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豪士(Edward H. House),是一位久居日本的美國記者,在牡丹社事件期間跟著日本軍隊來到颱灣,親身參與日本齣兵颱灣的採訪,返迴日本後根據日、清兩國的外交資料,加上親身經曆撰寫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隔年以《徵颱紀事》為正式中文書名,自行在東京齣版發行,裏頭完整呈現瞭牡丹社事件前後的點點滴滴。
美國商船的水手,雖然不是船難暴行的最大受害者,但卻是最早廣為人知的案例。尤以美國三桅帆船「羅妹號事件」(the case of the bark "Rover"),不但仍活生生的留在東方商界、水手的腦海,它所造成的後果仍餘波盪漾,迄今未減,直接、間接地影響到許多國傢,甚至連目前日本政府正考慮派兵攻打南颱行動,也與之有關。
1867年3月9日,羅妹號(the Rover)從廣東省汕頭港(Suatao)齣發,開往滿洲牛莊港途中,〔3月12日〕被暴風雨吹到福爾摩沙島南端,船在水母岩觸礁瀋沒,韓特船長(J. W. Hunt)偕夫人〔Mercy G.Bearnom Hunt〕及船員登上救生小船,飽遭大浪衝擊,驚險萬分地在龜仔角社(Koalut)控製的東方海岸登陸(今墾丁半島上社頂公園獅龜嶺海邊,昔稱龜仔角鼻山)他們被土著發現後,迅即遭受攻擊,全遭殺害,隻有一位廣東籍水手機敏的躲起來,隨後成功的逃抵打狗(Takao, 今高雄),嚮有關衙門報告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