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

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中华民国
  • 期刊
  • 会讯
  • 文学研究
  • 2015年
  • 春季号
  • 火金姑
  • 学术刊物
  • 文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前身为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今年起改版为书本型式,并改题为《火金姑》,依台湾时令发行。内容有:论学述坛、特集、纸上书展、创艺特区、境外译萃、艺文短波……等;不仅介绍了当季儿童文学出版讯息、还有许多作家创作的小小说、童话、散文、诗作、绘画等作品……。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中国近代戏曲研究的学术专著的简介,旨在深入探讨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戏曲在社会变革中的转型与发展。 --- 《梨园风云:近代中国戏曲的转型与现代性探索(1890-1949)》 作者: 王承德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研究社 出版日期: 2024年秋季 页数: 680页,附录20页,索引15页 定价: 人民币 188.00 元 ISBN: 978-7-5698-3321-9 --- 内容概述 《梨园风云:近代中国戏曲的转型与现代性探索(1890-1949)》是一部立足于扎实史料、剖析中国戏曲艺术在剧烈社会动荡与文化冲击下实现内在重构的里程碑式研究。本书聚焦于1890年至1949年这一关键历史时期——从晚清“新戏”的萌芽到民国时期“国剧运动”的兴衰与左翼戏剧的勃兴——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戏曲在题材、表演、审美趣味、传播媒介乃至其社会功能上所经历的深刻变革。 作者王承德教授,系国内著名戏曲史学家,凭借其在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及海外藏书中的田野调查与档案挖掘,揭示了诸多以往被忽视的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为理解近代戏曲如何挣扎于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之中,并最终为现代戏剧的诞生奠定基础,提供了新的阐释框架。 核心研究主题与章节结构 本书共分为八章,层层递进,构筑了近代戏曲转型期的全景图: 第一章:旧梦的松动与“新戏”的序曲(1890-1911) 本章考察了自强运动后知识分子对传统戏曲的最初批判与改良尝试。重点分析了“文明新戏”的诞生背景,如“新编古剧”对传统题材的解构和对西方戏剧元素的试探性引入。研究了以清末改良戏班为代表的,试图将戏曲纳入教育和政治宣传轨道的早期努力,并辨析了早期白话文在剧本创作中的初步应用。 第二章:美育的呼唤与国剧的旗帜(1912-1927) 民国肇建后,戏曲的地位在精英阶层中遭受空前挑战,白话话剧的兴起一度使其边缘化。本章着重探讨了在“弘扬国粹”的文化思潮下,京剧等主流剧种如何进行内部调适,以适应新的审美环境。详细分析了“国剧”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以张伯驹、梅兰芳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如何通过“复古”与“创新”并行的策略,重塑京剧的艺术典范,使其在现代剧场中得以延续和光大。 第三章:声腔革命与流派的固化 本章深入到技术层面,考察了京剧声腔在民国初期如何完成规范化、标准化,并最终形成强势的“梅派”、“程派”等艺术流派的过程。通过对大量早期唱片资料(如“留声机时代”)的分析,揭示了现代录音技术对戏曲表演风格的塑造与固化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传统戏曲艺术首次面对“媒介革命”的冲击。 第四章:昆曲的哀歌与精英的抢救 昆曲作为传统戏曲的巅峰,在商业剧场中面临生存危机。本章聚焦于1920年代知识界对昆曲“濒危”状态的关注,描述了以“葆粹堂”为代表的民间与半官方的抢救行动。探讨了昆曲在转入“雅集”和学术研究领域后,其艺术价值如何被重新定义,以及这种“精英化”保护对普通观众的疏离。 第四章:地方戏曲的勃兴与市场竞争 与京剧的“国剧”化进程相对,本章考察了以沪剧、越剧、川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在江南、西南等地的蓬勃发展。分析了这些剧种如何更紧密地贴合地方社会生活,积极吸收通俗文学、弹词等元素,并在商业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市场中,以更具生命力的“土味”与“新鲜感”与京剧展开竞争。 第六章:剧本的“小说化”与“文学化”倾向 近代以来,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戏曲创作者普遍感到传统剧本结构松散、人物扁平的不足。本章细致分析了大量民国时期的新编戏(包括京剧、沪剧等),探讨了它们如何借鉴西方戏剧的“三一律”、心理描写以及复杂的叙事结构,试图将戏曲从“看戏”提升到“读本”的文学高度。 第七章:舞台的现代化:灯光、布景与剧场空间 艺术形式的革新必然伴随着物质载体的改造。本章考察了以天蟾舞台、黄金大戏院等为代表的新式剧场建设,分析了电机照明、机械布景以及西方舞台调度理念对传统中国戏曲舞台实践的颠覆性影响。研究了演员如何从“朝向观众席”的固定表演模式,转向更具空间深度的现代调度。 第八章:左翼戏剧的介入与社会批判的尖锐化(1927-1949) 本书最后部分聚焦于1927年后左翼文艺思潮对戏曲领域的影响。探讨了进步文人如何利用“小剧场”和新兴的活报、街头剧等形式,对传统戏曲的阶级内涵进行批判,并推动戏曲真正承担起强烈的社会动员和阶级教育的功能。这一时期的剧作,标志着戏曲艺术在现代性探索中,达到了政治诉求的最高峰。 学术价值与创新点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跨学科的视野和对史料的精细钩沉。作者首次将戏曲研究置于近代文化史、媒介史和城市史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1. 媒介考古的深入: 大量引用了首次公开的早期剧团账簿、演员日记以及《申报》《新闻报》的细致演出评论,重建了近代戏曲的日常生态。 2. 非京剧的平衡视野: 摆脱了以往研究“重京轻昆、重京轻地”的窠臼,系统地分析了地方戏曲在这一转型期的能动性与适应性。 3. “现代性”的辩证: 本书并不简单地将传统戏曲视为“落后”的,而是深入剖析了它在面对现代性挑战时,如何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自我修正,展示了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张力与内在韧性。 《梨园风云》不仅是戏曲史研究者案头的必备工具书,对于近代文化史、戏剧史乃至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者而言,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深度参考著作。它完整地勾勒出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最古老的舞台艺术如何艰难地迈向二十世纪的未来。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


