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这个岛屿教我的事

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这个岛屿教我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旅行
  • 北欧
  • 人生感悟
  • 岛屿生活
  • 文化观察
  • 个人成长
  • 治愈
  • 随笔
  • 游记
  • 慢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只要歪得够坚持,走再歪,都有路在前面等你!


  关于欧北来:

  ★备受商周、Cheers、联合报各大媒体瞩目,发起【台湾冷门景点热血复甦计画】的七年级团体
  ★天下杂志【发现美丽台湾】影片2013年竞赛银牌得主
  ★获今周刊「青年梦想行动家」专题报导,全国各大学院校争相邀请演讲

  一个大学生、一个研究生,加上一个专跑财经线的记者与设计师,四名平均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休学、离职、吃自己,为的是同一个梦想——台湾冷门景点热血复甦计画。

  关于人生,欧北来说:
  在行动之前,你始终低估了你自己。


  「欧北来」在台语中是「胡乱来」的意思,而在长辈眼中,这群欧北来青年也似乎把人生走歪得很彻底。没有收入、没有经济奥援,他们啃着梦想,用脚踏遍台湾,蒐集正在消失的乡土角落,以及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美好故事。

  这是一群年轻人欧北来壮游台湾的故事,他们在路上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真人版虎克船长、流浪街头的艺术家、返乡奋斗的创业青年……对他们而言,这些人不仅是一道道擦身而过的风景,更是他们在旅途中遇见的人生导师。

  一路上的倾听,让他们看见许多用钱也买不到的梦想,而这也成为推动他们继续向前的梦想。我们都不是天生就勇敢的人,但我们可以决定要勇敢!生命从来不曾绑住你,只有你自己选择被囚禁,不墨守成规,才能看见人生的另一道风景!

  欧北来脸书www.facebook.com/obltaiwan
  欧北来官网www.obltaiwan.com/

各大媒体名人、畅销作家、青年行动家 梦想推荐

  【群众募资网站flyingV创办人】林弘全
  【风尚旅行总经理】游智维
  【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总编辑 卢智芳
  【澳洲「世界最棒工作」女孩】CC谢昕璇
  【作家、塔罗牌之屋民宿主人】王家祥
  【青田七六 文化长】水瓶子
  【我在旅行创办人】黄世华、陈胤竹

  看完这本书才了解,我们拥有的那么多,却从来不知道珍惜。──【青田七六文化长】水瓶子

  欧北来硬是用一股无厘头的热血把我顽固的脑袋敲开,这才重新地认识了台湾最美丽的风景。──【群众募资网站 flying 创办人】林弘全

  他们在这个时代努力打拚,用旅行传递更多想说的事,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价值,鼓励更多旅人走入土地,感受生命。──【风尚旅行总经理】游智维

