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

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問捲設計
  • 問捲調查
  • 調查方法
  • 數據分析
  • 社會調查
  • 心理測量
  • 量錶編製
  • 研究方法
  • 統計分析
  • 民意調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您有編製問捲的睏擾嗎?

  快來閱讀本書,會解開您的許多疑惑。  

  這是一本不需要在學校學習,就可以獲得問捲設計觀念,並協助研究者完成學術論文的作品。本書整閤瞭問捲設計觀念、經驗、方法、技巧與實例,與坊間問捲設計的書籍大大不同。尤其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若涉及以人或人體為對象,都需要透過機構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 IRBs)對研究工具加以審查,本書即以容易被IRBs審查通過的角度,來傳達問捲編製的過程。

  作者以豐富的問捲設計經驗,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來說明問捲設計的方法。他以指導超過百位學生的經驗,深深瞭解問捲設計的難題,所以全書完全以研究者在問捲編製的睏難處來撰寫。本書的章節安排很適閤初學者,更適閤正以問捲調查法蒐集資料來完成學術論文者,尤其最適閤對問捲編製完全沒有經驗的研究者。

  本書各章的安排設計相當貼心,讀者不需要依照各章的順序閱讀,可從最有興趣的章節來閱讀,且很快地就會有問捲設計的觀念與能力,對論文寫作有事半功倍之效。擁有與閱讀本書,就會有多一位教授從旁協助完成學術論文的感受。
好的,以下是一份圖書簡介,其內容與《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無關,並盡可能詳細地描述瞭另一本(假設的)圖書的內容。 --- 《數據治理的藝術與實踐:從理論基石到企業落地》 一、 導論:理解數據治理的時代價值與挑戰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數據已成為驅動現代商業決策的核心資産。然而,如何確保這些資産的可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和閤規性,已成為擺在所有組織麵前的嚴峻挑戰。本書《數據治理的藝術與實踐:從理論基石到企業落地》並非一本探討問捲設計的工具書,而是深入剖析數據治理這一復雜學科的綜閤指南。 本書開篇即立足於宏觀視角,闡述瞭數據治理(Data Governance, DG)的本質、目標及其在企業戰略中的關鍵定位。我們首先界定瞭數據治理與傳統數據管理、數據質量管理之間的區彆與聯係,強調數據治理是關於“人、流程、技術”三位一體的組織變革而非單純的技術堆砌。通過迴顧數據治理發展曆程中的裏程碑事件,如GDPR的頒布、數據泄露事件頻發等,讀者將清晰認識到構建穩健數據治理框架的緊迫性。 二、 理論基石:構建堅實的數據治理框架 本部分是全書的理論核心,為讀者提供瞭構建係統化數據治理體係的藍圖。我們詳細解析瞭業界主流的數據治理框架模型,如DAMA-DMBoK(數據管理知識體係)中的治理維度,以及DCAM(數據管理能力評估模型)的評估要素。 重點章節深入探討瞭數據治理的“七大支柱”: 1. 組織結構與角色定義: 詳細闡述瞭數據治理委員會(DGC)、數據管傢(Data Steward)、數據所有者(Data Owner)的職責劃分與協作機製。我們提供瞭不同規模企業組織數據治理辦公室(DGO)的幾種可選模式,並分析瞭成功案例中角色授權的權力邊界。 2. 政策、標準與流程: 本節專注於將抽象的治理理念轉化為可執行的規範。內容涵蓋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政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政策的製定要點,以及針對元數據管理、數據質量改進等關鍵流程的標準化定義。 3. 數據質量管理(DQM): 將DQM視為數據治理的生命綫。書中不僅介紹瞭數據質量的六大維度(準確性、完整性、一緻性、及時性、有效性、唯一性),更側重於如何建立持續的質量監控和提升閉環流程,而非一次性的清理項目。 4. 元數據與數據血緣: 元數據的管理是實現數據可追溯性的基礎。本書詳述瞭業務元數據、技術元數據和操作元數據的收集、存儲與維護方法,並配有數據血緣追蹤工具選型與實施的實操建議。 5. 數據安全與閤規性: 聚焦於數據主權、跨境傳輸限製以及行業特定法規(如金融業的巴塞爾協議、醫療健康領域的數據安全要求)。強調如何在保障業務敏捷性的同時,滿足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 三、 實踐路徑:從試點到全麵推廣的實施策略 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本章將重心轉移到數據治理項目的實際落地環節,為希望啓動或優化治理工作的團隊提供路綫圖。 啓動階段與價值證明(PoC): 我們強調“小步快跑”的治理策略,指導讀者如何選擇具有高影響力和低實施難度的“燈塔項目”,快速展現數據治理的投資迴報率(ROI)。詳細分析瞭如何構建數據治理的商業案例,量化數據治理帶來的風險降低和效率提升。 技術選型與集成: 麵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數據治理工具(如數據目錄、數據質量平颱、主數據管理係統),本書提供瞭客觀的評估矩陣。重點講解瞭如何確保新技術平颱能夠與現有企業數據架構(數據湖、數據倉庫、MDM係統)無縫集成,避免“工具孤島”。 文化變革與溝通: 數據治理的失敗往往源於組織阻力而非技術缺陷。本節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策略、高層贊助和持續的培訓計劃,推動數據素養(Data Literacy)的提升,將“數據負責製”融入日常工作習慣。 四、 高級主題:主數據管理與數據資産化 在建立起基礎治理框架後,本書進一步探討瞭數據治理的深化應用: 主數據管理(MDM)的戰略意義: 解釋瞭MDM如何解決核心業務實體(客戶、産品、供應商)在不同係統中的不一緻性問題,以及MDM如何成為實現360度客戶視圖的關鍵。書中區分瞭集中式、注冊中心式和共享式MDM架構的適用場景。 數據資産化與貨幣化: 數據治理的終極目標之一是將數據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産。本部分分析瞭數據資産的價值評估模型,探討瞭建立內部數據市場或進行數據産品開發所需的前置治理條件。 五、 案例分析與未來展望 本書最後通過對全球領先金融機構、跨國零售企業和政府機構的數據治理成功案例的深度剖析,展示瞭不同行業在麵對獨特挑戰時如何靈活運用治理原則。這些案例不僅展示瞭治理帶來的具體業務成效(如欺詐檢測率提升20%,報錶生成時間縮短50%),還總結瞭實施過程中的“陷阱”與“最佳實踐”。 展望未來,本書對AI驅動的治理(Auto-Governance)、數據網格(Data Mesh)架構下的治理挑戰進行瞭前瞻性思考,幫助讀者為未來十年的數據環境變化做好準備。 總結: 《數據治理的藝術與實踐:從理論基石到企業落地》旨在為首席數據官(CDO)、數據管理者、IT架構師以及緻力於提升數據驅動能力的業務領導者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極具操作性的參考書。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冊,而是一份關於如何係統性地、可持續地管理和賦能組織數據的戰略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芳全


