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杂货店

外婆的杂货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国小中、高年级以上适读

  在这物资富足、心灵却贫乏的年代,也许有太多的便利、些微的混乱,在徬徨、无助时,回过头来看看人情温暖的六○年代,不只能让心灵平和,还能找到慰借和前进的勇气~~

  原来在外婆严苛的面孔下,隐藏着一颗柔软、坚毅的慈心,就像那间小小的杂货店,貌似零乱、拥挤,却充满温暖……

  「爸爸」和「外婆」是阿芳心中不愿触及的痛,别人每天回家都能见到爸爸,自己的爸爸却久久才回来一次;别人的外婆都慈祥又和霭,自己的外婆却是个凶巴巴的老巫婆。

  虽然外婆在乡下经营一间杂货店,里头有一堆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最最期待的抽糖果戳戳乐,但阿芳却不喜欢回去,除了外婆老是板着张脸,对她没好话、没好脸色,妈妈每次都哭着离开的场景,也让她很不平,个性好强的阿芳,因此常常跟外婆斗嘴。

  在同学和邻居对阿芳父母的质疑与奇怪传言下,阿芳对爸妈的关系更充满了疑问。有一天,妈妈说要去高雄找爸爸,不方便带着她,要她暂时住在外婆家,这对阿芳而言,简直就是个天大的坏消息!

  就这样,不对盘的祖孙俩即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个性同样倔的两人,能和平相处吗?

  ◆本书有学习单,欢迎至福地出版资讯网www.winfortune.com.tw/下载。

本书特色

  (1)本书能让孩子理解,与人相处时,多一些体谅、宽容和同理心,才能相互理解、欣赏,许多误会也将不解自开。

  (2)在那个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五、六○年代,虽然物资缺乏,心灵却是富足的,在那个人与人相互关怀、人情温暖的时代,除了有许多在现今难得一见的趣事,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3)就算在外受了多少委屈或不开心,家人永远是最大的力量和支柱,也许表达关心的方式不一样,但那份至亲的关怀却是不变的。在接受温暖的同时,也学习付出自己的关爱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徐瑞莲


  淡江大学大传系肄业,曾任新闻双周刊社会组记者、女性杂志採访编辑及企画主任、电视儿童节目编剧、企画顾问公司编辑、戏剧演艺公司企画等。

  出版过四十余本作品,涵盖爱情小说、散文、小品、励志等书籍。

  兴趣是养盆栽和宠物、素描、大提琴。

  小时候以为长大会成为演员的我,最大的心愿是成为动物保育人员,到世界各地去居住。

  着有:《兔子爷爷爱生气》、《勇敢的傻孩子》、《追火车的男孩》、《养女的愿望》、《牧羊的孩子》、《灰姑娘的天空》、《月亮下的思念》、《来自天堂的音符》、《听见花开的声音》(福地出版)。

  得奖记录:《追火车的男孩》——第61次好书大家读入选图书。

  以及行政院新闻局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梦花文学奖,第十一、十二届大墩文学奖。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回外婆家

母亲节快到了,教室里的同学热烈讨论着要送妈妈的礼物。

「我今年要送妈妈一条绣花手帕……」

「我要送一个钱包……」

「这些都太普通了!我要送妈妈亲手画的卡片」向来很自以为是的张琴雅把头抬得高高的说。

「吼,卡片算什么?我打算捏一个黏土相框给我妈妈呢!」最喜欢跟张琴雅作对的陈元元说。

以为自己最有创意的张琴雅嘟起嘴巴,很不服气。

其实陈元元不是故意喜欢跟张琴雅唱反调,实在是两个都是「大声公」,都很爱发表意见,谁也不让谁。

陈元元一个转身,注意到正望着她们发呆的李育芳,连忙问她:「李育芳,你呢?」

没想到陈元元会忽然把矛头对准她,阿芳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反应很快的说:「我喔……我就是妈妈最好的礼物呀!」

没想到李育芳的回答更劲爆,害陈元元呆了半天不知怎么接嘴。

一旁的同学全都看了过来。几个男生低头闷笑着。还有人偷偷说:「这应该是最烂的礼物吧……」

「你们说什么!」阿芳忍不住瞪过去,眼中露出「熊熊的火光」。

谁不知道李育芳是班上出了名的恰北北(台语,凶巴巴的意思),可不是好惹的!偏偏就是有不识相的男生,还敢在一旁说风凉话。

「这是什么礼物呀!哪有人把自己当成礼物的!」

「我妈每次母亲节都会带我回外婆家,那不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吗?」很意外的,阿芳这次还满有耐心的解释。

「为什么要回外婆家?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干么不回阿嬷家?像我阿嬷家就很好玩,她住在三合院,我都和表哥他们在里头玩捉迷藏。」

看陈元元这么嚣张,阿芳也被激起了「战斗意识」。

「我外婆家才好玩呢!外婆开柑仔店(台语,杂货店),里头卖好多、好多的糖果跟泡泡糖,吃都吃不完。」阿芳故意舔了一下嘴巴,那些男生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

「还有抽糖果的喔!我爱抽几张就抽几张,一直到抽到中大奖为止,我外婆都随便我!」

「啊!好羡慕喔!」同学纷纷起闹。

「嗯,」阿芳一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了,越讲越起劲:「我外婆的杂货店里什么都有卖,除了一大堆的糖果、饼干,还有面条、米粉,想吃面随时可以吃到……」

阿芳身旁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听得一愣、一愣的。说真的,在那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六○年代,对孩子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更何况阿芳把外婆的杂货店夸大得像糖果屋跟补给站,应有尽有。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听得这么聚精会神,羡慕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