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一滴

烈酒一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劳伦斯.卜洛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爱伦坡奖终身大师奖得主劳伦斯‧卜洛克最新力作 在马修.史卡德酗酒与戒酒之间的空白处,斟上《烈酒一滴》。 借用米基.巴鲁的话来说,史卡德的生命在这儿拐了个弯。 《奥德赛》故事中,迷航的犹力西士曾航入冥府,见到了母亲和一干特洛伊战友的亡灵,在那里,先知提瑞西阿斯给了他最慷慨的赠礼,告诉他可以毫无痛苦的死去,这个礼物,人愈到老年才愈知其珍贵。在每一回探案过程中,史卡德总会有一两句萦绕不去的话语,用于自省,用于感伤,也反覆变形用于练嘴皮子的玩笑,《烈酒一滴》这回是:「神啊,请赐我贞节之心,但不是现在。」 「神啊,请让我保持清醒,但不是现在;请让我不起偷盗之心,但不是现在;请让我慷慨、勤奋、无私无我,但不是现在;请别让我打人,但不是现在;请让我拒吃零食,但不是现在……」 ──唐诺 这是酗酒者马修变成戒酒者马修的故事。 它的叙事跟《酒店关门之后》一样,也是回述。但书里的马修是一九八二年、八三年的样子。那是马修刚刚开始戒酒的时候。也是《八百万种死法》之后,《刀锋之先》之前的这段时间。前一本还是酗酒的马修,但下一本就是戒了酒的马修,虽然依然是马修,但这个关键转捩点,却是马修故事的一个空白片段,也是峰回路转又出现在作家脑海的故事。 马修.史卡德正在对抗他的心魔。他被迫离开纽约市警察局,他也放弃了喝酒。他的身心状态面临严重的冲击,与女友珍的关系也岌岌可危。这时他碰上了杰克.艾勒里,一个当年在布朗克斯一起长大的儿时玩伴。他们像是硬币的两面:史卡德曾经侦破的案件,却是艾勒里犯下的。在史卡德身上,艾勒里看到自己曾有机会变成的善良公民。在艾勒里身上,史卡德看到他期望获得却来之不易的清醒。 然后艾勒里死了,就在一瞬之间,彷彿是要试图弥补过去的罪恶。他看到什么呢?就让他这么死去吗?艾勒里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为谁去讨回公道呢?但史卡德还是不情愿地开始了他自行展开的私下调查,线索就是艾勒里列的一张意图修正错误的名单。凶手就在这份名单里,史卡德怕的不是寻找凶手的过程,反倒是沉浸在艾勒里的世界很可能导致他重新投向酒吧的怀抱。 失落、怀旧、救赎,卜洛克用《烈酒一滴》寻找这一切的源头,重建马修.史卡德系列登上美国侦探小说顶峰的这条路。 卜洛克来台受访时曾描述,他想写一个还没有网路、手机的年代,人们无法用Google查询很多事情,身为侦探也非得一个个人去问,一个个地点去跑。而且那时的马修才刚戒酒,许多的忍耐与适应让他的视野与眼界更不同于以往。 就卜洛克迷来说,这是一个马修系列的空白时段,是可以去跟着新书细究马修人生的空间。对新读者来说,卜洛克的文字与马修的迷人魅力,必然会再度使人一翻开书就为他着迷。 名人推荐 真的只有一个推理小说家几乎能接近难以取代的约翰‧麦唐诺,他就是卜洛克。──史蒂芬.金 卜洛克堪称当今最优秀的推理小说家,他至今创作不辍,作品中屡屡出现令人眼睛为之一亮、且惊艳的元素。──华尔街日报 美国小说当中,最笃定、最具辨识度的声音。──马丁‧克鲁兹‧史密斯(Martin Cruz Smith) 《高尔基公园》作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劳伦斯.卜洛克 Lawrence Block


  欧美当代冷硬派侦探小说书写第一人

  一九三八年出生于纽约水牛城。除了极少时间之外,卜洛克几乎都定居于纽约市内,并以该城为主要背景,从事推理文学创作,成为全球知名推理小说家,因而获得「纽约犯罪风景的行吟诗人」美誉。

  卜洛克的推理写作,从「冷硬派」出发而予人以人性温暖;属「类型书写」却不拘一格,常见出格笔路。他的文思敏捷又勤于笔耕,自一九五七年正式出道以来,已出版超过五十本小说,并写出短篇小说逾百。遂将汉密特、钱徳勒所缔建的美国犯罪小说传统,推向另一个引人瞩目的高度。卜洛克一生获奖无数。他曾七度荣获爱伦坡奖、十次夏姆斯奖、四次安东尼奖、两次马尔他之鹰奖、二○○四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钻石匕首奖,以及法、德、日等国所颁发推理大奖。二○○二年,继一九九四年爱伦坡奖当局颁发终身大师奖之后,他也获得夏姆斯终身成就奖。二○○五年,知名线上杂志《Mystery Ink》警察奖(Gumshoe Award)同样以「终身成就奖」表彰他对犯罪推理小说的贡献。

