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江昺崙:台大台湾文学研究所
◆吴骏盛:台大社会学研究所毕
◆林邑轩:台大社研所博士班
◆林彦彤:台大社会学研究所,绍兴学程
◆林彦瑜:台大政治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双学位
◆林飞帆:台大政治学研究所
◆陈以箴:成大工业设计系,零贰社前社长
◆陈宗延:台大医学系、社会学系双主修,台大劳工社社长
◆廖伟翔:成大医学系、政治系辅系,《公医时代》创始成员
策划序 张信堂(台湾教授协会秘书长)
总审稿序 何明修(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导言 丁允恭(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得主)
【小确幸】……………………………………………………………………陈宗延
小而真确的幸福,可以是寒夜里一杯热茶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人与人间微小的温情。在整体青年就业环境恶化的情势下,概念进一步延伸,成为把握大不幸里面的些微希望的时代精神。
【22K】……………………………………………………………………吴骏盛
政府每月提供给企业的补助金额,用以雇用社会新鲜人到职场实习。网路上以此指称在劳动市场上失败的竞争者。大部分的情况下,这并不是拿来嘲笑他人,而是用以集体性的自嘲,呈现一种绝望的世代氛围。
【帝宝】……………………………………………………………………林彦彤
台北市仁爱路上前中广所在地释出后,兴建名为「帝宝」的住宅社区,因为地价变成天价,于是成为全国豪宅的标竿。自此,帝宝成了夸富与仇富的主战场,还有全国形象不良有钱人的主舞台。
【腥闻霉体妓者】…………………………………………………………林飞帆
网路上所惯用的「霉体」、「妓者」,就是媒体与记者的谐音,从过去的第四权、无冕王,沦落为今日不堪的字眼,反映出媒体产业社会形象的江河日下。然而他们的权力却未曾削弱。
【白海豚】……………………………………………………………………江昺崙
即使国光石化建厂填海,原本回游路径被阻断的白海豚也会自动转弯。这是现任副总统吴敦义在担任行政院长时所提出的动物行为学学说。不过,最后转弯的是兴建国光石化的政策,以致我们没有机会验证此一假说。
【天龙人】……………………………………………………………………廖伟翔
一种身分界定:原本是地域上的,作为具有优越感的台北人的代称。而后转化为阶级上的,指称社经阶级顶端的既得利益者,与「蓝血贵族」、「温拿」等概念重叠。由天龙人衍生出「天龙国」,指称作为首都的台北市。
【把你当人看】………………………………………………………………陈以箴
马英九「失言录」一例,除了语言上的荒谬外,更指向我们社会里面根深柢固的歧视,并化为种种实质的压迫。不被当人看的人,不是只有当天在场的原住民而已;而不把人当人看的,更不只是马英九而已。
【426】……………………………………………………………………林邑轩
对中国人带有蔑视意味的称唿,取台语「死阿六仔」的谐音,是两岸逐渐开放互动以后的产物,一如「大陆妹」的称唿,取代了过去戒严时期只有「大陆同胞」与「共匪」的官式想像。
【蒋公】……………………………………………………………………林彦瑜
威权时代对于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蒋介石的官式敬称,民主化以后逐渐隐没,政党二次轮替后又还朝复活。随着蒋公铜像迁移争议与文建会「台湾设计蒋」风波,移除「蒋公」成为台湾实践转型正义的一项未完成工程。
“这个时代的台湾社会力分析”——这句话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猜测,作者会关注当前最热门的社会议题,比如青年就业、居住正义、世代冲突、两岸关系等等。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分散的议题,串联到“社会力”这个核心概念下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经济结构在起作用?是那些深层次的政治权力在博弈?还是那些群体性的情感和认知在驱动?我尤其关注,作者是否会提供一些新的分析工具或者研究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展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台湾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我猜测,作者不会止步于批判,而是会尝试去寻找一些积极的社会力量,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评分“岛国关贱字”——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开端。我猜想,作者在运用“贱字”这个词汇时,一定有着深刻的用意。它可能不仅仅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戏谑,更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完美”和“尴尬”的直白揭示。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界定和描绘这些“贱字”。是那些在网络上肆意传播的偏见和歧视?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贫困和不公?还是那些在政治舞台上荒诞不经的表演?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既犀利又富有同情心的笔触,去剖析这些“贱字”背后的社会根源和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看似繁荣的台湾社会,依然存在着这些令人沮丧的“贱字”,以及这些“贱字”是如何影响着我们这个世代的生活。
评分“属于我们这个世代、这个时代的台湾社会力分析”——我非常赞同这个书名的精准定位。我猜测,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一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和分析数据,去访谈和观察,去思考和总结。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社会力”的,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个体组成的,还是由群体决定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出,那些驱动台湾社会前进或停滞的力量。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给我一套分析社会现象的“工具箱”,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社会力分析。我猜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台湾社会的解读,更在于其普适性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评分“我们这个世代”——这句话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我所处的这个世代,无疑是承载着历史的重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我们这个世代的社会特征,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是信息爆炸下的迷茫?是经济发展停滞下的焦虑?还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冲突?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我们这个世代”的社会力的。是那些通过互联网发声的年轻人?是那些在职场上努力打拼的奋斗者?