  如果你真的尝过几次放手的疯狂,几次无条件相信自己的坚持,生命不会是只有精采,而是更精采!──【澳洲「世界最棒工作」女孩】CC谢昕璇
远方的回响:在陌生土地上重塑自我的旅程 本书聚焦于一个核心命题:当一个人彻底抽离既有的生活结构,置身于一个文化、语言乃至生存环境都截然不同的陌生之地时,他将如何重新定义“自我”与“归属感”? 这不是一本关于特定地理位置的旅游指南,而是一部深入探讨人类适应性、文化冲击以及内在蜕变的非虚构作品。 全书结构围绕着“出发”、“挣扎”、“理解”与“回归(或留下)”这四个阶段展开,通过一系列充满张力的人物故事和作者的深刻反思,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探索空间。 第一部分:锚的断裂——背井离乡的初始阵痛 作者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描绘了选择离开时的复杂心绪。那种对已知世界的告别,不仅仅是物理距离上的拉开,更是一场对既有身份认同的剧烈震荡。 文化休克的细微描摹: 本部分细致入微地记录了初到异乡时,那些常被忽略却又极具杀伤力的日常瞬间。例如,无法理解的肢体语言、在正式场合中无意冒犯的习俗、以及在寻求基本服务(如银行、医疗)时遭遇的系统性障碍。作者着重探讨了“语言的局限性”如何加剧了孤独感——当母语无法精确传达内心的细微感受,人仿佛被困在一个透明的、无法突破的玻璃罩中。 “局外人”的视阈: 在这个阶段,观察者的身份被强化。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像一个人类学家一样,审视当地人的生活节奏、家庭结构和价值排序。这种抽离视角带来的最初感受是清醒与超然,但很快便被深深的无力感所取代——你拥有清晰的洞察力,却缺乏参与的资格。这种“清醒的疏离”是异乡人特有的精神状态。 第二部分:拓荒者的挣扎——在混沌中建立秩序 离开舒适区后,生存的压力迫使个体开始进行快速的学习与适应。本部分深入剖析了重建生活秩序的艰辛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重建。 生存技能的重塑: 读者将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从“依赖”到“自给自足”的转变。这不光是学习如何修理漏水的水管或辨认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在缺乏社会安全网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微型的、可控的生存系统。书中收录了多篇关于处理行政文件、应对突发疾病以及在本地劳动力市场中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的真实记录。 身份的消融与重构: 面对一个不认识你过往成就的社会,旧有的标签(如学历、职位、家庭背景)瞬间失效。作者探讨了“身份归零”带来的阵痛与解放。当过去的光环褪去,剩下的只有最原始的行动力和学习意愿。书中引用了多位长期定居异乡者的访谈,他们坦言这种“重新做人”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最能检验一个人核心韧性的试金石。 人际关系的重建与挑战: 在一个以血缘和历史为纽带的社会中,如何建立真诚的友谊?本部分详细分析了与本地人交往的复杂性——如何平衡“融入主流”与“保持自我”之间的界限?书中特别探讨了“跨文化友谊”的脆弱性:它们往往基于共享的即时经历(如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起度过一个困难的时期),但维系长期关系则需要对彼此文化深层的信仰体系有更深层次的尊重和理解。 第三部分:理解的维度——风景背后的哲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的表层逐渐褪去,真正的文化领悟开始浮现。这不是对异乡的简单美化,而是对其底层逻辑的深入挖掘。 时间观与存在感的差异: 本部分通过对比不同文化对“效率”、“等待”和“未来规划”的态度,探讨了“时间”这一概念在不同社会中的哲学含义。例如,在某些节奏缓慢的社群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可以被浪费的资源,而非需要精确量化的资本。作者反思了现代工业社会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极端推崇,以及这种观念对个体幸福感的潜在损害。 地方的“记忆”与“精神”: 作者将目光投向那些“非物质”的遗产——口述历史、民间信仰、以及对特定自然地貌的敬畏感。通过参与当地的祭祀活动或聆听古老的传说,作者开始理解,一个地方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是因为它承载着一代代人的集体情感和精神投射。这些精神支柱,是任何旅游指南都无法触及的深度所在。 对“成功”定义的重新校准: 异乡的经历迫使主人公重新审视“成功”的定义。当物质积累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时,拥有宁静的心态、健康的身体、以及建立有意义的人际联系,是否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标?书中通过对比故土与他乡的社会评价体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衡量人生成就的尺度。 第四部分:回响与选择——带着新世界的印记前行 旅程的终点并非简单的返程,而是一种深刻的融合与取舍。 “双重公民”的内心世界: 对于那些选择长期留下的旅人,本书探讨了他们如何成为两种文化的调和剂,同时也必然面临“两不靠”的身份困境。他们既不能完全抹去原有的文化烙印,也无法完全融入新的社群。这种“夹心层”的状态,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角优势。 带回家的礼物: 即使选择返回故土,那段经历也已然刻入骨髓。作者总结了从异乡学到的最宝贵的几课:如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对自身局限性的接纳、以及对“家”概念的重新定义——家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地理坐标,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搭建和拆卸的精神居所。这些“回响”将如何影响主人公未来生活的选择和决策,构成了全书的终极思考。 本书适合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渴望进行一次深刻自我探索、或正处于重大人生转折点的人阅读。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种面对未知、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和路径图。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欧北来


  二○一二年二月二日创立,欧北来团队成员包括10(陈亦琳)、阿达(蔡昇达)、大羊(王瀚陞)、鱼羊(黄于洋),这四名七年级的青年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设计、文字、行销企划、音乐创作,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他们满腔热血、形塑梦想、对世界充满憧憬。

  他们也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一位外国朋友说:「即使世界末日,台湾也一定不会消失,因为这是一座用爱组成的岛屿。」于是,他们决定将梦想付诸实行,「在走出台湾前,如果连自己都不认识这块土地,要如何向外面的世界介绍台湾?」因为这句话,这个信念,他们从最熟悉的土地出发,为那些被我们所遗忘的美好行动。

