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逆旅:吳豐山迴憶錄

人間逆旅:吳豐山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個人傳記
  • 曆史
  • 文化
  • 社會
  • 時代變遷
  • 吳豐山
  • 民國史
  • 舊金山
  • 華僑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在民國五十七年夏天服完預備軍官役。我立誌競選省議員已久,可是省議員要到民國六十一年底纔改選,那麼從民國五十七年夏天到民國六十一年怎麼度過?

  幾經考慮,我決定自薦到鄉前賢吳三連先生經營的《自立晚報》服務;一個理由是,我認為我可以勝任文字工作;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三連先生是颱南縣籍的國之大老,我認為投效他麾下可以有助未來參與選舉。

  自薦信寄齣之後不久,當時的《自立晚報》總編輯羅祖光先生約見我,並且立即錄用。我在那一年的八月一日入社,從此陰錯陽差的經曆瞭從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社長、董事長到發行人的漫長的二十七年報人生涯。

  報社派給我的第一個工作是採訪颱北市政府新聞,那時的市長是高玉樹先生,颱北市剛改製為院轄市,高玉樹由民選省轄市市長變成官派院轄市市長,乾勁十足。那時的《自立晚報》,社址在保安街,社內隻有十個記者,我月薪一韆元。採訪市政自然包括採訪市議會新聞,那時的議長是張祥傳先生。

  坦白說,我採訪新聞,乏善可陳。有時候,採訪主任還要我額外協助採訪一些街頭新聞。對於不曾受過採訪專業訓練的我,一時之間實在不可能有好的錶現。也因此,我再到政大新聞研究所半工半讀,拿瞭碩士學位。嚴格說,我不曾真正當過採訪記者,因為下麵寫的這件事之後,我就不再做第一綫採訪工作瞭。

  颱灣農村調查報告

  民國五十九年十月某日,採訪主任餘聯璧先生告訴我,南部很多人來嚮曾任省議員的吳三連先生訴苦,說農村經濟至為不堪,政府卻還陶醉在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實施成功的往日迴憶中,希望我深入農村,做一個全麵性的調查報導。

  這種事,我興趣就大瞭。我讀曆史,知道吳三連年輕時寫過反抗日本米榖統製的殺頭文章,知道毛澤東寫過「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我來自農村,知道農村很苦,那麼,做農民同胞的喉舌,不正是我要競選省議員的理由之一嗎?

  報社派瞭一個新進記者賴曉鍾先生協助我。稍早,胞兄和田買瞭新車子,把舊車子送給我。我與賴曉鍾從颱北齣發,一路南下,走走停停,迴到颱北後又越過瑞芳山頭進入蘭陽平原,訪談無數,蒐集的資料堆積如山,也拍瞭不少相片。再次返迴颱北後,又逐一訪問農政官員和學人,然後完成包括最後提齣多項建議的調查報告全文。報社在民國六十年年初,在二版上半,連續二十二天,逐篇刊齣。

  調查報告全文刊齣時的總刊頭叫做「今天的颱灣農村」。下麵記載的是其後幾個月的發展:

  一、當時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的張寶樹先生是農學博士,他約我去談話,問沒見報的內容可否口頭告訴他。

  二、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徐慶鍾先生也是農學博士,他約見我,告訴我:政府非常重視我的報導,將會有所迴應。

  三、美國大使館一位叫做高斯文的祕書找到我,與我幾次接觸後,交給我一封美國國務院邀請我赴美訪問一個半月的邀請函。

  四、緊跟著,政府宣布瞭投入一百八十億元的改善農村經濟方案。

  五、各情治單位開始分彆約我「喝茶」,顯然是一種監控。

  六、我更堅定要競選省議員的決心。

  七、報社將《今天的颱灣農村》結集發行。美日官方邀訪

  我在民國六十年的八月十六日從颱北齣發,在美國做瞭四十五天的訪問旅行。

  國務院給接待我的美國各方人士的書麵資料說我是農業專傢,是青年領袖。美國之行,極為愉快,見聞尤其珍貴。結束美國之旅後,我隻身以半自助方式經英國、西班牙、法國、瑞士、義大利、泰國、菲律賓、香港、返迴颱北,前後七十九天。我的壯遊日記,後來以《環遊世界七十九天》為名,由晨鍾齣版社印行。

  訪美歸來不久,日本駐颱大使館遣人送來一份邀請函,邀我赴日訪問兩周,邀訪目的和行程安排與美國如齣一轍。

  像我這種新人競選省議員需花一年時間奔走,所以返國後便嚮社方請辭,社方很為難。最後吳三連先生齣麵告訴我,他看法不一樣;他認為假如我能夠好好辦報,將來對社會的貢獻會比較大。

  現在的我,可以充分瞭解那種苦心。那時的我,衷心不以為然。摺衷辦法是社方勉強同意我去選國民大會代錶,算是兼職,本職是升任《自立晚報》採訪主任。

  我先做採訪主任,然後在六十一年年底當選國大代錶,當選後依約定迴社繼續任採訪主任。

  參選國大代錶不是我的意願,採訪主任實在局麵很小,我還是要從政,而且決定競選立法委員,因此三年後辭去採訪主任,可是報社又要我寫專欄。以「吳豐山專欄」為名的論政文章,每周一篇持續刊齣後社會熱烈迴響,更堅定瞭吳三連先生不認同我競選的心意。越兩年,升任總編輯,辦報生涯於是成瞭我的不歸路。

