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昌艺术创作中之当代艺术精神性特质
善于思考、内敛沈毅,且又充满艺术热情、以及社会与人生关怀之郑建昌,于大学时曾受中西艺术之薰陶,但主要仍以油画、素描、粉彩等西方艺术媒材进行创作。其沈浸于西方艺术理论与表现风格之探讨,奠定优秀之西画基础,同时长期对台湾之艺术、文化、历史等能细腻观察、感受与省思,发展出具代表性之台湾本地艺术创作观点,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郑建昌迄今艺术风格之演变,可区分为几个系列,扼要言之,于1982前后,其採类硬边绘画风格,表现现代都市文明对个人之冲击与压迫,以及物质文明下人们之心灵空虚、疏离与徬徨,此情调及感受类似西方艺术家面对现代社会之敏锐反映。同时郑建昌于1990-1999年间之「台湾山海经」系列,其探讨实涉及文化认同之问题(如「我的文化是什么?」)与自我认同之问题(如「我是谁?」),其试图寻求台湾文化特质与自我之根源。于2005年前后之台湾游蜉系列,可谓反映万物之无常观、生命之困顿与飘泊、自然与物质世界之危脆与流转,以及在存在之不安感下,显示台湾人之真诚、质朴、毅力与生命强度。
郑建昌锁具当代艺术精神性品质,其对意义探寻与表现,呈现艺术深度、广度与高度,反映当代台湾艺术之心灵,其理念与作品在台湾艺术界具独特之价值。其不仅真正落实社会艺术教育之理想,实亦展现21世纪中,超越现代与后现代之艺术家之角色与使命,同时其不仅以大自然为师,亦能以己为师,显示「天人合一」之真义与时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