  二○一二年,欧北来团队成立。两年来,他们出发环岛,用力踏向这片土地,创作、建立一个拉近人与人间的交流平台;今年,他们决定将梦想之路集结成书出版,分享给更多读者;二○一五年,他们将从巴西出发,踏上环游世界的梦想旅程;向旅途上遇见的朋友介绍台湾,让世界看见台湾的美。

  得奖纪录:
  ‧2013/天下杂志【发现美丽台湾】影片竞赛-银奖
  ‧2013/Shopping Design台湾Best 100设计-在地文化推广贡献奖
  ‧2012/Flying V 群众募资网站第一个不到24小时即募资成功的案件
  ‧2012/青辅会【青年旅行家创业竞赛】-前十强入围
  ‧2012/青辅会【青年壮游台湾-寻找感动的地图】-前十强入围

  欧北来脸书 
  www.facebook.com/obltaiwan

图书目录

推荐序1 关于土地与人的旅行 游智维
推荐序2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我们自己 林弘全

作者序 台湾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要教给你的事

﹤throes 阵痛﹥
01真正的野蛮,是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傲慢
02被需要的爱,才是爱
03不要轻易说爱我,请在你真心爱我以后
04大自然纵然可怕,人类的骄傲也不遑多让
05一个人的知识和见解,绝不会超过他的经历和体悟
06你能做的比沉默更多
07如果不能照顾所有的生命能不能至少停止伤害
08改变不在朝夕,前提来自永续
09当这座城市不再悲情

﹤orbit 痕迹﹥
01那些,稍纵即逝的宝藏
02人不管拥有再多,需要的不过是三餐的温饱而已
03文化,只有用尽全力去生活的人才能看见她的模样
04从来,我们都看轻了自己
05除了钱之外,我们还有甚么?
06每个人都在亲手塑造世界的模样
07金钱从来不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
08任何事物都不会轻易不见,直到你选择遗忘
09出去是为了再回来
10没有心要怎么爱?
11九○年代的孩子,因为共同的回忆而有的默契
12如果每次道别的时候都要悲伤,那便无法享受当下的快乐
13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光明与黑暗,只有因为相信而坚持的我们
14每天,都有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

﹤embrace 拥抱﹥
01坦然面对弱点的柔软,才是真正的强悍
02在行动之前,你始终低估了你自己
03梦想,往往从厌恶中得到滋长
04我们绝对能够在拥有根的同时,一併拥有翅膀
05人类的情绪里,寂寞比悲伤更难忍受 学会,面对
06我们都不是天生就勇敢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要勇敢
07这个世界不缺乏同情,缺乏的是尊重
08我的愿望是让世界更美丽一点
09生命从来不曾绑住你,只有你自己选择被囚禁
10如果你值得快乐,就别为得到之外的失去计较
11去感受无能为力,才会在有能力的时候懂得设身处地
12要让别人看见你,得先倾听别人要的是什么
13做梦不分年龄,梦想因坚持而伟大
14为比自己更大的意义而活,更快乐
15游荡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

﹤affection 温度﹥
01与其期待环境给予,不如透过双手创造
02飞得再高也别忘记,你也曾经抬头仰望
03看似不幸的遭遇,也许将成为改变他人的契机
04人情味之外,还有人情味里要告诉你的事
05未来的事情,我们都无法保证
06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个改变的机会
07原来他们是这样看台湾的
08台湾很美,只要你用对了眼
09也许不是用脑,而是用心替你决定要做到多少
10真正的富有在能给予
11要做好事不一定要走远
12你的一念之善会成为下一个人的礼物

感谢 那些旅途中的人生导师

图书序言

推荐序 1

关于土地与人的旅行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十年前,我走上创业这条路。因为期待着让更多人从旅行中得到感动与收获,希望台湾这块土地被更多人了解与发现,投入了主题与客制化旅行规划的领域。不曾有过旅行社工作经验,也不是相关餐旅观光科系毕业,只是凭借着一股热情,就这么一头栽了进去。那时候关心的长辈说:「年轻人做事情要想清楚,不能太过理想天真没有商业计画,欧北来的话很快就会倒!」身旁的亲友几乎一面倒地反对,没有人觉得这小子可以撑过一年半载,想不到转眼便已经十年。