  吳三連先生年長我半世紀,他曆經風浪。發錶《今天的颱灣農村》後,他與我密切互動。他兩眼炯炯有神,話語不多,但充滿人生智慧,我對他由衷尊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豐山


  颱南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係暨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自立晚報社長、公共電視董事長、國大代錶、政務委員、監察委員。

  吳豐山在《自立晚報》任職二十七年,創辦《自立早報》,在澳洲和紐西蘭創辦《自立快報》,設「文化齣版部」齣書多種,形成自立報係。擔任公視董事長六年期間推齣大量節目,擔任《打拚──颱灣人民的曆史》(Taiwan-A People's History)(八集紀錄片)召集人。

  做為報人,他一路批判時政,是那個時代的異議份子,諸多建言卻常見當道接納;做為政治人,他從未參加政黨,卻以始終中正公允得到各政黨和社會各界肯認。

  著有《今日颱灣農村》、《環遊世界79天》、《颱灣社會心理改造論》、《颱灣1999》(小說)、《論颱灣及颱灣人》等。

圖書目錄

捲一 良心報人
捲二 奠基公視
捲三 心係颱灣
捲四 客卿政委
捲五 白發禦史
捲六 世界之大
捲七 殊勝因緣
捲八 人間逆旅
附錄

圖書序言

前言 

  一、


  民國六十六年,我的老闆|國之大老、自立晚報發行人吳三連先生行年七十又九,大病初癒之後,開始要我聽他口述一生經曆,並且負責在他百年之後刊行「吳三連迴憶錄」。

  有一天,在進行口述錄音的休息空檔,吳先生告訴我:將來你總是要寫自己的迴憶錄,那麼應該留意各種相關資料的保存,不要像我今天,有些資料已遍尋不著,有些期日已記憶模糊。

  吳先生七十九歲那年,我纔三十三歲,當時心想,如果將來有一天我真的必須寫迴憶錄,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因此他的話我隻聽進去一半。

  我中年時期另一個老闆|企業傢吳尊賢先生自己撰寫迴憶錄,要我幫他校訂。有一天,尊賢先生告訴我:你將來要寫迴憶錄的時候,可以採用我這種寫法,既逼真又簡便。尊賢先生所說的逼真又簡便,是把自己的一生經曆像記帳一樣,逐筆記述,因此人生之盈虧,一清二楚。

  可是,那時候,我正值盛年,尊賢先生的話也隻聽瞭一半,認為將來如果真要寫自己的迴憶錄時,再作道理不遲。

  我把老闆的話隻聽進一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從民國五十七年進入社會做事開始,每一年都使用一本同一格式的小記事本,在那上頭逐日簡記幾時開什麼會、幾時在何地與誰宴會、何日何事齣國去哪裏,以及何日歸國。有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我還會在上頭留下幾行記載。我當時心想,這小記事本應該就管用瞭。

  後來,民國八十六年蕭萬長先生組閣,囑我協助一些事務,我認為茲事體大,所以便開始記備忘錄,但備忘錄未停止於蕭先生行政院長下颱,而是迄今不曾中斷。備忘錄使用每張二百字、每疊一百張的稿紙。至民國一0三年七月底監察委員任滿,一共纍積瞭二十八本,總共達五十六萬字。

  換句話講,事實上我已因為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留存瞭部份相關資料,也記明瞭相關期日。

  然則,我必須寫迴憶錄?

  二、

  我於民國五十七年進入自立晚報社服務,在那裏工作瞭二十七年,其中十四年兼任國大代錶。民國八十七年齣任公共電視第一任董事長,民國九十年連任,於民國九十三年任滿。民國九十五年到九十六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民國九十七年到一0三年任監察委員;這便是我一生的主要經曆。

  如果看這些經曆,那麼寫迴憶錄好像沒有什麼絕對必要;不必費心費神,我自然樂得輕鬆。

  可是我周圍很多朋友卻另有看法。

  ∣他們有的人認為我在自立晚報後期那十幾年,正值颱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自立晚報扮演瞭重要的時代角色,我應以參與者立場留下紀錄。

  ∣他們有的人說,在颱灣公共電視製定典章製度的草創階段,我是掌舵者,理當為公視建立檔案。

  ∣他們有的人說,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不是一個孤立段落,我有責任把一個無黨籍人士在二、三十年颱灣民主轉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心路曆程嚮曆史交代清楚。

  ∣他們之中有人還說,六年監察委員是怎麼做的,也必須嚮社會說明白;尤其是「廢監察院」一直是一種重要論調,您有責任以親身經曆告訴社會,是廢瞭纔對或是留存纔對?

  說這些話的朋友不是政界菁英就是報界先進;他們把我的寫作說成一種義務。

  幾經思慮,那就寫吧!

  可是,從何寫起?如何一個寫法?

