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藤廣

內藤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建築界閉塞的現況之中,本書將帶領讀者看見「建築的希望」,從「海之博物館」到最新的「旭川站」,除瞭收錄內藤先生的主要作品以外,也刊登採訪和特彆會談,是內藤廣個人首次的作品和採訪全集。2010-2011年擔任東京大學副校長,本書並首次談及「東京大學的內藤式教育法」。

  內藤廣的風格迥異於伊東豐雄與隈研吾。伊東豐雄和隈研吾隨著掌握時代的變化,將新的元素融閤到自己的建築之中,所以會感覺20年前的作品風格和現在完全不同。

  而同樣活躍於日本建築界的內藤廣,其作品都可以找到共通的特色,他的理念就是「不追求流行,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返迴生産system思考空間的存在」。

  這樣的理念充分地顯示於成名作品「海之博物館」之中。他在獲得日本建築學會奬作品奬之後,發錶感想:「我認為建築原本就是超越人類的生命的,一想到這些,就會更著眼於建築的成立及生産過程,並且著重於細節與結構的各項作業」。

  「不追求流行」錶現齣他對於目前的「舒適的狀態」有著不信任感。而迴顧他過去的訪談內容,也會有「這個人對未來很悲觀」的感覺。但他絕不是悲觀主義者。他認為沒有必要教導學生流行,而著重在傳授「確實且不變的東西」。

  他對於自己的作品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也相當有信心。旭川車站完成時,他在演講會場中提到「我有信心這個設施在100年後、200年後一樣能夠繼續為旭川服務」。是一個能夠在所有市民麵前保證自己的建築能夠使用超過100年的建築傢。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海之博物館(1992)、安曇野CHIHIRO美術館(1997)、USHIBUKA海彩館(1997)、茨城縣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1997)、牧野富太郎紀念館(1999)、十日町情報館(1999)、倫理研究所富士高原研修所(2001)、CHIHIRO美術館.東京(2002)、島根縣藝術文化中心(2005)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內藤廣


  1950年齣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74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76年取得同研究所碩士學位。

  76-78年任職於Fernand Higueras建築設計事務所(西班牙馬德裏),79-81年任職於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81年成立內藤廣建築設計事務所。2001-02年擔任東京大學研究所工學係研究科社會基盤學助教。

  03-11年擔任東京大學研究所工學係研究科社會基盤學教授,10-11年擔任東京大學副校長。

譯者簡介

龔婉如


  文藻外語學院日文科、東京傢政大學造型錶現學係畢業。曾任日商齣版社編輯、廣告公司 翻譯等,目前為專職翻譯。熱愛旅遊、美術工藝及馬拉鬆。譯作有《赤朽葉傢的傳說》、《魔王》、《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原研哉。Ex-formation植物:視覺藝術聯想集》等書。

圖書目錄

CHPATER 1 「海博」之前 [1950-1995年]
INTERVIEW 01 「37歲那年第一次有瞭繼續做建築好像也不錯的想法」
PROJECT 01海之博物館˙收藏庫[1990年]
READING 01海之博物館、業主和建築傢的25年
INTERVIEW 02 「從建築生産體係這扇窗可看齣整個社會及經濟」

CHAPTER 2 「牧野」之前[1996-2000年]
INTERVIEW 03 「當今時代的睏難點不在於有沒有拿到案子」
PROJECT 02 安曇野知弘美術館[1997年]
PROJECT 03茨城縣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1997年]
PROJECT 04古河綜閤公園管理棟[1998年]
PROJECT 05牧野富太郎紀念館[1999年]
INTERVIEW 04 「如果真的要撐到一百年,就要重新審視結構形式」──與柏木浩一對談

CHAPTER 3 「益田」之前[2001-2005年]
PROJECT 06 倫理研究所富士高原研修所[2001年]
PROJCET 07 最上川故裏綜閤公園管理中心[2001年]
PROJECT 08 知弘美術館˙東京[2002年]
PROJECT 09 FOREST益子[2002年]
PROJECT 10港未來綫馬車道車站[2003年]
PROJECT 11 RIVER RETREAT雅樂俱ANNEX[2005年]
PROJECT 12島根縣藝術文化中心[2005年]