  那年,我二十七岁。

  初次知道这几个七年级的朋友,是二○一二年在群众募资网的那段影片与介绍:「欧北来的台湾冷门景点大蒐秘」。他们想弄沙发客栈,想印制T恤,想寄明信片给旅人,想规划旅程带人郊游,想凝聚一群人共同爱台湾。这四个人结伴开始旅行,然后休学、离职、吃自己。朝梦想的路上洒着热血前进,「干!踩到屎了。」幕后花絮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那年,他们比我当年更年轻。

  同样是宜兰子弟的摄影大师前辈阮义忠,在他的《人与土地》摄影集里是这么想的:「我在拍照时,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对于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如同他所说的,我们对于旅行亦是如此地思考着。当水泥一车一车地倒入工地,覆上泥土的土地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孕育长成任何东西,即便价值变得更高,却显得空泛乖离。愈来愈多的开发口号喊着带来经济,侵占农地、拆除古蹟、伤害环境、忽视文化,破坏了数千年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创造了生存的危机。

  课题很大,难度很高。是否漠视,守着自己的小确幸会来得更加容易快乐?还是正面迎接属于这世代的挑战,用参与改变让这最坏的时代成为最美好的时代?

  很高兴有着「欧北来」这样的伙伴,莫名的相识,有着同样的梦想与使命。能够一起在这个时代努力打拚,用旅行作为工具,传递更多想说的事,给人勇气。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价值,鼓励更多的旅人走入土地,感受生命。

  是否莽撞做梦,就是白日梦欧北来?我又想起了Apple电脑在1994年推出广告
「Think Different」,简单的影像不断轮播甘地、拳王阿里、玛莎.葛莱姆、毕卡索、爱迪生、爱因斯坦、理查.布兰森、约翰.蓝侬与小野洋子、希区考克等名人肖像。

  对白是这样说的:「这是一群疯子,叛逆与麻烦制造者。硬要把圆木穿过方洞,看世界就是与众不同。他们创新幻想,使人们更和谐。他们冒险创造,激起生命的涟漪,推着人类不断前进。他们必须疯狂才能改变世界,因为只有疯狂自认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真的改变了世界。」

  或许在别人眼中,我们对某件事的执着与坚持,没有考虑现实与未来处境是不正常愚笨的。但我相信对我们而言,听从自己心里的声音,掌握生命中的每一刻用力发光,那才叫做正常自然。或许我们的道路会崎岖不平,因为没有人走过。但比起很多无法自己选择人生方向的人来说,那才真的叫幸福呀!

  一起走这条路吧。

游智维(风尚旅行总经理)


推荐序 2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我们自己


  我在接受媒体採访时,常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在flyingV这么多的案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其实这真的很难回答,毕竟在过去这么多的案件里,只挑出一个,总是觉得难以抉择,但仔细思考后,我通常会举欧北来的个案作为我的答案。

  欧北来的冷门景点复甦计画,是flyingV上线后第一个成功募资的专案,虽然不是募资金额最高、也不是引起最多人讨论的,更别提其实我始终都搞不懂阿达、10、瀚陞、于洋这四个奇怪的人究竟在做些什么事!但是跟他们之间始终有些莫名的革命情感,所以只好被迫每次都很努力地解释欧北来究竟在做什么(笑)。

  这些风景并不冷门,只是你们从来不曾用心看过!

  好玩的是,其实欧北来团队里四个最原始的成员通常是聚少离多,大多时候都是各自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流浪,偶尔在台湾碰头时,我凑巧几次参与其中,透过更近距离的接触,听着他们讲述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这才逐渐了解他们那看似漫无目的却彷彿又燃烧着热血的想法。

  我猜想欧北来在最一开始可能也没有想太多,只是单纯有个想法,大家就一股脑地往前冲,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随着沿途遇上的各式各样体验,让他们不断地回到原点去思考初衷,修正之后再重新出发,走呀走呀,就这么走了两年多。这本书就是集结了他们在台湾各地角落亲身体验的小故事。

  这些风景其实很热情,只是你们一贯的冷漠阻绝了情感的交流!