  現  職: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係教授(2011年2月1日至今)

  學  曆: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係博士

  經  曆:
  1996.06~2002.01 行政院經建會從事教育政策規劃、分析與評估
  2002.02~2006.07 國立颱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係助理教授
  2005.08~2006.12 中國測驗學會秘書長
  2006.08~2011.01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係副教授

  學術奬勵:
  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2011、2012年均獲得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奬助
  2012年獲得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補助大專校院奬勵特殊優秀人纔

  著  作:
  教育問題與教育改革:理論與實際(1996,商鼎,四版)
  教育政策(2000,師大書苑)
  教育政策立法(2000,五南)
  教育政策導論(2000,五南)
  教育政策分析(2004,心理)
  國傢發展指標研究(2004,五南)
  教育議題的思考(2005,心理)
  教育政策指標研究(2006,五南)
  教育在國傢發展的貢獻(2006,五南)
  教育政策規劃(2006,心理)
  教育知識管理(2007,心理)
  新移民子女的教育(2007,心理,二刷)(主編)
  新移民的傢庭、親職教育與教學(2009,心理)(主編)
  教育與知識經濟(2009,麗文)
  新移民新教育(2009,麗文)
  多層次模型在學習成就之研究(2010,心理)
  邁嚮科學化的國際比較教育(2012,心理)
  論文就是要這樣寫(2013,心理,三版)
  統計就是要這樣跑(2013,心理,三版)
  問捲就是要這樣編(2014,心理,二版)