还是那些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的群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让我看到我们这个世代是如何被社会力量塑造,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社会结构的。我期待,作者能够写出那些触及灵魂、引起思考的内容,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岛国”这个意象,本身就充满了象征意义。我猜想,作者在探讨台湾社会力时,一定也会将“岛屿性”的特征纳入考量。岛国与大陆国家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岛屿性”,是否会塑造出台湾社会特有的凝聚力或离散力?例如,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岛屿 society 是否更容易产生同仇敌忾的情绪?或者,由于资源有限,岛屿 society 是否会引发更激烈的内部竞争?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种地理因素对社会力量的影响,并将其与其他的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或许,这本书会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读台湾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选择和命运。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这种“岛屿性”的,是将其视为一种优势,还是一种局限,或者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
评分“属于我们这个世代、这个时代的台湾社会力分析”——这句话让我对这本书的时代感充满了信心。我猜测,作者一定是一位对当下台湾社会有着深刻体察的观察者。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代与过往世代之间的差异的。是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还是价值观的演变?是经济模式的转型,还是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理解,我们这个世代所面临的社会力量,与以往的世代有何不同。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来展现出我们这个世代所特有的社会活力和挑战。我猜测,作者的分析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我在这个时代中的位置。
评分“属于我们这个世代、这个时代的台湾社会力分析”,这句话则更加明确了这本书的定位。我一直对社会学和时代变迁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似乎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我们这个世代”的,是特定年龄段的人群,还是某种共同的经历和记忆?而“这个时代”又包含了哪些关键的社会变迁和文化特征?在我看来,台湾社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腾飞到民主转型,再到如今面临的各种挑战,每一个阶段都塑造了不同的社会力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梳理出这些力量的脉络,让我更清晰地理解,是什么在驱动着今天的台湾社会。我猜测,作者会结合宏观的社会经济指标,以及微观的个体经验,来描绘出一幅复杂而生动的社会图景。这种分析,必然需要作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社会现象,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律。
评分当我看到“社会力分析”这几个字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我猜测,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而是会运用严谨的分析工具,去揭示台湾社会深层的结构性力量。我很好奇,作者会选择哪些理论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还是韦伯的社会分层,亦或是福柯的权力论?我期待,作者能够超越简单的二元对立,呈现出更加 nuanced 和多元的分析。例如,在探讨经济议题时,除了关注贫富差距,是否也会分析不同产业、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张力?在讨论政治议题时,是否会深入剖析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以及这些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我尤其关注,作者是否会探讨科技发展对社会力量的影响,比如社交媒体的兴起,是否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和政治参与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套分析社会现象的“地图”,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
评分“岛国关贱字:属于我们这个世代、这个时代的台湾社会力分析”——这个书名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思考冲动。我猜想,作者在进行社会力分析时,一定不会局限于宏观的统计数据,而是会关注那些微观的、个体层面的经验。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贱字”这个词,与“社会力”这个概念联系起来的。是不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行为,在汇聚之后,就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或者,那些被认为是“贱”的现象,恰恰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看待社会的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被忽视的、被边缘化的力量,是如何塑造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猜测,作者的分析将具有很强的启发现实意义,能够引发我们对自身社会角色和行为的深入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吸引人了,一开始就被“岛国关贱字”这个词组勾住了。我猜想,它一定是对当下台湾社会的一种隐喻,那种既熟悉又带点戏谑的表达方式,瞬间点燃了我阅读的好奇心。我非常期待,作者是如何剖析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世代的台湾社会,用“贱字”这个颇具颠覆性的词语,来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却又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是那些不被看见的、被忽视的,甚至是有些“丢脸”却又真实存在的面向吗?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笔下的“贱字”,究竟指向了哪些具体的社会现象、人群,以及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社会动态。我很好奇,这种“贱”的背后,是否也蕴藏着某种反弹的力量,一种对现状的嘲讽,或者是一种另辟蹊径的生存之道。我猜测,作者不会流于表面,而是会深入挖掘,去触碰那些敏感的、令人不适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