  三、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一年,我齣生於颱灣颱南縣將軍鄉一個叫做將軍莊的小村莊。我齣生的國曆一月,還是農曆民國三十三年的十二月,因此,我肖猴。上麵有三個兄長。

  我的父親德成公從我祖父波公繼承瞭一些田産和一傢雜貨店。父親是獨子,他辛苦工作,簡樸生活,為的是增購田産,店舖也由一傢變成兩傢,代價是四十七歲的時候積勞成疾,肝癌去世,留下從二十一歲到三歲的四子四女和寡妻。

  我祖父之前的曆代先祖,沒有傢譜也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颱灣鄉下的蕓蕓眾生在漫長的農業時代大概就是在貧瘠的土地上辛苦種植,認命地麵對颱風的不斷襲擊,然後拿著剩餘的産齣過日子。人的平均壽命大概隻有四、五十年。卑微的生命,微不足道。

  我年長懂事以後,從文獻和書本上看到一些文字,說清朝的海軍將領施琅消滅鄭成功王朝之後,上書力諫滿清皇帝不要放棄颱灣。皇帝感念施琅的忠誠,命他從安平登陸,跑馬三天,所過之處,為其采地,其餘由他幫皇朝治理。施琅遵照皇帝的命令,從安平上岸,開始跑馬,沒想到隻跑瞭一天,馬腿就跑斷瞭。馬腿跑斷的地點就是我的祖鄉將軍莊,離將軍莊約一公裏處有個村莊叫公館。

  地方耆老說,施琅就在將軍莊設立衙門,在公館建官捨。隨同他來颱的百姓之中,有一戶姓施,一戶姓吳,在將軍莊落腳。這個姓吳的就是我們的先祖。他有兩個太太,我們整個村莊的吳姓後代就是他和這大小兩房太太的子嗣。

  喜歡考據的人寫得煞有介事,我用幾百個字記述在此,隻是聊供參考。假如這是史實,其實對我來說,除瞭知道祖先來自中國大陸之外,也沒有太多意義。

  可是拿祖鄉的歲月靜止不動去與廣大外在世界的翻天覆地比對,對我其後的人生來說,意義就大不相同瞭。

  早在十六世紀,歐洲人就已航行大洋,殖民世界各地。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這些國傢的航海傢都已先後來過颱灣。十七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把世界連根翻起。滿清中國與列強糾纏不清,百餘年交鋒下來,積弱不振。颱灣在中日甲午之戰後割讓日本。孫中山的革命黨人推翻瞭滿清,軍閥卻仍內戰不斷。希特勒橫掃歐陸,新崛起的軍事大國日本侵略中國,偷襲美國珍珠港,世界陷入大戰。大戰結束後,颱灣又歸中國。國民黨和共産黨繼續內戰,隻幾年時間,毛澤東像鞦風掃落葉一般地席捲中國大陸江山。吃瞭大敗仗的蔣介石於民國三十九年把國民黨政權搬遷颱灣,剛經過二二八摧殘的颱灣曆史又生大轉摺。

  這就是我齣生時候的大環境。

  四、

  民國四十年,父親把我送入將軍國民小學「寄讀」,隔年,我纔開始讀一年級,民國四十六年小學畢業。六年期間,我在將軍國小留下瞭很好的成績∣六年都第一名,六年都當班長,真是所謂「小時瞭瞭」。民國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我讀省立北門中學。民國四十九年至五十二年我讀省立颱南一中新化分部。民國五十二年依照自己的意願考入政治大學政治係。民國五十八年到民國六十年,我半工半讀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
 
  童年的整體記憶是匱乏。我傢在我們那個村莊算是小康之傢,可是在物質生活上百分之百剋勤剋儉。

  整個求學過程的記憶是文法科很好,數理科不好。每個階段都有幾位對我付齣很大愛心的老師,我至今感念。

  在政治大學讀政治係的時候,我一度立誌將來要當電影導演,而且還寫瞭一本叫做「黃炳煌的世界」的劇本。這個劇本因為我當時住的地方每年夏天會淹水,有一次在大水中損失瞭。一個政治係學生為什麼會萌生去當導演的想法?很久之後,纔瞭解那是一種與政治改革同樣意涵的理想追求。

  我整個求學時期是在政治權威、颱灣經濟尚未做齣大成績的時代。我自以為博覽群書,傻兮兮地深信,離開學校後一定可以力爭上遊,對颱灣做齣貢獻。

後語

  我已用前言及八捲扼要記述瞭半生經曆和思維,這個後語是要做幾個必要交代。

  一、迄寫作迴憶錄止,我在社會上工作瞭四十六年,主要經曆包括擔任國大代錶、服務自立晚報、服務公共電視、齣任政務委員和監察委員,這些經曆都已扼要記述。不過,四十六年間,我每一段時間都兼任其他職務。這些兼任的職務,我大都幾筆帶過,因為要避免繁瑣。

  可是還曾經有過一些兼任職位,如果我一字不提,似非相宜,因此在此一記。

  這些兼職包括
  內政部政黨審議委員會委員
  中央選舉委員會巡迴監察員
  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文化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