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的「人生思索」,第一本勇敢麵對「初老」的真情之書。
走入初老,小野自承對於人生已經沒有太多問題。
而答案,正一個一個浮現……
不管你是什麼年紀,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勇氣與安慰──
如果你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卻也徬徨的20、30歲,你會瞭解麵對人生關鍵如何抉擇;
如果你是生活穩當卻也有所缺憾的40歲,你會得到勇氣重新檢視生命;
如果你是跟小野同世代的50、60歲,你覺得自己有人瞭解,找到鮮活新生命。
那個寫齣《蛹之生》的年輕作傢,如今也老瞭……
他怎麼看待過去,並重新定義初老的現在?
進入人生的延長賽 人過中年有個詞叫做「人生的下半場」,可是對於真正進入這樣年紀的我而言,我覺得用「延長賽」來形容似乎更貼切。我努力學習傾聽彆人的想法和心聲,我努力學習陪伴彆人渡過難關,我從原本高高的舞颱上走下來,走入人群中,風雨無阻的和弱勢的人們站在一起,積極反抗不閤理的霸權。我認真的打著我和命運之神的延長賽,對於未來,我充滿瞭盼望。
如果人生是一部電影…… 跨過五十五歳的初老門檻,人生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大緻上已經完成瞭,劇情無法重新來過,剩下的就是後製工作如剪接瞭。初老是人生進入瞭另一次重要的創作,如何剪接將決定你的生命故事如何敍述,是悲喜劇還是浪漫劇、八點檔或者史詩……
失敗讓生命完整 對一個完整的生命而言,失敗比成功是更有意義的。當我們願意接受失敗,臣服於失敗,我們纔能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天賦,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麼?為什麼而活?因此更能找到適閤自己要走的道路。所以,不要急著當彆人的老師,勉勵自己要當一輩子的學生。
小野年紀很輕時就齣名,一路披荊斬棘,曆經人生決定與職場重大變革,現在他已經進入初老瞭,依然站在街頭第一綫與年輕人並肩,想要與世界對話,改變現狀。但或許他最想對話的是不同人生階段的自己:被父親嚴厲管教的童年與少年期的自己、在美國決定放棄博士學位迴來當作傢的自己、在電視颱工作力圖改革的自己,以及不管幾歲都永遠奔跑著的自己。
在邁入初老的現在,他說:「我和自己終於開始瞭安靜又誠實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