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修静心治疗:16位着名治疗师与1位成道奥祕的相逢

奥修静心治疗:16位着名治疗师与1位成道奥祕的相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vagito R. Liebermeister
图书标签:
  • 奥修
  • 静心
  • 冥想
  • 心理治疗
  • 个人成长
  • 自我探索
  • 灵性
  • 身心健康
  • 东方哲学
  • 现代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的治疗师不只是治疗师,他们也是静心者。而治疗工作只是表面的事,它有助于清理地表土壤,但只是清理整地并不表示你就拥有花园,你还需要其他更多的东西。
──奥修

  在一九七○年代末期,一些西方各专业领域的助人工作治疗师,陆续聚集在神秘家奥修身边探索东方的静心方法,这掀起了一场独特实验的诞生,也是人类史上西方心理治疗与东方神秘主义的首度相逢。加上奥修的引导,治疗师们用各种不同的成长方法发展出助人工作的新方式,从一种不设限的视野深入人们的心灵世界,逐渐融合出前所未有的「奥修静心治疗」。透过了解到生命存在的问题解答,是来自个人内在本质核心而不是他人,进而给予人们尊严。就理想来说,治疗是帮忙移除障碍好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答案,因此奥修治疗师的工作是创造出对的氛围,让案主内在与生俱来的智慧与了解逐渐绽放。它不是一个从「这里」到「那里」的过程,而是在「这里」愈来愈深入。

  本书收录了十四位奥修治疗师所分享的助人工作主轴,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觉察、深度静心治疗团体、解除过去制约、唿吸工作、家族排列、爱与亲密关系、谭崔、内在男女能量工作、催眠、艺术治疗等等,深受奥修大师结合东方静心与西方治疗的洞见所启迪,他们在治疗中运用静心技巧,且视治疗为朝向更高意识状态的踏脚石。他们本身或是其所介绍的团体工作领域,近年来受到各大心灵成长中心邀请来台,深获学员一致好评,很多人生命因此而受到极深的蜕变与觉醒。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史瓦吉多Svagito R. Liebermeister


  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毕业,从事治疗师助人工作有二十五年以上经验。一九八一年成为印度神祕家奥修的门徒,探索各种静心技巧,所学习的治疗方式甚广,含括深层身体工作、新芮奇唿吸及能量工作、灵性按摩及谘商等。

  一九九五年,开始将家族系统排列的治疗方式纳入工作中,追随创始者海宁格修习,于二○○○年开始带领家族系统排列训练课程。他热爱将治疗与静心结合,训练了世界各地数百位治疗师从事助人的工作艺术。目前史瓦吉多每年在世界最大的个人成长中心印度普那奥修静心村,担任治疗师培训计画的统筹,也在欧洲、亚洲、中美洲及其他地区到处旅行,带领课程和培训计画,遍及十五个国家以上。着有《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精华》、《当静心与谘商相遇》(生命潜能出版)。

译者简介

陈伊娜 Prem Vanita


  主修电子资讯却一头栽入文字世界,认识奥修后打开对自我探索与静心分享的世界。目前专职提供「灵性按摩」身体能量个案,分享与带领静心课程团体,译有:《奥修谈恐惧》。

  个人部落格:premvanita.blogspot.tw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珍爱自己
第二章 奥修的静心方法
第三章 奥修的静心治疗
第四章 制约与谘商:改变你人生之路
第五章 脉动治疗
第六章 出生整合:诞生成为佛
第七章 爱的源头:奥修家族系统排列
第八章 爱的学习:朝向成长与亲密关系的途径
第九章 钻石唿吸:佛的气息
第十章 解除性的制约与谭崔
第十一章 男性/女性能量工作
第十二章 催眠与催眠疗法
第十三章 艺术治疗
第十四章 三托历:觉知密集
后记

图书序言

前言

史瓦吉多 Svagito


  本书是一些受到成道大师奥修(Osho)的生命洞见启发,与静心连结的身心治疗方法,因此称为「奥修静心治疗」。在这个前提下,治疗不仅是一种解决个人问题的方式,同时也准备带领一个人走向静心。

  治疗可被定义为:当静心来到一种超越头脑的状态,在身心创造出健康状态的方法。平静、和谐与个人满足感,在头脑的向度上,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头脑天生就是一个制造问题的机制,如果你解决一个问题,它一定会再制造另一个;假设你找到了某个问题的答案,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神祕家把头脑比做一棵正被修剪的树:你剪下一根分枝,接下来会在那里长出更多的分枝。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站在头脑的向度外,进入那个很自然就经验到宁静、平安、至喜的无念向度里。所有的静心方法就是一些要来到这种情境的途径。

