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纔子書—莊子
集灑脫、自在於一生,遨遊悠悠天地之間。
崇自然、拒理教,視富貴榮華如敝屣敗履。
隨心所欲、夢中化蝶,如遊魚於江河之中。
以詼諧的態度、笑罵的人生,演繹齣莊嚴的生命本質。
莊子(約西元前369~前286年),戰國時期道傢著名代錶人物,據《史記》所說:名周,字子休,宋國濛(今河南商丘)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早年曾作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他生活貧睏,但淡泊名利,卻能超越貧睏而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錶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莊子》文中充滿瞭天馬行空的想像及尖酸刻薄的諷刺與挖苦。他的行事為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拍案叫絕。他不屑名利錢財,總是我行我素。對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對生命也有著獨到的見解。
本書對莊子處世之道有透闢的介紹,精彩觀點隨意而齣,令人咀嚼。因此,我希望渴求「心靈休息」的人,讀一讀此書,會從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心靈雞湯」!
此書沒有想像中的艱深難懂與枯燥乏味的字句,它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讓人讀來全然不費工夫,隻需用心領會!
清人鬍文英說:「莊子最多情。」當然這是指感懷世事之情,而不是指扯來扯去的兒女情長。
我極為推崇莊子所謂「物物而不物於物」這句話,這是動詞與名詞交錯而生的一種做人方略,既立於現實(「物物」)而又超於現實(「不物於物」)。其實,無論一個什麼樣的人,活著的心態尤為關鍵——它雖然不能決定人的一生,卻可以影響你的一生!假如從這個方麵翻閱《莊子》,我想對今天忙碌於世的人來講,是有啓發意義的!
心態是無形的。水有沒有心態?雲有沒有心態?
假如從擬人化的角度看,它們都是有的,如「行如流水」、「行如流雲」。詳而細之:水的心態是不爭的,總往低處流動,但萬物又不可離開它;雲的心態是遊動的,不在一處停留,用變化的姿態構成供人仰望的景緻。這種不爭和遊動正是莊子做人之道的兩大精髓。所以他很愛說「除去是非」、「遊動內外」之類的話,這是一種非常高妙的做人心態。
我們不是《逍遙遊》中的鯤鵬,但可以像牠那樣有「扶搖直上九萬裏」的心態,在自己的天地裏享受閑適。
人的閑適心態在哪裏?也許會在辦公室因未能討得豌豆般大的利益而氣得差一點跌倒在地;也許你會因有人在背後撒一串串糾纏是非的話而恨不得摑其耳光;也許為瞭本可得到並早已預支齣瞭興奮的驚喜之事突然眼看著變成竹籃之水而像「黑鏇風」李逵般怒目圓睜。諸如此類的不快心態,會遭遇更多。其實,大可不必為此惱羞成怒,因為天下最難預測的莫過於人心。你有你的心態,彆人有彆人的心態,而你惟一要做的就是在心態上貼上「改變」兩字!
莊子的思路與孔子、孟子是不一樣的,他發現戰國中後期天下人皆為利而忙碌的現狀,於是他心裏非常難受,總是拿堯舜時代人們生活的平靜狀態與之對比,試圖呼喚人性的復歸。
這雖然有偏頗之處,但卻是對人性之根的挖掘。
由此而來,莊子在濠水體會「知魚之樂」的快感——這是一種想把自己變成水的快樂心態;他又在夢中化為蝴蝶,這是一種欲飛的脫世心態。的確,在人生的難受處,你不讓自己具有這兩種心態,多半會嚮生活嘔吐。與其如此,何不以這兩種心態去減輕生命之重呢?也許你以為這是一堆大道理,但不妨試一試。
心態的改變是最難也是最易的,關鍵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管彆扭有多少,生活還得繼續,在心態上重造一個自我,就會享受自己,而入做人的閑適之境!
這本有關莊子的書,不是濃茶,而是清茶,可供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