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广

内藤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建筑界闭塞的现况之中,本书将带领读者看见「建筑的希望」,从「海之博物馆」到最新的「旭川站」,除了收录内藤先生的主要作品以外,也刊登採访和特别会谈,是内藤广个人首次的作品和採访全集。2010-2011年担任东京大学副校长,本书并首次谈及「东京大学的内藤式教育法」。

  内藤广的风格迥异于伊东丰雄与隈研吾。伊东丰雄和隈研吾随着掌握时代的变化,将新的元素融合到自己的建筑之中,所以会感觉20年前的作品风格和现在完全不同。

  而同样活跃于日本建筑界的内藤广,其作品都可以找到共通的特色,他的理念就是「不追求流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返回生产system思考空间的存在」。

  这样的理念充分地显示于成名作品「海之博物馆」之中。他在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作品奖之后,发表感想:「我认为建筑原本就是超越人类的生命的,一想到这些,就会更着眼于建筑的成立及生产过程,并且着重于细节与结构的各项作业」。

  「不追求流行」表现出他对于目前的「舒适的状态」有着不信任感。而回顾他过去的访谈内容,也会有「这个人对未来很悲观」的感觉。但他绝不是悲观主义者。他认为没有必要教导学生流行,而着重在传授「确实且不变的东西」。

  他对于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也相当有信心。旭川车站完成时,他在演讲会场中提到「我有信心这个设施在100年后、200年后一样能够继续为旭川服务」。是一个能够在所有市民面前保证自己的建筑能够使用超过100年的建筑家。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海之博物馆(1992)、安昙野CHIHIRO美术馆(1997)、USHIBUKA海彩馆(1997)、茨城县天心纪念五浦美术馆(1997)、牧野富太郎纪念馆(1999)、十日町情报馆(1999)、伦理研究所富士高原研修所(2001)、CHIHIRO美术馆.东京(2002)、岛根县艺术文化中心(2005)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内藤广


  1950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74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筑学科,76年取得同研究所硕士学位。

  76-78年任职于Fernand Higueras建筑设计事务所(西班牙马德里),79-81年任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81年成立内藤广建筑设计事务所。2001-02年担任东京大学研究所工学系研究科社会基盘学助教。

  03-11年担任东京大学研究所工学系研究科社会基盘学教授,10-11年担任东京大学副校长。

译者简介

龚婉如


  文藻外语学院日文科、东京家政大学造型表现学系毕业。曾任日商出版社编辑、广告公司 翻译等,目前为专职翻译。热爱旅游、美术工艺及马拉松。译作有《赤朽叶家的传说》、《魔王》、《穷忙族:新贫阶级时代的来临》、《原研哉。Ex-formation植物:视觉艺术联想集》等书。

图书目录

CHPATER 1 「海博」之前 [1950-1995年]
INTERVIEW 01 「37岁那年第一次有了继续做建筑好像也不错的想法」
PROJECT 01海之博物馆˙收藏库[1990年]
READING 01海之博物馆、业主和建筑家的25年
INTERVIEW 02 「从建筑生产体系这扇窗可看出整个社会及经济」

CHAPTER 2 「牧野」之前[1996-2000年]
INTERVIEW 03 「当今时代的困难点不在于有没有拿到案子」
PROJECT 02 安昙野知弘美术馆[1997年]
PROJECT 03茨城县天心纪念五浦美术馆[1997年]
PROJECT 04古河综合公园管理栋[1998年]
PROJECT 05牧野富太郎纪念馆[1999年]
INTERVIEW 04 「如果真的要撑到一百年,就要重新审视结构形式」──与柏木浩一对谈

CHAPTER 3 「益田」之前[2001-2005年]
PROJECT 06 伦理研究所富士高原研修所[2001年]
PROJCET 07 最上川故里综合公园管理中心[2001年]
PROJECT 08 知弘美术馆˙东京[2002年]
PROJECT 09 FOREST益子[2002年]
PROJECT 10港未来线马车道车站[2003年]
PROJECT 11 RIVER RETREAT雅乐俱ANNEX[2005年]
PROJECT 12岛根县艺术文化中心[2005年]