  这本书呈现了在自我发展、疗癒及治疗领域中,一种以这份了解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因此,在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形式时,其核心方向是一样的:静心的基本重要性。
 
  带着意识活着、与此时此刻连结的艺术,是活出真实、真诚、满足的生命最好的方式。

新洞见的诞生

  那些在本书中呈现他们工作的治疗师与团体带领者,都深受成道的奥祕奥修,以及他将东方静心与西方治疗技巧结合的洞见所影响与引导。他们在工作中运用奥修的静心技巧,并把治疗工作视为朝向更高意识状态的踏脚石。

  奥修说:

  我的治疗师不只是治疗师,他们也是静心者。而治疗工作只是表面的事,它有助于清理地表土壤,但只是清理整地并不表示你就拥有花园,你还需要其他更多的东西。

东方与西方的交流

  在一九七○年代末期,一些受到西方心理治疗训练的治疗师,聚集在这位受争议的大师身边,探索东方的静心方法。带起了一个独特的实验。

  也许这是史上首度,西方的心理治疗与东方的神秘主义相逢。结合奥修的引导,治疗师用各种不同的成长方法发展出助人工作的新方式,从一种不设限的视野,深入人们的心灵世界。

  对每个参与其中的人而言,内在开始有可能出现更深的洞见。包括治疗师自己,也包括那些参加他们的工作坊、研讨会、训练课程的人。

  治疗师身怀不同的才能彼此互相学习,实验助人工作的新形式,不需要待在每种治疗训练的有限准则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种东方的体悟──放下个人自我,允许更高能量显露,超越治疗师个人本身的知识与技巧。

  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需要强调:西方文化强化个体的自我,因此有才能跟有天赋的人在各行各业──政治、商业、医学、治疗──倾向于去获得一种伴随成功的自负感。

  东方文化刚好相反,视「无我」为一种成就,比起自我扩张更加重要。因此,在奥修身边所建立起的印度普那社区里,对职业状态不那么地认同;特别是因为角色与工作是有弹性的,而且易于快速改变──在某一刻也许是一位独立作业的治疗师但在下一刻也许变成厨师或清洁人员。

  当奥修加入西方治疗到他的工作中,亲自监督在这些工作坊里所发生的一切。每个课程结束后,他与参加团体的学员及带领者会面,邀请每个人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发问。

  治疗师学到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融合他们的技巧,在某些工作坊中──比如说原始治疗──治疗师的行为会像一位引导者,且他是在一个权威者的位置;但是在社区众多的环境背景下,治疗师与学员将会一起学习与经验到静心。其中有着一种整体感以及些许的区别。在奥修过世后,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很久。

  重要的了解在于,静心是一个无法被量化、测量、甚至让理性头脑了解的奥祕过程,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没有头脑」的状态。因此,假如一个治疗师在灵性意识上没有更好的状态与成熟度,即使他具有可以帮助别人的优秀能力也是徒然。

  治疗师不因为他所做而获得酬劳,而这个事实支持着这个革命性的方法。他们是出于爱与贡献社区的愿望,还有支持更好的静心而给出工作。

  读者也许会对在这本书里写稿的治疗师们奇怪的印度名字感到好奇,在此稍微提一下背景有助于了解:在七O年代,当人们开始来到奥修身边,他开始点化他们成为「桑雅士」(Sannyas)。在印度传统里,桑雅士就是一个弃世与献身于静心、改变名字及穿着的人。

  但奥修对于桑雅士革命性的态度是入世的──探索关系、工作、事业等等──同时透过学习静心来解除所附加的东西。他教导新的桑雅士要喜悦与全然地投入生命,同时寻找自已最深处的「佛性」。他将此称为「新桑雅士」,且要求他的桑雅士穿着传统橘色,戴上一条有他照片匣盒的木珠项鍊──称作「念珠」(mala)。

  一个以这种方式成为桑雅士的人,对他自己许下承诺去静心,向世界宣告现在他准备要进入一个新的意识之流──就是喜悦地生活与探索静心二者紧密结合的艺术;这既非与世界脱离,或者属于任何宗教的一份子,或是成为任何派别的跟随者,而是学会自立,与卸下过去从知识、传统、宗教而来所承载的包袱。

  在八○年代末期,奥修宣佈这项内在灵性承诺的任何外在象征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特殊的衣服、色彩、以及念珠项鍊都可以放下。现在,选择一个新名字或是保留原来的是依每个人的意愿,但是对于静心以及自我探索的承诺还是不变。

