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又一年,不知過瞭多少年?年竟是何物?
本書以24節令為時序,從年終送竈神,到過“年”到過瞭年迎財神
一年24節裏的38為神鬼
本書側重介紹神鬼傳說與相關習俗的緣由
中華傳統節日,包括春節、 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七夕節、中鞦節等,都依托著四時規律的變化和上古神話傳説,被賦予瞭諸多內涵。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華夏民族,神話體係是較爲完整的,參照《山海經》、《封神榜》和教派信仰。從混沌時代、原始時代、部落時代、禪讓時代至道教、佛教所對應的衆位天神,都各司其職,掌管著人間的時序方位。
二十四節氣是華夏民族的曆法,用以時間、季節的根據與氣象預報。
長期以來先民的生活以此為基準最終寄託瞭生活經驗與對美好人生的期待。
節慶之於神話傳説,是相互衍生、融閤的關係。在文字尚未發明的時代, 人們對曆史和生活的記錄隻能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與二十四節氣的本質一樣,在這些節慶、諸神傳説,裏麵實則是上古時期社會對自然的觀察及感應。比如二月二龍擡頭,這是天上的「龍角星」 開始齣現在東方地平綫上,準備迎接春耕的日子,有著隆重的儀式與神秘的禁忌。
古籍《說文解字》曰:「神,天神引齣萬物者也。」又雲:「神,會意字, 從示申。」「申」,即是指天空中的閃電形狀。以前,古人以爲閃電變化莫測, 威力無窮,故稱之爲神。而傳説中的神,就代錶瞭天地萬物的主宰者或創造者。
生活在濛昧時期的先民,不管是衣食住行,還是情感認知, 均遵照上古代代相傳下來的神話傳説一一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