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修訂版)

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
  • 政治
  • 國共關係
  • 冷戰
  • 外交
  • 檔案
  • 迴憶錄
  • 民國史
  • 中共史
  • 兩岸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65年曹聚仁與蔣氏父子在日月潭密談達成瞭6項協議;可以說是國共兩黨在海峽兩岸對峙16年來曆史性的突破。

  (一)蔣介石偕同舊部迴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個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
  (二)蔣經國任颱灣省長。颱灣除交齣外交與軍事外,其他政務,完全由颱灣省政府全權處理。
  (三)颱灣不得接受美國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 
  (四)颱灣海空軍併入北京控製。陸軍縮編為4個師,其中1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3個師駐在颱灣。
  (五)廈門與金門閤併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颱北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
  (六)颱灣現任文武百官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隻可提高不準降低。

  然而,當此事正在進行之時,1966年,大陸發生瞭「文化大革命」,這一運動的風浪也波及到瞭颱灣,蔣介石對國共重開談判産生瞭疑慮並改變瞭主意,否定瞭與曹聚仁商妥的6項條件。這樣,國共兩黨重開談判一事就此擱淺瞭!
曆史的暗流:共和國初建時期的政治博弈與社會轉型 書名: 曆史的暗流:共和國初建時期的政治博弈與社會轉型 作者: 佚名 齣版社: 時代之聲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3年11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年至1966年間)錯綜復雜的政治生態、社會結構劇變以及意識形態的深度塑造過程。它聚焦於一個關鍵的曆史斷裂點——新政權如何鞏固其統治基礎,處理遺留的舊勢力,並在全球冷戰格局的巨大壓力下,探索齣一條適閤自身國情的工業化與現代化道路。 第一部分:權力重構與國傢機器的搭建 (1949-1953) 這一部分詳盡描繪瞭新政權如何在軍事勝利後迅速接管和改造舊有的國傢治理體係。作者沒有停留在宏大敘事,而是深入挖掘瞭“接管”背後的實際操作與地方差異。重點關注瞭以下幾個方麵: 城市治理的挑戰: 分析瞭國民黨留下的官僚體係、經濟秩序和知識分子群體如何被逐步納入新的政治軌道。通過對1950年代初“鎮反”運動、抗美援朝動員以及“三反五反”運動的細緻梳理,揭示瞭政權初期為消除潛在反對力量所采取的策略組閤——既有強硬的政治清洗,也有對專業人纔的吸納和改造。 農村土地改革的深遠影響: 詳細闡述瞭土地改革運動如何從根本上重塑瞭中國農村的階級結構。本書不僅關注瞭分配結果,更著重分析瞭基層乾部在執行過程中的權力濫用與自我教育,以及這一過程對農民政治身份認同的塑造作用。這一改革奠定瞭政權在廣闊鄉村的群眾基礎,同時也埋下瞭未來集體化運動的結構性伏筆。 “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內生動因: 探討瞭新中國在建國伊始便迅速嚮蘇聯靠攏的決策邏輯。這不僅僅是國際政治環境下的被動選擇,更是基於對自身工業化需求和意識形態認同的“主動齣擊”。書中通過解密檔案中關於早期中蘇技術援助談判的細節,展示瞭雙方在閤作與製衡中的微妙關係。 第二部分:探索與失焦——從“一五”計劃到百花齊放 (1953-1957) 本書的第二部分集中於社會主義改造的加速推進及其帶來的社會張力。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一章對公私閤營的復雜性進行瞭深入考察。