  奥修的工作历经许多阶段,而他身边逐步发展形成的社区也是如此。也许史上从不曾有过如此重大的实验,人们来自各行各业与各种背景、国家、民族或文化,齐聚在一位成道大师的身边,创造出最空前多元化的大熔炉。

  奥修多元大学──为了他的治疗工作而形成像伞状的组织──于一九七四年的印度开始,然后在一九八二年跟着奥修及他的门徒移往美国奥瑞冈(Oregon)。在一九八七年它回到普那(Pune),在此蓬勃发展,为身心灵提供了超过五十种以上不同的治疗、课程及个案。治疗师、医疗专家及艺术家彼此分享他们的技能、知识与洞见。

丰富经验

  现今,曾经一起在普那受训过的治疗师大多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上,并没有跟特定的奥修社区或中心有关连;然而,在他们之间,还是保有一般的连结,正如读者将会在这本书里发现到的。

  透过多年的分享、合作与交流,同时又尊重其独特性,这些治疗师学会去欣赏这份能带向对人类灵性的广泛和多面向的了解的丰富性。

  举例来说,在普那九○年代期间,一个身体工作的训练课程要持续好几个月,各种不同的老师被引进;从强力身体、深层组织到最细微的能量工作,涵盖了大范围与身体有关的治疗师。

  老师们分享他们不同的工作专长,有时候会直接了当地反驳彼此,然而课程的带领者对这个矛盾的情况完全可以接受。他们了解到这将会是一个丰富的经验,而且挑战是有助于人们找到自己工作的风格类型。

  训练课程之外,这些治疗师会彼此转介案主,有着一种为共同目的而一起工作的整体感。

  这反映在「奥修治疗师训练」中,一项疗法过程持续二到三个月,各类治疗师贡献一项长期的课程,教导人们如何与案主工作。

  在许多奥修治疗师一起密切工作的当时,就有了制作这本合辑的想法。这本书展示出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互异而互补。每一位皆包含了人类经验的不同面向,并提出人类现实的不同典型。

  这些收罗的治疗师已经待在奥修身边很长一段时间了,且发展出各自的个人风格。理论上,他们皆可以提供一整套独立的奥修治疗师训练课程,无庸置疑的是,那会成为心理疗法的万花筒。

  为了让这本书能有合理的篇幅,同时也为了避免重复的内容,所以限制了写稿的治疗师数量。这与那些未被的邀请的治疗师的评价无关,有许多人也可以做出同样宝贵的贡献。

  假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读者一定会感受到,相较之下,自己对某些治疗形态有更密切的关联。然而,在此要请读者接纳:这些都是朝向意识成长更迈进之不同方法的一部份,而不是用一种比较的观点来谈论,奥修对生命的态度是多向度的,因此才称作「多元大学」。

  这本书可以依序阅读,但也可以不用;每一篇章都各自独立,可以作为一种工作方式的引介,而这也许会启发你更深的探索,甚至参加这些治疗师所带领的其中一项课程。

超越医病关系

  奥修静心治疗为人类赋与尊严,是由于它了解到生命存在的问题解答,是来自内在而不是外在。它们从个人本质的最深核心出现,不是来自任何人。就最佳情况来说,治疗是帮忙移除障碍好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答案。

  换句话说,意识不是一个可以被给与的商品。一个奥修治疗师的工作是创造出对的氛围,让案主与生俱来的智慧与了解,在其中逐渐展现绽放。治疗师的工作比较像是助产士,它不是一个从「这里」到「那里」的过程,而是愈来愈深入的「这里」。

  最后,治疗师并不是一个指导者,懂得比案主多,而是一位朋友,觉察到即使他具有某种特定的技能,他在本质上还是在同一条船上。

  奥修说:

  当治疗师与患者不是二者,当治疗师不仅是治疗师,而患者再也不是患者,而是产生一种深深的「吾-汝」关系(I-thou)。当治疗师不试图想要医好病人,患者不再把治疗师视为跟自己分离,在那些稀有的片刻里,疗癒就发生了。

  当治疗师忘了他的知识,且患者忘了他的疾病,那里就有了一场对话──两个本质的对话。在两者对话的那一刻,疗癒发生了。如果它发生了,治疗师总是知道他只是像个神性力量、神性疗癒的媒介,他会跟患者一样感激这个经验,事实上他从这个经验所获得的,会跟患者一样多。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