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

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M4/3
  • 微单
  • 摄影
  • 镜头
  • 全攻略
  • 轻量级
  • 专业
  • 器材
  • 数码
  • 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相机是否便于携带,对摄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因相机过重而导致不能随时携带,那么必定会错过许多值得摄影的画面。相机如果能随身携带,就可以提高拍出好照片的机率。M4/3系统的镜头的绝佳优势,就是轻巧!所以一次携带2、3颗镜头出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

  兼具轻巧与强大的功能的M4/3系统创新之处,在于取消了反光镜箱,使机身得以大幅减少体积与重量,此外,它还缩小了感光元件的片幅,所以镜头体积也可进一步缩小,成为一个轻薄又便于携带的相机系统,Lumix、pen、OMD,都是这个规格的成员。

  在M4/3刚开始发展时,推出的镜头大多为标准变焦镜头。若想要在摄影时多点变化,就只能添购几款不同的定焦镜。而M4/3是由多个厂商共同制定的规格。除了Olympus、Panasonic外,Sigma、Kenko Tokina、Cosina等知名厂商,也先发开发了多款M4/3的镜头。许多大光圈、高性能的镜头也纷纷问世。如果再透过转接环,更能让镜头的世界扩展至无限宽广。M4/3在过去通常被当成随身机与辅助机,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它将跃升为摄影界的要角与主流规格之一。

本书特色

  彻底剖析M4/3系统,网罗市面所有资讯,从规格知识到专用镜头,加上转接镜、特殊镜、转接环、老镜头,让你摄影更加顺利,拍照更具魅力!
摄影器材的精深探索:器材选择、技术解析与实战应用指南 本书聚焦于现代摄影器材的广阔领域,深入剖析从入门到专业级别的各类设备及其性能,旨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器材选购、技术理解和实战应用的指导手册。 第一部分:现代数码相机系统的核心解析 本部分将全面拆解当前主流数码相机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核心技术优势。我们不局限于任何特定卡口或画幅,而是从基础的图像传感器技术入手,对比不同类型传感器(如CMOS、CCD)在动态范围、低光表现和色彩还原上的差异。 1. 传感器技术与图像质量的基石: 深入探讨全画幅、APS-C画幅以及中画幅传感器在物理尺寸、像素密度与最终成像质量上的权衡。分析像素数量对细节捕捉和后期处理空间的影响,并详细阐述如何评估传感器的“真实有效像素”。 2. 自动对焦系统的进化与优化: 对比相位检测(PDAF)、反差检测(CDAF)以及混合自动对焦系统的技术细节与实际表现。详述眼部/面部追踪、主体识别(如动物、车辆)等先进AF算法的工作原理,并指导读者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运动、低光、视频)设置最佳的对焦模式和区域选择。 3. 机身性能与人体工程学设计: 评估高性能相机的连拍速度、缓存深度、机身耐用性(防尘防滴性能)以及电池续航能力。同时,探讨握持手感、按键布局、EVF(电子取景器)的规格(分辨率、刷新率)对长时间拍摄体验的重要性。 4. 视频拍摄能力的技术前沿: 聚焦于4K、6K乃至8K视频的采集能力,深入解析高码率编码(如All-Intra, Long GOP)、色彩深度(如10-bit 4:2:2)在后期调色中的决定性作用。讨论机内防抖技术(IBIS)的效能评估与限制。 第二部分:镜头设计理论与光学性能的量化评估 本章将把焦点转向决定画质的另一半——镜头。我们不预设任何焦段或光圈范围,而是从光学设计原理出发,剖析镜头如何将光线塑造成清晰的影像。 1. 镜头结构与光学素质的平衡: 详细解析镜片组的设计,包括非球面镜片、特殊低色散(ED/UD)镜片在矫正像差中的作用。阐述镜头MTF(调制传递函数)图表的阅读方法,用数据化的方式衡量镜头的锐度、对比度和分辨率。 2. 焦外成像(Bokeh)的艺术与科学: 探讨光圈叶片形状、镜片镀膜以及镜身内部结构对焦外光斑形状和过渡平滑度的影响。分析不同焦段和最近对焦距离下焦外效果的显著差异。 3. 恒定光圈与变焦镜头的技术挑战: 深入剖析专业变焦镜头在不同焦段保持最大光圈的技术难度与实现方式。对比定焦镜头在光学纯净度上相对于变焦镜头的固有优势。 4. 镀膜技术与眩光控制: 剖析多层镀膜、纳米涂层等先进技术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内部反射、鬼影和眩光,确保在大光比环境下依然能获得高对比度的画面。 第三部分:专业附件与影像工作流的优化 器材的效能不仅依赖于机身和镜头,强大的支持系统和高效的工作流程同样不可或缺。 1. 闪光灯与布光技术: 全面介绍TTL(通过镜头测光)、手动输出控制以及高速同步(HSS)技术的应用场景。探讨离机闪光(无线引闪)的原理、设备选择与多灯布光的基本原则,从单灯塑形到复杂影棚环境的构建。 2. 滤镜系统的深度应用: 详细区分和测试不同类型的滤镜:偏振镜(CPL)对色彩饱和度和反光的控制;中灰密度镜(ND)在长时间曝光中的精确曝光计算;以及渐变灰镜(GND)在平衡天空与地景亮度时的使用技巧。 3. 存储介质与数据安全: 评估CFexpress、SD UHS-II等高速存储卡的读写速度在实际拍摄中的瓶颈体现。建立可靠的备份策略,探讨RAID阵列、云存储与本地归档的最佳实践,确保影像资产的长期安全。 4. 工作站配置与后期处理的硬件要求: 分析高性能CPU、大容量高速内存(RAM)以及专业级显卡(GPU)在处理高像素RAW文件和进行复杂视频渲染时的性能贡献。推荐色彩校准显示器在精准色彩还原中的不可替代性。 第四部分:根据特定题材的器材配置策略 本部分将提供一套基于实际拍摄需求的反向器材选购指南,帮助读者避免盲目追求参数,实现器材投资的最大化效益。 1. 风光摄影的极致追求: 探讨对高动态范围、超高分辨率和精密焦平面控制的需求,推荐具有出色镜头修正能力和高像素密度的系统组合,并强调三脚架稳定性的重要性。 2. 体育与野生动物摄影的性能门槛: 侧重于对追焦速度、连拍爆发力和长焦定焦/变焦镜头的速度与锐度的要求,分析高速快门与低感光度噪点控制的平衡点。 3. 人像与时尚摄影的质感表达: 聚焦于大光圈定焦镜头的虚化效果、色彩过渡的细腻度以及中长焦段对人物透视的优化选择。讨论影棚灯光系统与柔光附件的选择逻辑。 4. 建筑与微距摄影的精确工具: 深入讲解移轴镜头(Tilt-Shift)在校正透视变形和控制景深范围上的独特优势。剖析微距镜头的光学修正、放大倍率与工作距离的精确权衡。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客观、以技术为导向的器材分析平台,帮助每一位摄影师根据自己的创作目标,构建出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工具箱。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礒村浩一[Koichi Isomura]


