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对我来说,按快门是一瞬间的事,但快门前与快门后的修练却是无止境的旅程」,对我说这句话的朋友,他是日本街头摄影师的忠实狂热者,常跟我阐述如何不带任何想法上街,让身体成为相机的一部分,把灵魂交给街头,影像自然会产生。不过,我总是想太多,偏好用主观意识去掌握画面中的一切,这没有对错,只是个性使然。
我在拍摄前与拍摄后会花上很多的时间跟自己对话,快门前的思索,快门后的影像处理,对我而言是等重的。「预视」这个概念,并不只是预先去掌握下一秒的瞬间,其实有更多的部分是「预先看到后制完成后的模样」。了解后制能够达到的极限,其实更容易反思拍摄当下应该做些什么。
我也忘了当初怎么开始在网路上写些教学文,并不是我很擅长后制,单纯喜欢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出去,也许跟过去当过一段时间补习班老师有关,教学是这样的,我始终不认为死背来的知识能够让人获得什么,重点不是结果,而是产生的过程。
关于影像后制的教学,我大可以简单的说,「嘿!这个锐利度就是+20%,然后橘色的明度+10,最后别忘了把笔刷设定成透明度30%,朝着脸部刷个两下。」但你知我知独眼龙也知道,每张照片的调性都不一样,永远不可能会有一套修图公式,可以套用在所有影像上面。我宁可反过来告诉你,在修图的当下我想了什么事情,我大概会怎么处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变出什么样的效果?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去探索了。
我相信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的东西才是珍贵的。比起带路的人,我更喜欢作指路的人,旅行的过程可能会迷路、绕路,但时常旅行的人一定知道,每次回味的时候,总是对那些走错的路特别有印象。如果我们只是跟着游览车到达尼加拉瓜瀑布,下车按两下快门就回车上,那趟旅程的意义,只是佔着硬碟空间的两个档案罢了。
摄影与影像后制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千万别拿个框架放在自己脑袋上面,那是再可惜不过的事。
我何其幸运身边总是有一群朋友陪着我一起努力,在摄影这条路上不至于太过于孤单,从早期flickr、PTT DSLR版上认识的朋友,照片分享会时期的伙伴黑熊与Donfer,一直到现在一起合作的摄影师nyuko、焱木(Vincent),每个时期的朋友都能给我不同的创意激盪,也多亏大家的帮助,才能让我继续往前。感谢这本书的编辑庄太,我从来就不是一个会准时把暑假作业写完的人,谢谢她耐心地催稿、适时给予建议;感谢出现在书里的所有人,如果没有你们,这本书也没办法完成。
最后,感谢谨和,谢谢妳陪我走过,从零开始的摄影旅程。
张道慈(破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