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3C产品发达的世代,每个人出门至少都有一到两个可以拍照的行动装置。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随手拍拍变成大家的习惯,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婶,大家都爱拍,台湾人尤其是爱自拍跟拍食物。
作者喜欢使用手机的摄影功能跟照片编辑app来记录与观察城市的样貌、心情的变化。她的日记从一篇文字变成一张张手机照片,细细感受每张照片,都藏有丰富的触感、温度、故事。生活中充满许多这种片刻,只要你愿意去欣赏它。
生命如果是一大块拼布,生活就是许多片刻织出来的布料,一小块一小块拼出只有你经验过的生活。
正是这样一块混合不同视觉质感的生活拼布,精巧温暖的舖张在读者眼前。
本书特色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摄影书,这本书宣告了全新摄影时代的来临:那就是,手机拍照。手机拍照轻巧简单,没有甚么大学问,却可以让每一个人掌握当下值得被记录与记忆的一瞬间。
Natasha的手机摄影,展现了一种极为强烈的现地存在感,每张照片似乎皆是垂手可得,彷彿我们就在她的旁边,和她一起细密的搜索周遭环境,但是画面中却也强烈的宣示, 如此的色彩,如此的氛围,这是我眼中独有的世界!
当我们用眼睛与手去感受与触摸一块实质的物体,像是布料,我们可以感觉出她 的柔软硬度、粗糙细致、厚实单薄、纹理、色彩等……
同样的,当Natasha的照片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也可以去感受这画面被捕捉时的当下想要呈现的是什么;她的质感是什么、她的结构、组织是如何构成的,甚至,她借此在碎碎念些甚么。
一如摄影师钱翔所言,”我一直很庆幸着自己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 以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身分安逸的旁观着,目睹政治,社会,文化在眼前快速的翻转改变,威权时代消失,民主时代崛起。然而浑然之中,摄影也以同样的逻辑开始了巨大的变革,手机拍照验证了摄影时代的改变。”
这本书,不说厉害的摄影技巧,摄影者也不是甚么大师,她是像你我一样在穿梭这个城市的生活者。透过她的眼,她的心情,她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记录。真实,随手,不多修饰,却让我们感受到平凡生活里也有很不一样的点滴值得记忆。
隔着手机,我们的脑/眼面向着景观/历史(此刻,脑→眼→手机→景观→历史碰巧呈一直线),只等光圈自动缩了焦距对上了,按下快门吧,我们在拍历史。导演罗景壬如是说。
推荐人
1. 罗景壬
广告导演,获国内外无数大奖,敏锐诠释社会与人的textures
2. 钱翔
蓝色大门,总舖师等资深电影摄影师
3. Alberto Buzzola
跑遍地球的得奖摄影师 用镜头把你带进他的眼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