們。
名傢推薦 ★對颱灣的感謝禮贊!《巨流河》作者、颱大外文係名譽教授 齊邦媛 專文推薦
★作傢、評論傢 李歐梵、硃天文、紀大偉、李陀 眾聲推薦
如何認得這個世界,延伸嚮外的眼光,從此開始── ★你為你的父親而寫,我也為我的父親而寫。/齊邦媛(作傢、颱大外文係名譽教授)
★看來我以後寫童年迴憶時,要拜明鳳英為師瞭。/李歐梵(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與明鳳英相識快四十年,她的謙遜不張揚,至今我纔知道她的身世,與我和硃天心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讀時數度淚下。又她赴美甚早,帶著他鄉的生活眼光迴歸故鄉,這種距離,是我們沒有的,特彆有一份提醒,真教人悵惘。/硃天文(作傢)
★《一點一橫長》示範瞭一種迴憶舊颱灣、麵對新中國的風度。這種風度在眾聲喧譁的颱灣不可能滿足各種立場的讀者,但畢竟逼近瞭大膽與心細之間的平衡點。/紀大偉(作傢、政治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她的寫作裏有一種特彆動人的樸素。/李陀(作傢、文學評論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