DIALOGUE 特别对谈
GUEST 01 谈施工──加贺田正实+大川郁夫[皆为工地主任]「「建筑是由人所创作」这是最重要的」
GUEST 02 谈结构──冈村仁[结构家]「结构家真正的职务不仅止于分析」
GUEST 03 谈住宅──太田理加[原所员]「人与人直接碰撞的住宅设计是「修练的地方」」

CHPATER 4 走向「土木」[2006年-]
INTERVIEW 05 「只靠皮膜的建筑设计已经到了极限」──与藤森照信对谈
PROJECT 13 日向车站[2008年]
INTERVIEW 06 「了解土木之后重新体认到建筑的扭曲、个人主义」
PROJECT 14 高知车站[2009年]
PROJECT 15 虎屋京都店[2009年]
PROJECT 16 旭川车站[2010年]

CHAPTER 5 设计手法‧教育观
READING 02 内藤事务所的成本管理术
INTERVIEW 07 「迎接新的技术,以理论方式来创造型态」──与远藤胜劝对谈
READING 03 绘制于图面上的内藤流草图
READING 04在东大10年所见的教育观

内藤广年谱
后记
员工名单/执笔者/报导刊载号

图书序言

Chapter 01

「海博」之前19501995年


内藤广虽然于31岁独立,却接不到大案子,度过了苦难的30世代。
不逢迎泡沫经济时代抬头的社会观和建筑界,低成本˙高耐久性的「海之博物馆」,决定了他日后的方向。

19701980年代
INTERVIEW 01

「37岁那年第一次有了继续做建筑好像也不错的想法」
回顾那段备受瞩目却迷失自我的日子

原刊载于NA学生特别编辑版2009及Kenplatz(此篇访谈的后半部请见P226)

内藤广就读研究所时就经常投稿建筑专门杂志,很早之前便获得了众人瞩目。虽然31岁就独立,但却一直拿不到大案子,直到40几岁才陆续完成了引发话题的作品。40岁之前,内藤一直犹豫着是否要以建筑作为终生职业。我们请内藤来谈谈立志从事建筑的年轻岁月,直至人生转机的「海之博物馆」这一段时间。

──首先请您先谈谈为什么大学时会选择建筑系?

这一点建筑家山口文象(190278年)的建议有很大的影响。当时母亲的娘家就住在山口先生隔壁,小时候我常在他家的游泳池游泳。那时候我不知道山口前辈是这么有名的建筑家,高中时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曾经去找他商量。他给我的建议是:「唸建筑的话,想做什么都可以,你就先试试吧。」他还说建筑是一门处理人类生活和人类本身的学问,只要抱着这个想法,就算最后当不成建筑家也无所谓吧。

第一年考大学时因为正逢安田讲堂事件,所以没办法考东京大学,因此我重考一年,打算隔年再考,但结果没考上,进了早稻田大学。但早稻田大学也还有很多学生运动,一点都不有趣,我犹豫是否要再重考一次,于是去找山口前辈商量,他劝我不要这么做。他说青春时代的每一年都很宝贵,不应该这样浪费。还说早稻田里有个有趣的建筑家叫做吉坂隆正(191780年),叫我可以去找他。所以我的大学时代可说是由山口为我决定方向,自己才慢慢产生兴趣。

──所以你是进入早稻田大学的吉坂研究室之后,才了解建筑和建筑的乐趣吗?

当时一点都不懂建筑。因为吉坂老师非常忙,所以几乎没有直接教过我们。他在无形之中教导我们的不是建筑,反而是他对人类的看法和对社会的看法。吉坂老师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很了不起。是一种比建筑更根本的东西。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