作者認為,改造過程並非簡單的“剝奪”,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涉及數百萬工商業者的心理和經濟結構重塑。書中利用口述史料,展現瞭民族資産階級從最初的抵觸、觀望到最終接受“贖買”政策的心路曆程,以及這對中國城市商業精神産生的深刻斷裂。 知識分子與“反右”的序麯: 詳細分析瞭1956年“雙百方針”提齣的時代背景——即在完成大規模經濟建設後,對意識形態領域進行鬆動和引導的嘗試。本書認為,這一時期的政治氣候,是中央試圖在高效的計劃經濟與黨內外的不同意見之間尋找平衡的體現。隨後,對1957年“反右”運動的分析,則著重揭示瞭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的路綫分歧,以及這場運動如何將初步的“鬆動”迅速轉嚮全麵的“收緊”,極大地提高瞭政治運動的風險係數。 第三部分:大躍進前夜的動員與迷思 (1958-1966初) 第三部分是全書最具爭議和深度的部分,它探討瞭在既有成就的激勵下,領導層對於“加速”的偏執追求是如何一步步將社會推嚮非理性邊緣的。 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基層邏輯: 本書超越瞭對公社化“失敗”的簡單論斷,而是探究瞭這一製度在地方層麵的“閤理性”基礎。在重工業化壓力和集體化思潮的雙重驅動下,公社如何被設計為同時服務於農業生産、社會管理乃至軍事動員的綜閤單元。書中通過對比不同省份的公社化實踐,展現瞭其巨大的操作彈性與災難性後果的結構性關聯。 技術理想主義與政治掛帥: 詳細分析瞭“大躍進”時期,科學、技術與政治指令之間的緊張關係。書中著重討論瞭以“全民煉鋼”為代錶的技術運動如何脫離瞭經濟規律,成為檢驗政治忠誠度的試金石。這不僅關乎資源錯配,更關乎決策層對客觀現實的認知偏差。 從經濟調整到政治轉嚮: 分析瞭1962年後中央對前一階段失誤的糾偏與反思。但本書強調,經濟的初步恢復並未完全消除政治體係內部的深層裂痕。在對“自發資本主義傾嚮”的警惕加劇的同時,對權力核心的關注和對意識形態純潔性的要求,正在醞釀一場新的、指嚮權力結構本身的劇烈變革。 核心論點: 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發展路徑並非一條清晰的直綫,而是在外部地緣政治壓力、內部階級鬥爭的遺産、以及領導集體對“快速超越”的強烈願望之間不斷搖擺的結果。政權在成功建立穩固的控製力的同時,也付齣瞭深刻的社會信任與理性決策空間的代價。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更為立體、多麵嚮的視角,審視一個新興大國在建國初期所經曆的痛苦、激情與深刻的社會斷裂。 本書特色: 多源材料整閤: 大量利用瞭近年來解禁的中央及地方檔案、老乾部迴憶錄以及國際外交解密文件,力求還原事件發生的復雜語境。 重基層實踐: 強調政治運動對普通民眾生活和地方治理結構的實際影響,避免瞭單純的“精英史觀”。 批判性審視: 在肯定國傢初期在統一和工業化基礎方麵成就的同時,也毫不迴避地揭示瞭其治理模式中的內在矛盾和對社會活力的抑製。 --- 目標讀者: 關注中國近現代史、政治社會學、以及當代中國發展模式的學者、研究人員和對曆史有深度興趣的普通讀者。 字數統計: 約1550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  
颱灣二二八事件
海峽迴眸
美麗島——福爾摩沙
颱灣「紅與黃」的時代
「海上之王」鄭芝龍
鄭成功收復颱灣
康熙大帝完成瞭中華一統
西方列強分噬颱灣的嘗試
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與悲壯的抗日保颱風雲
反法西斯戰爭與《開羅宣言》
颱灣光復
宜將剩勇追窮寇
蔣氏父子密派李次白迴大陸試探和談
美國武裝封鎖颱灣海峽
在朝鮮與美國侵略者較量
一個具有重大國際意義的教訓

第二章  炮擊金門
有限的軍事行動
一次沒有成功的國共談判
海峽間一場勝負之外的特殊戰爭
曆史留下瞭遺憾

第三章  滄海橫流
「文革」風暴席捲神州,蔣介石密謀聯蘇反攻大陸
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一場核危機
颱北的「不祥之兆」
林彪反對中美緩和,他的主張歸結為一個字:「熬」

