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史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hn Steinbeck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史坦贝克
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战地摄影师Robert Capa
携手创作精彩纪实作品


  俄罗斯,一个人人被教育要绝对相信政府的国家,
  相对于外面世界,她,样板而失焦;
  但透过约翰‧史坦贝克的眼睛与卡帕的镜头,
  我们看到俄罗斯最接近”真实”的一面,
  处处断壁残垣的景况下,百姓们展现了无穷活力和乐观的笑容……


  一九四七年,东欧降下铁幕之际,世界知名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史坦贝克,与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地摄影师罗伯‧卡帕,两人联手合作,亲自造访俄罗斯境内各城市,诸如莫斯科、基辅、乌克兰、史达林格勒,以及乌克兰、高加索等地,决意将历经二次大战后重建期的苏联最真实的面貌呈现世人眼前。

  俄罗斯人是怎么生活的?铁幕外所见的报导有多少是真实的?

  为了报导真相,史坦贝克与罗伯‧卡帕决定要「更靠近」铁幕下的俄罗斯;他们只记录眼见的事实,而且不加以批判、论断;因之,他们希望做到的是「俄罗斯纪事」,而非书写「俄罗斯故事」。

  在这趟详实记录俄罗斯的真相之旅中,史坦贝克与罗伯‧卡帕见到极权国家底下的「样版城市」,以及访问过程中官方说是陪同招待实则监视、令两人哭笑不得的诸多滑稽景况。而另一方面,在深入市井小民的生活圈,虽然眼见的是残破简陋的景象,但这些百姓置身战后的复甦重建,脏污的脸上却一派开朗与乐观,让他们动容。而这些正是他们希望报导的“伟大的一面”之外的真相。

  此书融合了两位大师的热情与幽默,透过信实的文字、震撼力十足的照片,将一路上接触到的官僚政客、官方向导、商人、农人、学生、孩童、酒徒等等,彷如影像般一幕幕展现眼前,读之令人莞尔!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


  一九O二年出生于加州沙林纳斯,成长于距太平洋岸二十五哩之遥的农地沃谷;河谷海岸均是他杰出小说的场景。一九一九年,他进入史丹佛大学就读,断断续续选读文学与写作。一九二五年辍学离校,往后五年在纽约市当工人和记者维生,同时创作首部小说《金杯》。婚后迁居太平洋丛林市(Pacific Grove),出版两本以加州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天堂牧场》(1932)和《大地的象征》(1938),另有数篇篇小说集结成的小说《长谷》(1938)。一九三五年问世、描述蒙特利(Monterey)乡野鄙人的《薄饼坪》让他功成名就,经济无虞。

  史坦贝克写作勇于实验。他在一九三O年末着有三本书写加州劳动阶级的作品《相持》(1936)、《人鼠之间》(1937),以及经典作品《愤怒的葡萄》(1939)。一九四O年初叶,史坦贝克以《被人遗忘的乡村》一书成为制片人。到了一九四一年的《柯提兹海》(1941)又摇身一变成为严肃的海洋生物学研究者。此外,他也为战争效力,写下《投弹了》和引人议论的剧本小说《月亮下去了》。继《制罐巷》(1945)、《前进的客车》(1947)、《沧海泪珠》(1947)、《史坦贝克俄罗斯纪行》(1948)、实验剧《炽热的光》(1950)和《柯提兹海航海记》之后,融合雄浑的沙林纳斯河谷传奇与家族史于一炉的划时代巨着《伊甸园之东》(1952)问世。

  他后半生与第三任妻子住在纽约市和沙格港(Sag Harbor)。后期作品包括《甜蜜的星期四》、《比窦四世瞬息王朝》、《烽火一度》、《查理与我:史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美国与美国人》……等书。

