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代艺术教母 苏菲‧卡尔 第一本中文版作品
Douleur exquise 一个无法翻译的法文词汇。在医学上,指局部剧烈疼痛。
在情感上,指失去一个人,或明知爱一个人而不可得,却仍无法割舍,
无时无刻不渴望待在对方身旁的椎心之痛。 失恋越糟糕,艺术越完美
视觉艺术通常无法像文学或电影那样,激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及共呜,法国艺术家苏菲.卡尔的作品却是例外。她以摄影与文字叙事并行的手法,从个人的生命经历出发,剖析现代人的脆弱、亲密感与自我认同,开创了一种描述人类情感的新形式,被誉为「将个人私密性推向艺术高度的操控大师」。
苏菲.卡尔自曾述:「在我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文字,然而,影像却是一切的开端。」 在这部《极度疼痛》中,她将自己及别人生命中最剧烈的伤痛经验扒开、晾晒,既拍出自己失恋之痛的所有证据,也把她的失恋故事重述了三十六遍,同时也请三十六人讲出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刻。
在一次次的重述与聆听中,她的话越来越短,字迹越来淡,心境也从炙烈的痛苦慢慢冷却,直到漫不在乎。几乎如同文体练习般,她在书籍的左页上演了由深至淡的三十六种悲伤心境,而书籍的右页,却在一则则新加入的故事中,构成越来越庞大的剧痛,而读者也在一页页的翻动中,参与了这场集体驱魔。
艺术家将二十年前的一场心碎分手,变成一部诗意、动人,甚至带着幽默的艺术作品。这既是一场艺术演出,也是女性以精神及想像克服伤痛的计谋。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疼痛发生前」是作者搭火车从巴黎一路经西伯利亚到香港,再搭船抵达日本的游记,以照片为主角,构成一部思念情人的记忆拼图。第二部分「痛苦发生时」,期待了九十二天的相会落空,一通简短的电话宣告情人的分手,而客房中的一切,包括那部红色的电话,也构成了作者痛苦的框架,在之后如影随形。第三部分「痛苦发生后」是本书最重要的精神旅程,作者终于在三十六次的重述和三十六次的聆听中,完成了痛苦的净化。
名人推荐 黄亚纪、徐堰铃、聂永真
重要事件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以本书为蓝本,于2013年推出舞台剧《不在.致苏菲卡尔》,在法国外亚维侬艺术节三周连演二十一场,挟国外好评回台连演二十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