  这些故事若只从远处看轮廓,其实是平淡无奇看不出个端倪的。但透过欧北来的眼睛,彷彿让人身历其境,一起和海边叼根烟的大哥、都市角落书店的阿伯直接对话。这些文字让我产生了极强烈的既视感,好像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却又十分陌生。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在都市生活太久,太习惯用既定的观点去解读所见所得,久而久之开始产生隔离感,对于这片土地想告诉我们的事不听不闻,直到欧北来硬是用一股无厘头的热血把我顽固的脑袋敲开,这才重新地认识了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有人说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想再加註一句:这些风景,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林弘全(群众募资网站 flyingV 创办人)


作者序

台湾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要教给你的事


  如果你期待这是一本提供众多「冷门景点」的旅游书,抱歉,可能让你失望了。

  如同欧北来的团队名称,对任何事情都不设过多限制的我们,「台湾冷门景点热血复甦计画」意味着那些在人生旅途中与我们擦身而过,或未受注意、未曾被挖掘的美好,它们可能是一个无名小卒,是不经意映入眼帘的物事,也可能是一个如山脉般悠久族群的智慧……,而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这座名为台湾的小岛上。

  它们很美,很珍贵;它们是我们差点错过的,看不见的导师。

  旅行,背后要告诉你的事

  二○一二年,一个大学生、一个研究生,加上一个专跑财经线的记者与一个设计师,四人结伴出走,休学、离职、吃自己。在别人眼中,我们似乎把人生走歪得很彻底。但这一年,我们彷彿才真正踏在这片土地上。

  台湾,行走在这座小岛,踏在这块在世界地图上连葡萄干大小都不及的土地上,我们看到、听到了各种坚韧的生命故事。如稻禾般汲取着土地上的美丽与智慧,就像深深刻画在老人黝黑脸庞上的皱纹,这许许多多发生于身旁的感动,重重地震慑着我们。

  高山、溪流、森林、大海……不过两千三百多万人的小岛,同时坐拥了这丰富而壮丽的自然景观,根据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族群间的互动,也造就出截然不同的文化与生活面貌。

  我们在猎人的带领下,登上海拔一千两百公尺以上的高山,尽管过程中浓浓大雾阻挡了视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一个闪神很可能就会跌落山谷,然而猎人们凭借着祖先的智慧,准确辨别安全的道路,依循猎径追寻猎物的踪迹。猎人说:「你以为人类总是占有优势,其实动物也在引诱你落入陷阱。」这才恍然大悟:「世界上的生物,没有谁高人一等,完全取决于你是否了解你脚下这片土地。」

  那些待在澎湖、兰屿、台东、花莲、绿岛与大海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发现这片总在闇夜咆哮起如唾沫般白色巨浪的大海,其实并不可怕,害怕,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她「唿吸」的频率。

  路途中,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真人版虎克船长、流浪街头的艺术家、返乡创业的奋斗青年等……,对其他人而言,也许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对我们来说,他们不仅是一道道擦身而过的风景,更是一个个影响我们的人生导师。

  我们总爱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我们总爱追逐此起彼落的「台湾之光」,然而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能说出更多台湾「值得你爱」的理由吗?

  旅行,是为了付诸行动。

  在这个全球化脚步日益加速,廉价航空等各种交通手段发达兴盛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俨然已是「眼皮开阖间即可抵达的距离」,许多人还来不及认识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就急着踏出去,急着去发掘岛屿外的感动。

  和其他人一样,我们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出发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如同我们跃起前,必先把脚掌稳稳地踏在地面上一样。于是我们从短短两句话「把台湾带出去,把世界带进来」出发,展开了一段「台湾冷门景点热血复甦计画」的旅程,借由在音乐、影像、文字、活动、设计等专长,秉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传递美好事物」、「自身专业反馈土地」,点滴记录下台湾这块土地、发行岛屿美好产品、带着大家实际参与各式生活的「岛屿拼图」活动,让每个人都能拼凑属于自己的岛屿样貌,然后反思,进而产生行动,成为一个个「制造」台湾美好的种子。

  台湾的美,不会只有一种形式,只是,美好的事物通常不喜欢引人注意,只让发现的人看见。

  走进「里」台湾,我们谦卑地倾听这块土地的声音。
  台湾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要教给你的事。

