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 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
约莫从1993年开始,超过四年的时间,摄影家邱德云穿梭在农村废墟间,找寻被弃置的各式生活用具,在光影的指引下,召唤出它们做为日常良器的生命光采。于是,在这座「时光乐园」中,流转的影像虽不见人影,却处处散发人的气息……,当中更隐含对农村环境变迁的强烈悲悯,以及人类生存处境的深刻思索。
2014年,撰文者陈淑华以举重若轻的报导文笔,为这批凝固时空、穿透世纪荒凉的物件影像留下深刻动人的诠释,走进一条以常民生活为依归的「工艺之道」。
大胆用「黑」 凝视生活物件 向农村与土地致意
本篇【影像叙事】精挑摄影家100张作品,以纯粹的影像阅览,跟着摄影家的观景窗,在农家田间、灶下前埕踱步穿梭,直观器物的本质,展现「风吹日炙」蕴涵的时间意义。
别篇收录【创作背景】【影像核心】【物件本事】三篇长文,回顾摄影家的创作历程,探寻摄影家的拍摄足迹及器物的生命轨迹,并以日日食饱、悲欢离合、土地甘苦、作息之间、冷暖世事、年年安居六大主题,深入考掘、阐释影像作品中出现的100余件古早生活好物,酌搭配手绘工艺线图,体现全新视角之台湾族群生活文化内涵。
名人推荐 无声的静物,安谧的时光,人消失了,更显岁月的记忆与灵光。──张照堂(摄影家)
沉默而充满力量的影像,影像里一件件浑朴却无比优美的物事,娓娓述说的是,曾经属于这片土地的生活的面貌与美,竟在时代和命运的拨弄、在人们的轻率与遗忘下,即将消逝湮灭;与书中所提及的日本民艺复兴故事互成鲜明对照。读之,感慨感伤不已。──叶怡兰(饮食生活作家)
邱德云精准选择光线、温柔地记录了如理想国般的古典农村风物。──陈板(台艺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