  主要担任广告、杂志的摄影工作。也经常在专业摄影杂志与网站上撰写评论与教学文章,并不定时召开研讨会。他的作品多数着墨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联。2011年,他为了帮东北大震灾的重建工作募款,在千叶、北海道、群马等地举办慈善摄影展。

川上卓也[Takuya Kawakami]

  毕业于东京工艺大学(原名为东京写真大学)的工业学院。曾向摄影师伏见行介(现为MASH PHOTO PRODUCTION的负责人)先生学习摄影技巧。后来于MEDAI ART公司,现在则是一名独立摄影师。主要从事的摄影工作有广告、杂志、公司简介等,并不定期于媒体上发表评论。

吉住志穗[Shiho Yoshizumi]

  从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毕业后,进入竹内敏信事务所。于2005年4月成为独立摄影师,并以大自然的「心」为主题,拍摄了许多花朵与风景。她的作品也时常发表于摄影展或专业摄影杂志。目前还担任自然科学写真协会(SSP)理事、日本写真家协会(JPS)会员、OLYMPUS DEGITAL COLLEGE「Photo Rouge」讲师。

图书目录

Chapter 1
解析M4/3系统

12  OLYMPUS开发的PEN与OM-D系列
14  努力开拓客源的PANASONIC
16  M4/3系统的最大特征,是兼具轻巧与强大的功能
18  首先从标准镜头中,选出自己的第一支镜头
20  视角会随着焦距而改变
22  想制造强烈的散景,大光圈镜头是最佳选择
24  从镜头的名称了解镜头的规格
26  善用机身与镜头上的防手震功能
28  防尘、防滴功能与遮光罩,让摄影过程更加方便
30  M/43系统也是拍摄影片的利器
32  使用泸镜拍出更具魅力的照片
34  辅助对焦、变焦的各项功能
36  如何有效运用无电子接点镜头
38  平时妥善保养,并以正确方式拆装镜头才能延长镜头的寿命
40  column○1 创造时代的老镜头

