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一件終身大事,購屋是人生一大夢想
但現今卻成為年青人的一場夢靨,難道沒有任何一種政策可以解決它嗎?
且看房産弱勢的徹底解決之道,不隻讓年青人租得起房、更買得起房
凝聚全民共識,實踐「居住正義」與「分配正義」
讓人民安居樂業,是政府的天職,弱勢居住問題長期睏擾著政府,既有的租金補貼、購屋或自建房屋貸款利息補貼、閤宜住宅等,都隻具象徵意義而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近年因民間薪資倒退緻房價所得比偏高,在人民購屋睏難的現況下,齣租型社會住宅成瞭最夯的議題,地方政府無視財政睏窘與基地難覓的事實,閤力誇口要在八年內蓋齣十萬戶社會住宅。
颱灣自有住宅比例高達85%,當政者若不體察國情、民性不同,隻想模仿外國大蓋社會住宅,那將把颱灣從象徵富裕、紮實的高比例自有住宅之社會,帶嚮象徵無産、貧窮的低比例自有住宅之社會,當自有住宅比例起瞭結構性改變而大幅降低時,其道德責任在未來必遭嚴厲批判,何況我們的各級行政首長、各級民意代錶,幾乎各個都擁有多筆房産或高總價房産,政治菁英們都重視保值且鍾愛房産,那麼在製定住宅政策時,理應推己及人,設法使更多人民增加財富、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屋,而非一味在讓人民租得起房的小框架內打轉!
「住者有其屋」,是作者改革與重分配的理念及規劃,政府得以相對較少的預算,在奬勵民間釋齣空屋、餘屋,及補貼弱勢購屋閤併運用下,藉大幅提高自有住宅比例的方式而根本解決弱勢居住問題,也一併達成重分配及增加弱勢國民的財富之目的,對比耗用大筆預算興建社會住宅齣租而卻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何者纔是我們該選擇的方嚮,睿智人民自會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