  成立于民国七十三年(西元1984年),学会的成立,是由多位热心人士多方奔走,以凝聚散佈各地的儿童文学工作者,将之结合成一个有系统、能凝聚资源和向心力的团体。学会宗旨为「研究推展儿童文学」,任务包含:

  1. 促进台湾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与应用、推广。
  2. 评鑑儿童读物。
  3. 办理有关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出版之奖励。
  4. 出版儿童文学研究及史料丛刊。
  5. 参与国际儿童文学交流。

图书目录

理监长的话
甜蜜的承担──接任学会第十一届理事长感言……邱各容 

特集:纪念周慧珠
悼念故友……邱各容 
一朵幽兰,绽放人间──怀念今之古人……林少雯 
婴儿坐莲台……满观 

论学述坛
客家儿少文学在台湾儿童文学历史定位初探……木容

人物剪影
桂文亚──《思想猫》的神奇宝盒……彭素华 
邱阿涂──南门河上的文学老人……连国雄 
纸上书展:友伴关系
就是不愿失去你──浅谈《门神少一半》……陈愫仪
交朋友,从关心对方开始:「死神与男孩」系列……林碧琪
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好朋友:「十一只猫」系列……连文杰
书里的朋友之道:《最棒的鞋》等……吕淑敏
友情万万岁:《米娜娜的神奇保镳》……薛雅文
享受阅读乐趣,领略友伴关系:「小熊贝鲁」系列……陈雨岚

创艺特区
■小小说----头痛……郑宗弦
■散 文----感恩的串联……麦莉
■漫画家----正好50年……刘宗铭
■童 话----《不可思议先生故事集》1─舌头上的动物园……林世仁
■诗 歌----为儿童写诗(一)……陈正治
■诗 歌----学会30岁─千岁宴朗诵诗……夏婉云

书海传真
《幻想的文法》与《魔鬼的故事》……杨茂秀
穿越时空的灵魂……彭素华

境外译萃
作为拟动物化的拟人化……舟崎克彦/文 陈滢如/译 

书评书目
独一无二与适得其所的孩子──阅读图画书《海象在哪里?》……黄爱真 
台湾童诗出版书目知见录(一九九九─二○一四)……陈燕玲
主题与「友谊」相关的绘本书目……彭素华 

艺文短波
客岁鸿迹──二○一四年度本会会员出版暨发表纪录

图书序言

封面故事

书是食粮‧是菓物‧更是思想


  羊年的封面,本来画了小孩和小羊一起看书的温馨画面。突然想起以前在学校附近画羊群吃草,画着画着,图画纸竟然被羊吃掉了,朋友放在草地上的书也被吃了一两页。这臭羊一定吃过关于造纸的书,知道纸张都是用牠们的食材做成的。

图/文 曹俊彦

图书试读

纸上书展
〈就是不愿失去你〉──浅谈《门神少一半》  儿童文学作家 陈愫仪


小学四年级,我转学新学校。

第一节下课,一群同学围着我。好奇的,友善的,像是看着动物园里的一只小兽。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没有风,时间缓慢得让人惊慌。

该怎么办呢?我低着头。

「嘿!带你去个地方!」一个瘦高的女孩伸出手。

她是我的友伴,别人眼中「猪一样的队友」:自然课搞砸实验、国语课本藏漫画在抽屉、躲避球赛偷跑树下找蜗牛蛋……

在数十年后,我却记得她在我窘困中伸出的天使之手,在我体育课穿错服装被罚跑操场时在一旁陪我跑,在我喝完水壶的水时分我一口……

我想,我们需要的伙伴,或许不是成绩最好,反应最快,而是他把你看得很重要。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至少一开始,「门神少一半」的神荼就是如此,他不想要伙伴,讨厌「一起」。

根据墨非定律(Murphy’s Law):「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讨厌一起」的神荼被分派了一个「保护鬼厨」这么疯狂、临时又无法拒绝的任务;还得和那个话多、热情,个性跟他大不相同,能力却同他一样不怎么强的郁垒当伙伴。

