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節選
中山七裏的電影夢 隨著作品陸續齣版,「中山七裏」這名字已逐漸為颱灣的讀者所認識。有具備青春之苦澀與勵誌色彩的《再見,德布西》與《晚安,拉赫曼尼諾夫》,以及同樣以音樂為主題,融閤國際情勢與恐怖主義的《永遠的蕭邦》,也有走灰暗風格的刑事偵查路綫,探討社會議題的《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與《開膛手傑剋的告白》。短篇集方麵,同樣是描寫人心的善與惡,他也分彆寫齣古典名探模式的《五張麵具的微笑》與具濃厚社會派色彩的《七色之毒》。
…………
這些作品中,中山七裏有個共通的堅持,那就是注重犯罪動機層麵的描寫,以及結尾讓讀者大吃一驚的「逆轉」技法,徹底貫徹「大眾小說是反應社會的娛樂文學」之信條。此外,他每次創作決定的路綫都會嚮責任編輯請益,詢問:「這次希望我寫什麼?」這種信任編輯的書市眼光,要求對方下訂單的方式也使他得以麵對諸多題材的挑戰,開拓多元創作風格。
這本《START!》也不例外。隻不過,這次編輯給的是「受大眾歡迎的東西」如此模糊的要求。於是熱愛觀賞影片,傢中收藏四韆部作品的他,選瞭「電影」當主題,原本想以戰後初期的昭和電影界為舞颱,卻又收到瞭「盡量以現代為主」的迴覆。於是他開始思索,苦惱要寫怎樣的故事。
就在這時,他去瞭電影的拍攝現場觀摩。當時拍的正是他的齣道作《再見,德布西》,該電影二○一三年於日本上映,由橋本愛、清塚信也主演。他在那兒與劇組人員有瞭些交流──包括對原作,以及另一部小說的感想。
這「另一部小說」便是他的作品《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該作於《再見,德布西》獲奬當年亦一同入圍該奬,一時蔚為話題。同為大奬入圍作,劇組人員們自然兩作都讀瞭,並與中山七裏交換瞭意見,有趣的是,相對於《再見,德布西》大眾化的勵誌題材,眾人對於《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一緻作齣「不可能拍成電影」的結論。
究其內容,《連續殺人鬼青蛙男》對於屍體的異常描寫、群眾因恐慌引起的殘暴,以及刑法第三十九條的諸多爭議,的確有可能成為影像化的阻礙。日本電影界因人權團體的抗爭,對於敏感的主題態度較為保守,畢竟題材的處理隻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輿論標靶。
然而像是內心的反骨作祟般,中山七裏心想:「既然沒有人要拍,就由我自己來!」這便是創作《START!》的契機,他寫下以電影拍攝團隊為背景,描寫電影人熱情、辛勞與瘋狂的故事。
本作視點是年約三十四歲的電影副導演宮藤映一,他正感於國産電影的品質下降,前途茫然之際,受到昔日閤作的導演大森宗俊號召,拍攝一部名為「災厄的季節」之小說改編電影,過去的團隊再度集結起來。然而受到齣資的帝都電視颱掣肘,不僅派來電視颱的人馬擔任監製與第一副導,女主角還撤換成醜聞纏身的演員。不僅如此,開拍之後,團隊陸續發生麻煩事,最後演變成殺人事件……
…………
更為生動的部分,是作者所描繪的電影界生態。過去昭和時期,日本電影幾乎由導演主導,造就許多個人色彩濃厚、名揚國際的優秀導演,然而現今在社會觀感、資金調度、票房考量等限製下,製片往往採委員會模式,一部片拍攝成為多方意見妥協下的産物。導演不再是獨裁者,電影卻也失去味道,成為不上不下的半成品,或媚俗的平庸之作。本作的大森正是一位「昭和作風」的導演,年紀一把仍不改火爆脾氣,對演員的演技指導與各項拍攝細節,展現其不容商量的態度,然而垂垂老矣的他,要如何對抗外界的諸多雜音?這樣的角色魅力更反應齣作者對此類導演的嚮往,為本作增添一股正麵力量的積極氛圍。
此外,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同場飆戲、劇組對電視颱外來人員的相處模式,以及拍攝期間可能齣現的問題(如資金)等……這些片場生態在作者筆下更是活靈活現。據中山七裏所言,他寫作前沒有特彆取材,僅是藉由過去觀賞電影DVD附錄的幕後花絮去想像、揣摩實際的拍攝狀況。真是如此,足可見他對電影的熱愛瞭。
而拍攝團隊內部的緊張氣氛,更形成《START!》身為推理小說最重要的「動機」部分。究其根本,本作與《再見,德布西》一樣,是走勵誌風格、故事性多於推理性的故事,然而中山七裏不僅是將書中的案件當成過場,更藉由角色犯罪動機與舞颱氛圍的連結,去凸顯「電影」這個主題。推理並非隻是調味料,而是作為故事核心存在,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所謂的「勵誌」,也與《再見,德布西》如同王道運動漫畫般,「主角奮發嚮上,剋服一切睏難」的故事結構不同。本作主角宮藤是三十多歲的電影人,故事開頭多可見到他對於自身誌業的迷惘,終日渾渾噩噩過日子,直到再度受到大森團隊邀請,纔終於找迴自我。後半部的發展更是讓他的生涯發展有所突破。「這樣的人,會對未來感到不安,會想對工作認真……當他麵臨有所覺悟的時刻,就會告訴自己:『這是你的start!』」中山七裏受訪時的這段話,清楚說明他想藉由故事主綫錶達的觀念。書名取為「START!」,含意不僅是拍攝時隨著場記闆「喀」一聲令下的「開麥拉!」對於宮藤而言,也是他人生的「開麥拉」。
從中山七裏的故事裏,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娛樂元素。然而透過他對創作的堅持,像是「必須要有逆轉」、「以編輯的要求為挑戰」,亦可看見他在「寫小說」這件事上,與本書的角色們有類似的職人特質。期許他能陸續推齣優秀作品,再創佳績。
推理作傢寵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