  「马修.史卡徳」是卜洛克最受欢迎的系列。透过一名无牌私家侦探的戒酒历程,写尽纽约的丰饶、苍凉和深沉。此系列从一九七○年代一路写到新世纪,在线性时间流淌声里,显现人性的复杂明暗,以及人间命运交叉的种种因缘起灭。论者以为其胜处已超越犯罪小说范畴,而达于文学经典地位。

  劳伦斯.卜洛克 Lawrence Block创作年表
  1961年,第一本小说《Grifter’s Game》出版。
  1966年,进行「睡不着觉的密探」系列,主角是罹患永久失眠症的密探。
  1967年,第一本精装小说《致命蜜月》出版。
  1974年,第一段婚姻告终,搬到西五十八街,在此开始撰写「无牌侦探马修.史卡德系列」《父之罪》。书中主角马修.史卡德也离婚并搬到西五十七街的旅馆。

  1977年,史卡德系列第二本《谋杀与创造之时》获爱伦坡奖提名。
  「雅贼系列」第一本《别无选择的贼》出版,主角柏尼.罗登拔首度登场。

  1979年,雅贼系列第三本《喜欢引用吉卜龄的贼》出版,赢得第一届尼洛.伍尔夫奖。

  1981年,参加了伦敦、马德里、北达科塔、纽约、新泽西五项马拉松赛跑并跑完全程。
  史卡德系列《黑暗之刺》出版,同时出版写作书《卜洛克的小说学堂》。

  1982年,史卡德系列第五本《八百万种死法》出版,再度与爱伦坡奖擦身而过,却荣获夏姆斯最佳小说奖。
  1987年,受託完成康乃尔.伍立奇梦幻遗作《入夜》。
  1990年,在《花花公子》杂志发表的〈名叫士兵〉故事里,「杀手凯勒」首度登场作。
  1992年,《屠宰场之舞》获爱伦坡奖最佳小说奖。
  1994年,获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所颁发的大师奖。「杀手系列」〈凯勒的心理治疗〉获爱伦坡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2001年,出版史卡德系列第十五本《死亡的渴望》,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
  2002年,获得美国私家侦探作家协会(Private Eye Writers of America)的终身成就奖。
  2003年,出版《小城》,是背景设定在九一一之后的巨幅长篇小说。

  2004年,获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表彰终身成就的钻石匕首奖。
  雅贼系列新着《伺机下手的贼》出版。

  2005年,继马拉松之后,又爱上竞走,在一项赛事中用二十四小时走完63.2哩。
  史卡德系列第十六本《繁花将尽》出版,获该年度「最欢乐的书名」奖。

  2007年,进行杀手凯勒系列第四本《杀人打带跑》,并推出《八百万种死法》二十五週年纪念版。

  2009年,出版自传《Step by Step: A Pedestrian Memoir》。
  笔下人物马修史卡德,获得美国推理小说夏姆斯奖最佳角色奖

  2011年,推出史卡德系列新作《烈酒一滴》。
  2013年,推出杀手凯勒系列新作《Hit Me》、雅贼系列新作《The Burglar Who Counted the Spoons》。
  2014年,史卡德系列再次改编搬上银幕,《行过死荫之地》即将由连恩.尼逊主演。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我想不起第一回看到杰克.艾勒里是什么时候,不过应该是我在布朗克斯住过的那几年总没错。我们念同一所小学,我低他一届,所以下课时偶尔会在教室外的走廊或者操场看到他,有时则在放学后瞧见他跟一伙人在打棍球或墙球。后来我们逐渐熟识到可以相互用对方的姓而非名字打招唿—这是小男生之间很奇怪的默契。如果当时有人问我对杰克.艾勒里有什么感觉,我大概会说他还好,而且想来他对我的感觉应该也一样。总之,我们当时的交情差不多就是那样,所以能说的也仅止于此。

之后我父亲的事业逐渐衰落,所以他就关了店,带着我们迁徙他方,而我和杰克.艾勒里也就有整整二十年不见。再次见到他时,我觉得这人颇为眼熟,但却想不起名字。我不知道当时他能否认出我来,因为其实他并没有机会看见我。我是透过双面镜墙看着他的。

那是一九七○或者七一年的事了。当时的我已经做了好几年警探,驻扎在格林威治村的第六分局,那时查尔斯街上的战前建筑还没拆掉,旧分局便设在该处。但之后不久,上级把我们迁到西十街新盖的楼房,然后就窜出一个头脑灵光的家伙买下我们的旧楼,把它改装成合作公寓,还给建筑取了个名字叫「警方」,想来是要对历史致敬吧。

几年后纽约警局大楼盖成之后,中央大街老旧的警察总局基本上也是遭到同样的命运。

不过我讲的事是发生在查尔斯街旧分局的二楼,当时杰克.艾勒里是排成一列的五名白种男性之一,他们的年龄约莫是三十八、九,四十出头,他排在四号。这五人身高介于五呎九与六呎一之间,清一色穿着牛仔裤以及开襟运动衫,他们就那么排排站好,等着一名他们看不见的女人指认是谁拿了枪抵住她,要抢她收银机里的钱。

她体格魁梧,年约五十,看来完全不适合扮演家庭用品店的老板娘。如果她当老师的话,所有的学生大概天天都会饱受惊吓。我当时在场的身分只是旁观者,因为这个案子不归我管。主管此案的是个叫罗尼根的便衣警,我就站在他旁边。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