  每个人,都可以是台湾之所以美好的理由,只要你开始行动。
  而做好一件自己最擅长的事,就足以让世界看见台湾。

  这是欧北来的故事。
  而你也可以和我们一样,走出、写下自己的故事。

图书试读

真正的野蛮,是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傲慢
布农青年的歌声


花莲万荣乡马远部落

「看着你的脚步你踩过的泥土,这崎岖的山路走得好辛苦,你说过的话我何时才能领悟,再用心去感受土地的温度……dan na ngaus as zakuan mudadan, dis uni zaku pisihal nalahaiban……」

在政大金弦奖上,第一次听到这首勇夺三项大奖的歌曲《脚印》,结合布农族语的创作,令人深深迷恋上这种从「土地长出来」的族群文化。

创作人马咏恩是一名原住民独立音乐人,他透过音乐、带人走入部落,同时分享自己的族群与家乡的故事,让更多人借由不同的方式认识布农族。他用他最擅长的方式,让别人看见了他的族群和故乡。

而我真的看见了。

就因为这样,我跟着咏恩走入花莲万荣乡的马远部落。

抵达马远部落的那个晚上,布农族猎人带领我们,搭乘小货车,行驶在崎岖到让人无法想像的山路,引擎声低沉地嘶吼着,爬得有些吃力的小货车不时因坡度太陡熄火,还数度朝车后方的悬崖倒退,惊险万分,但猎人们面不改色,重新发动后的小货车依旧卖力地爬着坡。

空气中充斥着每道唿吸都不能懈怠的紧张感。

约莫一个钟头后,在海拔六百公尺处飘起了雨,我们的视线逐渐被大雾所遮蔽,伸手不见五指。「下车吧,从这里开始我们得用走的,在这之前,我们要先告诉祖灵,我们来了。」猎人们开始准备猎前需要的用具。

米酒、猎枪、弹药,一群布农族青年肩靠着肩,全部围在置于木头上的猎枪前,开始唱起了「猎前祭枪歌」。

布农青年的歌声与自然的声音毫无违和地融为一体,如协奏曲般悠扬共鸣,一股敬畏之心油然升起,所有人似不自觉放轻了唿吸,可以感受到气氛愈发肃穆、神圣,我们的神情也凝重了起来,深怕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布农族人猎前的禁忌。

「我们是要祈求山神与祖灵们保护我们得以平安、丰盛,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赐予的,要抱着感恩的心,绝对不能开玩笑。」咏恩告诉我眼前所进行的一切仪式最重要的核心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提起“欧北”,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那些广袤无垠的自然风光,是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疗愈,往往来自于与自然的连接,来自于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重新感受生命最纯粹的脉搏。《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这个岛屿教我的事》这个书名,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渴望。我猜想,这本书也许描绘了主人公在北欧某个岛屿上,如何与自然对话,如何从大地的怀抱中汲取力量,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评分

我总是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故事有着莫名的偏爱。那些关于成长、关于自我和解、关于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叙事,总能在我平淡的生活中激起涟漪。《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这个岛屿教我的事》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它暗示着,生命中有些经历是不可或缺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完成蜕变的。我很好奇,那个“岛屿”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给予如此重要的启示。它可能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地点,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评分

旅行的意义,在我看来,从来不只在于风景本身,更在于它能够带给我们的心境上的改变。每一次远行,都是一次对自我边界的拓展,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一次对内心深处的审视。《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这个岛屿教我的事》这个书名,让我感觉它像是一个邀约,邀请读者一同踏上旅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之下的生命真谛。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遥远的岛屿,是如何教会我们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去拥抱变化,去真正地“活着”。

评分

拿到这本《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这个岛屿教我的事》,我并没有立即翻开。我花了几天时间,只是把它放在床头柜上,让它的名字在我眼前晃悠。我想,这本书一定不只是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它更像是一个人生坐标,一个关于“如何活”的答案。我开始回忆起自己过去的一些决定,那些看似随意的选择,是否都将我引向了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我是否一直在某个地方徘徊,却从未真正抵达过内心的彼岸?这本书,或许就是一把钥匙,能为我开启那扇通往内心世界的门。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带着一种奇妙的召唤感,“人生至少欧北来一次”,仿佛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埋藏在心底的梦想。每次看到书名,我都会在脑海里勾勒出北欧那片纯净的土地,冰川、峡湾、极光,还有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它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清单里,是否也应该添上这么一项——去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进行一场彻底的自我放逐与寻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