DIALOGUE 特彆對談
GUEST 01 談施工──加賀田正實+大川鬱夫[皆為工地主任]「「建築是由人所創作」這是最重要的」
GUEST 02 談結構──岡村仁[結構傢]「結構傢真正的職務不僅止於分析」
GUEST 03 談住宅──太田理加[原所員]「人與人直接碰撞的住宅設計是「修練的地方」」

CHPATER 4 走嚮「土木」[2006年-]
INTERVIEW 05 「隻靠皮膜的建築設計已經到瞭極限」──與藤森照信對談
PROJECT 13 日嚮車站[2008年]
INTERVIEW 06 「瞭解土木之後重新體認到建築的扭麯、個人主義」
PROJECT 14 高知車站[2009年]
PROJECT 15 虎屋京都店[2009年]
PROJECT 16 旭川車站[2010年]

CHAPTER 5 設計手法‧教育觀
READING 02 內藤事務所的成本管理術
INTERVIEW 07 「迎接新的技術,以理論方式來創造型態」──與遠藤勝勸對談
READING 03 繪製於圖麵上的內藤流草圖
READING 04在東大10年所見的教育觀

內藤廣年譜
後記
員工名單/執筆者/報導刊載號

圖書序言

Chapter 01

「海博」之前19501995年


內藤廣雖然於31歲獨立,卻接不到大案子,度過瞭苦難的30世代。
不逢迎泡沫經濟時代抬頭的社會觀和建築界,低成本˙高耐久性的「海之博物館」,決定瞭他日後的方嚮。

19701980年代
INTERVIEW 01

「37歲那年第一次有瞭繼續做建築好像也不錯的想法」
迴顧那段備受矚目卻迷失自我的日子

原刊載於NA學生特彆編輯版2009及Kenplatz(此篇訪談的後半部請見P226)

內藤廣就讀研究所時就經常投稿建築專門雜誌,很早之前便獲得瞭眾人矚目。雖然31歲就獨立,但卻一直拿不到大案子,直到40幾歲纔陸續完成瞭引發話題的作品。40歲之前,內藤一直猶豫著是否要以建築作為終生職業。我們請內藤來談談立誌從事建築的年輕歲月,直至人生轉機的「海之博物館」這一段時間。

──首先請您先談談為什麼大學時會選擇建築係?

這一點建築傢山口文象(190278年)的建議有很大的影響。當時母親的娘傢就住在山口先生隔壁,小時候我常在他傢的遊泳池遊泳。那時候我不知道山口前輩是這麼有名的建築傢,高中時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曾經去找他商量。他給我的建議是:「唸建築的話,想做什麼都可以,你就先試試吧。」他還說建築是一門處理人類生活和人類本身的學問,隻要抱著這個想法,就算最後當不成建築傢也無所謂吧。

第一年考大學時因為正逢安田講堂事件,所以沒辦法考東京大學,因此我重考一年,打算隔年再考,但結果沒考上,進瞭早稻田大學。但早稻田大學也還有很多學生運動,一點都不有趣,我猶豫是否要再重考一次,於是去找山口前輩商量,他勸我不要這麼做。他說青春時代的每一年都很寶貴,不應該這樣浪費。還說早稻田裏有個有趣的建築傢叫做吉阪隆正(191780年),叫我可以去找他。所以我的大學時代可說是由山口為我決定方嚮,自己纔慢慢産生興趣。

──所以你是進入早稻田大學的吉阪研究室之後,纔瞭解建築和建築的樂趣嗎?

當時一點都不懂建築。因為吉阪老師非常忙,所以幾乎沒有直接教過我們。他在無形之中教導我們的不是建築,反而是他對人類的看法和對社會的看法。吉阪老師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很瞭不起。是一種比建築更根本的東西。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