摄影者简介

罗伯‧卡帕Robert Capa


  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知名战地摄影师者罗伯‧卡帕,本名安德雷‧厄诺‧弗烈曼〈Endre Erno Friedmann),一九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从十七岁离家,截至一九五四年在中南半岛误触地雷丧生,其间周游世界各地拍摄战争场面。他偕同挚爱伴侣姬妲‧塔柔〈Gerda Taro,波兰籍未婚妻,死于一九三七年),初逢于西班牙内战,拍下无数凸显人类苦痛扣人心弦的照片,自此声名大噪享誉国际。

  一九三八年他前往中国,见证日本侵华行为;实地报导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国时,他就置身现场。一九五四年,转往中南半岛。

  一生出版过的摄影文集有:《死亡酝酿》(Death in the Making,卡帕与姬妲‧塔柔摄影,1938)、《滑铁卢之路战役》(The Battle of Waterloo Road,黛安娜‧傅毕斯-罗伯森撰文,卡帕摄影,1941) 、《失焦》(Slightly out of Focus,1947)、《史坦贝克俄罗斯纪行》(A Russian Journal,约翰‧史坦贝克撰文/卡帕摄影,1948) 、《报导以色列》(Report on Israel,鄂文‧萧撰文/卡帕摄影)等。

译者简介

杜默


  资深文字工作者。曾任职杂志主编、执行副总编辑,自立和中国时报资深编译。译作有《圣经密码》、《玄奘丝路行》、《独自一人》、《印度:受伤的文明》、《金钱书》、《美食与毒菌》等书。

图书目录

前言  苏珊.席林格罗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抵达苏联
第三章 莫斯科生活
第四章 基辅
第五章 乌克兰见闻
第六章 史达林格勒
抗辩书/ 罗伯.卡帕
第七章 乔治亚
第八章 弟弗利司
第九章 旅行结束之前

附录一 史坦贝克年表
附录二 史坦贝克重要着作年表

图书序言

【第1章】
 
缘起
 
这则故事和这趟行程的发端和用意,有必要先说个明白。三月底,我——向约翰.君特○1特别情商才能使用这个代名词——坐在东四十街贝福特旅馆酒吧内。改了四遍的戏本已销毁,从指间流逝,我坐在吧台凳子上,沉吟着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时,罗伯.卡帕有点落寞的走进酒吧。打了几个月的牌局终于收场,书也送进印刷厂,他蓦地发现自己无所事事。向来善体人意的酒保威利,建议来一杯天下无双的「瑞士」酒。我们闷闷不乐,倒不是新闻因素使然,而是处理新闻的方式所致。因为,新闻已不再是新闻,起码在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已是如此。新闻已经变成硕儒俊彦的事。高踞华府或纽约案头的人看看电报,配合自己的心态重做编排,再签上文末署名。我们常看的新闻已经不是新闻,而是寥寥可数的学究对新闻意义的看法。
 
威利把两杯浅绿色的瑞士酒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开始谈论到,在这样的世道里,诚直开明的人还能有什么作为。报纸上,有关俄国的消息每天不下数千言。史达林的想法、俄国参谋总部的计画、军队素质、原子武器和导向飞弹实验等,全都是由不在当地的人所写,他们的资料来源绝不是无可非议。我们于是想到,有些跟俄国相关的事还没人写,而这些事正是我们最感兴趣的。那里的人穿什么?餐会中上的是什么菜?有什么食物?他们怎么做爱,怎么处理死亡?他们谈什么?他们也跳舞、唱歌和演戏吗?小孩子是否要上学?我们觉得,去探探这些事、拍拍他们、写写他们,不失为好事一桩。俄国政治诚然跟我们的政治一样重要,但那里想必也一样还有重要的另一面,想必也有我们无法看到的俄国民众的私生活,因为从来没人写过,也没人拍过。
 
威利又调了杯瑞士酒,他附和我们的看法,说他对这种事也有兴趣,想看的正是这种东西。于是,我们决定一试——纯粹报导,辅以照片。我们要合作。我们要避开政治和较重大的问题。我们要避开克里姆林宫、军人和军事计画,尽量接近俄国民众。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并不知道是否可行,反而是一跟朋友提起,他们倒是很笃定我们办不到。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