Chapter 2
方便好用的「变焦镜头」

42  变焦镜头可即时针对摄影需求改变视角,让使用者可随时捕捉珍贵画面
44  LUMIX G VARIO 7-14mm/F4.0 ASPH.
46  M.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
48  LUMIX G VARIO 12-32mm/F3.5-5.6 ASPH./MEGA O.I.S.
50  LUMIX G X VARIO 12-35mm/F2.7 ASPH./POWER O.I.S
52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54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EZ
55  M.ZUIKO DIGITAL 14-42mm/F3.5-5.6 ⅡR
56  LUMIX G X VARIO PZ 14-42mm/F3.5-5.6 ASPH./POWER O.I.S
58  LUMIX G VARIO 14-42mm/F3.5-5.6 Ⅱ ASPH./MEGA O.I.S
59  LUMIX G VARIO 12-45mm/F3.5-5.6 ASPH./MEGA O.I.S
60  LUMIX G VARIO 14-140mm/F2.8 ASPH./POWER O.I.S
62  M.ZUIKO DIGITAL ED 14-150mm F4.0-5.6
64  LUMIX G X VARIO 35-100mm/F2.8/POWER O.I.S
66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0-5.6 R
67  LUMIX X VARIO PZ 45-175mm/F4.0-5.6 ASPH./POWER O.I.S
68  LUMIX G VARIO 40-150mm/F4.0-5.6 ASPH./MEGA O.I.S
70  LUMIX G VARIO 45-200mm/F4.0-5.6/MEGA O.I.S
72  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Ⅱ
74  column○2 升级机身与镜头的韧体

Chapter 3
以画质见长的「定焦镜头」

76  定焦镜除了比较容易制造散景外,每一支都有自己的特色
78  M.ZUIKO DIGITAL ED 12mm F2.0
80  LUMIX G 14mm/F2.5 ASPH.
81  M.ZUIKO DIGITAL ED 17mm F2.8
82  M.ZUIKO DIGITAL ED 17mm F1.8
84  SIGMA 19mm F2.8 DN
85  SIGMA 30mm F2.8 DN
86  LUMIX G 20mm/F1.7Ⅱ ASPH.
88  LEICA DG SUMMIX UX 25mm/F1.4 ASPH.
90  M.ZUIKO DIGITAL ED 45mm F1.8
92  SIGMA 60mm F2.8 DN
94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
95  LUMIX G FISHEYE 8mm F3.5
96  LEICA DG MACRO-ELMARIT 45mm/F2.8 ASPH./MEGA O.I.S
98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100  Voigtlander NOKTON 25mm F0.95
102  Voigtlander NOKTON 42.5mm F0.95
104  Tokina Reflex 300mm F6.3 MF MACRO
106  Voigtlander NOKTON 17.5mm F0.95
107  Kenko Mirror Lens 400mm F8 MICRO FOUR THIRDS
108  紧急报导 兴和光学发表了数款新镜头

Chapter 4
极具特色的「转接镜&特殊镜头」

110  为镜头增添乐趣的各种转接镜
111  增距转接镜DMW-GTC1
112  广角转接镜WCON-P01
113  广角转接镜DMW-GWC1
114  微距转接镜MCON-P01
115  微距转接镜DMW-GMC1
116  鱼眼转接镜FCON-P01
117  鱼眼转接镜DMW-GFC1
118  Body Cap Lens BCL-1580
120  LENSBABY COMPOSER PRO
122  LUMIX G 12.5/F12
123  NANOHA x5
124  接写环(数位接写环套组/NANOHA TUBE)
126  1.4x/2x Teleconverter EC-14/EC20
128  column ○3 镜头盒&相机包

chpter 5
借由转接环拓展摄影的世界

130  借由4/3转接环来使用各种高性能镜头
132  ZUIKO DIGITAL ED 14-35mm F2.0 SWD
133  ZUIKO DIGITAL ED 150mm F2.0
134  ZUIKO DIGITAL ED 50mm F2.0 Macro
135  LEICA D SUMMILUX 25mm/F1.4 ASPH.
136  透过各种不同的转接环,就可以使用市面上所有规格的镜头
138  ZUIKO AUTO-T 135mm F3.5
140  LEITZ SUMMICRON 35mm F2
141  LEITZ SUMMICRON-M 50mm F2
142  Leitz Summitar 5cm F2
143  Canon Co SERENAR 85mm F1.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简直是我M4/3系统摄影之旅中的一座灯塔!我一直以来都是个器材发烧友,尤其钟情于M4/3这个小巧玲珑又潜力无限的系统。市面上关于M4/3的摄影书籍不少,但大多数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理论化,很难找到一本能真正打动我,满足我这种“专业玩家”对深度和实操性需求的。直到我翻开了《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这本书的风格和内容。它的标题就直击我的痛点——“轻量级摄影”,这正是M4/3系统的核心魅力所在,而“专业玩家”的定位,则预示着它将提供远超入门级的干货。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M4/3系统下不同焦段、不同光圈镜头在实际拍摄中的表现,比如在人像、风光、微距等不同题材下,哪些镜头是“必杀技”,它们的虚化效果、锐度表现、色彩还原能力到底如何。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镜头参数,而是能结合实际拍摄场景,给出选镜头的策略,甚至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用最少的镜头拍出最好的效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接下来的M4/3摄影创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领略M4/3镜头群的无限可能。