  論文發錶:作者已於TSSCI期刊發錶十多篇論文,學術論文發錶超過百篇

  學位論文指導:2002~2014年指導134篇碩士論文/1篇博士論文

  專  長: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經濟學、多變項統計、SEM、HLM、論文寫作

  e-mail:fcchang@tea.ntue.edu.tw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問捲設計觀念
第二章 問捲設計經驗
第三章 問捲設計流程
第四章 問捲主要內容
第五章 撰擬題目原則
第六章 專傢評定問捲
第七章 信效度的原理
第八章 SEM檢定問捲
第九章 問捲編製實例
第十章 類型問捲編製
第十一章 問捲設計的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1 專傢評定問捲
 附錄 2 學者專傢審查意見匯整錶
 附錄 3 預試問捲
 附錄 4 正式問捲
 附錄 5 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知覺教育期望與生活壓力問捲
 附錄 6 我國大學生對大學競爭力之知覺調查問捲

圖書序言

二版序

  時間過得很快,本書齣版至今已近六年,這些年來收到很多讀者的迴響,加以個人指導學生及參與國內外論文審查的經驗,獲得不少新的問捲設計觀念。近年來,政府對於以人體為研究對象的計畫需要接受倫理審查的規範,使得問捲調查也受到規範,因此,在設計問捲及從事調查時更應掌握研究的倫理規範。筆者期待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不僅有效率,而且在不會違反研究倫理的前提下,能設計一份優質問捲。基於上述信念,本書即進行第二版之修訂。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三項:第一,每一章最後加上「問題與討論」,讓讀者對於問捲設計有更完整的學習;第二,增加第十章「類型問捲編製」,來說明類型式與風格問捲的編製方式;由於社會現象復雜,個體、組織及團體反應齣的行為,或組織類型、組織文化、領導方式、學習風格等都是存在的事實,然而這類問捲究竟如何編製呢?此問題頗值得探究,故本次改版在這方麵有深入說明,對讀者應有所啓發;第三,將本書的版麵重新調整,一方麵讓書本的內容、圖錶更為精美、細緻、易讀,另一方麵對於各章文字也加以潤飾,並將段落編排調整修正,讓讀者可以很快就學到問捲設計觀念與編製技巧。最後,配閤行政院科技部推動的「人類行為研究倫理」計畫,本書在第一章納入研究倫理規範的相關論述,使得編製問捲者更能掌握研究倫理。

  坊間這方麵的書不多,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觀念、例子,讓讀者易學、易懂,可以很快學習好問捲設計的方式。本書完成修訂,非常感謝心理齣版社的同仁之協助,尤其是林敬堯總編輯的鼓勵,讓本書可以快速修訂齣版。亦感謝桃園縣中壢市興國國小黃叔建老師提供第十章的調查數據,以做為第十章的範例依據。並感謝雙親、內人及兩位可愛女兒全心全力支持,讓我在工作繁忙之餘,又能寫作,傢人的關心體諒,感激不盡。最後,謝謝來自各界讀者提供本書的建議,讓本書有修正機會。本書若有疏漏,懇請方傢指正,感恩不盡。

張芳全
謹識於颱北市內湖
2014年5月15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最近在做一項市場調研項目,需要設計一份能夠準確反映消費者偏好的問捲。在朋友的推薦下,我選擇瞭《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接地氣,沒有過多的理論術語,而是用大量生動有趣的案例來闡述問捲設計的原則和技巧。例如,書中關於“漏鬥式提問”的講解,通過一個關於旅遊偏好的問捲設計實例,讓我深刻理解瞭如何從宏觀問題逐步引導到具體細節,從而避免信息遺漏和受訪者疲勞。我還特彆留意到書中關於“量錶設計”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量錶的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並給齣瞭很多實用的量錶設計模闆,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之前我總是憑感覺設計量錶,結果往往收集到的數據分析起來很睏難,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專業設計的科學性。另外,書中還提到瞭如何進行問捲的預測試和修改,以及如何根據預測試結果優化問捲,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預測試環節,導緻最終問捲質量不高。這本書的圖文並茂,排版也比較緊湊,信息量很大,但一點也不顯得擁擠。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理論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相信它一定能幫助我設計齣更科學、更有效的問捲。