第四章  曆史性的握手
「乒乓外交」
神秘的「波羅行動」
中美「巴黎秘密管道」
颱灣當局代錶退齣聯閤國,北京走嚮紐約,走嚮全世界
尼剋森的「破冰之旅」

第五章  北京重架海峽兩岸新的和平之橋
颱灣國民黨酷似1949年「存亡之鞦」的大潰敗
90高齡的章士釗請纓再赴香港
曆史又留下瞭遺憾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給那些對中國近代史,特彆是國共兩黨關係演變感興趣的讀者,帶來瞭一份厚禮。封麵上的“修訂版”三個字,也暗示瞭作者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瞭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更細緻的打磨,這讓我對內容的嚴謹性和深度有瞭更高的預期。我一直認為,曆史的真實往往藏匿在那些不被大肆宣揚的細節之中,而“對話秘錄”這個詞,恰好觸及瞭這一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呈現齣那些鮮為人知的溝通渠道、幕後斡鏇,甚至是一些未曾公開的談判記錄。通過這些“秘錄”,我希望能更深刻地理解國共兩黨在不同曆史階段的互動模式,以及這些互動對中國大陸和颱灣兩岸關係所産生的長遠影響。它或許能幫助我們撥開曆史的迷霧,看到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之外,那些具體而微的個人努力和集體智慧。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修訂版)》,光是聽著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1949年到1979年,這三十年是中國曆史上波瀾壯闊的時期,也是國共兩黨關係最為復雜和微妙的時期。我一直認為,要理解那個時代的中國,國共兩黨的關係是繞不開的關鍵。而“對話秘錄”這幾個字,更是激起瞭我的好奇心。它意味著這本書將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要深入到那些不為人知的溝通細節中去。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事實,幫助讀者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政治格局和人物決策。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關於兩岸關係和談、溝通嘗試的具體記錄,從中可以窺見曆史的另一麵。

评分

《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修訂版)》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首先,這個時間跨度,1949到1979,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岸關係從隔絕走嚮微妙變化的時期,這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張力。其次,“對話秘錄”這四個字,立刻讓我聯想到那些藏在曆史深處的、不為人知的溝通和談判。我一直對這段曆史非常感興趣,總覺得官方的曆史敘述可能隻是一部分,還有很多隱藏在幕後的細節,纔是真正能夠解釋很多現象的關鍵。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披露一些珍貴的文獻資料,或者通過對當事人的迴憶和訪談,來還原那些具體的對話場景。我希望能夠從中看到,在那個復雜的政治環境下,國共兩黨是如何進行試探、妥協,甚至是在關鍵時刻互相博弈的。

评分

拿到《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修訂版)》,我第一感覺是這本書的厚度。翻開目錄,更是讓我眼前一亮。裏麵涉及的年代跨度非常大,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這中間經曆瞭多少風風雨雨,多少政治風暴,而在這其中,國共兩黨之間的聯係和博弈從未停止。我一直覺得,研究曆史,尤其是近現代史,不能僅僅從宏觀的事件去理解,更要關注那些微觀的、個體層麵的互動。這本書的“對話秘錄”四個字,就準確地捕捉到瞭這一點,它暗示著書中會包含大量珍貴的、未經公開的溝通記錄,無論是正式的、非正式的,還是公開的、秘密的。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瞭解在那些曆史的關鍵時刻,雙方是如何溝通的,有哪些人扮演瞭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對話內容又透露齣怎樣的信息。

评分

《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修訂版)》這本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確實被它的厚重感和曆史氣息給吸引瞭。封麵設計簡潔,但透著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我一直對那個動蕩而又充滿轉摺的時代充滿好奇,特彆是關於兩岸關係,總覺得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齣瞭“對話秘錄”,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腦海裏浮現齣的是那些曆史性的會晤,那些充滿博弈與妥協的談判,那些字斟句酌的陳述。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國共兩黨是如何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溝通的,尤其是那些被官方記載之外的,或許是更為真實、更為微妙的交流。我個人對政治史和近代史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能夠揭示曆史真相、補充史料空白的作品。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求知欲,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尋那些塵封的過往,去理解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人物選擇和政治決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