评分

**第二段评价** 哇,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就非常有吸引力!我一直对M4/3系统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要么显得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泛泛而谈,很少能深入到我这种想要进阶学习的玩家层面。《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这个名字,简直太懂我了!“专业玩家”这四个字,直接打消了我对内容浅薄的顾虑,“轻量级摄影”则精准地抓住了M4/3的优势。我最看重的是书里对镜头“全攻略”的承诺,这表明它会涵盖M4/3系统下种类繁多的镜头,并且会进行详尽的介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讲解每一类镜头的特性,比如定焦镜头的光学素质、变焦镜头在不同焦段下的画质变化,甚至是对一些冷门但有特色的镜头进行挖掘。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实际拍摄样张,并附带详细的后期处理思路,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一个镜头在不同光线、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应用方式。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镜头,不仅要看参数,更要看它拍出来的“味道”。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M4/3的镜头世界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知道,哪些镜头能真正提升我的摄影水平,让我拍出更具个性和艺术感的作品。

评分

**第四段评价** 作为一名对摄影充满热情的M4/3玩家,我一直在苦苦寻觅一本能够真正把我从“器材党”转变为“内容党”的书籍。《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这个标题,精准地戳中了我的需求。我一直认为,M4/3系统最大的魅力在于其轻便的体积下,蕴含着惊人的成像潜力,而“专业玩家”的定位,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镜头参数,而是能深入剖析不同镜头在实际拍摄中的“灵魂”所在。比如,书中能否详细讲解不同镜头的光学设计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如何转化为实际成像的特色?对于人像摄影,我希望看到关于背景虚化、焦外成像的深度分析;对于风光摄影,我希望能了解不同广角镜头在边缘成像、畸变控制上的表现;对于微距摄影,我则期待看到镜头在放大倍率、最近对焦距离上的差异化解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的“镜头实战指南”,教我如何在实际拍摄中,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创意,选择最合适的镜头,并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拍出更具个人风格的作品。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M4/3的镜头世界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第五段评价** 自从我踏入M4/3摄影的世界,就一直被这个系统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小巧的机身,丰富的镜头群,以及它在轻便与画质之间达到的奇妙平衡。《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这个书名,简直太对我胃口了!“专业玩家”的标签,让我知道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有深度、有干货的内容。“轻量级摄影”更是抓住了M4/3的核心精髓,我期待书中能够真正阐释如何在保持器材轻便的前提下,拍出专业级的作品。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镜头全攻略”的部分,我希望它能系统地介绍M4/3系统下各种类型镜头的特点,不仅仅是那些常见的定焦和变焦镜头,也包括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小众”镜头,比如一些复古的镜头或者特定功能的镜头。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镜头选购建议,比如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巧妙的镜头搭配,实现长焦、广角、微距等多种拍摄需求。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接下来的M4/3摄影之旅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一定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M4/3的镜头,拍出更精彩的照片。

评分

**第三段评价** 说实话,我是一名M4/3系统的忠实用户,从最初的入门级相机,到现在拥有一套相对完整的镜头群,在这个过程中,我走了不少弯路,也花了不少冤枉钱。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更高效地构建自己M4/3镜头系统的书籍。《专业玩家的轻量级摄影 M4/3镜头全攻略》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轻量级摄影”这个概念,完美契合了M4/3系统便携、灵活的特点,而“专业玩家”则暗示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实用性。“镜头全攻略”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期待它能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系统地梳理M4/3系统下所有主流及特色镜头的优劣势,并给出针对不同拍摄需求的选镜建议。我特别关注书中能否有关于“性价比”的考量,毕竟作为玩家,如何在预算内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资深玩家的经验,比如如何通过镜头搭配,实现焦段的互补,如何利用M4/3特有的优势,在特定的拍摄场景下“以小博大”。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M4/3的镜头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脉络,也为我未来的镜头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