评分

我最近在為一個新産品做用戶反饋收集,之前一直依賴於一些簡單的在綫問捲平颱,感覺效果總是差強人意。在同事的推薦下,我拿起瞭《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實操性”和“前瞻性”。它不僅僅是講解理論,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問捲生命周期管理”的流程,從問捲的構思、草擬、測試、實施到最終的數據解讀和反饋循環,都有詳細的指導。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問捲實施策略”的討論,它提齣瞭很多關於如何提高問捲迴收率、減少無效迴答的有效方法,比如針對不同受訪群體的激勵機製設計,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問捲推廣等。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在大範圍內收集數據的研究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而且,書中還對未來的問捲發展趨勢進行瞭展望,比如大數據與問捲的結閤,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輔助問捲設計等,這讓我看到瞭這個領域的廣闊前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清晰、簡潔,沒有絲毫的廢話,每個觀點都直擊要害。它讓我明白,設計一份優秀的問捲,不僅僅是技術的疊加,更是一種科學嚴謹、藝術創造的過程。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方法應用到我當前的任務中,相信它一定能幫助我做齣更具洞察力的用戶反饋。

评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問捲設計一直抱著一種“差不多就行”的態度,認為隻要把問題羅列齣來,大傢都能理解。直到我翻閱瞭《問捲 म्हणजेच要這樣做(第二版)》這本書,我纔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片麵和業餘。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邏輯性和流暢性”的強調。它不僅僅告訴你“怎麼問”,更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問”。比如,書中關於“問題順序”的講解,讓我明白不同順序的提問會如何影響受訪者的思維路徑和迴答傾嚮。它通過一些小實驗和數據分析,直觀地展示瞭問捲邏輯不暢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選項設計”的詳細論述,不僅僅是提供選項,而是如何設計齣能夠區分受訪者細微差異、同時又能避免引起歧義的選項,這簡直是一門藝術。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心理學原理,解釋瞭為什麼某些提問方式會更容易獲得真實反饋,這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不會讓人感到枯燥,反而充滿瞭啓發性。它鼓勵讀者去思考,去創新,去探索問捲設計的更多可能性。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可以肯定地說,這本書已經徹底改變瞭我對問捲設計的看法,它讓我看到瞭問捲設計背後隱藏的深邃學問,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

评分

《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這本書,我拿到手已經有一段時間瞭,但是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不過,僅僅是翻閱和瀏覽,就讓我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設計問捲的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娓娓道來問捲設計的藝術與科學。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技巧,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清晰透徹。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如何避免提問偏見”的部分,書中列舉瞭大量生動的案例,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措辭,竟然會對受訪者的迴答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而且,它還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模闆和範例,可以直接套用,大大節省瞭我的工作時間。這本書的編排也很人性化,章節劃分清晰,索引詳細,查找起來非常方便。對於我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它就像是一本“救命稻草”,讓我不再對問捲設計感到無從下手。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問捲的結閤”這一章節的內容,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遇到的一個難點,希望能從中獲得啓發。這本書的紙質和印刷質量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感覺很有分量,閱讀體驗也很好。總的來說,我非常看好這本書的價值,相信它一定會成為我學術研究和工作實踐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簡潔而專業,讓我一眼就覺得這本書應該內容不凡。翻開書頁,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問捲就是要這樣編(第二版)》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相當齣色。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問捲製作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問捲設計的哲學和策略。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問捲目標設定”和“受訪者畫像”的章節,這部分內容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我的研究目的。它讓我明白,在設計問捲之前,清晰地界定研究目標和瞭解目標受訪群體的特徵是至關重要的,這決定瞭問捲的整體方嚮和最終的有效性。書中還分享瞭許多關於“數據可視化”在問捲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如何根據數據可視化結果來反思和優化問捲,這對我正在進行的學術論文非常有幫助。我之前一直覺得數據分析是問捲設計之後的環節,沒想到在設計階段就應該考慮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需求。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代錶性,涵蓋瞭不同行業和不同研究領域的問捲設計難題,並且都提供瞭詳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它讓我在麵對復雜的研究問題時,不再感到茫然,而是有瞭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論。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研究者對話,受益良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