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萧飒,幻化九种不同的语调,织就九篇题材迥异的小说。
《我儿汉生》创作力巅峰之作,成名代表作,慧眼洞烛生活现象。
萧飒创作主题有台北都会面貌、男女感情婚姻、家庭青少年问题三大面向。〈我儿汉生〉是书写青少年问题的成长小说代表作,也是萧飒的成名作。它写出了中产阶级母亲望子成龙的企盼,萧飒更突破了性别限制,将一个男孩成长期的叛逆言行,和进入大学的雄心壮志,以至初入社会后的失意挫折,剖析得淋漓尽致。本篇除了赢得名家隐地、彭歌、司马中原、张系国、刘绍铭等多位名小说家的击节赞赏,并曾改编成电影,受到广大群众的讨论和喜爱。
书中收录小说,尚有书写都会爱情的〈夜莺之声〉、都会人在假日涌向拥挤郊区现象的〈愤怒的草莓〉、再现电影圈工作文化的〈实验电影展〉、婚宴潮流写真的〈婚事〉、儿子成家立业后的母子鸿沟及同性恋情的〈廉桢妈妈〉、中产阶级生养育子议题〈人道〉、借旅游体验台港庶民文化分别的〈吴太太香港五日〉、男女年龄悬殊的爱情〈无题的画〉。
萧飒笔下的小说世界,呈现了现代社会各种不同风貌,她以敏锐的观察,勾勒出现实生活的众生相,并生动的刻划出他们的心理活动。而她对人生百态只作陈述不下断语,其文字洗鍊,广泛深入探讨现代人的生活及社会问题。
本书特色 ★集结萧飒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的小说作品,回顾当时的社会现象之余,其主角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思维,却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完全感受不到时间的差异。
★本书新增应凤凰〈我儿汉生〉的评述。
得奖纪录 〈我儿汉生〉获六十八年度联合报小说奖入选,六十九年度短篇小说选
名人推荐 二十世纪七○、八○年代之交的许多才萌发的现象,在萧飒的笔下留下了她敏锐的见证。重读她的这本小说集,感受到的时间差竟是如此微小,我们会领悟到,原来我们现在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现象,萧飒早在它们的萌芽期就告知我们了。──陈雨航
她的作品,表面看来是轻巧的,实质上却是温厚的。她的作品通篇无一字说理,绝不霸气的肯定什么的。你所能看到的,只是鲜活生动的生存状貌,使你同情、感动和深深思悟。──司马中原
萧飒成功塑造了一位受过完整学校教育,却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的社会青年──他既是主角潘汉生,也是千千万万进入社会以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冲突,终致堕落不振的代表典型。──应凤凰
在女作家中,像萧飒这样,敢于向新体材挑战(也向自己挑战),勇于探入社会现实,能小说家而逐渐成为深刻的思考者,在国内实不多见。她的发展与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心;而她的成绩,则值得我们给予立即的掌声。──詹宏志