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张艾嘉的第一本创作书

  她是台湾金马奖与香港金像奖双料影后,她导演的作品以女性角度为出发,在充满男性气概的电影圈她独特的风格让观众耳目一新。2015年她的最新电影作品《念念》在台港中同时上演。

  2015年1月20日我们和张艾嘉导演约在台北某饭店的餐厅,好几年前因为电影书《20 30 40》的採访之缘见着导演,一晃就过去了许多时光,这次,我们再度与导演讨论她的第一本个人创作《轻描淡写》。

  她说。
  「年轻的时候不明白,现在就都明白了。」
  「我有太多想要写的。」

  导演戏说她的文字是轻描淡写,但写在文章里的她无论看什么,听什么,都对任何事物发生极大好奇心,她眼神清亮,时光是智慧留在她上扬的笑声。

  她也想透过这本书跟年轻人对话,说一说「梦想」这件事。

  演员,导演,唱歌,写剧本,在创作的领土里,她与生活一起耕种,你可以看出导演不想被挖掘,但其实又有很多想说的话,她的视觉养成,她对配乐做足了功课,她选角的意见和坚持。

  「电影已经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这本书就是我随身随地抛出的一篇笔记那么自然。」
  「在不同的公共场合听别人聊天是件很好玩的事,也是做编剧可以用来练习编故事的方法之一。」

  她是多重身分的创作者,每一个作品都放进对人,对环境的观察,这本书可以说是张艾嘉导演的创意笔记,更是给想走进创作世界的年轻人的一份梦想前导书。

  本书特别请张艾嘉母亲题字「轻描淡写」四个书法字。

  张艾嘉说每天坐在书桌前练毛笔字的母亲的那个年代,经历了战乱、逃离、家庭失散……他们又是怎么抚平内心的伤痕?但「每一个年代必有它的磨鍊,我们学习着找方法和变化共存,与自己和解,与他人相处。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是可以轻描淡写。」

  张艾嘉说故事的方式是古典的;写作的笔触是轻盈的;朗读的声音是丰富的;
  集合人生之流,岁月场景,工作笔记于一书,轻描淡写其实并非真的轻描淡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艾嘉


  这些稿子分成好几个阶段书写。
  我发现了自己的变化。
  诚实。是我对创作的想法。
  喜欢与不喜欢敢直接写出来。
  如同谷崎润一郎、海明威一样,他们是我在写作上的标竿。
  拍摄电影「念念」,我四处看景,而看景时,就是只能闭嘴,要用眼睛看,用安静的心看……我与景,与自然对话。
  而这本书便是希望你也同我一样,安静,阅读。

图书目录

壹:产生关系
10谁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让创世者告诉你吧!
16孔雀
18看景
26从那里开始
30场景
34产生关系
36复活
38对话
40改编
43共犯

贰:过去和未来
50此时此刻
56过去和未来其实没有离得很远
62家训
66喜剧
72大树
76二O一O年三月的笔记
84另类治疗
86加法
90减法

参:我们的真实
94一句话形容好演员
96男‧女‧导演
100偷听和编剧
104可以不可以
106前台‧后台
108成功
110热情
112安静
114幸福

肆:念念
118等
124上帝写好的剧本
128选角指导(Casting Director)
134造型‧选角
138穿粉红色T-Shirt的男人
142配乐
150作者已死
152找景
156定调
158美人鱼

伍:天气美术馆

图书序言

成功
 
如果你打开字典去查成功的解释:「把事情做好」。
就这么简单。
不需要有任何等号。
不需要和任何人或过去相比。
 
从那里开始
 
色彩是光的行为,有行为就有痛苦。
───歌德
一波雪白的浪花冲向岸,卷起镶着如天际蓝边的浪头。
「好美!好美!」我重复惊叹着。
手中相机不断按着连拍,电影摄影机不停机地捕捉,那剎那间
连肉眼也无法确定是什么层次的蓝,瞬间消失。
为什么?为什么抓不住那令人心都飞舞起来的美?
是镜头的侷限?是「它」只是属于大自然?是这种真实和不真实之中让我着迷了?我在这一刻像抓住了某一点莫名的爆发力,
无止境的联想就像皎洁的光遇到了障碍,在脑子里绽放出色彩。
「色」中产生了情绪,「情」浮现出画面。画面里看见人物……
面孔……场景……一场一场的戏。
戏剧最初的源头是神祕的,是无解的。
 
此时此刻
 
不太满意幼稚园时尖嘴猴腮的照片,但儿时的每一张相片都如此珍贵。虽然我并非一个喜欢回顾过去的人,未知的前景总是令我的脚步无法停下来,但看到这张斜眼嘟嘴的脸,也不能不承认爱上表演这一行或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

相信当时自我的感觉一定颇为良好。有男生的私家三轮车跟着,表演总是有份儿,可以免午睡在大树下滑梯边和另一个男同学练唱歌,代表学校到广播电台表演唱歌。这一点小小的天赋带来的就是懒惰及不专心。热爱舞蹈的我也曾被送去学芭蕾舞。我的学习能力很快,应该是说我模仿能力很强,但对于重复的训练我却毫无耐心。这是我儿时最大的特质,凡事都只学到个皮毛,但对什么也都充满着好奇。

我的芭蕾舞老师发觉我只是在课堂上故意耍宝地跌倒,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引同学们乐得跟我一起不专心,没多久我就终止了和芭蕾的缘分。

为了学钢琴,妈妈特意买了德国好琴来培养我。多少次我因为不练习,在钢琴老师家罚站。其他同学出出入入,我羞愧极了,并不是因为没有练琴而惭愧,是因为罚站很难看,尤其是在男生面前。我一直不懂为何我如此喜爱钢琴、小提琴、吉他……任何一种乐器,但我却那么憎恨练习。我会爱上会任何乐器的男生,但我依然不愿意苦练。一年半后,妈妈听完我自学弹出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黄梅调以后,立刻决定把钢琴卖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