在一次出任务的过程中,郁垒没办法帮神荼打败「魔王级的对手」,却总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以身相挺」的义气感动了神荼,让神荼即使必须失去了身体的一半,也要换回这个他过去看不顺眼的「另一半」。

我猜想,即使未来依旧吵吵闹闹,在神荼的心中,应该渐渐理解了友伴的重要,就像我数十年前所明白的。

诗歌
〈手和脚〉  陈正治


手和脚
两兄弟
一个在上
一个在下
有说有笑
过得很惬意

有一天
走远路
脚唉声叹气
伸出的脚
像拖了千斤泥
好半天,才落地

手感觉脚不对劲
就说
有心事
不要闷在心里
说一说
也许可以消消气

脚对手说
我吃力地走到这里
你却在上头摇摇摆摆
指挥东,指挥西
难道一辈子
我都要不停的服侍你

脚越说越生气
一不留意
摔到水沟里
脚趾扭伤
膝盖流血
疼得唿天抢地
手为脚趾治好了伤
为膝盖止住了血
他对脚说
我在上面一摇一摆
不是耍威风
而是在平衡身体

脚说
对不起
我误会了你
手和脚,好兄弟
从此互助合作
天天笑嘻嘻

用户评价

评分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儿童文学一直抱持着高度的热情。每当在课堂上朗读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时,都能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种纯真、好奇和感动,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替代的。所以,当我看到《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吸引住了。火金姑,在台湾的童年记忆中,是夏夜的象征,是自由和快乐的化身。它代表着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儿童文学,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它应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去思考人生的价值。这本会讯,作为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的年度出版物,我相信它一定汇集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和创作经验。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我更好地在课堂上开展儿童文学教学。同时,我也希望它能为我带来一些新的创作灵感,让我能够创作出更多孩子们喜爱的作品。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儿童文学一定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评分

最近在整理书房,偶然翻到一本旧书单,上面赫然写着《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说实话,当时并没有特别留意,只是觉得书名挺特别的。现在回想起来,或许应该早点把它拿出来看看。火金姑,是台湾常见的昆虫,小时候经常在田野里看到它们。那时候,我们总是把它们叫做“闪闪亮”,觉得它们是夜晚的小星星。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地把一只火金姑带回家,想把它养在瓶子里。但没过多久,它就停止了发光,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当时非常难过,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这本会讯,或许能让我对火金姑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让我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思考。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为孩子们创作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传递爱、希望和勇气。它应该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身边的事物,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我期待着这本会讯,能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启发,让我对儿童文学有更全面的认识。或许,它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陪伴他们成长。

评分

读到这本《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田埂边追逐萤火虫的夏夜。那时候的夜晚,没有现在这么多灯光,抬头就能看见满天星斗,低头就能看见闪烁的火金姑。它们的光芒,是童年记忆里最纯粹、最美好的色彩。这本会讯,虽然我没有具体读到里面的文章,但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对童年时光的无限怀念。它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宝盒,让我重新感受到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记得外婆总是说,火金姑是萤火虫的精灵,是夜晚的守护者。那时候,我总是幻想着自己也能变成一只火金姑,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夜空中。这种天真烂漫的想象力,是童年最宝贵的财富。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却构成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希望这本会讯,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并珍惜这份纯真。它也提醒着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停下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奇妙。或许,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我们也能在田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火金姑,重拾童年的梦想。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类学术性会讯的兴趣向来不大,总觉得文字过于晦涩,缺乏趣味性。但《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这个书名,却意外地吸引了我。火金姑,在台湾这边也常被叫做“萤火虫”,是夏夜里最浪漫的风景。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拿着玻璃瓶,试图捕捉这些小精灵,但总是徒劳无功。它们的光芒,太脆弱,太容易消失。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也需要像火金姑一样,用温柔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儿童文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说教,更应该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生命的尊重。它应该像一首优美的诗歌,像一幅绚丽的画卷,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动和希望。我很好奇,这本会讯里收录了哪些关于儿童文学的探讨?有没有关于如何创作出更优秀、更贴近孩子内心世界的作品?有没有关于如何保护儿童阅读权利的呼吁?如果能看到这些内容,或许能让我对儿童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让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有所启发。希望这本会讯,能为儿童文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在阅读中茁壮成长。

评分

这本《火金姑: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会讯 2015春季号》,我是在一个旧书摊上偶然发现的。摊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他告诉我,这本会讯是他年轻时收藏的,现在想转手给真正喜欢的人。我当时并没有太多了解,只是觉得书名很有诗意,而且封面上的火金姑图案,也让人感到温馨和亲切。火金姑,在我的记忆中,是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之一。那时候,我们常常会和朋友们一起,到田野里追逐火金姑,感受夏夜的凉风和萤火虫的光芒。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是现在已经很难再体验到的。这本会讯,或许能让我重温童年的美好时光,也能让我对儿童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为孩子们创作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传递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应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期待着这本会讯,能为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让我对儿童文学有更全面的认识。或许,它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