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的「人生思索」,第一本勇敢面对「初老」的真情之书。
走入初老,小野自承对于人生已经没有太多问题。
而答案,正一个一个浮现……
不管你是什么年纪,都能从这本书得到勇气与安慰──
如果你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却也徬徨的20、30岁,你会了解面对人生关键如何抉择;
如果你是生活稳当却也有所缺憾的40岁,你会得到勇气重新检视生命;
如果你是跟小野同世代的50、60岁,你觉得自己有人了解,找到鲜活新生命。
那个写出《蛹之生》的年轻作家,如今也老了……
他怎么看待过去,并重新定义初老的现在?
进入人生的延长赛 人过中年有个词叫做「人生的下半场」,可是对于真正进入这样年纪的我而言,我觉得用「延长赛」来形容似乎更贴切。我努力学习倾听别人的想法和心声,我努力学习陪伴别人渡过难关,我从原本高高的舞台上走下来,走入人群中,风雨无阻的和弱势的人们站在一起,积极反抗不合理的霸权。我认真的打着我和命运之神的延长赛,对于未来,我充满了盼望。
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 跨过五十五歳的初老门槛,人生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大致上已经完成了,剧情无法重新来过,剩下的就是后制工作如剪接了。初老是人生进入了另一次重要的创作,如何剪接将决定你的生命故事如何敍述,是悲喜剧还是浪漫剧、八点档或者史诗……
失败让生命完整 对一个完整的生命而言,失败比成功是更有意义的。当我们愿意接受失败,臣服于失败,我们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天赋,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活?因此更能找到适合自己要走的道路。所以,不要急着当别人的老师,勉励自己要当一辈子的学生。
小野年纪很轻时就出名,一路披荆斩棘,历经人生决定与职场重大变革,现在他已经进入初老了,依然站在街头第一线与年轻人并肩,想要与世界对话,改变现状。但或许他最想对话的是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被父亲严厉管教的童年与少年期的自己、在美国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回来当作家的自己、在电视台工作力图改革的自己,以及不管几岁都永远奔跑着的自己。
在迈入初老的现在,他说:「我和自己终于开始了安静又诚实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